【摘要】 目的 探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干预对产妇产后泌乳和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
3月—2020年7月在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行自然分娩的6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乳房穴位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干预,比较2组产妇泌乳、子宫复旧情况、血清泌乳素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首次泌乳时间、末次子宫长度、恶露结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产后2 d泌乳量、产后3 d泌乳量、宫底下降指数和血清泌乳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均未出现红肿、疼痛、神经麻木等不良反应。结论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可以促进初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和子宫复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初产妇;穴位按摩;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泌乳;子宫复旧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0-0095-03 " " 文献标志码:A " " 中国图书分类号:R271.43
泌乳是在各种激素作用下于已发育成熟的乳腺中产生,乳汁又是乳腺的生理活动产物。乳汁的成分较为复杂,其中包括水、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等,乳腺可以从血液中吸收激素、无机盐等物质转化为乳汁成分[1]。乳汁主要是通过乳腺管排出,受到神经内分泌反射调节,婴儿的吮吸动作可刺激母体垂体后叶分泌宫缩素,宫缩素对腺泡周围组织的肌上皮细胞有收缩作用,可促进乳汁通过乳腺管排出。虽然母乳喂养可以为新生儿出生后提供营养和免疫能力,有利于增进母婴情感和降低乳腺疾病发生风险[2],但是泌乳又是受多种激素、神经内分泌共同调节的过程,产后泌乳量增加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女性分娩本身属于强烈的生理应激过程,初产妇缺乏母乳喂养经验,产后容易出现母乳喂养负性情绪,影响产后乳汁分泌[3]。穴位主要是指人体经络线路上的特殊点或区部位,属于中国传统中医学、中国文化衍生下的特有名词。穴位常分布在血管丰富、神经末梢等部位,它不仅是经络之气输至机体体表的位置,还是疾病在人体表面反应的位置,同时也是针刺、灸、推拿等治疗方式的作用部位。精准的穴位按摩可以帮助人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穴位按摩可通过刺激穴位发挥经络疏通、调动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4]。乳房穴位按摩可以帮助女性加速乳房血液循环并增强胸部肌肉的运动协调性,缩短乳房的淤血时间,有利于乳房健康自然发育。哺乳期乳房按摩可以促进乳管通畅和乳汁分泌,有利于降低产妇或哺乳期女性哺乳期乳腺炎发生风险。虽然乳房穴位按摩可以帮助产妇通乳,但对按摩者的操作手法、穴位精准识别要求较高。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是通过蜗形磁场给予深层、持久性治疗的康复理疗设备,能够借助电流脉冲对机体作用部位产生机械性刺激,目前常用于康复理疗领域,例如颈椎疾病、盆底肌组织修复等,还能够帮助产妇恢复机能[5]。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干预在产妇产后泌乳、子宫复旧方面的报道不多,本研究旨在观察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对初产妇产后泌乳和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希望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临床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7月在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行自然分娩的6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年龄23~34岁,平均(27.34±1.57)岁;新生儿体质量2 541~3 921 g,平均(3 226.58±342.01)g;产妇体质量56~75 kg,平均(66.24±4.25)kg。观察组年龄22~34岁,平均(27.27±1.64)岁;新生儿体质量2 534~3 986 g,平均(3 261.47±361.41)g;产妇体质量55~76 kg,平均(65.87±4.67)kg。2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初产妇;单胎、头位、足月;阴道分娩。
排除标准:经产妇;早产、过期妊娠、多胎;剖宫产;合并感染性疾病。
1.2 方法
2组产妇分娩后均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包括产妇与新生儿的早期接触,开展产后新生儿哺乳、产妇乳房和子宫护理健康知识的健康宣教,产妇产后常规康复指导,并提供营养饮食指导。
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产后24 h给予乳房穴位按摩,右手中指勾揉三阴交、拇指按揉足三里,掌揉肩,右手中指揉膻中穴,鱼际从乳房基底向乳晕方向按揉移动,四指按揉气户、屋翳、膺窗和乳根,中指推揉乳根至四指从乳房向外侧推揉,然后双手顺沿乳腺导管以乳根至乳头方向推按乳房,沿乳腺导管方向梳理、振抖乳房,按摩时间为0.5 h/次,1次/d,连续按摩3 d,子宫行自然恢复。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产后2 h给予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型号JPD-2000S,深圳京柏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干预,使用前由专业护理人员向产妇讲述治疗目的和仪器使用原理、方法、注意事项、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症状,与产妇充分沟通并取得产妇配合,嘱产妇取仰卧位,常规消毒清洁皮肤,电极片涂耦合剂,于骶尾部放置腹部专用电极片(2个),双侧乳房上放置乳房专用电极片(2个),固定好后盖上治疗巾,选择常规催乳和子宫复旧程序并启动治疗。刺激强度从0 Hz逐渐调整至180~230 Hz,根据产妇耐受程度调节最终刺激强度,治疗时间0.5 h,1次/d,连续治疗3 d,若产妇出现胸闷、头痛等不良反应则停止治疗,治疗过程需保持安静。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2组产妇首次泌乳时间、产后泌乳量、子宫复旧情况、治疗后血清泌乳素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乳汁分泌量计算方式为,产妇哺乳前挤压乳房1次乳量、哺乳次数和新生儿吞咽次数的乘积。(2)子宫复旧情况,包括子宫底下降指数、恶露结束时间。宫底下降指数测量方法为,每天清晨同一时间测量产妇膀胱排空平躺时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宫底距离(子宫长度),宫底下降指数=首次子宫测量长度-末次子宫测量长度/首次子宫测量长度×100%。(3)血清泌乳素水平检测。抽取产妇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经3 500 r/min离心15 min后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试剂盒购于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记录2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红肿、疼痛、神经麻木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后泌乳情况比较
观察组首次泌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产后2 d、产后3 d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子宫复旧情况比较
观察组末次子宫长度和恶露结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宫底下降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血清泌乳素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泌乳素水平(378.87±102.66)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血清泌乳素水平(321.37±99.57)ng/mL(t=2.278,P=0.026)。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组产妇均未出现红肿、疼痛、神经麻木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妊娠是育龄期女性所经历的特殊时期,产妇的分娩过程属于剧烈生理应激过程,而且分娩结束后还伴有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各种器官功能逐渐恢复的过程。虽然产妇产后的各个组织、器官的变化属于产后机能恢复的生理反应过程,但若在这一重要时期未得到合理、有效的康复护理,可能会为后期多种健康问题埋下病因[6]。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与产妇分娩过程有关,初产妇在医院产房分娩过程耗时较长,导致产后体力不足,部分产妇还存在会阴侧切疼痛等情况,产妇机体会因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产后生理功能恢复不协调。
产后子宫复旧、母乳喂养率低是产后常见的健康问题,这些多与产妇分娩过程,产后体力下降、疼痛以及女性角色转换等因素所致产妇产后紧张、焦虑或抑郁等有关,这些负性情绪可引起神经系统调节紊乱、生理调节失衡,进而影响产妇产后恢复和泌乳[7]。乳汁分泌减少不仅不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还对产妇产后身体机能恢复产生影响。母乳喂养被认为是婴儿的最佳喂养方式,母乳喂养对婴儿及其母亲均有益处。中医认为,产后乳汁分泌减少与分娩失血过多和情志不愉有关,可以通过按摩穴位实现疏通乳络、疏肝解郁的作用,有利于缓解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症状[8]。已有研究[9]表明,穴位推拿对治疗产妇剖宫产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降低产妇乳房表面温度,增加产妇产后的泌乳量并帮助剖宫产产妇恢复子宫功能。使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辅助治疗有助于产妇产后疏通乳腺管,促进产妇产后早期乳汁分泌[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首次泌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而产后2 d、产后3 d的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治疗可以缩短初产妇产后首次泌乳时间,增加产后近几日乳汁分泌量,效果明显。
泌乳素又被称为催乳素,是由人体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在孕期、哺乳期大量分泌,可促进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乳腺发育、泌乳[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对初产妇产后泌乳功能的影响可能与产妇产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提高有关。
女性产后子宫复旧是指胎盘从母体娩出后子宫逐渐恢复至非妊娠状态,组织解剖学表现为子宫的肌纤维缩小复原、子宫内膜再生。产后宫缩乏力、子宫复旧可能是引起产妇产后出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末次子宫长度和恶露结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而宫底下降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可增加产妇产后宫底下降指数,产后恶露排除体外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独乳房穴位按摩护理。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可通过电流脉冲作用原理对产妇的乳房、腹部产生机械性震荡刺激,在乳房部分可模拟新生儿吮吸动作(作用强度是新生儿吮吸力的5倍以上)刺激乳腺管周围的神经,从而促进垂体分泌泌乳素,加快产后乳汁分泌。同时低频电子脉冲还能通过加快乳房血液循环减轻乳房胀痛感,提高乳房舒适度,增强母乳喂养信心。低频电子脉冲产生的机械性振动可以刺激子宫平滑肌组织收缩,提高盆底肌肉收缩,使肌肉筋膜的张力增强,进而带动子宫韧带运动,发挥产妇产后子宫复旧作用。
综上所述,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在促进初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和子宫复旧方面表现出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魻ZALKAYA E,ASLANDODU Z,?魻ZKORAL A,et al.Effect of a galactagogue herbal tea on breast milk production and prolactin secretion by mothers of preterm babies[J].Niger J Clin Pract,2018,21(1):38-42.
[2] ACH?魷N M,BEDA N,GARC?魱A-GONZ?魣LEZ ?魣,et al.Effects of milk and dairy product consumption on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outcomes:a systematic review[J].Adv Nutr,2019,10(Suppl 2):S74-S87.
[3] ROZNOWSKI D M,WAGNER E A,RIDDLE S W,et al.Validity of a 3-hour breast milk expression protocol in estimating current ma
ternal milk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infant breast milk intake in exclusively breastfeeding dyads[J].Breastfeed Med,2020,15(10):630-638.
[4] BARGHAMADI S,ALIMOARDI Z,OLESON T,et al.The effect of ear acupressure(auriculotherapy)on sexual function of lactating women:protocol of a randomized sham controlled trial[J].Trials,2020,21(1):729.
[5] GUPTA R,KAUR G,KAUR J,et al.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ENS for maternal satisfaction in laboring parturients-comparison with epidural analgesia[J].J Anaesthesiol Clin Pharmacol,2020,36(4):500-505.
[6] FORDE R,PETERS S,WITTKOWSKI A.Recovery from postpartum psychos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synthesis of women's and families' experiences[J].Arch Womens Ment Health,2020,23(5):597-612.
[7] 徐晶晶,杨露.乳房按摩时间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及成功喂养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3):521-523.
[8] 朱云飞,刘玉玲,全小明.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产妇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针灸,2018,38(1):33-37.
[9] LU P,YE Z Q,QIU J,et al.Acupoint-tuina therapy promotes lactation in postpartum women with insufficient milk production who underwent caesarean sections[J].Medicine(Baltimore),2019,98(35):e16456.
[10] 钟娜,梁旭霞,苏勇,等.产前低频脉冲联合手法点穴按摩对初产妇分娩及产后泌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3):80-83,88.
[11] LEVIN G,ROTTENSTREICH A.Prolactin,prolactin disorders,and dopamine agonists during pregnancy[J].Hormones(Athens),2019,18(2):137-139.
[12] KOFMAN R,ROTTENSTREICH M,KHATIB F,et al.Acute uterine inversion at cesarean followed by combined "anaphylactoid syndrome"sequence and uterine atony[J].Taiwan J Obstet Gynecol,2019,58(5):715-716.
(编辑:肖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