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实现农业强国离不开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人才。农村青年人才的培养,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使“好”青年在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坚守初心、增强信心,强化决心;需充分传承农村特色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需完善青年人才培育机制,做好青年人才育、用、留工作;需深化基层制度改革,打造专业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建设培育真正的农村“好”青年,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农村“好”青年;人才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C961"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3-0181-04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emphasized that a strong agricultural country is made by hard work, hard work and struggle. Promot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speeding up the realization of a strong agricultural country are inseparable from young talents who have ideals, dare to assume responsibilities, can bear hardships and are willing to struggle. In order to train young talents in rural areas, we should always adhere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make \"good\" youths stick to their original intentions, enhance their confidence and strengthen their determin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fully inherit the culture with r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reate a goo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mechanism of young talents and do a good job in the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retention of young talents. It is necessary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grass-roots system, build a contingent of professional cadres, and cultivate real \"good\" youths in rural area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so a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young talents; rural \"good\" youth; talent training; path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的重要战略之一,加强农村“好”青年的培育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措施。新时代农村“好”青年的培育,需要明确“好”青年理想、担当、吃苦和奋斗4个方面的品质培育,同时深入探究农村“好”青年培育的现存问题,从而优化农村“好”青年培育的方法与路径。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好”青年培育的基本要义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总的要求仍然是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农村“好”青年则是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1.1" 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农村青年精神境界
农村“好”青年应当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征程充分证明,只有始终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不断获得革命事业的胜利。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强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过程是异常艰巨的,因此,需要广大的农业农村工作者特别是农村青年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终极目标,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阶段目标,以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为己任。相反,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软骨病”,农村青年作为乡村振兴建设不可缺少的主力军更是至关重要,农村青年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就会滑坡,会丧失抵抗各种消极思想和不良文化侵袭的能力,就无法始终紧密地围绕在党的周围,无法顺利完成党领导下的各项建设事业,乡村振兴建设则缺乏青年人才的支撑,严重影响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1.2" 强化责任担当砥砺农村青年勇担重任
农村“好”青年应当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农业农村建设不仅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还需要农村青年自觉承担起乡村振兴的使命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青年一代生逢其时,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农村“好”青年更需挑起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任。强烈的使命担当是农村青年在长远的建设过程中的精神动能,是砥砺农村青年坚守本心、扎根乡村的定海神针。强烈的责任担当鼓励每一位农业工作者勇敢地扛起重任,使得农村青年秉持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明晰自身的使命职责,坚定高效地做好各项建设工作。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优秀青年人才紧缺,农村青年责任意识淡薄,无法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1.3" 培养吃苦意识增强农村青年本领自信
农村“好”青年应当有充分的吃苦意识。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人才振兴更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要资源,农村青年需得在生产实践中增强自身吃苦意识,同时积极吸取在物质生产实践中总结积累的经验,锻炼吃苦本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吃苦方向,不能埋头吃苦、乱吃苦。如今,农村“好”青年培育一方面要做到引导青年敢于吃苦,不能因为苦头而刻意躲避,另一方面需深入农村“好”青年培育实际,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推动实现高效育人。乡村振兴要实现“汗水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而人才振兴则是进一步加快了这一进程。通过发展现代化农业可以帮助农村青年少走弯路,少吃不必要的苦头,同时这一发展转变的实践进程为农村青年提供广阔学习平台,推动农村青年培养吃苦本领,这不仅满足了现代化农业发展所需的技能水平,也帮助了农村青年克服本领恐慌,使得农村青年以强大的本领自信继续投身吃苦实践,不断锻造新的本领,形成良性循环。
1.4" 发扬奋斗精神传承农村青年优秀品质
农村“好”青年应当心怀奋斗精神,新时代青年要在奋斗之中绽放绚丽之花。奋斗是青春靓丽的底色,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不断实现人生价值。中国的农耕文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封建社会时期始终是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习惯蕴含着农民朴素的奋斗品质。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众,更是中国近代革命的主力军及中国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为反抗压迫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积极参加红色革命运动,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不懈奋斗,奋斗精神已经成为农村青年所特有的文明基因。农村青年发扬奋斗精神不仅要心怀斗志,还要身体力行,切实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之中践行奋斗精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坚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农村青年要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为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好”青年培育的现存问题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全国正式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直至2021年,历时8年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的胜利,脱贫地区的经济、人口、风貌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也为我国的乡村振兴指明方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农民,农村青年的培养至关重要,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农村“好”青年培育的现存问题,从而切实做到高效育人、留人。
2.1" 农村“好”青年培育对象缺失严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针对农村“好”青年的培育,培育对象缺失问题亟待解决。当前,多数农村常驻人口主要是老弱妇幼,人口结构存在明显失衡,青年作为农业农村建设的主要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好”青年的主要培育对象缺失,培育工作难以全面开展,这是农业农村建设的阻碍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青年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化农业建设缺乏系统性认识,农村青年的目光局限于“汗水农业”投入高、产出低的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青年对于农业现代化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其次,农村青年自身的知识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对农业现代化专业知识的学习,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的提高及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使他们缺乏自信,本领恐慌是其离开农村的另一因素。除此之外,为追求美好生活需要,农村农民的思想意识包括家庭教育驱使多数农村青年选择背井离乡,以期在发展机遇较多的城市安家就业,从而导致农村青年人口愈加向城市倾斜,农村“好”青年的培育难以取得进展。
2.2" 农村“好”青年培育实践不足
近年来,青年人才返家乡、青年人才招募计划正在提上日程,但农村青年人才具体的培育实践难落实,整体的培育效果不佳。当前,针对农村青年人才的培育多是理论知识教育,但在培育目标及培育实践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在培育目标上,农村“好”青年的培育还未做到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全方位培养。中国近百年来的奋斗实践告诉我们,强大的理想信念和统一的价值认同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事业获得一次又一次胜利的关键,农村“好”青年是否实现全方位的培育关乎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否能够长远进行。在培育实践上,农村“好”青年的培育实践活动还停留于分发知识手册以供培育对象自行阅读,或是通过开设一次、两次的理论座谈会议和线上视屏教学,教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然而专业的知识技能不会凭空为培育对象所掌握,实践才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组织更多的教学实践活动,让青年人才走进基层,走进乡村,走进田间,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农村青年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认识并基于新的认识深入实践,让农村“好”青年的培育与乡村建设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农村“好”青年培育实效,切实解决农民真正关心的农业民生问题。
2.3" 农村“好”青年培育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乡村建设愈加强调人才的培育,但却忽视了人才的用、留问题。育人容易留人难,如何培育农村“好”青年以及如何用好、留住农村“好”青年是2个同等重要的问题。首先,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具有较高知识水平或掌握专业技能手段的青年人才不甘留在农村,他们希望凭借自身的知识本领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找到新的发展平台,因此,存在一部分青年人才在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基础之上仍然选择背井离乡。其次,我国农村“好”青年的培育未形成“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局面,农村“好”青年的育、留更多面向对外招引的人才,但是立足本土培养人才是长久之策,长期采用招引人才政策而忽略本土人才的育留会使农村地区人口结构失衡加剧,本土青年缺失严重,招引规模愈加扩大,如此形成不良循环,农业农村建设青年人才缺口难以解决,阻碍乡村振兴建设所需人才资源的集聚,从而导致农村“好”青年培育难以顺利完成。培育农村“好”青年的终极目的在于留住人才,乡村振兴缺的不是资源而是人才,我国农业青年人才的培育机制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是农村“好”青年培育的另一大问题。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好”青年培育的实践路径
人才振兴,关键在于人的培育,系统分析当前农村“好”青年培育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好”青年重要特质,其培育的具体路径可从政治教育、文化涵养、培育机制及基层制度4个方面着手,从而提高农村“好”青年的培育效果。
3.1" 加强党性党史教育,坚定青年思想意识
培育新时代农村“好”青年,首先就要加强党性党史教育,使党的领导地位、重要意义深入人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近代中国风雨飘摇,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胜利。坚持党的领导是全国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建设也在党的领导和政策之下欣欣向荣。第一,加强党性党史教育,务必要使农村好青年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到正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使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稳步上升。第二,加强党性党史教育,需以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优秀成果坚定广大农村青年的思想意识,增强农村青年对于党领导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自信心,并引导农村“好”青年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埋头苦干,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队伍之中,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3.2" 传承优良的民风,巩固青年培育基础
培育农村“好”青年要坚持以文化人。乡村振兴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5个方面的振兴,“五个振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整体,要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还要强调精准、因地制宜”。第一,农村“好”青年的培育要立足农村这一具体环境,充分利用农村所特有的民风、民俗、民情。例如,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乡村需大力发展乡村本土特色文化,增添人文吸引力,提高乡村旅游产业收入的同时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厚植人才成长沃土,打造本土特色青年人才,推动形成乡村振兴与人才成长同频共振新局面。第二,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村青年的精神状态息息相关,淳朴热情、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是农业农村建设中重要的精神财富,通过传承农村农民代代相传的优秀习俗传统,促使当代农村青年学习蕴含其中的意志品质,鼓励农村青年坚持艰苦奋斗、主动学习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相关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农村这一以血缘为纽带的人口聚集方式决定了农村风土人情的传承方式也将沿袭此种,要充分发挥乡村人才的“传帮带”作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农村青年将本土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充盈农村青年的精神世界,克服本领恐慌。立足农村民风民俗建设现代化农业,这不仅为农村“好”青年的培育提供优秀的教育环境、资源,也为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四大品质的农村“好”青年奠定了思想基础。
3.3" 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切实做到育人留人
培育农村“好”青年要继续完善人才培育机制。“一些农村发展乏力,关键在于缺人才,缺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因此,完善农村人才培育机制成为必要,第一,农村人才的培育应坚持知行合一。当前我国大力支持农村全方位发展建设,并高度重视农村青年人才的理论教育,但实践才是成功培育农村“好”青年人才的最后一公里,要将专业的理论知识搬至田间地头、搬至农村青年的心中脑中,用具体的实践操作增强农村青年的动手能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彻底消除理论到实践之间的最后一公里。第二,农村“好”青年的培育要坚持需求导向,培育青年人才关键要留住青年人才。育人留人首先就是要明确农村青年的实际需求,根据本土发展的需要和现代化建设水平,适当地增加就业岗位,让农村的青年人才看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不断增强农业农村事业的吸引力,让更多的青年不被乡愁束缚,吸纳更多的青年人才自愿从事农业农村相关工作。成功的农村“好”培育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农村青年系统掌握专业技术手段,还可以不断积累青年人才培育经验,充分了解农村青年人才真正需要,才能对症下药,改善农村劳动力流失的现象。第三,农村“好”青年的培育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采取招引外部人才政策一方面彰显了农村地区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培育、吸纳一批青年引路人、带头人、明白人。但是本土青年资源不容忽视,政府要加强对返乡创业、返乡务工青年人才的扶持力度,通过对初创小微企业减税、增加就业补贴等形式更多的惠及本土经济发展与青年培养,创造农村青年人才创业就业良好环境,从而达到内外人才兼顾培育、用留目的,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3.4" 深化基层制度改革,打造青年专业队伍
培育农村“好”青年需要深化基层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党。”第一,要加强各级党委对基层涉农青年干部的培训,在已取得全面胜利的脱贫攻坚战中,大学生村官在部分贫困地区中取得优异成绩,他们以专业的知识素养和强烈责任担当致力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加强基层青年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三农”工作本领,改进工作作风,培育出一支政治过硬、本领扎实、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第二,要优化基层对青年干部、青年人才的工作安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反映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表海’‘会海泛滥’‘打卡考核’一大堆。”农村青年的培育不能仅仅在规范上下功夫,实践才能出真章。培训在坚持以科学原理为指导的基础之上,更应注重农业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将青年干部、青年人才的注意力和精力引导至实际的工作需要,而不是让他们困在办公室、“会海”、“表海”中。这样青年干部、青年人才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真正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中去,真正成为农村“好”青年。第三,要健全农村青年干部人才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青年干部常态化驻村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还可以拓宽人才服务乡村的领域,从而全面做好基层乡村建设工作。
4" 结束语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新时代农村“好”青年的培育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建设农业强国的动力保障。当前,我国农村“好”青年的培育在党和国家相关政策帮扶下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阻碍人才培育的问题,为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人才振兴的实现,需要引导广大青年人才积极投身于党领导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厚植农村特色文化沃土,因地制宜、因地育人,形成系统的培育机制,并通过深化基层制度改革,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我国正处于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关键期,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不懈、铆足干劲,为实现乡村振兴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习近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新长征,2023(7):4-11.
[3] 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J].乡村振兴,2022(4):8-15.
[4] 王婷.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时代新人培育研究[J].学习与探索,2021(5):42-47.
[5] 王姗姗.全国政协委员刘爱平加快培养建设农业强国的青年人才[N].中国青年报,2023-03-09(001).
[6]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N].人民日报,2023-02-4(001).
作者简介:盛阿莲(200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