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管理标准化对策研究

2024-12-31 00:00:00孙健程康周孟徐海亮
中国标准化 2024年8期
关键词:特种设备标准化管理

摘 要:为了全面提升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工作质量,并且确保检验机构出具的各种检测数据更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准确性,检验机构在工作中必须按照我国的相关标准进行检验,规范检验流程。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特种设备质量的安全情况,随后分析了检验机构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管理标准化对策,最终为检验机构的规范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管理,标准化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8.029

0 引 言

特种设备的检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到使用,甚至到最后的管理等贯穿全过程,在检验过程中会涉及对检验数据的检验与认证,并且检验情况还会影响到特种设备的实际安全情况,甚至会影响到我国人民的安全、财产问题[1]。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需要保证特种检验设备检验中涉及的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因此标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特种设备产业的特点

(1)在用特种设备数量快速增长

2012-2022年,我国在用特种设备数量快速增长,2023年,在用特种设备数量为2012年的2.5倍,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我国在用特种设备的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成正相关趋势。

(2)特种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

一是特种设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比重成逐年增加趋势。特种设备生产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全国年产值超过2万亿元。二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特种设备制造业规模和数量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我国锅炉、压力容器、气瓶、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内机动车辆等均有排名世界前10的企业。

2 特种设备质量的安全状况

(1)特种设备事故情况

2 0 05-2 0 22年我国特种设备事故情况如图2所示。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向好。但特种设备使用广、数量大、连续运行、危害性大,与其他生产安全事故相比,特种设备事故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表现为特种设备事故超出了生产安全事故范畴,分级的因素比较复杂,事故责任主体呈现多元化。

(2)特种设备事故成因

根据管理视角分析,约80%的事故是由于使用或管理不当,其中,违章作业在特种设备事故原因中占比依然较高,约占60%左右。这些问题表现为作业人员违反规定操作、操作不当甚至无证作业、维护工作缺失、管理不当等。另外,约20%的事故是由于设备制造、安装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质量安全缺陷所导致。剩余约10%的事故是由于非法行为等其他原因所引发,具体表现为非法制造、非法修理、非法改造、非法充装气体和非法使用等行为。

从压力管道事故的根源来看,主要原因包括管道元件(如补偿器、阀门、垫片)的质量问题,设计、制造、安装施工环节存在的质量缺陷,以及管道腐蚀等。此外,部分事故还源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对于热力管道事故,最常见的原因是阀门和占压问题;而在涉氨制冷管道事故中,主要问题集中在阀门及融霜管道上;至于其他工业管道事故,则大多是由于违规操作和维护不当等问题所引发。

3 检验机构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检验力量不足与设备数量急剧增长的矛盾突出

根据数据统计,在最近的10年中,我国特种设备数量由820多万台增长到1900多万台,但是现有特种设备的检验人员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并且在这些检验人员中,还有部分人员是辅助检验,人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强。另外,部分检验人员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结构老化,对于检验中的一些新标准、新方法、新理念不熟悉,工作更是缺少标准化的指导,可能导致检验质量的下降。

(2)检验技术与制造技术升级迭代不匹配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种设备制造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一些先进、高效、稳定的蒸汽锅炉和压力容器正逐步得到应用。电梯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电梯主要是运用了高科技集成技术,以及规模较大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施工起重机械应用较为普遍。大型游乐场儿童游乐设施的不断发展、高刺激性、相对高科技的发展,都对特种设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安全要求。但是设备检验技术并没有得到快速发展,比如声发射、在线检测技术、漏磁检测技术等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因为资金有限,设备投入不足受到限制。因此,当前我国对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产品的检验都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3)内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产生矛盾

我国特种设备内部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在我国对于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建立出了一套相关的体系与流程,但是不同的分支机构、检验科室之间的管理水平不一。并且在标准化和程序化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标准化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并不能真正落实标准化管理流程。不按规定落实考核管理制度,考核管理不到位,质量检验得不到有效保证。

4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标准化管理对策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标准化管理对策框架图如图3所示。

(1)建立标准管理体系

各个检验机构应该按照相关的制度要求,建立并实施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文件应该让每一个检验人员都了解自身工作职能,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规定[2]。体系文件是一个有效证明检测实验室的实际测试能力、工作范围、检验流程是否公正的文件,通过该文件可以反映出检验机构的实际检测水平和实际管理水平。体系文件是检验机构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当共同遵守的相关工作规范与要求,让工作人员的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并且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在实际检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实验室指导相关的检测工作,也能够检查相关工作的质量。

(2)检验人员管理标准化

在特种设备机构的日常管理中,要注重相关人员的管理,需要从相关人员的培训、考核、鉴定等多角度出发,加强人员管理,提升检验设备机构的工作质量。并且相关机构可以结合检查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质量检验人员。并随即明确不同岗位的不同要求,一方面,明确相关管理人员、一般检验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专业技术资格和具体工作内容,所有检验人员一定要具备相关资质后方可工作。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最好有一定的相关资料和经验。随后,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考核、日常工作和信息管理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只有满足相关条件的人群,比如确定符合相关的资格条件的人员才可以进入相应的岗位。

(3)设备仪器标准化管理

特种设备机构对于相关仪器的配置、购买、验收、存放等一系列流程进行有效地控制,进而保证仪器的功能能够在正常情况下进行使用,并且尽可能降低其性能的退化速度[3]。设备仪器应当达到相关要求的准确度,并且要符合相关检验的要求。设备仪器在真正使用之前,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仪器符合检验的要求。对于一些有检验要求的仪器,应该运用相关标志标明其检验状态。对于检验结果有影响的仪器,应当张贴唯一性标识。

(4)检验环境标准化管理

建设并落实环境控制的具体要求,确保设施和外界环境条件满足检查的具体要求。否则,鉴于设施或外界环境条件等原因,检测结果可能无效或妨碍最终质量评价。参照相关的检验要求,当对检验质量出现障碍时,应当对于周围的环境进行相关的监测与记录,比如消毒、灰尘、电磁干扰、湿度等,将环境适应于相关的技术活动要求。对于周围环境中的一些危险品,比如化学试剂、易燃易爆品等,需要由特定人负责。对于一些有危险的安全实验,必须有相应的警示标识及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还要建立消防、环保以及危险品几个方面的管理制度。

(5)检验方法标准化管理

检验机构应当建立实施检验方法以及方法的确认流程,在检验中确保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流程进行检验。这样才能保证实现检验目的和检验的内容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与要求。所以在实际检验管理中,各个检验机构可以印刷相应的作业指导书,首先要符合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并且检验方式要标准。或者是检验方式是符合相关合同或者客户要求的标准与方法。当检验过程中的检验方式并没有相关的标准进行参考时,需要建立相关的非标准检验方式,同时还需要客户的同意,并经过评审之后才可以生效。然而,对于我国有明确规定的检验技术方式,必须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技术评审并经过我国市场监管总局的审批后才可以应用。

(6)检验过程标准化管理

建设检验生产过程控制体系能够监督和执行检验的具体过程。这样才能保证这一特定过程相对有效,并且处于可控的正常状态,最终使检验结果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结合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定期检查、评审等具体过程的主要特点,应当需要为这些流程构建控制程序和相应的作业指导书[4],并应依据相应的规定,在得到相应程序的审批后,确保最终的工作质量。另外,参考工作的主要特点和相关人员的具体条件,对于检验的具体过程以及结果、检验人员进行随机监督执行和审查,目的是逐步提高相关工作质量与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对于因重大失误和检验过程中的失误而造成的检验事故,应当构建相应的程序和方法,做到对事故的报告、分析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甚至进行相应的处罚,进而最大程度地消除不良事故带来的影响。

5 结 语

通过标准化管理,确保检验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制定和执行标准化的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到位;制定和执行标准化的环境控制制度,确保检验环境符合规定的要求;制定和执行标准化的检验方法流程和规范,确保检验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技巧,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综上所述,标准化对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具有重要意义,从检验人员、检验设备、检验环境、检验方法到检验过程等方面都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制定和执行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可以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易伟琪,张恒,黄小波.浅谈GPS在特种设备上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2(10):112-114.

[2]何双娟,孟凡昊,刘毅,等.全面质量管理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中的应用[J].中国电梯,2022,33(22):38-40.

[3]王勇博.关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考[J].冶金管理,2022(18):82-86.

[4]刘向东,邢述,王文杰,等.特种设备检验安全技术规范有关格式统一性商榷[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2,38(9):27-30.

作者简介

孙健,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特种设备检验、质量监管体系标准化研究。

程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特种设备检验、质量监管体系标准化研究。

周孟,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特种设备检验、质量监管体系标准化研究。

徐海亮,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特种设备检验、质量监管体系标准化研究。

(责任编辑:袁文静)

猜你喜欢
特种设备标准化管理
严把“三关” 强化疫情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更正启事
标准化简述
西部特种设备网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