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促进我国油气行业创新发展的前景

2024-12-31 00:00:00党录瑞何家欢黄媚康强王佳琪张灯唐志娟
中国标准化 2024年8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前景能源

摘 要:我国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经营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虽然我国油气行业团体标准刚起步,但是纵观世界,团体标准在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团体标准在世界石油工业史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团体标准与其他类别标准的利弊、在我国油气行业的机遇和挑战,可以预见的是,团体标准的蓬勃发展必将促进我国油气行业高速创新发展。

关键词:团体标准,能源,油气行业,创新发展,前景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8.008

0 引 言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1],伴随着我国逐渐与国际接轨,过去政府单一供给的标准体系,已逐渐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我国在实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基础上,“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经营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社会团体可在平台上公布本团体基本信息及标准制定程序等文件,接受社会公众提出的意见和评论。

我国“在团体标准培育发展工作推进上,选择市场化程度高、技术创新活跃、产品类标准较多的领域,先行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工作。支持专利融入团体标准,推动技术进步。”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上不乏对行业有着重要影响的团体标准,其中在国际上[2-5]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团体包括美国石油学会(API)、英国石油学会(IP)、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等。

1 团体标准在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1.1 ISO标准涉及油气领域但并未完全覆盖

截至2024年1月,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目前有348个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s),从1947年的螺纹,到近期新成立的循环经济,涵盖领域包括各行各业。与石油行业紧密相关的技术委员会包括TC 28 天然或合成石油及相关产品、燃料和润滑油,TC 67包括低碳能源在内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TC 193 天然气等。

如表1所示,以TC 67为例,该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标准基本囊括了石油天然气开采的主要环节,为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工程作业提供了标准规范。

上述标准并未囊括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所有技术,比如岩石的物理性质测试就归口于1981年成立的ISO/TC 182 岩土工程(Geotechnics),其中的WG4钻探和取样方法及地下水测量、WG10岩石实验室测试、WG12地球物理学的标准化等工作组中涉及的标准也不排除能够应用于油气领域。

1.2 API标准在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中有着深远影响

在世界范围内,相比ISO标准,对于石油工业有着更深刻影响的则是API标准[6 -9]。翻开我国国家标准GB/T 29172—2012《岩心分析方法》[10]的前言,上面写着“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修改采用APIRP40:1998《岩心分析推荐作法》(英文)[11-13]”,这里的API则是美国石油协会(American PetroleumInstitute),这是一家行业协会性质的非营利机构。API标准历史悠久,美国石油协会成立于1919年3月20日,有400余家企业会员,从1924年发布第一个标准,目前已制定500多个标准覆盖到石油天然气的各个领域。API是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认可的标准制定组织。现在大家常见机油、汽油规格的API等级,实际上就来源于针对机油质量等级的API标准,API划分机油等级的关键依据是环保指标而不是性能指标。

相比ISO标准,API标准更加关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并且在北美地区有着更高的专业性和专注度。由于是美国石油协会组织标准相关工作,API标准更加代表了实践经验和行业共识,强调实际操作和技术要求,这使API标准更加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就像前文提到的API RP40:1998,该API标准中详细记录了各种各样的岩心分析方法,不仅记载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解释,还有极具可操作性的实验步骤,这也成为了该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认可度的原因。相比之下,ISO标准更加注重全球范围内的适用性,因此在机动性上便不如API。

2 团体标准对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有着重要意义

2.1 美国团体标准的成功经验带来启示

我国的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行业标准则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国家能源局等发布,代表的都是国务院直属机构或者下属部门,具有浓厚的行政属性。与我国的标准体系不同,ANSI是一个民间组织,并非行政机构,是1918年成立的私立、非营利的组织,它在美国标准化体系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严格说来,美国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ANSI发布标准可近似地看成履行我国国家标准的职责,API可以看成是发挥美国行业标准的意义,但是无论是ANSI和API发表的标准本质上都是团体标准。

相比公开发布的ISO标准、API标准,美国的石油企业也制定一些内部的企业标准,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些标准都是内部使用。这点与我国类似,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等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标准体系,甚至有集团公司、地方油气田分公司等两套企业标准体系。相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制定也更加灵活,但是,执行企业标准的必须是企业的内部单位,不同企业之间不可能跨企业制定标准,也不可能跨企业执行标准。

2.2 团体标准对我国自主创新已发挥出重要作用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军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市场之一,推动了人工智能、5G通讯、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创新。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制定这些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那么只能从最基本的参数上进行规定,以保证大多数企业都能够执行;如果只是各个企业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又无法达到行业对自主创新的要求。面对这一空白,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提上了日程,“支持专利融入团体标准,推动技术进步”[14-18]。

创新驱动,标准先行是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2002年,在北京成立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制定的关于5G通讯的系列标准,既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共同的技术框架和规范,促进了国内企业在5G研发、部署和商业化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弥补了传统的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吸纳先进技术的滞后性。该协会下设12个技术工作委员会(TC),分别涉及互联网与应用、网络与业务能力、通讯电源与通信局站工作环境、无线通信、传送网与接入网、网络管理与运营支撑、网络与数据安全、电磁环境与安全防护、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和终端、航天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12个业务领域。2020年1月9日,中国首批14项5G核心标准在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主办的“5G标准发布及产业推动大会”发布,该批标准涉及5G核心网、无线接入网、接口、光网络、无源天线、宽带终端、安全和电磁兼容等领域,标准连同CCSA仍在制定的其他5G标准,为我国5G设备研发、网络建设、业务运营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具体的14项核心标准包括《5G移动通信网核心网总体技术要求》《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NG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第一阶段)》等,14项5G核心标准的发布,将推动5G标准实施应用,加速产业发展。

3 团体标准对油气行业创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1 中国团体标准在油气行业有着美好前景

中国的石油企业要想申请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通常情况下首先需要向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或相关行业标准制定机构提出申请,企业需要明确提出标准的范围、目的和理由,提交相关的申请文件,并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论证必要性、先进性、可行性和适应性。委员会进行技术评估、市场调研、行业咨询,确定是否有必要制定新的标准。在这一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该标准是否涉及专利技术,标准规定的内容是否能让行业内大部分机构都实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很大程度上是保证国家、行业的“最低要求”,但是一些先进的技术便很难通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达到技术引领的目的。

以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940—2020《页岩含气量测定方法》[19-24]为例,该标准中规定了页岩含气量的测定方法和相关数据的处理方法,只是描述出页岩含气量测试的相关步骤和注意事项。为让更多单位更好实施,该标准里没有规定页岩现场解吸时所用的具体设备和技术,只是规定了解吸过程中的测定步骤,包括解吸温度、时间间隔、终止条件等,甚至对于损失气量的具体计算,在给出经典方法的同时,并不排斥业界的其他回归方法。这都是为了规避标准与专利技术“捆绑”的风险,如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自主研发的光电非接触式闭环原理的页岩含气量自动测试专利技术[25-26]等,都未能在行业标准中体现。其他企业或高校能够促成页岩含气量自动测定的高效专利技术,也没能体现在行业标准里。在保证技术可行性、普适性的同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能把创新技术推广到更广阔的前景中去。

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比,具有更好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但是影响范围有限。不同企业之间存在一定壁垒,没有办法跨企业实施。为此,团体标准的出现则消除了这一壁垒。以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发布的团体标准为例[27-28],参与单位不光只涉及石油天然气等单一行业,同时还能涵盖煤炭、有色金属等其他行业相关机构,充分保证经营主体当家作主的灵活性和先进性。

2023年8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推荐性国家标准采信团体标准暂行规定》[29]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符合以下条件的团体标准,可以按本规定采信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这三个条件分别是:(1)符合推荐性国家标准制定需求和范围,技术内容具有先进性、引领性;(2)由符合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标准的社会团体制定和发布;(3)已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实施满2年,实施效果良好。这一规定的出台,也让团体标准成为了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孵化器”,有利于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的技术促进国家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3.2 我国油气行业团体标准相关组织已初具规模

2015年3月,团体标准首次被纳入我国标准体系,同年6月,国家标准委办公室下发了《国家标准委办公室关于下达团体标准试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标委办工一〔2015〕80号)。2016年2月,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印发《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团体标准发展的有关要求。2017年12月,中国标准化协会起草了关于成立团体标准化发展联盟的要求,起草完成后,及时发送给部分中国科协所属学会和 39 家首批团体标准试点工作单位,所有收到筹建方案的单位都表示,支持联盟的成立,愿积极加入联盟。“团体标准化发展联盟”的发起单位(即第一届理事单位)中并没有来自油气领域的协会、联合会、学会或者产业联盟。

中国石油学会在2017年12月27日便正式加入“团体标准化发展联盟”,并在2018年3月26日发布《关于征集中国石油学会团体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筹)委员的通知》,但是直到2022年5月30日才在官网发布第一个团体标准T/CPSI 01301—2022《油气井用高抗挤套管》。2023年8月,中国石油学会又发布了T/CPSI 01201—2023《半潜式生产平台总体设计规范》等4个团体标准。

截至2024年1月,以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采矿业行业分类中的B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为例,发布了相关领域行业团体标准的组织包括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北京能源协会、山东标准化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联合会、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协会、青岛市标准化协会、乐山市环境保护产业商会、铁岭市橡塑行业协会。

不难发现,发布团体标准的组织既包括了全国性的协会或者学会、联合会等组织,又包括了地方区域的协会或学会团体。其中,团体标准已经初具规模的是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该联盟在2019年7月就出台了《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在2019年发布了团体标准T∕GRM001—2019《绿色矿山第三方评估工作作业规范》后,团体标准就成为了该联盟的例行工作,该联盟的团体标准发布数由2019年的2项增加到2023年的70项。与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一样,同样存在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社会科技奖励目录中的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也正在推进自己的团体标准体系建立。

3.3 团体标准带给油气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团体标准给油气田企业带来的机遇包括:(1)规范化和统一性。为不同油气田企业提供了规范化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有利于不同企业之间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有助于提供生产效率、减少操作风险,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2)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通过对工艺流程的优化、设备和操作方法的标准化,实施更加高效的生产管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3)技术创新和发展。促进行业的先进技术,油气田企业可以通过执行团体标准,了解和应用最新的前沿技术,促进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除了带来机遇,团体标准给油气行业也带来了一些挑战:(1)油气田的地理位置、地质和环境条件多种多样,团体标准大多为了行业整体建立的,也可能因为制定标准的单位并不能代表已存在的各种情况,因此,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在团体标准的基础上优化调整;(2)标准化的法规和政策环境有可能发生变化,企业执行某项团体标准时需要及时了解和适应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变化;(3)团体标准的发布节奏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更快,在有限的时间里可能存在一些仍未充分考虑的因素,这也需要企业在执行团体标准时能够有足够的风险辨识能力。总体而言,油气田企业引入代表先进技术的团体标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可行的途径,企业在执行团体标准时也得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度调整。

即便如此,团体标准对于油气田企业创新发展有着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所没有的四个特点,如下:(1)敏捷性。团体标准能够更快地反应和适应技术创新和市场变化,可以更快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2)专业性。基于企业的实践和经验,更加关注特定行业和具体领域的具体问题。(3)进步性。鼓励和促进技术创新,避免技术人员陷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对复杂的管理流程、有效缩短漫长的逐级审批时间。(4)参与性。不同于油气行业的大多数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都由国有大型企业牵头制修订,中小企业和高校更容易参与到团体标准的制修订中来,唤起更多社会技术力量对油气行业的关注。

4 结 语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ISO原主席张晓刚2015年的判断到目前仍旧适用,重视使用和编制标准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中国制造”企业在走向世界过程中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油气田企业面临绿色发展、能源升级转型的历史变迁,必然要依靠技术创新。团体标准“支持专利融入”,恰好是把技术创新成果实现最大推广的载体。作为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实验室研发出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前沿技术,有必要通过团体标准的形式加以固化,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推进技术的加速迭代,最终惠及油气田企业高质量发展。团体标准永远离不开技术创新,而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也是打造油气田公司建立基业长青的综合性能源公司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Z].2015.

[2]王泽群,霍咚梅,肖邦国.国内外团体标准化工作浅析[J].中国钢铁业,2021(3):39-41.

[3]张鑫,于俊,周树平.国外团体标准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7(2):13-14.

[4]邬静. 国际上权威的团体标准[ J ] .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3,19(7):37.

[5]方放,李贝贝,杨晓春.国外团体标准监督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标准科学,2021(12):32-37.

[6]潘腾,张妮,吴张中,等.美国石油学会对我国油气管道团体标准工作的启示[J].标准科学,2017(10):12-18.

[7]沈渝生.美国石油学会API675标准与我国计量泵标准的差异[J].化工设备设计,1996(33):52-54.

[8]齐卫,马伟平.美国石油学会(API)管道标识标准先进性研究[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4(6):35-37.

[9]操建平,黄湫涵,杨征宇,等.美国石油学会API标准管理理念及对中国油气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启示[J ].标准建设,2020(15):3.

[10]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岩心分析方法:GB/T 29172—2012[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11]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Recommended practicefor core analysis,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department,Recommended Practice 40, 2nd ed. [S].Washington DC:API Publishing Services. 1998.

[12]YANG Y F, ROLAND N H, CAI J C, et al. Recent advanceson fluid flow in porous media using digital core analysistechnology[J]. Advances in Geo-Energy Research, 2023,9(2): 71-75 .

[13]ZHANG X L, YE Q, DENG J,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and mechanism analysis of spontaneous imbibition ofsurfactants in tight oil sandstone[J]. Capillarity, 2023, 7(1):1-12.

[14]芦燕,范宇.团体标准培育机制[J].标准论坛,2023(3):1-3.

[15]张晓,尹雪,申雪丁,等.再谈团体标准的发展[J ].理论研讨,2016(1):207-209.

[16]潘瑞超.团体标准的发展重在培育[J].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17(10):75-77.

[17]周勤,王宝斌.团体标准培育发展新模式[J].质量与标准化,2023(3):10-11.

[18]康俊生,晏绍庆.对社会团体标准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标准科学,2015(3): 6-9.

[19]国家能源局.页岩含气量测定方法:SY/T 6940—2020[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21.

[20]LI J Q, CAI J C.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fluidoccurrence in shale reservoirs[J]. Advances in Geo-EnergyResearch, 2023, 9(3): 146-151.

[21]CHEN M J, YAN M L, KANG Y L, et al. Stress sensitivityof multiscale pore structure of shale gas reservoir underfracturing fluid imbibition[J]. Capillarity, 2023, 8(1): 11-22.

[22]吴磊,黄小惠,周一博,等. 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高频层序地层划分与纵向优质页岩段探讨——以龙一1亚段上部气层为例[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23,46(3):99-108.

[23]马欣健,向祖平,朱诗杰,等.四川盆地页岩储层中CO2 /CH4竞争吸附规律的影响因素[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23,46(3):117-122.

[24]何家欢,谢邦华,钟磊,等.关于页岩损失气量计算方法的思考[J].非常规油气,2019,6(1):40-43.

[25]何家欢,李农,王兰生,等.页岩含气量自动测定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17,39(6):766-770.

[26]何家欢.页岩含气量现场自动测试技术[ J ] .天然气工业,2022,42(2):10.

[27]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绿盟.关于发布2022年度第三批团体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2022-09-08)[2024-01-05].https://www.greenmine.org.cn/index.php/shows/35/232967.html .

[28]HE J H, LI M, ZHOU K M, et al. Radial resistivity measurement method for cylindrical core samples[J]. Interpretation,2020,8(4):1071-1080.

[29]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推荐性国家标准采信团体标准暂行规定》发布实施[EB/OL].(2023-08-23)[2024-01-05].https://www.sac.gov.cn/xw/bzhdt/art/2023/art_ec568c79c20049c39f7142bdb7baa910.html.

作者简介

党录瑞,硕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科技管理、实验室管理工作。

何家欢,通信作者,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实验室科技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袁文静)

基金项目:本文受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科研计划项目“西南油气田勘探开发关键国际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230310-09)、“西南油气田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30310-11)资助。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前景能源
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前景的探讨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小学科学(2020年5期)2020-05-25 02:58:24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中国外汇(2019年11期)2019-08-27 02:06:32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家教世界(2019年4期)2019-02-26 13:44:20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新闻界(2016年12期)2016-11-08 21:45:49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