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羊肉是补充我国肉类供给的重要农产品。该文从出栏量、存栏量、产量、价格波动趋势和产业结构情况等视角分析近年来江苏省肉羊产业的发展状况。该研究发现,江苏省肉羊产业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但存在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不高、产业链松散的问题,此外,肉羊养殖还面临资源环境因素的外部约束。最后,该研究提供一些促进江苏省肉羊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肉羊产业;发展现状;江苏省;规模化;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7"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0-0083-06
Abstract: Mutton i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product to supplement the supply of meat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mutton sheep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utput, stock, output, price fluctuation trend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mutton sheep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shows a large-scale development trend,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low level of standardized scale breeding and loose industrial chain. In addition, mutton sheep breeding is also faced with external constraint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Finally, the study provides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utton sheep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Keywords: mutton sheep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Jiangsu Province; scale; policy suggestions
近年来,江苏省肉羊产业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整体呈现出持续向好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探索出诸如太仓市东林村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新路径。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仍不如猪禽奶牛业。突如其来的非洲猪瘟和新冠感染疫情导致了畜牧业动荡,放大了肉羊养殖的短板。肉羊养殖产业主要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副产品,上联种植业,下联加工业,产品有肉、毛、乳和皮等,是养殖业中产业链条最长的产业之一,发展肉羊养殖潜力巨大。
鉴于此,基于江苏省肉羊产业技术体系2023年在江苏各地养殖户实地调研所得数据和公开数据,本文从生产、价格、政策等方面研究江苏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剖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所得结论和建议对江苏省肉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也为其他地区肉羊养殖业发展提供现实参考。
1" 世界肉羊产业发展和贸易现状
1.1" 世界羊肉主产国羊肉产量情况
中国羊肉产量在2012—2022年保持着稳步上升的趋势,常年占据全球羊肉总产量的30%以上。2021年羊肉产量高达514.08万t,占全球羊肉总产量的31.43%,较2012年的404.50万t增长了27.09%,平均增长率达到2.71%,总量超过其他几个主产国家羊肉产量的总和。印度的羊肉产量现排名世界第二,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近年来羊肉的产量略微下降,总体在年产80万t左右,年平均增长率0.99%。巴基斯坦年均增长率为所有羊肉主产国中最高,达到了6.64%,在2020年,巴基斯坦的羊肉产量首次超过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作为老牌羊肉主产国,羊肉产量一直处在高位,但伴随有较大的波动性,近几年产量有所下降,2021年的产量跌破70万t,回落至2013年的水平,年均增长率为1.88%。土耳其也是近几年来增长迅速的羊肉主产国,羊肉产量从2012年的27.35万t增长至2021年的48.05万t,增长接近一倍,年均增长率高达6.51%,在2021年羊肉产量首次超过新西兰。新西兰羊肉产量2012—2022年较为稳定,始终在45万t至50万t的区间,年增长率为0.04%。
1.2" 世界羊肉主产国羊肉贸易情况
表1是2012—2021年世界羊肉主产国羊肉出口量的情况。目前来看,全球的羊肉出口大部分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个国家的出口占全球出口的约70%。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虽然羊肉产量在全球处于前列,但由于本国内人口较多,需要首先满足国内市场,因此,羊肉出口量比较少,在全球排名分别为27、14、18和33位,其他的羊肉出口国主要为英国、西班牙、爱尔兰等。
表2是2012—2021年世界主要羊肉进口国家的羊肉进口情况。中国虽然羊肉产量全球最多,但由于国内人口数量庞大,消费仍然存在较大缺口,常年羊肉进口量占全球进口量的30%以上,2021年达33.86%。美国和法国的羊肉生产量较少,在8万t到10万t之间,因此进口量常年居世界前三。其余主要的羊肉进口国为阿联酋、英国、德国和马来西亚等。
我国的羊肉出口一直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2016年和2017年与历年比较相对较多,从2017年后一路下滑至2022年的最低点0.15万t。我国羊肉进口量从2015年开始逐年上升,并在2017年以后上升幅度更大,与出口数量相对应,表明我国国内对于羊肉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但近几年的进口数量逐渐平稳,与我国不断增加的羊肉产量有较大关系。
2" 江苏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2.1" 江苏省肉羊出栏、存栏及羊肉产量
图1是2007—2022年江苏省肉羊年出栏量与年底存栏量的情况①。年末肉羊存栏量一直较为平稳,在400万头上下波动。自2011年至2016年,该省省内肉羊养殖有一个较为稳定的上升期,年出栏量稳步上升,到2016年达到顶峰随后热度有所下降,2019年后受到新冠感染疫情的影响,衰退更为迅速,但近几年又有所回升。随着疫情的好转,之后还会有一定上升空间。
图2是2007—2022年江苏省羊肉年产量的情况,与年末存栏量和年出栏量的变动趋势相似。2007—2016年,江苏省羊肉产量呈波动增长。2016—2020年,江苏省羊肉产量呈下降趋势,2019年降幅最为明显,到2020年,跌至最低点6.25万t,随后又有所上升。比较收益下降使得小规模养殖户退出肉羊养殖行业,造成肉羊养殖数量降低。
2017—2022年江苏省肉羊年平均出栏量为625.754万头,平均年末存栏量为372.02万头,年均羊肉产量为6.86万t。从出栏量来看,2018—2021年肉羊出栏量出现下降,由2018年的690.48万头下降到2021年的最低点583.81万头,2022年才开始有所回升,升至630.70万头。从年末存栏量来看,2018—2020年逐年下跌至352.86万头,随后开始有所恢复,2022年升至384.7万头。
2.2 江苏省肉羊价格情况
图3展示了江苏省2020年第1周至2023年第51周活羊价格的波动情况,活羊的价格在每一年上半年都会震荡下行,到7、8月份出现止跌企稳再回升,但回升不到一年的较高水平,因此,整体来看江苏的活羊价格每年都在下跌。2023年活羊价格持续低迷走跌,下降速度比前两年更快。
2.3 江苏省肉羊产业结构情况
在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推动下,省内肉羊产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集聚化效应明显[1],同时示范基地带头作用显著,不断改善饲养管理水平、粗饲料利用效率、养殖标准化程度和疫病防控力度,有效管控养殖环境污染,提升肉羊养殖的比较效益。目前该省已经初步建立了肉羊良种资源群体、规模化养殖配套研发技术,肉羊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2.3.1 规模化状况
将年出栏量在100头以下的养殖场定义为散户和小规模羊场, 年出栏量在100~1 000头的定义为中等规模羊场, 年出栏量1 000头以上的定义为大规模羊场。目前,江苏省的肉羊养殖业正在经历显著的规模化进程,规模化养殖正逐渐转向更大型和中型的经营模式。由表3可知,全省肉羊年出栏100头以下的养殖场和散户是肉羊生产的主要贡献者,虽然自2007年以来数量不断减少,但总量始终最大。而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大中型养殖场数量不断增加,至2015年末大中型养殖场数量达到10 182个(户)。然而在2017年,所有规模肉羊场数量均出现下跌趋势,此后全省肉羊出栏达1 000头以上的大型肉羊养殖场的数量在500上下波动,年出栏100~1 000头的中等规模肉羊场数量在经历了连续四年的下跌后于2021年重新上涨。2021年该省肉羊年出栏量在100头以下小型养殖户的数量为247 597个,年出栏在100~1 000头的中等规模肉羊场数量达4 423个,年出栏达1 000头以上的大型肉羊场数量为486个。总体来看,江苏省肉羊生产呈现规模化养殖发展趋势,以上数据表明江苏省肉羊养殖的规模化程度达到了一定水平,并且仍存在很大提高空间。
2.3.2 区域集聚化
全省肉羊生产分布规律为北多南少,并体现出逐渐集中趋势,目前江苏省已形成了沿海和徐宿淮两大肉羊产业带,此外,淮安市、泰州市、连云港市、镇江市、苏州市、南京市、扬州市、无锡市和常州市9市也有肉羊生产。
3" 江苏省肉羊产业优势分析
3.1" 产业技术革新
农区养殖模式创新为牛羊规模养殖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江苏省探索出高架舍饲、秸秆养畜及颗粒饲料、全混合日粮(TMR)饲喂等牛羊养殖新技术,江苏乾宝、江苏汉羊牧业、江苏恒达等一批现代化牛羊养殖场建成投产,为规模养殖持续发展打下了较好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环保整治工作的推进,江苏省畜牧业开始向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江苏省部分地区通过试点率先开展了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探索。例如,太仓市城厢镇东林农场投入1 000多万元引进国外的先进秸秆收储机械30台套,实现搂草、打捆、青贮包膜全程机械化,年产秸秆饲料量可供3万头肉羊食用,高效实现了废弃物再利用[3]。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被列入农业农村部资源生态补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对包括金仓湖秸秆饲料项目在内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共计投入了1 587万元。2019年,太仓市农业农村局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制定了《太仓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总体规划(2019—2025)》,其中,在城厢镇东林村规划了100亩(1亩约等于667 m2,下同) 的肉羊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基地将以当地山羊品种为主,充分利用园区秸秆饲料,采用精细化生态饲养技术,建设全部装有水帘风机等现代化温湿度调控系统,进行规模化和小区集中养殖模式,为周边提供优质安全的羊肉产品。同时配建动物粪便雨污分离设施、污水处理池、沼气收酵池、沼液输送管道、干粪收酵棚及肥料还田等设施设备,进一步做强“秸秆饲料生产→规模化养殖→有机肥生产还田”的农牧循环生产方式,打造全过程绿色化的种养循环生产模式。
3.2" 种质资源丰富
江苏省畜牧业在全国地位举足轻重,肉羊品种资源丰富,江苏省也是某些特色品种羊的饲养地,如徐淮山羊为江苏省“国家肉羊中原优势区域”所在地品种,其可用于裘皮生产[4];小尾寒羊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肉裘兼用型绵羊品种,被国家定为名畜良种,其主要分布在江苏等地;湖羊由于受到太平湖自然条件和人为选择的影响,其产区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间的太湖流域,逐渐育成了一个独特品种,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特产之一,是制作皮衣的优质原料,誉为“软宝石”而驰名中外;海门山羊是我国著名的笔料毛品种。此外,江苏省还先后引进杜泊羊、波尔山羊等优良肉羊品种,品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供应良种能力也有了明显进步,并且江苏省也因其各类特色品种羊使得其肉羊产业在全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3.3" 发展理念现代
江苏省肉羊产业规模虽然不如其他肉羊主产区省份的规模庞大,但发展之初便确立了先进的、现代化的发展理念。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申报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肉羊)推广示范基地时即表示主打的是“上下游”发展模式,以肉羊产业为核心,上游承接秸秆饲料厂,下游对接有机肥料厂,并通过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把养殖户和屠宰加工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体系完整、技术集约的垂直合作体系。依托太仓市发达的经济条件和优良的市场区位,能够很好地发挥其资金充裕和技术先进的优势,实现“小而精”的效果,用“一头羊”作文章,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联结包括畜牧业、有机食品加工业、生态循环农业和农旅结合的文化产业等多个具有潜力的振兴点。
在建立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广示范基地之后,江苏省加强了对肉羊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着力提升肉羊屠宰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推动传统肉羊养殖向现代肉羊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肉羊产业链延伸,改进生产薄弱环节,促进安全生产。同时,江苏省肉羊产业正在加强同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扬州大学在内的高校科和研院所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积极参与“山羊规模化高效安全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南方地区肉羊育肥与高品质肉生产技术研究”等项目,推动肉羊质量升级。此外,示范基地坚持推广肉羊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确保肉羊安全高效生产;建立屠宰加工标准化与肉品质量评价体系,保证羊肉产品质量优良;研究肉羊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坚持绿色生产,积极发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示范效应,探索现代化、规模化地联结上下游产业的肉羊产业发展新模式。
3.4" 保障体系完善
江苏省于2017年调整了部分农业保险险种,规定各类养殖羊品种可参加投保。该省农险办印发《关于调整部分农业保险险种条款的通知》,自2017年7月1日起,江苏调整部分养殖业险种条款,条款中增加了保障范围,提高了保障水平,降低了理赔门槛。具体来说,将“农业保险山羊养殖保险条款”修订为“农业保险羊养殖保险条款”,扩大了养殖羊的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将包括湖羊在内的其他羊类品种纳入了省财政补贴保障范围。保险责任方面,范围也进一步扩大,除原有“羊痘、口蹄疫、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等12种疾病保留外,增加了“腐蹄疾”等疾病。保障水平方面,保险金额有所提高。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也将为畜牧业发展,特别是节粮型草食畜牧业发展分享更多改革红利和政策支持。
4" 江苏省肉羊产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4.1" 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不高
目前,江苏省肉羊规模养殖比例逐年提高,大中型养殖场发展速度较快,但与现代养猪业、家禽产业等相比,肉羊产业起步较晚,规模化养殖场所占比重不高,小规模养殖仍是肉羊产业的生产主体,存在养殖方式粗放等问题。
肉羊生产标准化的推行除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外,还有生产过程中受到饲料营养配置、养殖管理、疫病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相关技术,如人工授精技术的成熟化和集成度还比较低。舍饲后的饲养成本增加,饲养管理技术衔接不上、羊场规划建设不合理等因素致使肉羊养殖场的标准化程度低。另一方面,肉羊生产规模化会增大疫病防控风险。在高密度舍饲情况下,大量粪便等污染物的错误处理会使生态环境恶化,进一步增加了疫病传播的风险。
江苏省肉羊养殖场的机械化程度偏低,为此需要雇佣大量劳动力进行肉羊的饲养以及管理,在雇工费用日益增长的当下,这为养殖场的规模化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目前,雇工费用多达每人3 000元/月。在专业化程度方面,虽然养殖场能够通过标签的方式较好地控制父代与子代之间的血缘关系,从而降低近亲繁殖的可能性,但是采取本交的方式繁育肉羊依旧是低效率的,一只种公羊能与40头左右的母羊进行交配,若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则能将公羊与母羊的交配比例提高至100,这可以极大降低种公羊的饲料成本,从而提高肉羊养殖的收益。异地引种风险较大,本地育种技术攻坚进入瓶颈期。比如从外地引进,成本较高;在运输羔羊的路程中,易受温度、气候、路况等影响,可能出现羔羊致死情况;外地羔羊进入本地后,出现相应的应激反应,影响羔羊成活率。最后,大多养殖场主对下半年羊肉价格走势呈不乐观的预期,这也导致养殖场主表示在一年内,准备缩减或者不改变养殖场的规模,进一步导致肉羊产业发展的停滞。
4.2" 江苏省肉羊产业链各环节联结松散
目前,肉羊产业链条有所延伸,国内一些大规模养羊企业已经形成了“产、加、销”纵向一体化模式。就江苏省而言,肉羊全产业链尚未完全打通,链条单一,缺乏“多条腿”走路的生产经营方式,产业链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一环出现问题便会导致整条产业链脱节。一方面,相当大比例的中小养殖户会通过“二道贩子”等资质较低的中间商来对接屠宰加工企业,一旦有疫情等突发事件,这类中间商能较容易地“全身而退”,“产、加”环节脱节的风险则更多地由养殖户和企业承担,容易造成羊肉供给市场的不稳定;另一方面,大量屠宰加工企业技术水平、规模化程度不高,而且销售渠道拓展能力也比较低[5]。
地方优质肉羊和羊肉产品品牌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精深加工不够,缺乏知名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没有得到体现,影响了江苏省羊肉供给的“质量安全”。
4.3" 资源环境制约趋紧
江苏省肉羊产业面临环境规制政策的约束。适宜发展肉羊生产的土地资源紧缺,养殖场和饲草基地建设面临的“用地难”问题日益突出。种养结合不够紧密,粪污处理压力大,绿色发展机制有待完善。规模化肉羊养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肉羊产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成为制约江苏省肉羊发展的另一个问题。大多养殖户都表示难以通过行政审批以扩大肉羊养殖的规模。肉羊养殖过程存在较大的外部性,在肉羊养殖中的碳排放主要包括肉羊胃肠道发酵和畜禽粪便管理缺氧产生的甲烷排放,以及畜禽粪便在收集、贮存和堆肥等过程产生的氮氧化合物排放。肉羊养殖所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养殖场及其周边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实现环境政策的考核,当地政府会颁布一系列政策以限制肉羊产业用地的审批,从而限制了肉羊养殖规模化的形成。
5" 结束语
结合江苏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和农业农村部印发的《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本文给出江苏省肉羊发展的总体思路。
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要围绕适度规模发展,科学利用草山草坡和农闲田资源,以增产增效为重点,增加基础母畜产能、推进品种改良,提升江苏省羊肉综合生产能力。当地政府需要充分考虑污染外部性的问题,结合当地肉羊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而不是一刀切地限制肉羊产业规模化。
强化科技支撑。增加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可能在短时间增加养殖成本,但是从长远角度看,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能够提升肉羊的存活率,提升肉羊养殖企业的竞争力。
加大政策支持。机械设备与技术过高的成本阻碍了养殖户的技术采纳,若要发展肉羊规模化养殖,相关补贴需要落实到位,对地区相关支持性产业的发展给予政策上的支撑,进而带动该地区整个肉羊产业链的发展,直至形成肉羊关联产业集群。同时,政府需要发挥产学研优势,促进企业与高校的融合,充分发挥高校知识资源的外部性,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注释:
① 由于统计口径的问题,2006年及之前的数据不放在一起分析。
参考文献:
[1] 邵俊杰,许朗.江苏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2018,54(5):145-149.
[2] 严康,王潍波,严康,等.江苏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畜牧业,2020(22):53-55.
[3] 黄懿.太仓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9.
[4] 方明,田野,胡文侠,等.江苏省肉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必要性及发展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1):78-80.
[5] 李军,金海.2020年我国肉羊产业发展概况、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J].中国畜牧杂志,2021,57(3):2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