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治理研究

2024-12-31 00:00:00刘博澳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生态治理价值分析乡村振兴

摘"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生态治理是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落实中央政策精神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必要举措。当前,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乡镇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问题是主要阻碍,因此,需要树立绿色价值观、坚持绿色发展、发挥政府功能等措施,以推动农村生态治理取得成效,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提供生态助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价值分析;问题研判

中图分类号:F323"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0-0075-04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rural ecological governance is a necessary measur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mprov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optimize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central policy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ivilization. At present, the pollution problem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ural life and the process of township industrialization are the main obstacl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green values, adhere to green development,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ness of rural ecological governance and provide ecological assistance for the steady promo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ecological governa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alue analysis; problem research and judgment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于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农村生态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正确厘清农村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要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乡村振兴的同时注重生态治理,在生态治理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治理的价值分析

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环境冲突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乡村治理面临的一大难题[2]。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村地区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广阔的耕地面积,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粮食生产安全,因此在农村地区进行生态治理有着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做好农村生态治理工作,对于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具有重大价值。

1.1" 有助于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态治理对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一,农村生态治理有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通过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加强农村绿化建设、推广生态农业等措施,可以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农村经济提供更好的发展基础。一个优美的农村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二,农村生态治理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而生态治理可以引导农民采用更加环保、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绿色产业。这些产业的附加值较高,市场前景广阔,能够提高农村经济的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农村生态治理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生态治理的推进,农村的环境得到改善,绿色产业发展壮大,这将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可以通过在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领域就业,提高自身的收入水平,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农村生态治理对于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等措施,可以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1.2" 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农村生态治理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在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直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第一,农村生态治理可以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通过治理农村的污染、加强绿化建设、推广生态农业等措施,可以提高农村的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质量,减少污染源的排放,使农村环境更加优美、宜居。这不仅有助于农民的身体健康,还能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第二,农村生态治理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农村生态治理,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绿色转型,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因素,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三,农村生态治理还可以提升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宣传教育、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可以让农民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还能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总之,农村生态治理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3" 有益于提升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幸福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3]。农村生态治理能够提升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幸福感。这是因为农村生态治理不仅关乎农村环境的改善,更与农民的生活质量、健康福祉和社会和谐紧密相连。

首先,农村生态治理通过改善农村环境,为农民创造了一个更加宜居的生活空间。清洁的水源、绿色的农田、整洁的村庄,这些都是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农村环境得到改善时,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会相应提高,从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其次,农村生态治理有助于保护农民的健康福祉。环境污染、水源污染等问题往往会对农民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通过生态治理,可以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农民的健康。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因此,农村生态治理对于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农村生态治理还能够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农村,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能够增强农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促进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最后,农村生态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农民看到自己的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宜居时,他们会由衷地感到自豪和满足。这种自豪感和满足感是提升农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农村生态治理对于提升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幸福感具有显著作用。通过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农民健康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推动乡村振兴,农村生态治理能够为农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治理的问题研判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4]。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农村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景象,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依然是困扰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治理方面依然存在相关问题。

2.1" 农民的环保意识不足

许多农民缺乏环保知识和意识,不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护环境。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处理废弃物、如何减少污染、如何保护水资源等。农民环保意识不足的原因主要有3点。第一,农村地区缺乏环保宣传和环保教育。环保宣传和环保教育对于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非常重要。然而,目前缺乏针对农民的环保宣传和环境教育,导致许多农民不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环境。第二,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许多农民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和破坏。例如,使用化肥和农药等传统生产方式可能对空气和土壤造成污染。第三,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激励机制。政府在环保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激励机制,这可能导致农民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保护环境。如果政府能够建立一些激励机制,例如提供环保补贴或者奖励环保行为,可能会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总之,政府、企业、农民需要共同努力,从环保知识宣传,经济条件改善,教育、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监管和激励机制建立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2.2" 农村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

农村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土壤污染。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和堆放,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可能会渗入到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一旦受到污染,可能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进而威胁人体健康。第二,水体污染。农村生活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随着雨水等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中,造成水体污染。水体是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也是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水体污染可能会对农村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第三,大气污染。农村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在自然条件下可能会分解产生恶臭气体,这些气体可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大气的污染不仅会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能会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对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投入,建立健全的垃圾处理设施和回收体系,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从而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的目的是服务于民,乡村振兴的开展需要以民为本、问需于民。乡村振兴要解决乡民的基本生活所需,加强乡村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污染源进行全面整治[5]。

2.3"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但这些法规主要是针对城市和工业区的,缺乏专门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这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首先,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包括监管机构、监管制度和监管手段等。然而,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管机制存在明显不足,例如监管机构不健全、监管制度不规范、监管手段不到位等。这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监管和推进。其次,缺乏科学的技术支持。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包括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技术。然而,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这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满足治理工作的需要。最后,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包括政府、企业、农民等各方的共同参与。然而,目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社会参与程度较低,政府在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作用过于单一,缺乏社会各方的支持和配合。这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难度较大,难以取得广泛的社会共识和支持。

总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不完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从法律法规、监管机制、技术支持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治理的方略设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绿色乡村发展。乡村生态治理过程是一个漫长艰辛、曲折前进的过程,需要从多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3.1" 树立绿色价值观,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认知

树立绿色价值观和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认知是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关键。首先,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的发展方式,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农村地区,要引导农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农业生产、乡村建设和日常生活中。通过宣传教育、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使他们成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其次,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强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利用和保护环境。在农村地区,要引导农民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如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合理利用水资源、分类处理垃圾等。同时,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环保效益,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使农民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最后,要建立绿色评价体系。绿色评价体系是衡量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的重要工具。通过建立科学的绿色评价体系,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同时,将绿色评价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建立绿色评价体系,推动形成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

树立绿色价值观和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认知是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农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立绿色评价体系等措施,可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3.2" 坚持绿色发展,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坚持绿色发展、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是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重要措施。首先,要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往往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因此需要转变这种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之路。要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绿色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环保效益。同时,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其次,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农村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要鼓励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开发农村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推动农村产业的绿色化、生态化和循环化发展。最后,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效率。同时,要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一支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乡村振兴的过程是依托乡村本身这个综合开放的社会区域进行的,它自身包括了经济方面、社会方面和生态方面的三个系统,这三个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6]。通过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措施,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的绿色化、生态化和循环化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 发挥政府功能,充分体现政府在农村生态治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发挥政府功能,充分体现政府在农村生态治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为农村生态治理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威慑力。第二,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资本投入农村生态治理领域。同时,加大对农村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生态治理的基础设施水平。第三,建立协调机制。政府应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农村生态治理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共同推进农村生态治理工作的开展。第四,推广先进技术。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态治理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广先进的生态治理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生态治理的技术水平。第五,强化宣传教育。政府应加强对农民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农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农村生态治理工作。第六,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政府应建立农村生态治理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各级政府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同时,应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机制挂钩,激励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农村生态治理工作。

发挥政府功能,充分体现政府在农村生态治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建立协调机制、推广先进技术、强化宣传教育和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推动农村生态治理工作的开展,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在当前背景下,乡村生态治理其价值取向必然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进而以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7]。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治理面临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这需要我们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在乡村振兴中,经济发展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更应关注乡村的社会、经济、生态等多元方面,实现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集思广益、多元共治,解决不同主体在推进乡村生态治理中的冲突,提高治理效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 张晓冬,石径溪.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我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9(8):24-26.

[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4] 李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研究[J].当代农村财经,2021(10):27-30.

[5] 佛秀芳.乡村振兴,生态考量必不可少[J].人民论坛,2018(26):72-73.

[6] 温暖.多元共治: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8(3):115-120.

[7] 刘羿良,冷娟.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多元主体协同生态治理路径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2,38(11):100-110.

猜你喜欢
生态治理价值分析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发展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日能源与环境合作社会发展与法律多元
求是学刊(2017年1期)2017-02-22 16:09:52
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 20:24:12
论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道德与文明(2016年4期)2016-12-06 00:11:27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
办公室业务(2016年9期)2016-11-23 09:16:39
《十周嫁出去》新型网络相亲节目价值分析
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2:46:57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1:00
高校校园马拉松运动的价值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4: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