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普通话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4-12-31 00:00:00任雪林姚海萍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普通话乡村振兴

摘 "要: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是语言文字工作直接服务国家“三农”发展的重要举措,该文以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涪洋镇永和村和珍珠村为例,精准聚焦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通过研究永和村和珍珠村群众对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和推普困境,归纳推普措施,推动当地普通话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的普通话语言文化素养。充分利用普通话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作用,让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关键词:贵州;乡村振兴;普通话;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H102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09-0058-04

Abstract: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language work to directly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This project takes Yonghe Village and Pearl Village, Fuyang Town, Gelao and Miao Autonomous County in Wuchuan as examples to accurately focus on ethnic minority rural area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use of Putonghua and the dilemma of popularizing Putonghua among the people in Yonghe Village and Pearl Village, this paper sums up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Putonghua and improve the Putonghua language and cultural literacy of farmers, and makes full use of the role of Putonghua in the economic, cultural, educational and other fields to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Keywords: Guizhou; rural revitalization; putonghua; minority rural area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要求是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是语言文字工作直接服务国家“三农”发展的重要举措。乡村推普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促进民族交流、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团结发展的需要,对建设持久、稳定、美丽和繁荣的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涪洋镇永和村和珍珠村为例,通过调查结果分析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语言使用现状,了解群众对语言的掌握能力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归纳当前永和村和珍珠村在推普中的困境及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问题,集中力量开展推普行动,探索提升当地群众的普通话应用能力及语言服务能力的对策;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背景下聚焦农村地区,从推普助力文化、教育、产业和人才4个方面巩固推普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永和村、珍珠村乡村振兴工作的发展,为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

在当前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性语言,其统一性、交互性、承载性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简称务川县)居民普通话使用现状及推普所遇到的困难,有利于政府进一步有效地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的推普政策,相关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可以就其问题制定解决办法,帮助农村群众掌握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充分发挥语言的经济功能,推动当地产业、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经济收入,促进乡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全面提高乡村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水平。同时为其他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2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2020年底,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目标的完成,全国贫困县全部摘帽。为确保从脱贫攻坚平稳过渡到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语言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扶贫阶段的产物,在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中仍具有实施的可持续性,也带有继续实施的必要性。

2.1 "推普有助于提升群众的普通话应用及语言服务能力

推广普通话有利于群众了解、学习普通话,加强群众对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加他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普通话水平。

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语言交流更加频繁,对于语言文化服务的需求程度逐渐加深。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更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对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十分重要,推广普通话有利于群众学好普通话,提升他们的语言服务能力。

2.2 "推普有利于发挥语言经济功能和推动经济发展

语言障碍是制约人认知水平、生产能力、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扶贫应先扶智,扶智需先通语[1]。

语言的经济价值是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够有效进行表达和被理解的互换性特征[2]。语言不仅对微观的个体会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对宏观的社会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人们可以借助语言完成某项工作,满足自己的就业和达到职场的要求标准,语言可以支撑各种不同经济体跨越交流障碍,促进文化交流、经济交际,而这些都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2.3 "推普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转化

推普有利于对外宣传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特有民族文化。务川县目前有3个国家级非遗、15个省级非遗、21个市级非遗保护名录;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8处、市级19处和县级40多处,有6个中国传统村落。1984年以来,贵州省考古研究所先后4次在此清理,发掘汉墓47座、窑址2座、出土各类文物约400件(套),出土文物主要有国家一级文物青铜钲和蒜头壶,国家二级文物提梁鼎、青铜甑和穿绳钱串,以及其他出土文物鍪、扁壶、人俑、陶鸡、陶猪和陶狗等。历史文化底蕴及遗产相对丰富,其中仡佬民族文化最为突出,被美誉为“丹砂古县,仡佬之源”。由于脱贫攻坚效果显著,务川县交通越来越便利,务川县文化及景点旅游资源丰富,推广普通话,强化普通话培训,提高群众普通话水平,有利于当地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服务和助力民族文化宣传,可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把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资源和产业特色推向公共视野空间。吸引大量的外商投资,务川县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美丽的风景吸引外地游客,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建立更有效、更长效的民族文化宣传与经济价值转化机制。

为了方便与宾客交流,拉近与宾客的距离,更好地为宾客提供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务川县,应大力宣传推广普通话、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

2.4 "推普有利于产业向内对接和向外发展

普通话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着农村各产业的推广及发展状况,推广及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发挥语言功能,推动当地产业向内对接和向外发展。务川自治县的鲟龙鱼养殖、花椒种植、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大部分都是面向其他省市的市场销售,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当地产业向内引进及向外销售,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村民经济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2.5 "推普有利于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

当前,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推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工具、文化知识的载体与交际能力的依托,因而是素质构成与发展的基础[3]。

教育部门、教育者使用普通话,受教育者就能更好学会普通话。语文情感教育需要普通话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尽快入情、入画、入悟;普通话教学可以净化教学环境,使学生早入学境,可以较快较早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普通话文明礼貌用语甚多,有利于学生言行的文明礼貌和精神文明建设;普通话词汇丰富多彩,具有多种的表达方式,学习普通话有利于丰富学生语言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学好普通话有利于本地区的学生能在其他地区学习和接受更好的教育,有利于他们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在他们以后求学、就业和生活中有利无害。

2.6 "推普有利于民族交流和民族团结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广泛进行文化交流对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统一语言和语言的文化环境是这种交流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因为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媒介和载体。

务川县有民族17个,少数民族占96.5%,其中仡佬族、苗族占85%,其语言使用情况复杂,多使用方言,且方言口音较重,普通话在该地的推广及普及程度都有待提高。帮助群众掌握普通话,提升群众对外交流的语言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弥补当地方言在对外交际中的不足,从而促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 "务川县永和村、珍珠村语言使用现状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遵义市下辖自治县,地处黔、渝边沿结合部,是中国2个以仡佬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务川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与德江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相连,西与正安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毗邻,南与凤冈县接壤,北与重庆市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交界。务川县位置偏远,务川县城距遵义市190 km,距省城贵阳348 km,距重庆376 km。

务川县的地形以中山、低山、丘陵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务川县有民族17个,少数民族占96.5%,其中仡佬族、苗族占85%,务川县是以仡佬族和苗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务川县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其语言使用情况复杂。务川县永和村、珍珠村当地居民基本使用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日常沟通交流,他们主要使用的语言为本地方言,主要是西南官话,使用频率较高;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较方言少,频率也低;国家通用语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较低。不过大部分村民表示虽然自己不能流利使用甚至不会说普通话,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基本能听懂普通话,并且少部分村民可以简单运用国家通用语。

务川县受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学习环境和历史民族等因素的影响,在推普上存在众多困难,普通话在该地的推广及普及程度都有待提高。

4 "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推普的主要困境

4.1 "缺乏对普通话的正确认识和重视

当地社会和政府对推普、说普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基层单位、机关和工作人员没有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忽视了普通话的重要性,阻碍了当地语言文字工作的全面推进。进而在日常工作开展中,缺少对推广普通话的规划,在宣传普通话工作中,执行力度明显不足,被边缘化。

在当地,虽然随着网络媒体的覆盖使用,以及各级语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通话的宣传推广,群众能基本听懂普通话,但是由于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语言环境和心理接受能力等原因导致当地群众对普通话的认知不足,群众说普通话、学普通话、用普通话的意识还较淡薄,没有意识到普通话对自身工作就业、对外交际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缺乏自觉性、积极性、紧迫性,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学习普通话。

4.2 "推普长效机制未建成

当地社会和政府对普通话的推广宣传力度不到位,对普通话推广使用的重视程度不够,除教育部门和部分公共服务行业外,社会其他机构对从业人员的普通话运用要求不高,缺乏监督指导和引领。推普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如普通话教学制度、普通话水平测试制度、普通话培训制度等,没有为推普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目前,务川县普通话推广的工作队伍在总体上还十分薄弱,机构并不健全,没有专职的干部,很多是兼职干部或者没有人负责此项工作,没有与其他部门建立推普联动机制。推广普通话缺乏联动机制,负责推普工作的各单位部门推广宣传普通话的范围只在各教育机构,且学校对教师的普通话培训和考核重视程度不够,推广普通话的时间也大都集中在推普宣传周前后,推普工作表面化、形式化,所以“校内普通话,校外家乡话”是普遍的现象。

4.3 "缺乏良好推普环境

语言的学习与交流需要环境的支撑,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当个人所处的语言环境不能满足学习需要时,便难以从中获得所需且有益的东西,也就难以利用和发挥语言的各种价值。农村与城市相比,受经济发展和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居民活动范围相对小,语言交流行为也大多发生在当地居民之间。

因此在居民日常生活交流中基本以方言为主,缺乏运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意识,不利于普通话交流环境的形成,影响学习者学习语言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推普工作无法建立在有利环境之下。

5 "贵州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推普困境的对策

5.1 "加强推普宣传力度,强化推普重要性认识

推普工作与务川县的少数民族语言是和谐互助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文字”。因此,提高群众对推广普通话意义的认识,加强当地政府对推普的重视,应该成为当前推广普通话的重点。要把宣传重点落实到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落实到农村学校,落实到家庭和个人,大力进行宣传,逐步提高人们对普通话的重视,提高学习普通话、运用普通话的自觉性。

除了宣传群众外,还要宣传干部,以引起他们的重视和支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普工作没有领导的支持是难以见效的。现在有些领导不说普通话,不是不会说普通话,而是思想认识问题,没有认识到推普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做好推普宣传工作。明确扩大推普工作的执行机构和具体负责人员,从政府部门到教育部门,从乡镇到农村,从学校到家庭,从集体到个人,从各个层面、各个方向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拟订并落实基于实际、真正可行的方案,明确分工,各就其位,各司其职,确保推普工作的有效开展,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5.2 "搭建推普长效机制,服务乡村振兴

关于如何搭建推普长效机制,永和村、珍珠村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准备:首先,进一步细化永和村、珍珠村推普工作。由实地调查可知,虽然永和村、珍珠村成立了相关推普工作小组,并对各成员职责进行了初步的分工,但是未进一步细化。需要整体规划如下几方面。

一是明确工作组织开展、工作情况汇报、工作监督的具体机制和时间等。同时永和村、珍珠村开展的相关培训较少,可以将推广普通话纳入部门工作的最终考核,重视干部职工的普通话水平进一步提升,发挥示范作用。二是广泛宣传,力求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学校、家庭等推普阵地的积极作用,也可以联合新闻媒体,将语言文字工作与新闻媒体相融合。三是打造专业化推普工作队伍。普通话推广,加强队伍建设尤其重要,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推普工作队伍。四是积极开展普通话培训活动,为群众的普通话能力提升负责。在对群众的实际普通话水平进行调研后,根据不同群众的语言技能需求及群众生活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推普措施,开展实用性强的普通话语言培训等,并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总结,逐步搭建推普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推普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

5.3 "创建良好的推普环境

考虑到农村地区推普环境缺失的问题,可通过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补充推普资源缺口,在加强普通话环境构建的同时拉动经济增长[4]。如可推出专门面向农村地区人群的线上普通话网络学习平台和手机应用程序,建立普通话教学微信群、抖音视频号等方式及时革新学习平台中的内容、教材,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普通话学习和交流机会,使当地群众能够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普通话学习,真正融入到推普环境当中,认真学习普通话。

除了借助现代传媒手段,还可以在各部门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如各中小学响应推广普通话活动,学校利用升旗仪式、班会课、学校广播站和教师家访等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推广普通话,也可举办“推普黑板报”“推普知识竞赛”“小小演说家”“我是主持人”等活动营造推普、说普的氛围和创建校园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5.4 "结合农村产业,激发语言内驱动力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推普工作目标与当地产业的发展建设密不可分,因此可在普通话推广普及阶段便充分结合当地地理条件、生态条件、旅游资源、产业特色及经济现状等要素,明确语言训练方向,提高学习针对性。如建立农民普通话培训班,帮助农民学习当地特色农产品的表达内容,提高他们的对外沟通交流和农产品推销能力,更快地适应农村新业态、新环境,充分利用和发挥普通话的作用,促进语言文化与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内在驱动力。

另外,根据当地产业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方式创新,注重乡村旅游宣传创新和特色,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对乡村产业和旅游进行推广宣传,提高乡村旅游宣传资料的语言文字质量,使其更具吸引力。如宣传语创新创作大赛,“我的家乡——务川”征文大赛,从中挑选优秀的宣传语和文章进行投稿推广。促进务川县涪洋镇鲟龙鱼养殖、中草药种植、花椒种植等产业的发展,提高务川县“九天母石”“仡佬之源”“红色朱砂”等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增加村民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增长。

总之,推普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保障、强化宣传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建立评估机制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推普工作持续有效推进,提高人们的普通话水平,促进交流和沟通。

6 "结束语

普通话推广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村推普工作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一大关键任务,具有消除语言障碍、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加强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和增强国家认同感等诸多现实意义,有利于农村的发展和进步。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农村推普工作,加大推普宣传,提高对推普的重视程度,巩固推普脱贫攻坚成果,合理解决推普脱贫攻坚中的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起点上开启新征程[5]。

参考文献:

[1] 郑颖.贵州师范学院普通话教学团队推普实践研究[J].中国文艺家,2020(11):146-147.

[2] 孙建军.语言经济学探微[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5):77,79.

[3] 祁玮,李怡林,张雁翔.关于高校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9):92-94.

[4] 张曦.乡村振兴背景下在农村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及路径探究[J].科教论坛,2022,33(8):249-251.

[5] 周兴红.脱贫攻坚背景下贵州省普通话推广的现状调查[J].活力,2023(3):144-146.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普通话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职业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钻孔桩施工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05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学生天地(2016年19期)2016-04-16 05:15:2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