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社会发展、民族变迁的历史写照,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吉祥图案分为谐音类、寓意类、象征类三种,在形象塑造、图案构成、色彩运用方面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时期不同,其发展也各异。当下,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服装设计、现代手工艺、数字媒体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取材提炼、呈现、融合方面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和规范的原则。
关键词:传统文化;吉祥图案;纹样设计
一、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起源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一种以民间谚语、神话故事、吉祥话、典故等为主要题材,采用谐音、联想、象征、比喻、双关等表现手法,将图案与吉祥文化相结合,具有丰富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它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人们的生活习俗、地域文化、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吉祥图案逐渐形成丰富的图式结构和内涵意义,并成为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起源于古代人类对于图腾图案的崇拜和对大自然的追求,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例如,在新疆民丰北大沙漠一号墓出土了一件织有“延年益寿大宜子孙”吉祥语字样的织锦,反映出古时人们已经通过手工艺创造传递“祝寿求子”的明确心愿。明、清两代是我国刺绣工艺的兴盛时期,也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最为广泛运用的时期,“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反映出吉祥文化的大流行和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古代创造性转化的重要资源,是美好生活建构和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标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广大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强烈。在服务于人民的古代设计领域,应创新转化并合理运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体现现代设计理念与审美趋势,丰富现代设计元素,美化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设计出大众所喜欢的设计出大众喜欢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二、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分类
(一)谐音类
谐音类主要表现为在汉字发音的基础上,寻找相似的发音字,以达到吉祥美满祝福之意,表现形式多为民间艺术的剪纸、年画、炕围画、刺绣等,如蝙蝠的“蝠”通“福”,葫芦象征着“福禄”,大象代表着“大祥”,均有吉祥之意,都表达出普通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寓意类
古时候人们生活简朴,敬畏自然,因此很多吉祥图案都是通过自然界、动物界等元素进行提取创作而产生的,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突破时空限制,让原本不能同时出现的场景同时出现,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让吉祥图案更具艺术魅力。比如,松树象征坚忍不拔;竹有气节,虚心而正直;梅耐寒,迎风雪而怒放;兰高雅,逸致而幽香。中国人以这些植物寓意纯真、高雅、坚忍与正直,而这类吉祥图案也有类似的寓意。
(三)象征类
很多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性意义,例如:常青树寓意长寿;石榴、莲子等果实籽粒繁多,寓意着多子多福;鸳鸯、龙凤等动物总是成双成对出现,具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象征意义,这些图案往往出现于婚礼场景,绣在结婚的服饰上,代表着对结婚新人的美好祝福。这些象征性的传统图案都寓意着幸福、圆满,代表着大众对于生活的美好憧憬。
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艺术特色
(一)形象塑造的特点
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对动物形象的塑造需要抓住其主要特点,进行适度的艺术处理。比如:狮子形象有的凶猛、有的稚拙,但都不失彪悍威武的气势;鹿的形象既表现出鹿的优美姿态,又符合鹿的生活习性(鹿遇食会回首鸣叫,招呼群鹿同食);猫的形象往往头大,腰圆,腿短,耳小,尾粗、毛长。
(二)图案构成的特点
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对于单独纹样而言,从其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其由严整的对称式图案逐渐向活泼的平衡式转变。单独纹样多作主纹,内容以花卉为多,其次是动物和人物。植物纹饰多以缠枝或折枝组合,生动秀丽,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
二方连续纹样以花卉纹和几何纹为主,有的穿插少数动物纹,还有以水和云组合的,人物题材罕见。这些纹样都用于物品的边饰,通常在陶器器皿上作为主要的装饰纹样,以横式排列方式为主。二方连续的构成主要有波形、折线、散点、接方等各种形式。
四方连续纹样内容以花卉为主,其次是几何纹样。其中,连缀式纹样有菱形连缀、龟背连缀、阶段连缀、波形连缀、二方连缀。四方连续纹样的缠枝式构图和重叠式构图结构匀称、配色富丽。
(三)图案色彩的特点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色彩具有“艳不俗,浓不重,繁不乱,淡相宜”的总体特点。在色彩的搭配上以中国人喜爱的红色、黄色、褐色、金色等色彩饱和度较高的颜色为主,表达出人们内心热情、奔放、喜庆的心情,这些浓烈的颜色所表达出的是普通大众对生活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的一种精神状态,希望通这些图案及颜色的搭配,创造出人们内心中的美丽世界:无病、无难、无灾,遇事逢凶化吉,人们互帮互助,友好相处。这些浓烈的颜色往往搭配银色或金色的勾边,或配以蓝色、绿色、黑色的背景,与主要颜色形成一种对比,使画面既活泼又不失庄重,起到了一种调和的作用,呈现出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
四、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现代应用
(一)吉祥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近些年,传统手工艺打造的服装又重新流行起来,同一件衣服搭配不同的材质、图案、颜色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设计师在进行构思时会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年龄、特征、季节及场合。随着国学文化的兴起,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大量关于传统文化的综艺、电视剧、电影在银幕上出现,广大人民群众开始重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不少人穿着带有国潮元素的衣服,新中式、汉服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服饰开始流行起来。这些服饰在面料、款式和材质上进行了创新,融入了中式吉祥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让古人的服饰以更贴近人们现代生活的形式重现,也出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手绘传统吉祥图案、盘扣设计、写意国画等,象征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及追求。东方元素、中国风越来越成为时尚界的宠儿,逐步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被更多人所熟知和追捧。
随着手工技艺的改革与创新,在设计服装时,设计师为传统的宋锦、蜀锦、云锦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利用刺绣、贴花等工艺技术来增添服饰的层次与美感,比如在旗袍与汉服设计中增加吉祥扣、云纹、花纹、团兽等传统吉祥元素,形成一种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设计,具有吉祥美好之意;龙和凤凰多被运用于新婚服饰之上,并与牡丹、鸳鸯、祥云等吉祥图案相结合,组合成全新的图案元素,而且其颜色上也不仅限于红色,而是搭配浅蓝色、浅粉色、杏色等淡雅的颜色,给人以华贵的视觉体验,具有美满幸福之意。这些融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设计,在创新的同时也继承与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吉祥图案在现代手工艺中的应用
如何运用好传统文化元素,彰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代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各地旅游景点推出的文创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推崇,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打造了国潮IP。比如,北京玉渊潭公园推出的樱花雪糕、国家博物馆推出的说唱俑和云纹犀尊雪糕,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成为新的网红打卡产品,年轻人也更愿意主动前往博物馆了解历史,感受文化魅力。辜柳希是我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在他的作品《四季花板》中,采用多层镂雕的方式表现出梅、兰、竹、菊“四君子”,形成了“疏能跑马,密不透风”的艺术特征。其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传统吉祥图案进行了创新,从造型、材质、用途上都有一个新的突破,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也使人们了解到相关图案背后的寓意,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增强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三)吉祥图案在数字媒体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密不可分,随着我国加速向数字化时代转型,艺术与科技相结合为大众所呈现的场景越来越精美,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线上虚拟场景,还可以“穿越”过去、“展望”未来。各省的博物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创建虚拟博物馆并举办线上展览,各大艺术类院校结合数字媒体技术在线上传毕业作品供大学生交流,这些都是吉祥图案在数字媒体设计中的应用。
五、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基本应用原则
(一)取材提炼
我国传统吉祥图案经历过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从一开始的物体具象到现在的变形抽象内容,设计师们根据吉祥图案的特点进行提取、变形、创新、结合,再二次创作出新的图案元素进行设计运用。吉祥图案的题材范围很广,包括动物、植物、神兽、云纹等,在创作时设计师们可以根据主题、用途和场合确定相关图案,并搜集大量不同时期、不同用途中有关此元素的图案,找到相似的艺术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元素的提炼与转化,将其运用到艺术创作或手工艺创作中。
(二)取材呈现
我国传统吉祥图案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大多数是以对称为主,或是以一个点为中心,四周都是相同或相似的纹样,图案大多比较繁杂,形状饱满丰富,细节刻画入微,具有重复和具象的特点。这些特点随着现代年轻人审美的变化已经难以满足设计创作和手工艺设计的需求,因此设计师们往往保留原有吉祥图案的内涵及神韵,删除多余的部分,在此基础上进行元素的提取与简化。大部分吉祥图案呈现出曲线的视觉效果,设计师们可以突破常规,将曲线变成直线,将具象变为抽象,打破“形”的束缚,让传统吉祥图案变得新潮起来,呈现出这个时代的特点,使其符合当下审美的要求。
(三)取意融合
传统吉祥图案是人们思想观念的一个集中体现。在古代,无论是思想观念、科学技术还是医疗水平都较为落后,遇到灾难或病痛时,人们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可以保佑自身或家人平安顺遂,而吉祥图案常通过谐音、寓意、象征等艺术形式呈现,都具有美好、圆满、吉祥的含义,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是人们的情感寄托。因此,吉祥图案在形和意上都给予了人们特殊的情感陪伴,无论是家里的装饰品、身上的配饰或穿着的服饰,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含有吉祥纹样或图案的产品,以此图一个吉祥的好寓意。在对吉祥图案进行选取和转化应用时,应充分考虑赋予所设计和创作的作品适当且丰富的内涵,将吉祥图案的吉祥寓意和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手工艺创作在深层文化认同上相结合,满足当代人的情感需求,充分发掘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与艺术创作中的精神价值。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起源,介绍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分类,包括谐音类、寓意类、象征类,探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艺术特色,包括形象塑造的特点、图案构成的特点、图案色彩的特点,阐述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现代应用,以及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基本应用原则。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经历了历史的演变和时代的融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对中国吉祥图案有着浓厚的情感,既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当代的设计师,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如何为传统图案赋予新的时代艺术特征,如何让大众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因此,应系统地了解和深入探究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改成抓住其主要的特点进行创作,形成传统吉祥图案的视觉符号,在现代设计与手工艺设计中运用好吉祥图案的视觉符号,创造出独特的文化艺术产品,提高广大群众的审美水平,为建设美好生活、推动我国经济与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叶向春.传统美术吉祥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纺织报告,2021(11):69-70.
[2]刘昕.李若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J].美术教育研究,2022(9):83-85.
[3]范梦琳.传统吉祥图案在潮玩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与设计,2022(3):112-113.
[4]吴山.庄重 绚丽 明快 谐和:谈宋、元、明、清的工艺配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3(2):47-55.
[5]冯刚.新时代文化育人的理论考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5):4-7.
作者单位: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