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024-12-27 00:00:00陆啟文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12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新媒体

摘要:信息技术和移动新媒体在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这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应拓宽思路,适应学生获取信息的时代特点,充分发挥移动新媒体的优势,创新服务方式。在当今数字媒体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积极探索出一种利用移动新媒体技术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活动的新模式。文章阐述了这一入馆教育模式的四大优势和实施流程,并通过调查证明该入馆教育模式可以提高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

一、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的必要性

(一)入馆教育能帮助图书馆正常运营

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人流量较大且是全开架模式,如果学生不了解图书馆功能布局以及馆藏分布和规章制度,就难以维护图书馆的良好秩序,无法创造和谐、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难以激发学生挖掘和使用图书馆资源的兴趣,无法发挥图书馆造就人才的作用。

(二)入馆教育能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图书馆有丰富的图书和电子文献资源,如果读者没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基础,很多资源就很难被找到,造成资源闲置。入馆教育内容包含了图书检索、图书排架方法、中图分类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文泉学堂等电子资源方面的知识。一旦掌握了这些内容,学生在图书借阅和电子资源检索时,便能迅速找到并获取所需信息,从而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三)入馆教育能提升图书馆服务体验感

入馆教育使学生了解图书馆开放时间,图书借、还、续借办理流程,自助设备使用方法等内容,可以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及相关手续办理效率,从而增强图书馆使用过程中的体验感。例如,当学生在充分了解所在图书馆的馆藏布局、中图分类法和借阅流程之后,就可以快速定位到要借图书的所在位置,并且熟练地完成借书手续,节约了借书时间,提高了借阅效率,增强了借阅服务的体验感。

二、图书馆入馆教育模式的优势

图书馆入馆教育以移动新媒体“钉钉”软件为载体的入馆教育模式恰好符合当前情况,成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开展入馆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这种入馆教育模式具有四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钉钉”软件是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官方推荐使用的移动智能办公平台,学生也广泛使用。“钉钉”软件安装在移动终端,可以即时沟通,还能办理各种校园业务,学院利用“钉钉”软件搭建了办事大厅,学生的学习事务、财务事务,公共事务都可以在此办理,具有很强的学生群体基础。

第二,微视频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简洁明了、表现力强,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符合学生获取信息的习惯,深受学生喜爱。微视频时长3分钟左右,每一集只讲一个知识点,容易记忆和掌握。微视频可以快速、直观地把图书馆的优美环境、空间结构、馆藏布局展现出来,把借还图书、自助设备使用、电子文献资源使用等流程演示出来。微视频是经过精心策划、充分准备,悉心制作而成,可以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

第三,学习教育自主性强,学习方式灵活。学生只有参加入馆教育后,才能不受限制地使用图书馆全部资源,从而主动参加入馆教育。同时,移动新媒体具有可移动、碎片化特点,微视频架构在“钉钉”软件上,有学习灵活方便,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优点,能够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并且系统还会记录每次的学习进度。另外,学生在图书馆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重复学习,反复观看。

第四,入馆教育组织实施难度小。传统的入馆教育模式讲座培训、实地参观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线上入馆教育等有很多的局限性,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有3000多人需要参加入馆教育,一般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这对时间、地点会有要求,且需要组织很多场次,时间跨度大,劳动量大,甚至会因为人数多变成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达不到教育效果。如采用以电脑为终端的线上入馆教育,方式落后,会给学生带来不便,没有新时代的科技感,学生难以接受。

可见,图书馆入馆教育利用微视频承载教育内容,以移动新媒体“钉钉”软件为载体的入馆教育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将成为指导学生认识和使用图书馆资源的重要新途径、新模式。

三、微视频设计制作

(一)表现形式

为了使微视频更有观赏性、实用性,我馆采用了直播的形式录制视频,让视频讲解员以学长学姐的身份对图书馆的空间布局、馆藏结构、资源使用等方面进行讲解,引领学生去了解图书馆,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效地避免了讲座式、说教式的灌输。这样的讲解形式更能贴合现实生活,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使微视频的接受度、参与度、欢迎度更高。

(二)出镜解说员选择

出镜解说员非常重要,对微视频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出镜解说员解说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微视频的质量,同时出镜解说员还承担着凝聚人气、提高视频关注度的作用。因此,在制作微视频时,我馆选择了亲和力好、形象好、普通话标准、喜欢拍视频或者有过出镜经验的年轻馆员。这样一来,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更容易带入角色,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三)内容设计

根据自身特点,我馆将微视频设计为以下五个专题:第一,图书馆简介,包括图书馆功能布局、馆藏分布、入馆须知、网红打卡风景点、开放时间等。第二,图书查询与借阅,包括图书查询、图书排架方法、借阅手续办理流程等。第三,图书归还与续借,包括图书借期规定、图书丢失赔偿规定、图书归还和续借方法等。第四,图书馆自助设备使用,包括读报机、自助打印复印机,以及即将采购的自助还书机使用方法等。第五,电子文献资源介绍及使用方法,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清华大学文泉学堂、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书等(如图1所示)。

在确定了内容后,我馆根据专题内容设计脚本和解说员台词,设计时长3到5分钟。

(四)拍摄设备

当前,移动终端手机愈加智能化,多媒体性能越来越好,拍摄视频可以高清甚至超高清,已充分满足直播形式的拍摄要求。我馆拍摄微视频使用的设备是iPhone11、手机稳定器云台。为了更有利于后期制作和更好的观看效果,我馆拍摄视频时宽高比设定为16∶9,拍摄时还要把握音量的协调性,画面的稳定性,以及综合利用好自然光线和辅助灯光。

(五)视频软件与视频输出格式

我馆选择AdobePremiereCS6(一款由Adobe公司研发的视频编辑软件,主要做剪辑和一些简单的特效之类的软件)作为后期视频编辑软件,它具有强大的非线性编辑功能,用户通过该软件处理画面、声音、字幕、转场时会非常方便,容易操作。视频输出格式、画面宽高比、帧率,是得到高质量视频的重要参数。视频编辑完成后,要把原视频素材属性、视频播放终端设备特性、终端无线网速度作为参数设置的依据。

四、入馆教育课程创建与管理

入馆教育微视频制作完成后,我馆以“钉钉”软件为平台发布课程:首先建立一个主题为“图书馆入馆教育”的圈子,然后添加圈子成员,把需要参加入馆教育的学生加入圈子,成员可以在圈子中可以发布动态和创建话题,也可以分享学习心得或者提出疑问,供圈子成员相互探讨;其次,在圈子“管理中心”的“应用配置”里添加“云课堂”;最后,在圈子首页中打开“云课堂”,在“学习管理”里的“课程管理”中发布入馆教育课程,上传每一期微视频。

在“云课堂”中,我馆的管理人员可以对发布的内容进行管理,如删除或者添加微视频,还可以进行学习统计,统计到学习数、学习时长等,设定好入馆教育合格的标准后,把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导出,开通相关图书馆资源使用权限。

五、图书馆入馆教育成效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2级新生(约4000名学生)在非聚集条件下参加了入馆教育,学生对图书馆的功能布局、馆藏分布、规章制度等有了全面的了解,掌握了图书查询、借阅、归还、续借流程,学会了如何使用电子资源和自助设备,保障了图书馆的有序运行。

经过图书馆入馆教育抽样调查表结果显示(如表1所示),在非聚集条件下以移动新媒体“钉钉”软件为载体,用微视频承载教育内容的图书馆入馆教育模式是可行的,学生认可度高,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和使用图书馆,入馆教育成效显著。

六、问题与展望

在图书馆入馆教育的实践中,笔者发现这种入馆教育模式仍存在不足。第一,如何科学判定学生入馆教育是否合格,目前认定为合格的标准只是观看完所有微视频,缺少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第二,功能权限开通效率低,因为数据库接口没有联通,只能定期导出合格数据,人工添加相关学生的功能权限,时效性差。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笔者提出改进方向和办法。第一,钉钉“云课堂”中有考试管理模块,我馆可以通过这个模块建立入馆教育的在线考试板块和试题库,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参加入馆教育后再参加在线考试,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若干题目,学生作答后即时给出分数,并把答错的题目给予解析,得分大于等于60分即为合格,进入下一步申请开通相关权限。第二,我馆应完善权限开通流程,优化相关系统的数据库接口,测试合格后,系统自动添加相关学生的信息,开通功能权限,也可以给服务台馆员赋予开通功能权限的权利,现场为考试合格的学生开通相关功能权限。

参考文献:

[1]孙玉艳.新媒体环境下新生入馆教育的调查与分析:以“双一流”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9(15).

[2]吕晓霏.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模式研究[J].林区教学,2019(11).

[3]隆茜.新生入馆教育微型剧的开发实践[J].科技情报开发与济,2010(18).

[4]周萍.学生参与下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微视频库的建设[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20(1).

[5]郭焕彬.学校图书馆自主完成入馆教育视频制作探析[J].福建图书馆学刊,2020(2).

[6]王红光.高职院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1).

[7]付博.开放大学新读者入馆教育探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报,2019(2).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新媒体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2:37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25:20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8:27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0:59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9:46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2:46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2:55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17:57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2:45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