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时空观念是初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挖掘教材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切入点,通过适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时空观念的培育,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时空背景的了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空观念,进而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目标追求。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32-0036-03
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是历史学科核心思维的一种形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时空观念培养,帮助学生厘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体系的了解更加系统、完善,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一、创设适宜情境,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所学历史内容的特点,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将时空观念融入课堂,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历史事件的内涵。
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历史》“丝绸之路”时,让学生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可以正确认识到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以及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学习张骞、班超为报效祖国,勇于冒险的精神,从而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和进取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假如此时在长安城的一所餐馆里吃饭,餐馆上了一道新菜‘拍黄瓜’,还赠送了一份名为‘葡萄’的水果,请问此时处于我国历史中的哪个时期?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结合所学“丝绸之路”内容,得出了正处于我国历史西汉时期的结论,理由是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带回来了“黄瓜”和“葡萄”,这两种都不是我国的本土食物,如此引导学生学习,深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教师结合历史内容特点,为学生精心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借助情境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等,从而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搭建时间线轴,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教师根据历史内容特点,借助历史大事年表建立历史时间轴,可以让学生直观、真切地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和时间跨度,帮助学生建立时序观念与逻辑性的时空框架。如此可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历史学习质量。
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历史“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和社会发展变化”时,与隋唐时期的历史相比,辽宋夏时期民族纷争和政权的更迭尤为频繁,学生对于这段时期的历史知识很难全部掌握,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段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时间轴去认识与了解这段历史:
教师引导学生将这段历史中发生的事件以年份顺序进行串联,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辽宋金夏元时期的历史发展,还可以看出每个政权更迭的时间变化动态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借助时间轴引导学生对辽宋金夏元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文化发展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等,帮助学生了解各历史事件之间的时间跨度和发展顺序等,加深学生对历史时空背景的理解,让学生学会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促使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与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借助时间轴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及持续的时间,便于教师引领学生对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全面分析,帮助学生厘清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及前后产生的影响,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教师在利用时间轴对学生进行时空观念培养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历史类别的角度将时间轴进行划分,以明确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如政治时间轴、经济时间轴、文化时间轴等,如此可以使学生更加充分地掌握历史事件,从而真正落实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三、演示动态地图,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把动态地图展示给学生,可以有效弥补教材中文字的不足之处,把我国历史中各个年代、朝代、地域的分布图展现给学生,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对这段时期历史的学习,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到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在教学时,为了促进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借助多媒体将红军长征的动态地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随着长征的路线和轨迹前进,如此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对红军长征起点、路线、地貌和省份等基本信息的了解;随着动态地图的展示,教师不仅可以结合红军长征的路线和地点对历史事件的性质进行分析、解读,还可以让学生对红军长征的战略决策等有更深入地了解与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地图上标注红军的重要战役与战略转移点,使学生对红军的战略意义与军事行动有全面客观的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红军的跨度,了解红军的行军进程与途径的地域范围,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有效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的形成。
在教学中,动态地图相较于教材内容给学生的感受更为直观,教师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历史事件的变换与发展,以及这段历史所经历的时间跨度等,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加全面、系统,真正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的发展。
四、中外历史关联,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教师可以关联中外历史,引导学生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能够从空间角度学习历史,详细地分析历史事件、人物以及他们在历史中发辉的作用等,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在教学“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一课时,该课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古希腊和古罗马在文学、建筑、雕塑和法学等方面的成就。为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希腊罗马时代是我国历史中的哪个朝代?我国历史中这个时期的农业经济是怎样的一幅景象?与当时的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相比,我国当时的文明占优势吗?”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把中外的历史文明相互联系并进行思考。经过对希腊、罗马文化与我国当时的历史情况对比分析发现:当时希腊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工业、商业奴隶制,当时罗马的制度是奴隶主贵族制,这两种制度与我国当时的小农主体制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样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历史事件展开分析与研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促进了学生历史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外历史的关联性入手,引导学生对同一时期中的历史人物或相关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对历史事件全面、系统的了解与认识,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历史认识,有效促进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形成。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育,并根据历史学科特点,采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展开教学,如此可以真正发展学生的时空观念,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目标追求。
参考文献:
[1]李" "情.初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培养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35):53~56.
[2]米" "乾.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培养方法[J].中学课程资源,2024,20,(904):63~65.
[3]王" "芳.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J].教育艺术,2024,(0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