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创造的既符合人类文明新形态、又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道路。这条道路和当年列宁探索苏俄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相同之处,都无比艰辛又需实事求是。但同样这条道路和当年列宁探索苏俄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更有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之处是对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论我国革命》的深入解读和不断传承,更点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与担当。
一、《论我国革命》的理论性
(一)列宁在这部著作中提出“先革命”的理论
十月革命前的沙俄具有特殊的历史环境,民主缺乏、经济落后、矛盾交织,按理说不具备进行革命夺取政权的客观条件。但列宁认为革命的背景不能光看历史条件,还应该看当时的阶级力量对比和国内国际局势。一方面,就阶级力量对比来看。俄国的无产阶级虽然深受双重压迫,劳动时间长、失业威胁大,且工资微薄,住房简陋,但是在此基础上无产阶级力量大力发展,人数显著增加,他们又大多集中在工厂、矿山、铁路等部门,以及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大城市和工业中心,因此斗争经验丰富,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就国际国内局势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沙俄国内的混乱和民众对沙皇的不满。整个一战期间,俄国军费消耗高达414亿卢布,只有通过举借外债、征收赋税和滥发纸币来满足庞大开支,为此国家财力紧缩,人民困苦不堪。同时,整个一战也大大加速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等,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无产阶级刚好利用这种有利形势发展壮大,进而进行了十月革命。
(二)列宁提出了“后发展”的理论
从当时局势来看,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但新生的政权面临着内忧外患。为此苏俄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余粮收集制、取消商品贸易、普遍国有化都带有高度集权的中央特色,使得苏俄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困难,引起人民的不满情绪。这种种迹象都表明革命已经结束了,发展才是国家的主题。稳定政权、安抚民心、展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区别苏俄与沙俄的不同之处,都需要通过发展来进行证明。从国际局势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资产阶级力量与无产阶级力量处于长期僵持、不分胜负的局面。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遭受了战争的沉重打击,统治力严重削弱。另一方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风生水起、如火如荼。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诞生,极大增强了革命的信心和斗志。双方力量对比后此消彼长达成了“均势”,世界格局相对比较稳定。苏俄争取到了“独立生存的权利”,这有利于苏俄实行新的政策,加速自身进步,谋求国家发展。
(三)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发展公式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发展公式为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即无产阶级政党带领无产阶级人民通过暴力或者和平的方式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借鉴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先进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产生于肥沃的土壤中,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而苏俄建立的实际过程却与马恩设想存在着一定的出入,因此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发展公式是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即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开展革命活动,成功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以后再慢慢发展。虽然先革命后发展,但这样的特殊性并不违背规律。相反,正是这样的特殊性显示了社会主义实践和发展道路的多样化,显示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更显示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列宁坚持运用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十月革命具有合理性和正确性,十月革命后走上了“先革命后发展”的道路,这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表现。
二、《论我国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点
(一)《论我国革命》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意义
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指出,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开展革命,但革命胜利并不是终点,接下来仍然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观点产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和平与发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政治立场是人民至上,价值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与现如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前提和基础是相似的。中国共产党人摒弃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思想,改正了共产国际经验神圣化的不当实践,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具体国情,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长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一路发展而来,道路的选择、目标的制定、政策的实施都是以发展实际为依据,以基本国情为基础,以人民利益为原则。
(二)《论我国革命》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指导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割地、赔款、开放通商港口,国家满目疮痍,人民举步维艰。在这个基础上,虽说近代我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民族工商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在资产阶级的恶意竞争下,民族工商业是很难取得进步的,更何况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使生产力高度发达起来,再革命夺取政权,所以不可能像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发展公式那样。中国近代的历史经验证明,参加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的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开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也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传播而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革命,建立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可见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接下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也是充满艰险,历经曲折。这些实际情况都与《论我国革命》中十月革命发动的实际原因,苏俄成立初期的真实情况,“先革命后发展”的政策背景是相一致的,具有一脉相承的实践基础和指导意义。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论我国革命》的超越和发展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超越回答
中国式现代化是针对《论我国革命》中提到的“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革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的超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马列主义一方面给予了我们中国革命进行指导,但另一方面告诉我们马列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指南,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曾经一度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也不是很清楚,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过分强调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理解方式。直到改革开放后,我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探索,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继续提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为此,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三步走的前两步实际上已经实现了,现如今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更高追求。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实现现代化,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可以追求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满足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兼具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它不是延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现代化的简单模版,也不是抄袭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的合并再版,更不可能走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两极分化、物欲膨胀、对外掠夺、破坏环境的实现翻版。中国式现代化是正视中国客观条件的现代化,是让全体中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现代化,是重视物质精神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是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格局下追求共同进步的现代化。因此,它既拓展了关于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又创新了世界上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丰富实践。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阐释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到新经济政策,虽然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方式有创新发展。但列宁本人仍然认为建设社会主义主要是公有制,新经济政策是国家资本主义,只是一种过渡阶段。列宁去世以后,以斯大林为代表的高度集权苏联模式的延续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中国共产党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五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革命和建设的问题,带领我们建立了新中国;第二次飞跃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邓小平理论主要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带领我们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问题,带领我们迈入了21世纪。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了实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带领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现如今,我们又进行了一次新的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解决了进入新时代后坚持和发展一个怎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所以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走过百余年风雨岁月,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是因为有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赵胜男,孙振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意蕴[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4(07).
[2]俞敏.列宁十月革命战略思想及进程中的重要发展研究[M].人民出版社,2020.
[3]吴建伟.列宁策略思想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4]郭彩星.列宁发展史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5]任晓伟.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跨越理论的思想贡献[J].社会科学辑刊,2024(07).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校级课题“列宁《论我国革命》理论性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性关系研究”(项目编号:SCJD2024PT15)研究成果。
(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