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视域下的儒家民本思想现代化探求

2024-12-26 00:00:00李钰李慧青李娜
党史文苑 2024年12期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思想和价值观念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其中儒家提出的民本思想更是历史长河里的一颗璀璨星辰。然而,民本思想的提出和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如何推陈出新,赋予民本思想新的时代意义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通过对儒家民本思想的分析,总结出其核心内容和历史局限,在此基础上以“两个结合”为基准,融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批判性挖掘和继承儒家民本思想中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内核,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立起二者的相关性联系,进一步拓展儒家民本思想的现代化意蕴,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发展与进步提供理论支撑。

一、儒家民本思想的基本内容

民本思想在儒家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历代君王所重视,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民本”一词最早出自儒家经典《尚书·五子之歌》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其大致意思是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民众安定国家才能稳定。其核心要义是富民、利民;教民、化民;保民、爱民。

(一)富民、利民促经济发展

先秦时期是儒家民本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周王室动荡不安,内有各个诸侯国相互吞并,外有蛮夷趁机入侵,百姓面对着沉重的赋税和劳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儒家学者认为富民、利民是儒家民本思想的首要任务。孔子强调:“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孔子家语·贤君》)孟子提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荀子指出:“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荀子·富国》)他认为使民富裕有利于生产发展,生产愈发展,国家也就愈富裕,实现“上下俱富”。三者都强调了促进经济发展,确保民众的基本生活,使民众可以休养生息。

(二)教民、化民促文化发展

儒家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其对教育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当物质基础有了保障之后,民众的精神也不能是匮乏的。儒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进而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传承。孔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荀子说:“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荀子·大略》)儒家先贤们皆认识到了教民、化民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礼制教育,促进社会稳定和文化发展。

(三)保民、爱民促社会发展

儒家民本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其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保民和爱民,这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儒家认为通过保民和爱民,可以增强民众对统治阶层的信任,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礼记·哀公问》记载,孔子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孟子·梁惠王上》记载,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儒家追求的和谐社会是通过保民、爱民来实现的,这样可以促进不同阶级和群体之间的和谐相处,减少社会矛盾,从而达到统治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二、儒家民本思想的现代性局限

儒家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限制统治阶级施行暴政,维护了民众的某些利益,关注了民生等。它是统治者缓解君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工具。然而,与现代的民主思想相比,儒家民本思想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以功利性和恩赐性为目的的富民和利民

儒家认为,国家富裕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因此,儒家提倡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来富民。但是儒家富民的根本目的是教民。也就是说,儒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实际并没有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切实为百姓谋求福利。富民只是儒家教化民众的手段,从而为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长治久安。这就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功利性。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之下,儒家虽强调以民为本,但是其民本思想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统治的束缚。从本质而言,儒家民本思想的提出依然是为了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归根到底它只是君主手中的治国利剑,而这把剑所指向的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仁爱的外衣之下,广大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全靠当权者的恩赐和施舍。

(二)以禁锢性和专制性为目的的教民和屈民

儒家强调通过教育来引导民众,使之成为顺从的臣民。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孝悌忠信等伦理道德规范,其目的并非开启民智,而是使民众愚昧无知,通过教育来使民众明白并接受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从而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者的利益。儒家民本思想通过强调社会等级和秩序,限制了民众的思想和行为。孔子提出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表明了对民众知识和思想上的控制,意在使民众遵循既定的社会规范,而不是鼓励他们探索或质疑现有的社会秩序。董仲舒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提出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使儒家民本思想更带有专制性的色彩。在儒家民本思想中,民众的地位始终是次于君主和国家的,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君主专制制度。总的来说,儒家民本思想在历史上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禁锢性和专制性的一面也限制了民众的自由和发展。

(三)实现方略和政治本质过于理想化

儒家民本思想倾向于理想化的治国理念,它强调通过君主和官员的道德修养来实现仁政。因此儒家民本思想过分地依赖个人的品德,但是却忽略了人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个人的品德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这就导致儒家民本思想的实现变成了偶发性的小概率事件。因此,儒家民本思想一直停留在空想的层面上,而忽视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缺乏了实际操作和变革的力度,导致在实际政治中的应用受限。儒家民本思想更多强调的是统治者对民众的责任和关爱,而缺少民众参与政治的机制。如果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对封建统治进行变革,那就势必会触及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推翻封建统治专制。而儒家民本思想的提出恰恰是为了更好地稳固封建统治,这与儒家民本思想的本质其实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儒家民本思想就变成了一种理想化的“桃花源”。

三、推动儒家民本思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两个结合”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推动儒家民本思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方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摒弃了其中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成分,同时吸收和发扬了其关注民生、重视民意的积极因素。

(一)从臣民到人民的转变

儒家民本思想强调君主应该“以民为本”,关注民众的福祉,但是这种关注往往是从君主统治的角度出发的,民众是君主的臣民,是君主的附属品,民众的主体性相对较弱。董仲舒在其编撰的“三纲五常”中提出,“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儒家民本思想认为“民”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服从君主的意志即可。如果民众不服从,那么就是对君主的“不忠”。儒家民本思想成为君主愚民最有力的意识形态武器。在“三纲五常”之下,民众成为被专制的一方,“奴性”十分明显。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则提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是人民群众而不是英雄人物推动历史发展的。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的“民”不再是阶级等级制度之下最底层的民众,而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这里的“民”包括了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他们都是人民。民众成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力量,从而完成了民众从臣民到人民的转变。

(二)从专制到民主的转变

早期儒家民本思想中仍然存在君权神授的色彩,在这层天命的神秘面纱之下,君主成了天子,是替天行命之人。这就限制了民众对君权的质疑和监督。此外,在儒家的礼制教育下,社会的等级秩序非常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众的平等权利和社会流动性。君主利用儒家民本思想进行专制统治,禁锢了民众的思维,使其丧失了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则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它承认了民众的主体地位,使民众真真正正站在了历史的舞台上,提高了民众的主观能动性。儒家民本思想虽体现了对民众地位的重视,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却在此基础之上推动了民权和民主的发展,强调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参与政治的权利。

(三)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儒家民本思想在整个推行过程中,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君主的身上,企图通过个人来拯救万千民众于水火。在这样的基础之下,整个儒家思想的实现是岌岌可危的。一旦昏君、暴君掌权,那么儒家的民本思想就是纸上谈兵。纵观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史,儒家先贤提出的理论很多,但真正付诸实践的君主却是寥寥无几。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为群众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点推动了儒家民本思想从理想化的治国理念向更加注重实践和效果的方向发展。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保持开放性,不断地完善、发展、壮大,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儒家民本思想虽有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难以自洽的问题,但是其“以民为本”的思想对我们当代依然有借鉴意义。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克服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困境,实现了从君权至上到人民至上的转变,确保了理论的科学性、丰富性和实践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席志奇,刘振江.习近平人民观的创新和超越——以儒家民本思想为主体探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23,(05):11-14.

[2]刘遵峰,宁建红,马新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契合性[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5(02):92-96.

[3]白海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之比较[J].理论月刊,2001,(10):19-20.

(作者李钰系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慧青系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娜系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曾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