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6岁的幼儿正处于身体及心智发育迅速的阶段,为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发展幼儿智力,推进幼儿园体育特色课程建设至关重要。幼儿园应竭力为幼儿创建一个舒适、安全的运动环境,助力幼儿健康发展。对此,我园对户外运动游戏课程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和游戏材料开展户外活动,保证幼儿拥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进行体能锻炼,为幼儿的成长成才打好基础。
关键词:户外运动游戏;游戏课程;幼儿园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身体素养视域下幼儿园运动游戏的园本化实践研究”(立项编号:GH202211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施展(1987—),女,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幼儿园。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师,大自然里充满了活教材。适宜的户外运动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在户外运动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分地与大自然接触,利用身边的资源和材料进行游戏。在户外广阔的空间里,幼儿通过参与集体活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还能学会团队合作,增强群体归属感,从而为社会性成长铺设坚实的基石。
一、开展户外运动游戏课程应遵循的原则
(一)以幼儿为中心原则
以幼儿为中心原则要求教师坚持幼儿为本、幼儿立场、幼儿视角,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科学规划幼儿的户外运动游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选择户外运动游戏场地,合理制订户外运动游戏计划;保证幼儿在户外运动游戏中享有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主题、所需材料及玩伴,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关注幼儿个体差异,灵活采用小组合作和自主活动的形式,充分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
(二)课程体系化原则
户外运动游戏课程的开展不是简单地进行游戏活动,也不是简单地进行户外运动,而是需要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下多维度实施教育活动。首先,教师需要秉持自然即课程、运动即人格、渗透即完整、差异即公平、自主即层次、解放即指导的户外活动设计理念,构建户外运动游戏课程框架。接着,教师可从本土意识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从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构建课程内容。
(三)安全性原则
户外运动游戏课程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领域的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因此,教师在开展户外运动游戏时必须遵循安全性原则,对游戏场地、材料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理性判断幼儿的游戏行为,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必要时给予幼儿帮助,避免幼儿出现安全问题。活动结束后注重反思,引导幼儿对游戏中的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和分析,帮助幼儿积累安全知识经验,提升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开展户外运动游戏课程的思路
(一)鼓励自主游戏,适时进行干预
教师要相信幼儿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户外运动游戏材料、玩法和同伴。在幼儿掌握一定户外运动游戏经验的前提下,为幼儿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鼓励幼儿自主游戏,保证幼儿在自主、宽松的氛围中体验户外运动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游戏前,教师要带领幼儿进行运动准备,让幼儿身体的肌肉、关节得到激活,从而让幼儿避免受到运动损害。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幼儿基于已有经验探索新玩法;同时,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脸色、呼吸情况、出汗量、情绪等,及时调整幼儿的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方式。
(二)因材施教,满足不同需要
1.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的游戏
幼儿园户外运动游戏需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迎合幼儿的兴趣。对此,教师要根据小、中、大班幼儿的不同情况开展户外运动游戏。
幼儿园基本都有运球活动、花样队形、趣味器械操、情景体育游戏等户外运动游戏。这些户外运动游戏包括钻、爬、走、跑、跳、推、拍、拉、翻滚、投掷、旋转等基本动作,能让幼儿的体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师需科学选择不同的游戏。比如,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以开展趣味运球活动,让幼儿在自己运的球上做标记(写“正”字),并传递给指定的同伴,最后一个拿到球的幼儿依据上面“正”字的笔画大声报数。如此融合了数学、语文学科知识的户外传球运动游戏不仅容易操作,而且还能帮助小班幼儿识字和数数。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可以开展花样队形户外运动游戏。教师可教给幼儿歌谣,让幼儿边唱歌谣边排出不同的队形,同时用手脚做出不同的动作。教师还可鼓励幼儿创新,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不一样的动作,变换队形。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可以开展趣味器械操活动,让幼儿采用各类器材如呼啦圈、足球、哑铃等跳操,并且喊出口号。
2.在不同阶段设定不同的要求
有的游戏对于大、中、小班幼儿都适用,但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适当改动,并调整游戏要求。
比如,“穿越封锁线”游戏要求幼儿趴在草地上,匍匐前进,爬过封锁线,在此过程中完成特定的任务。对于小班幼儿,教师要给他们分发“宝物”如羽毛、乒乓球等,要求幼儿拿着“宝物”越过障碍,跑到终点,并顺利折返回来,保证“宝物”不掉落。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可以在草地上设置一些障碍物,让幼儿使用不同的方法一边匍匐前进,一边跨越障碍物,同时让等待游戏的幼儿自行讨论快速前进的策略,以此既锻炼幼儿走、跑、钻、平衡等综合技能,也锻炼了幼儿沟通交流的能力。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穿上迷彩服,在脸上涂抹迷彩图案,扮演激烈作战的小勇士,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穿越封锁线。如此,教师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适当调整游戏任务,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还保证游戏更加契合幼儿的水平,充分锻炼幼儿的语言、思维和运动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一步了解幼儿的运动兴趣、优势和水平,进而调整和优化户外运动游戏课程设计。同时,教师还可以征求家长的反馈,对户外运动游戏课程进行持续改进,确保其能真正满足幼儿的需求。
(三)充分利用场地,发挥资源优势
户外运动场地的合理划分、运动材料的科学提供与放置等均有利于激发幼儿对运动游戏的兴趣,促进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因此,在户外运动游戏环境创设中,教师应巧妙设计,让有限的场地成为幼儿尽情奔跑、跳跃的乐土。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半露天的幼儿园活动空间,在遇到特殊天气时,引导幼儿在有遮挡物的活动场地上进行运动游戏,如此既可以保障幼儿的运动量,又可以保障幼儿的安全。例如,教师根据幼儿喜爱的动物形象将场地划分为“蟒蛇区”“猩猩区”“大象区”“兔子区”“袋鼠区”等活动区域,同时利用有趣的卡通素材装扮这些区域,在每个区域开展不同的运动游戏,从而激发幼儿进入活动区域参与运动游戏的兴趣。在这些区域中,幼儿可以扮演各种动物,按照各种动物的习性来开展游戏,尽情释放自我,奔跑、跳跃、爬行等,从而锻炼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完全露天的户外活动场地。这样的场地具有开阔舒适、亲近自然的优势。例如,教师在幼儿园草地上给幼儿营造“野趣”“童趣”“农趣”三种不同主题的户外运动环境。“野趣”:利用园内现有的小山坡、水池、葡萄架、小树林、草坪等创设富有自然特色的户外运动环境。“童趣”:在操场上放置滚筒、轮胎、竹梯、攀登架和平衡木等,营造丰富多彩的器械区,让幼儿在此区域中进行器械运动游戏,这样贴合了幼儿好动爱玩的特点。“农趣”:利用簸箕、竹筛、草绳、稻草垛和独轮车等农村生活材料装饰种植园地,让种植园地尽显农耕、农情、农趣,让幼儿仿佛置身于农家田园中。
教师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空间开拓各种各样的游戏区域,开展各种有趣的运动游戏,能让幼儿自由活跃在不同的运动游戏区域中,专注地玩耍。
(四)创新材料玩法,挖掘无限可能
教师要灵活运用具有开放性、变化性和挑战性等特征的游戏材料,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游戏机会,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使幼儿学会自主创造丰富多彩的运动游戏。幼儿园赋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充足的空间、丰富的材料、安全的保障、有力的互动,能促使幼儿在运动游戏中释放天性,开拓创新。
1.利用生活中的材料
每到月底,我园教师就会把被褥搬到幼儿园大门口给家长取回洗晒。有幼儿看到教师搬运被褥,就主动上前帮忙。教师看到幼儿兴致高涨地搬运被褥,就发起了主题为“被子大作战”的户外运动游戏,并进行实践。幼儿纷纷参与,和同伴合作搬运被褥。教师负责将被褥从楼上搬下来,交到幼儿手中,幼儿再负责把被褥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运出去。幼儿两两一对,抱着被子有说有笑地走向门口。有的幼儿不小心摔跤了,教师马上扶幼儿起来,给幼儿贴创可贴。同时,教师借此给幼儿传授安全知识,让幼儿知道和同伴一起搬运东西时要注意协调好步伐,避免一快一慢,还要留意脚下,避免分心等。此外,对于幼儿容易摔跤的地方,教师还铺上了地垫和放置安全指示牌,确保幼儿的安全。不一会儿,幼儿们搬得满脸通红,不停冒汗,教师及时叫停,让幼儿喝水休息。如此,幼儿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掌握生活技能。
2.利用废旧材料
幼儿园往往会利用废旧轮胎来做攀爬架的材料,或者当作障碍物,供幼儿玩耍。其实,教师还可以开发废旧轮胎的其他玩法。比如,将废旧轮胎吊起来做成秋千,让幼儿荡秋千;或者将多个废旧轮胎用绳子绑在一起,并悬挂在半空,做成吊桥,让幼儿越过吊桥。教师不断创新玩法,让废旧轮胎超越自身原有的单一功能,给幼儿提供了更多户外运动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
3.利用大自然资源
教师发现,幼儿在野外游玩时,喜欢观察石头、探索石头。于是,教师开发了“寻石之旅”的户外运动游戏,让幼儿到户外寻找石头,利用石头进行游戏。有的幼儿把小石头当作球来踢,几人一组,将石头踢来踢去;有的幼儿埋头收集石头,将不同的石头带回去进行分类,并放到展示区展示;有的幼儿将石头摆出各种图案,或垒起来搭建各种造型;等等。“寻石之旅”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寻找、观察、创造,不断积累经验,对石头的特点有了深入的了解,并锻炼了发现和探索自然的能力。
教师创新运动材料玩法,不断挖掘材料的游戏价值,同时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材料、玩法的需求,及时给幼儿提供支持,让幼儿在户外运动游戏过程中锻炼运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激发创新思维。
结语
幼儿教师在平时的观察中捕捉幼儿的兴趣点,进行户外运动游戏课程资源的开发,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户外运动游戏课程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还能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和社交能力,为幼儿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小平.体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3):111.
[2]奚晓丽.保证“户外两小时”,呵护儿童的运动天性[J].上海教育,2023(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