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无小事,及时救治是关键

2024-12-17 00:00:00周伟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4年10期
关键词:室颤心包心源性

心脏是维持生命运转不可或缺的引擎,人体所有组织器官都需要心脏持续泵血输送来的营养和氧气。心脏跳动不停,看似十分强大,却是容易“受伤”的器官之一。高血压、心肌梗死、室颤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保护“脆弱”的心脏,需要了解常见心内科疾病的症状,及时就医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〇 识别高血压的危急症状

高血压可以说是读者最熟悉、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过高的压力,就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对于高血压患者,需重视高血压危象,这是高血压极端危急的表现。高血压危象最直观的症状是血压急剧升高,最典型的是舒张压飙升至130毫米汞柱以上。突如其来的高血压状态会对全身血管和重要器官构成严重威胁,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眼底视网膜因高血压受损出血,导致血液渗出,甚至导致视神经盘水肿,视力突然急剧下降;可能心脏增大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心脏功能突然衰减,表现为明显的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可能是颅内高压或发生脑水肿,损伤神经系统,表现出剧烈的头痛、嗜睡甚至抽搐、昏迷;可能是肾脏代谢异常,出现少尿、氮质血症甚至尿毒症表现;可能是胃肠道受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面对高血压危象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系统症状,立即就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尤其是血压急剧升高并伴有其他靶器官损害的表现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直接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医生将迅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降压方案,同时采取必要的支持治疗措施,如氧疗、利尿、保护靶器官等,以稳定血压,防止病情恶化。

〇 警惕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就是突发的心脏问题导致的突然死亡。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疾病,以及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心脏功能突然丧失,诱发心源性猝死。

人们通常认为心源性猝死是“无声无息”地突然倒地,发生之前没有任何征兆,实际上大多数患者心源性猝死前有一定的“时间轨迹”。心源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前驱期、终末事件期、心搏骤停期和生物学死亡期。其中,前驱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气促、疲乏等症状,终末事件期通常有眩晕、黑蒙、突发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越早发现并干预,就越能阻断猝死进程,避免心搏骤停。

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心肌梗死,这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严重、最凶险的表现形式。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血管堵塞导致相应的心肌供血中断,造成急性心力衰竭或心脏电生理不稳定。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源性猝死,需及早识别症状,把握救治的“黄金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包括:胸痛,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且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身体不适,伴随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全身症状;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皮肤、嘴唇或指甲呈现青紫色)等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关键在于迅速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减轻心肌损伤并防止病情恶化。这些目标一般只能通过专业治疗措施实现,因此发现患者有上述症状时,尽量安抚患者的情绪,可降低心肌耗氧量,紧急送往医院救治。一旦发现患者心搏骤停,立即采取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措施。送医后,医生会进行再灌注治疗,并根据患者情况通过溶栓药物、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使完全闭塞的血管重新开通,恢复心脏供血。

〇 房颤与室颤大不相同

心脏以固定的节律跳动为人体组织器官输送营养和氧气,心律失常就是心脏跳动的节律发生紊乱,其中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与心室颤动(以下简称室颤)最常见,两者虽一字之差,但发生原因和危害性大不相同。

房颤是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通常表现为心率快且无规则。房颤的症状包括心悸、眩晕、胸部不适和气短等,症状严重程度在个体间差别很大,有的患者因症状较轻而逐渐耐受,自我感觉没有症状。

室颤是心室肌的协调收缩被高频、无组织兴奋代替,导致心脏泵血失败,可危及生命,比房颤凶险。室颤发作时患者突然出现肢体抽动、意识丧失、心音和脉搏消失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救治,极有可能发生心搏骤停。

房颤的治疗方法包括复律(通过药物复律或电复律实现)、控制心室率以及抗凝治疗,反复发作的患者可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维持治疗或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对于室颤患者,室颤发作时的紧急处理至关重要,包括电击复律和心肺复苏。院外发生室颤时,对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请求协助寻找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电击复律。

〇“心碎”真的是一种心脏病

人在极度悲伤时常用“心碎”形容,其实真的有一种心脏病被称为“心碎综合征”,医学上称为应激性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通常发生在强烈的情绪波动或身体应激后,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甚至猝死等症状。

当经历强烈的情绪波动或身体应激时,人体内会急剧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应激性”激素。过多的激素可能造成给心脏供应血液的冠状动脉小分支发生痉挛等功能紊乱,导致心肌组织代谢异常,最终损伤心肌组织。

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平时应注意调整心态,缓解情绪压力。必要时可使用药物治疗,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可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射血分数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还需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

〇 急性肺栓塞也是心脏病

急性肺栓塞是非常凶险、死亡率很高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性肺栓塞的病因是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并脱落后,血栓随血流进入肺循环,阻塞在肺动脉及其分支中,导致肺泡内气体与肺动脉内血液之间气体交换功能严重受限。急性肺栓塞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心悸等症状,须及时就医。

医生会通过吸氧、静脉补液、镇痛等一般治疗措施缓解患者症状。对于大面积肺栓塞患者,还需进行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以溶解血栓并防止新的血栓形成。肺栓塞患者应多离床活动,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

〇 心脏、血管不分家

有关心脏的疾病一般被称为心血管疾病,因为血管与心的关系紧密,血管病变可导致严重心脏病。主动脉夹层是动脉血管内膜出现破裂,血液通过破裂口进入血管中膜形成的假腔道,腔道进一步扩展和撕裂,形成夹层血肿。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不高,但十分凶险,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主动脉夹层主要的发病原因。主动脉夹层的症状多样且严重,患者可出现多部位疼痛,如胸痛、背痛、腹痛等,疼痛通常难以忍受,呈撕裂样剧痛,并伴有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等情况。

主动脉夹层急救也须在医院中进行,医生会综合考虑多因素,首先严密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确保生命体征稳定。其次采用药物治疗,如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镇静及止痛药物等,以控制血压、心率,减轻主动脉夹层对心脏和血管的压力。必要时依据主动脉夹层的类型采用手术治疗,如通过胸外科手术修复或替换受损的主动脉;或通过微创介入治疗,行主动脉腔内隔离术,封闭主动脉破口。

〇 “城外被围,城中告急”

许多人不知道心脏外围还有一个结构叫作心包,虽然是一层囊性膜,但可以理解为保护心脏的“城墙”。心包与心脏中间有一间隙叫作心包腔,急性心脏压塞是心包腔内液体急剧聚集或异常增多,而心包不能迅速扩大,导致心包腔内压力明显增高,影响回心血量和心输出血量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心脏压塞是来势凶险、病情危重的疾病,症状包括血压下降、心音微弱、颈静脉怒张等。

急性心脏压塞的急救关键在于迅速缓解心脏受压状况,可帮助患者取休克体位,即头和躯干抬高20—30度,下肢抬高约15度,可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回流至心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然后紧急送医治疗。治疗措施包括心包穿刺或外科心包切开术,以排出积液。

有关心脏的急症多样、且随时危及生命,简单了解这些疾病的症状并及时就医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平时也要积极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有效预防和控制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一旦出现疑似症状,立即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治疗和管理。

猜你喜欢
室颤心包心源性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室颤动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
脑有病,“根”在心——关于心源性脑栓塞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06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心电形态学特征与心率变异性指标预测室颤能力的比较
勘 误
广西医学(2020年12期)2020-03-04 01:22:19
特发性室颤射频消融后的心电图改变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不同导联J波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颤动的预测价值
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穿刺患者的护理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33
三焦和心包相互关系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