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在区域各方面建设均取得了显著成就,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高质量发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金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布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是对长三角区域金融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梳理了其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3;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12(a)--05
长三角区域包括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全国内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不仅能够推动“三省一市”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增强区域内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着重要意义,还对促进我国其他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支持,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金融一体化发展。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的稳定关系到区域的稳定,我国金融系统由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组成,各部分的发展已较为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金融系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营业务是处置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产生的不良资产,也是金融系统的“清道夫”和“救火队”,承担着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加快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的步伐,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金融监管部门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支持AMC聚焦主责主业,提高处置不良资产的能力,推进自身高质量转型发展。2022年6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主业积极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指导意见》,提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回归本源、聚焦主业,切实发挥经济逆周期的救助性功能,将部分关注类贷款纳入转让范围,拓宽不良资产的收购范围,助力中小金融机构化解风险,在政策支持下,不良资产行业的政策环境更加宽松。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的专业性金融机构,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一定的挑战。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金融发展的需要,如拍卖、追偿等,亟须改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不良资产规模持续扩大,且呈现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这就需要AMC及时调整处置策略,充分应用好本身不良资产处置经验和技术,积极介入中小银行的兼并重组和不良资产处置。长三角区域金融体系发达,金融要素能够充分流通,科技水平位于全国前列,未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应能在区域内提供跨区域、跨市场、跨行业的不良资产交易服务,促进线上线下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利用金融科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打造长三角不良资产跨区域交易平台,并使之成为国家内循环发展格局的试验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充分利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打破地域行政壁垒和行业要素流动障碍,推动金融信息在区域内充分互联互通,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同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要凭借其专业能力,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信息、资源要素在区域内充分流通,展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1 长三角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现状
1.1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引擎,区域内金融业发达,区域面积达35.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人口规模约占全国五分之一。2024年1月底,三省一市政府工作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市GDP达4.72万亿元,增长5%;江苏省达12.82万亿元,增长5.8%;浙江省达8.26万亿元,增长6%;安徽省达4.71万亿元,增长5.8%。长三角地区以不足4%的国土面积,连年保持全国约25%的经济总量,2023年长三角区域经济规模的总量突破30万亿,进出口总额超过全国三分之一,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1.2 长三角区域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金融一体化之间相互影响、良性互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带动区域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金融一体化,而金融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反过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金融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打破区域行政体制的壁垒有助于要素资源充分流通,让市场能够在更大范围中调动资源,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023年,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区域金融活力进一步增强。根据各地披露的统计数据,2023年长三角地区人民币贷款余额63.35万亿元,全年共增加7.61万亿元;区域内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5.44万亿元,全年人民币存款共增加7.33万亿元。长三角区域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3年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结果显示,上海市达7411亿元、浙江省达37305亿元、江苏省达36794亿元、安徽省达13887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反映了地方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输血量”,浙江、江苏两省首次在社融规模增量上超越广东,位居前两位,体现了长三角区域的金融力量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1.3 长三角区域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现状
长三角区域与国际社会的合作较为紧密,金融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金融机构的不良率长时间处于较低水平,长期低于全国平均不良率。截至2023年末,上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为1062.5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5%;其中,商业银行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836.5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1%。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1349.1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62%;江苏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1653.5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70%;安徽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758.9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7%。各省市不良率均低于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9%。
我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已呈现“5+2+N+外资系AIC”的发展格局,既5家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各省最多可设立2家地方AMC,全国60家地方AMC,以及国有五大行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银行系AIC)的参与。在长三角区域共有9家地方AMC公司,分别为上海2家,江苏2家,浙江3家,安徽2家。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三省一市内均设有分公司与子公司,在处置地方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三省一市积极探索搭建不良资产处置合作平台,2023年6月,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江苏省银行业协会、浙江省银行业协会、安徽省银行业协会和宁波市银行业协会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区域银行业协会支持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联合成立长三角区域银行业协会联席会议,探索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方式,搭建区域不良资产处置平台。长三角区域银行业协会联席会议的成立,是区域内不良资产协同处置的探索,在长三角区域内建立起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处置体系,便于经济金融发达的地区运用自身资源协助欠发达地区处置不良资产,地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处置平台跨区域推动业务协同,促使金融要素在长三角区域内流通顺畅,协同防范化解风险,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2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机遇
2.1.1 长三角地区的金融与科技资源推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
长三角区域国际化水平高,金融机构众多,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区域内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可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加强合作,提供更加综合化、专业化的业务,国际金融机构的参与将提示区域内不良资产处置水平。同时,长三角区域拥有先进的科技创新能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将助力金融机构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互联网科技与不良资产处置相结合,使得线上与线下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深度融合,提升了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在政策待遇方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政府对长三角区域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区域内金融改革和创新不断发展,国际金融资源和人才不断聚集,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长三角地区正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专业性服务提供更多业务上的帮助。同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更积极地参与到政府主导的金融改革过程中,积极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和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全力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
2.1.2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搭建长三角区域不良资产交易平台提供了便利
长三角区域不良资产规模总量较大,搭建不良资产交易平台有助于促进跨区域不良资产业务的协同处置。上海是全国金融业最发达的地区,拥有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吸引了海内外金融人才,其金融市场成熟度居全国前列,具备搭建长三角区域不良资产交易平台的资源优势,为不良资产的定价、交易和处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多元化的金融工具。上海金融市场的规范运作和有效监管,为不良资产处置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也为不良资产交易平台的高效运作提供了支持和保障。科技创新在不良资产处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汇聚了大量科技人才和科技资源。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科技领域,上海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提升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降低处置成本,为不良资产处置平台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上海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吸引到大量的国际资本。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上海正积极与国际接轨,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和外资系AMC公司参与到不良资产市场中。外资系AMC公司是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上的重要力量,既为长三角不良资产处置平台带来丰富的资源和人才,又促进了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国际化和专业化。不良资产交易平台在上海的创建,将惠及整个长三角区域,各金融要素将会随着不良资产交易平台搭建的渠道在区域内畅行流动,最终产生的效果不但覆盖到长三角区域,而且能辐射全国。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海内外合作与交流、完善监管机制等措施,推动不良资产交易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2.1.3 金融信息的汇聚推动区域不良资产交易平台的完善
长三角不良资产交易平台通过在互联网平台集中发布不良资产信息,增加了市场透明度,不仅使投资者能够更容易获取资产包的相关信息,还促进不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当交易信息处于透明化时,资产包的竞价与交易将回归到合理区间。不良资产交易平台的出现为各类机构提供了一个合作和信息交流的平台,不良资产处置涉及多种金融机构,如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券商等。为了更有效地处理和处置不良资产,金融机构之间需加强信息共享,通过平台上的数据和信息,有助于各金融机构协同合作,探索出新的不良资产处置方法,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交易平台上不良资产包及其处置信息的汇聚将促进交易平台自身建设更加完善,提升信息披露的透明性、全面性和及时性。目前,各类金融机构在其内部均成立了处置不良资产的部门——资产保全部,对于处置相对容易的不良资产包,金融机构将通过自身非资产保全部门进行处置,当资产包处置难度较大时,便将其出售于不良资产市场,供参与者拍卖处置,区域不良资产交易平台为不良资产包的交易提供了良好平台,出售方应在平台上公布资产包的有关信息,使交易能够高效进行。随着交易范围变广,交易双方根据需求将对平台的建设提出相关建议,便于平台建设的完善。此外,不良资产交易平台按规定向有关方面提供资产包的来源、交易数量、交易规模等数据,便于更全面地了解市场动态和风险状况,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有效地化解金融风险。为精确掌握交易数据,有关方面将加大交易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2.1.4 长三角区域中小企业众多,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受宏观经济下行、地缘政治冲突、疫情冲击等不利因素影响,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行业的不良资产规模将持续扩大,中小企业需要破产重整情况增多,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业务需求量将会增加。长三角地区是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企业数量众多,随着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经营困难、资不抵债的情况,产生了规模较大、品类众多的不良资产,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突出,亟须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介入,这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不良企业数量的增多也使得不良资产种类繁多,包括坏账、呆账、抵押物等。AMC公司可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提供专业化的不良资产处置方案,如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在不良资产中注入流动性,满足不同企业和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长三角区域大量处于危机中的中小企业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发展机遇。
2.2 AMC公司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2.2.1 长三角区域内部各省市经济发展仍有一定差距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近年来区域GDP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近四分之一,但在三省一市中,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整体优于安徽。人均GDP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的人均GDP分别为19.03万元、12.55万元、15.06万元、7.68万元,安徽省人均GDP仅为江苏省的一半,低于上海市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从各地2023年的存贷款规模来看,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的存款规模分别为20.44万亿、22.1万亿、23.97万亿,贷款规模分别为11.18万亿、21.72万亿、23.40万亿,安徽省2023年存贷款规模分别为8.26万亿和7.77万亿,远低于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同年度水平。近年来,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的程度有了一定提高,但未能实现发达区域引领欠发达区域共同发展,区域内发展落差仍有一定差距。当区域内发展产生不平衡时,资源流动便会产生障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产生的不良资产较多,需要经济发达的地区投入资金和技术协助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处置不良资产,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引起资源要素不能有序流向有需求的企业,AMC公司能否在欠发达区域吸收到足额资金以处置不良资产,是其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面临的挑战之一。
2.2.2 各地区行政壁垒依旧存在,对金融资源的流动产生一定的障碍
在推动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市场一体化发挥着实质性作用,但行政壁垒是市场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三省一市共有29个地级市,各市在金融政策、监管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有一定的竞争关系,各地区政府往往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利用行政手段优先扶持辅助本地的产业和企业,本地AMC公司对区域外的不良资产包处置意愿不强,使金融资本区域间的流动中遇到障碍。破除行政壁垒不是简单的通过行政区兼并等行政手段来打破,而是需要政府在市场资源流通中通过减少行政干预、让位市场、打通资源要素流通渠道等措施,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在跨地区业务中需要应对不同政策环境下的合规问题,满足不同地区的利益诉求。由于各地区行政壁垒的存在,跨地区合作需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在长三角区域搭建不良资产交易平台能够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体现不同地方的合规体系,提高沟通效率,了解各方需求,制定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措施,在合作中协调各方利益,实现共赢。区域间的行政壁垒是AMC公司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重要挑战,在未来有望通过科技的方式加以解决。
2.2.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长三角区域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长三角区域金融体系完善,聚集着大量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能够获得更多业务机会,但也将受到来自不同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目前,各金融机构在其内部均设有资产保全部门来处置自身产出的不良资产,且处理方式日趋成熟。当不良资产处置较易时,金融机构将不会拍卖出售不良资产,通过内部处置获得更大收益,当不良资产处置难度较大时,金融机构将打包不良资产在市场上竞价拍卖,将资产包出售给AMC公司进行专业化处置。长三角区域的金融机构大多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储备资金,能够通过自身实力化解不良资产,在不良资产市场上出售的资产包处置难度较大,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能力带来很大挑战。
长三角区域的国际化水平较高,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资本的介入,带来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对不良资产包进行处置,也使得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受到冲击,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AMC公司应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国际先进的资产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处置不良资产的比较优势,在不良资产市场上展现出比其他金融机构更专业的技术优势,拓展业务范围,在金融市场上扩大影响力。
2.2.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科技创新压力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新时代中也应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积极引入金融科技产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和互联网风险的防范措施,确保客户信息和公司资产安全。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逐步开展线上处置不良资产的模式探索,“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的模式已开始使用,运用官方网站、公众号、小程序、线上拍卖专区及直播推介等方式,打造线上推介品牌以及不良资产招商推介平台,多平台、多渠道进行线上资产处置营销推介。数字经济时代,不良资产有了新的表现形式,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AMC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将面临来自科技的挑战,提升自身的科技能力以应对新形势的风险,将对AMC公司未来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3.1 上海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引领者,在搭建不良资产交易平台时需起带头作用
上海作为我国的国际金融中心,汇聚了丰富的金融资源和金融人才,在搭建区域不良资产交易平台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应当抢占不良资产市场处置的制高点。近年来,上海在区域发展中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平衡区域内经济水平的差异。通过以上海市为中心搭建不良资产处置总平台,三省打造不良处置的子平台,构建金融资源流动渠道,使金融要素充分流动,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同时,在上海市有关金融部门的推动下,区域内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加强跨区域的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其他省市的不良资产业务,带动当地不良处置业务的发展。上海作为中国金融中心,具有重大的带动区域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应率先发挥带头作用,加强渠道建设,充分促进金融资源在区域内流动,运用市场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利用国家政策开拓业务、提高不良资产业务处置能力,也要根据区域实际情况运用好各种有利因素,以发达地区的经验为指导,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3.2 政府部门应加大科技对金融业务的支持力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科学技术深度介入金融业务中,数据已成为除资本、劳动力、科技外的第四生产要素,科技正在逐渐重塑金融行业,未来全球金融增长点和竞争力将主要体现在科技力量对金融的支持。长三角区域拥有大量科研院校和金融人才,能够开发出优质的科技项目以支持金融业的发展,在新时代不良资产处置中,AMC公司应当运用好金融科技的力量,形成并完善“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不良资产处置领域,为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注入新的活力,高效处置不良资产,充分挖掘不良资产的价值。不良资产业务的发展趋势对AMC公司数字化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入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等数字化方式能够批量化处置不良资产业务,相关金融服务平台的数字化升级符合不良资产处置线上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长三角区域正是新时代不良资产处置模式的试验与探索最佳区域,业务部门与监管部门在AMC公司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建立起系统服务体系,建立标准的量化评价体系,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利用好科技支撑金融的优势,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全面转型升级,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突破性发展,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3 区域内加大力度突破行政壁垒,推动金融一体化发展
打破行政壁垒是推动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的重要措施,传统的行政壁垒导致金融资源在区域内的配置不均衡,限制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长三角地区业务的拓展。因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主动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政策协调,消除行政壁垒,实现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取得成绩,就应充分了解各地区的政策法规,对市场上不良资产包产生的原因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研究,提供个性化的不良资产处置方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在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探索开展跨地区业务新模式,通过资源的流通逐渐消除行政壁垒障碍,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发展。
4 结语
长三角区域既是一体化发展的试验区,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示范区,为京津冀、珠三角、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专业的处置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在一体化发展中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搭建不良资产交易平台并建设金融要素流通渠道,促使区域内的资源要素顺畅流通,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调配作用。各地政府应积极作为,出台相关政策,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统筹推进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跨区域业务协作,健全协调机制,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陈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 基于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思考[J].上海经济, 2022(1): 65-76.
黄国平, 方龙, 徐玄.高质量发展下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 2020(10): 48-55+71.
周汉民.以金融和人才“一体化”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6): 2-8.
徐斌.商业银行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J].新金融, 2022(1): 26-31.
金鹏辉.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若干思考[J].上海金融, 2020(11): 2-7.
蒋文超.长三角数字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究[J].浙江金融, 2022(4): 30-44.
郭湖斌, 邓智团.新常态下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19(4): 22-30.
姜乾之, 刘学华.上海打造长三角不良资产交易平台的探索[J].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0(1): 18-22.
尹应凯, 张若楠.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金融支持研究: 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J].秘书, 2022(6):16-25.
赵素艳.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现状相关研究[J].市场周刊, 2021, 34(10):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