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文献、问卷、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对张家口学院顶岗实习现状进行了调查,顶岗实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张家口及周边地区中小学师资不足的问题,锻炼了实习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但面对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张家口学院的顶岗实习也呈现出一些新问题,对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师范生;实习生;顶岗实习;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4)36-0113-04
一、引言
师范生顶岗实习是指师范生在完成大部分师范教育课程学习后,到中小学等教育机构进行为期数月至一年的全职教育教学实践。这种实践方式使师范生能够全面参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生辅导等,从而在实践中深化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是师范教育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提升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职业素养以及适应未来教师岗位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实习方式相比,顶岗实习为师范生提高实践能力搭建了有效的实践平台,但是随着国家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对师范类顶岗实习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顶岗实习”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以时代特征为背景进一步转型,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一)实习概况
张家口学院2013年升本,2018年开始打造以教务处为领导部门、教师教育学院为主管部门的师范生顶岗实习体系,经过7年的发展,张家口学院与张家口及周边县区600个左右中小学校签订了实习协议。实习期为18周,以专业为单位,一半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一半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到中小学校进行顶岗实习。
(二)调研方法的选择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文献、问卷、访谈、课堂观察以及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三)调查样本的选择
采取全员抽样的方式,对2023年下半年学期实习的全体学生进行全员调查。共发问卷560份,回收有效问卷520份,有效回收率为92.9%。采取随机抽样的原则对张家口学院实习管理人员、实习学校实习管理人员、实习生共计35人进行了访谈。在崇礼县、宣化县、赤城县、沽源县、桥西区5个县区,随机抽取12所学校,每所学校随机对实习生进行1节听课。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实习环境调查
1.生活环境调查
(1)学校交通情况。20.8%的学生认为实习学校交通不便利,23.8%的学生认为学校交通便利情况一般,55.4%的学生认为实习学校交通便利。(2)学校购物情况。57.5%的学生认同实习学校购物便利,26.1%的学生认为实习学校购物一般,16.4%的学生认为实习学校购物不便利。(3)实习学校宿舍情况。64%的实习学校有校内宿舍,36%的实习学校的宿舍在实习学校外;实习学校单人宿舍占比8.7%,2人宿舍占比16.5%,3人宿舍占比15.2%,4人宿舍占比22.1%,5人及以上宿舍占比37.5%;16.3%的实习生认为宿舍设施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生活需要,27.3%的学生认为宿舍设施一般,56.4%的学生认为实习学校宿舍可以满足生活需要;19.8%的实习生认为宿舍不可以满足学习需要,29%的实习生认为实习学校宿舍的学习环境一般,51.2%的实习生认为实习学校宿舍可以满足学习需要。(4)实习学校食堂情况。62.9%的学校有食堂,37.1%的学校没有食堂;62.1%的食堂有专门做饭工作人员,37.9%的食堂没有专门做饭工作人员;14.6%的实习生认为实习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不好,27.7%的实习生对食堂的卫生状况持一般态度,57.7%的实习生认为实习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较好。
2.实习环境调查
32.1%的实习生没有自己的办公室,67.9%的实习生有自己的办公室;20%的实习生没有自己的固定工位,80%的实习生有自己的固定工位;31.2%的实习学校为实习生配备了办公设备,26.5%的实习学校为实习生配备了简单的办公设备,42.3%的实习学校为实习生配备了比较齐全的办公设备。
3.实习环境满意度调查
(1)实习生对硬件设施的满意度。73.3%的实习生对操场满意,56.8%的实习生对食堂满意,57.3%的实习生对宿舍满意,78.1%的实习生对教室满意,76.9%的实习生对电教设备满意。(2)实习生对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满意度。80.6%的实习生对学校德育满意,82.7%的实习生对学校教师组织满意,83.1%的实习生对教学水平满意,81.7%的实习生对教学方法满意,79.8%的实习生对教研活动满意,80.2%的实习生对课外活动满意,82.9%的实习生对教风满意,80.6%的实习生对学风满意。(3)实习生对管理制度的满意度。77.9%的实习生对奖惩制度满意,80.1%的实习生对管理水平满意。
整体而言,实习生对实习软环境满意度较高,而对硬环境满意度较低。
(二)管理制度调查
1.张家口学院管理制度调查情况
88.8%的实习生认为张家口学院有严格的管理制度,85.1%的实习生认为张家口学院对实习有严格的问题预案制度,90.1%的实习生认为张家口学院有严格的请销假制度。经文献资料查询,印证了实习生的观点,张家口学院围绕实习工作制订了“毕业实习管理规定”“教学实习管理规定”“突发事件预案”等实习管理制度。
2.实习学校管理制度调查情况
88.8%的实习生认为实习学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85.3%的实习生认为实习学校对实习有严格的问题预案制度,89.2%的实习生认为实习学校有严格的请销假制度。调研了解,张家口学院与实习县区文体局及学校签订了实习协议,并协商对实习生的管理方式。
(三)实习指导方式
张家口学院对实习生的指导采取“双导师”制度,包括张家口学院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实习指导教师。
1.张家口学院实习指导方式
(1)二级学院领导对实习生的指导。69.2%的实习生表示二级学院的领导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实习生给予指导,64.3%的实习生表示实习指导教师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实习生给予指导。(2)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张家口学院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方式采取多渠道化,以微信、QQ、电话为主。67.9%的实习生认为张家口学院的实习指导教师会经常与实习生沟通;71.4%的实习生认为张家口学院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实习学校实习指导方式
(1)实习学校领导对实习生的指导情况。65.2%的实习生认为实习学校的领导通过不同方式对实习生进行了看望,69.2%的实习生认为实习学校的领导通过不同方式对实习生的实习进行了指导。(2)实习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情况。实习学校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方式采取多渠道化,以现场指导、微信和电话为主。79.2%的实习生认为实习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实习工作有帮助。
整体而言,与张家口学院相比,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指导方式和指导效果好于张家口学院实习指导教师。
(四)实习内容及评价标准
1.实习期间的主要工作内容
51.1%的实习生感到工作强度大,45.2%的实习生表示工作强度一般,3.7%的实习生感到工作强度较低。
2.实习结束后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
74.8%的实习生表示有考核标准,72.5%的实习生表示有考核方式。张家口学院主管实习工作的L老师认为:“虽然学校制定了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但是最终实习的结果主要以实习学校的鉴定为主,如果按实习标准要求,一些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达不到实习要求,但是很多实习学校碍于与实习生半年的相处,在最后都会给予实习生实习合格的成绩。”
(五)实习生心理状态情况
1.躯体症状
22.6%的实习生表示实习期间健康状况低于平时,14.2%的实习生表示实习期间不需要补品;86%的实习生表示实习期间一直感到疲惫和失落;79.6%的实习生表示实习期间觉得自己生病了;73.8%的实习生表示实习期间脑袋产生紧绷感或压力感;73.1%的实习生表示感受到有过冷或者过热症状。
2.焦虑/失眠
78.1%的实习生表示实习期间因为担心而失眠;74.9%的实习生表示实习期间入睡困难;83.3%的实习生表示经常感到压力很大;71.7%的实习生表示实习期间变得急躁和脾气暴躁;72.4%的实习生表示实习期间无缘无故地害怕或恐慌;73.3%的实习生表示实习期间一直感到紧张。
3.社会功能障碍
21.9%的实习生表示实习期间并没有想忙碌起来;21%的实习生表示实习期间没有花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6.3%的实习生表示自己的实习做得并不好;5.6%的实习生对自己完成任务的方式不满意;5.8%的实习生表示实习期间并没有扮演有用的角色;10.2%的实习生表示实习期间无能力做决定,13.1%的实习生表示实习期间不能享受正常的日常活动。
(六)实习效果调查
1.专业情谊
经过实习,78.6%的实习生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感,82.9%的实习生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82.5%的实习生使自己建立了更强的敬业精神,76.5%的实习生认为教育教学是一种科学,86.5%的实习生认为教育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87.3%的实习生认为教育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88.2%的实习生认为教育要让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88.3%的实习生认为教育教学是一种艺术,91.3%的实习生认为通过实习,确信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2.教学素质
经过实习,81.6%的实习生认为学科专业知识有了明显提高,84%的实习生了解了更多的教学方法,85.8%的实习生了解了学生的基础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84%的实习生加深了对学校文化的了解,82.7%的实习生知道如何根据特定的学生和学科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73.6%的实习生知道了备课的方法,82.9%的实习生与中小学生、当地教师的交流更加顺畅,82.1%的实习生能写出成熟的教案,83.7%的实习生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84.5%的实习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管理素质
84.6%的实习生知道获得学生信息的途径,83.5%的实习生知道如何根据学生的特征对学生进行分类,83.2%的实习生知道与不同类型学生交流的方法,83.6%的实习生知道教师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83.6%的实习生知道教师有效管理学生的方法,84.2%的实习生对学生的学习及行为有明确的期待,84.4%的实习生能让学生明确感受到自己对他们学习及行为的期待,82.5%的实习生能通过一些规则与规范管理学生,85.2%的实习生能根据教育目的与内容布置合适的教室环境。
4.科研素质
实习后,85.2%的实习生认为“不断地反思”对教师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84.8%的实习生能够从网络、书籍、同伴、教师等多种渠道获得新知识,85%的实习生能够有效地将自己新学的教学知识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85%的实习生认为教育教学研究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是非常重要的,84%的实习生能够从实践中捕捉教育研究课题,83.3%的实习生能够开展一些教育教学研究,82.1%的实习生能够通过研究改善教育教学实践效果。
四、结论与问题
(一)实习环境方面
实习基地数量多,但软硬件设施差,学校之间联系不密切,合作不稳定,且条件良莠不齐。实习学校管理主观性较大,没有统一规范的实习管理制度,缺乏统一实习资料。
(二)管理制度方面
张家口学院和实习学校在管理制度方面整体表现较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有严格的问题预案,有严格的请假和销假制度。但也存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和问题防范机制不足的问题。
(三)实习指导方面
实习指导教师的分配以及遴选方面还存在相关问题,无论是张家口学院还是实习学校都存在没有100%给实习生指派指导教师的问题,实习指导教师的资格认定上缺乏硬性标准和规定,专业指导力度不够。
(四)实习内容方面及评价标准方面
内容方面,部分学生专业不对口,部分学生不能参与讲课,只是做一些辅助性工作,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参与班级管理工作;评价方面,整体表现良好,但也有实习生反映,张家口学院和实习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和要求比较松散。
(五)心理状态方面
整体表现不好,更多的学生表示有焦虑、失眠、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倾向。
(六)实习收获方面
问卷分析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专业情谊、专业知识、管理素质、科研素质四个方面都有提升。但也有学生反映,由于实习学校管理、实习内容、实习时间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实习和锻炼。
五、对策建议
面对新时期师范生专业能力继续深化要求,实习工作需要转型。
(一)改革高校顶岗实习生培养体系,提升顶岗实习生综合能力水平
1.评价标准的严格化
严格规范实习结业标准,加强微观可操作化设计,以标准规范顶岗实习生的实习行为。引入多维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认知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定向评价与非定向评价,确保评价体系更加客观、合理。
2.师资力量的提升
高校通过不同途径提升教师学历水平、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整体提升师资力量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3.课程体系中增加线上教学素养能力课程
为适应线上教学的需要,在课程培养体系中增加线上教学素养能力课程模块,包括教育技术、网页设计、课件制作、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线上教学管理等相关课程。
4.网络教学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能力训练课程中,高校要有意提升师范生网络教学能力的培养,在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网络教学实践能力训练。
(二)改革高校顶岗实习的管理体系
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的更新发展是实现高质量顶岗实习的必要环节。
1.更新管理理念
管理模式僵化、管理层次复杂、教学信息化建设落后、教学理念传统的学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做得并不好,严重影响了高校的顶岗实习工作。教学管理应该从刚性管理、层级化管理变为弹性管理、扁平化管理[1]。
2.严格管理制度
一是不断修正和补充实习管理制度,完善问题预案,制定统一的实习基地管理制度。二是提升顶岗实习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指导规范性和积极性,增加教育培训,严格选用标准,将指导过程、指导方式、指导成果等方面与工作量、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挂钩。
(三)落实并完善三位一体的教育实习合作体制
实现“高校—政府—中小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实习管理体系,并构建三者统一管理的网络工作平台[2]。
1.落实并完善“高校—政府—中小学校”体制
单方面依靠高校顶岗置换或者实习生作用而进行的实习联系难以继续维持,需要政府部门建立桥梁促进高校和实习学校的深度合作,寻找更深层次的合作方式。此外,高校和中小学在深入谋求顶岗合作实习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双方利益的平衡点,例如,高校和中小学校可以“双向挂职”,发挥双方教师在对方教学中的作用[3]。
2.构建“高校—政府—中小学校”一体化网络工作平台
打造实习管理、实习教学为一体的三方协同管理网络工作平台系统,以满足特殊时期的特殊要求。网络平台由信息发布模块、课程模块、信息交流模块构成。
(1)信息发布模块。在平台设置实习管理信息发布模块,定期传达政府、高校、中小学校对教育、教学、实习相关的指示精神、最新动态、学习安排、实习安排等[4]。(2)课程模块。课程模块包括两类课程,第一类是顶岗实习生需要继续学习的相关课程,第二类是中小学生课程。(3)信息交流模块。防止信息沟通渠道混乱、信息零散、信息传达不及时、信息遗失,需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包括实习行政管理群组、实习区管理群组、实习导师工作群组、实习学校工作群组、实习生交流群组,保证实习交流的畅通、信息的准确。
参考文献:
[1]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4):13-20.
[2]姚云,李福华,张继华.我国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的路径思考[J].教育研究,2012,33(2):103-108.
[3]李广.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U-G-S”教师教育模式新发展[J].教育研究,2017,38(4):146-151.
[4]蔡天作,张承秋.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党员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6):153-155.
◎编辑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