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以胜任力六因素结构模型理论为视角,通过三步需求分析、两维体系构建、层级培训创新、课程类型融合及学分制度实施等举措,构建一套系统、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并运用三重评估机制以确保培训效果。这一科学、系统的培训课程体系对于提升辅导员的胜任力和整体专业化水平具有显著意义,有助于推动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胜任力六因素结构模型;民办高校辅导员培训;课程体系
引言
在教育持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民办高校已逐步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民办高校辅导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民办高校辅导员一直面临培训不全面、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课程体系的问题,该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胜任力和整体专业化水平,对高等教育质量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构建一套专业系统的培训课程体系,对民办高校辅导员至关重要。目前,针对民办高校辅导员设计的、基于科学理论基础的培训课程体系在现有研究领域中较为稀缺,本研究拟以胜任力六因素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石,深入探讨该模型在民办高校辅导员培训课程体系构建中的应用,为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一、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内涵和结构模型
(一)胜任力与辅导员胜任力
1973年,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在研究成果《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商》中首次引入了“胜任力”这一概念,为评估个体工作表现提供了全新视角。对于“胜任力”的定义,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能够将在某一工作、组织或文化中区分表现优秀者和一般者的个体潜在特质,这些特质包括动机、个性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以及特定领域的知识、认知和行为技能等,并可通过科学的方法准确观测和量化。“辅导员胜任力”是胜任力概念在辅导员这个特定角色上的具体化,根据我国学者倪佳琪、王显芳对先前研究的整合与提炼,“辅导员胜任力”的内涵可以被概括为4个关键维度:综合性,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本质是个人行为特征的集合;区分性,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作用在于区分优秀从业者和普通从业者,是工作绩效的有效预测变量;可量化,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本身具有可以量化的指标;动态化,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是动态变化的,一方面与辅导员所处的工作情景相关;另一方面也存在通过训练加以提升的可能[1]。
(二)胜任力结构模型与辅导员胜任力六因素结构模型
大卫·麦克利兰首先提出了胜任力“冰山模型”。之后,斯宾塞(Spencer)夫妇对其进行了拓展和细化,把胜任力冰山模型分为两部分:冰山可见部分的“基准性胜任力”和隐藏部分的“鉴别性胜任力”。基准性胜任力主要包括知识和技能,它们容易被观察到,是从事特定工作的基本门槛,不足以区分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可以通过培训进行提升。“鉴别性胜任力”包括动机、个性特质、自我概念以及社会角色等深层次特质,这些特质不易被直接观察,却能有效地区分出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鉴别性胜任力”短期内难以通过培训提升,它深植于个人内在特质和长期经验中,需要通过持续的个人成长和经验积累来逐步提升。乔汉(Chouhan)等研究者对胜任力结构模型的定义是:一个有效的、可观察、可测量的知识、技能和个人特质的组合,这些组合在特定工作环境下通过高绩效行为得以体现[2]。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培训课程体系现有问题与不足
(一)缺乏系统的培训体系
民办高校辅导员培训普遍缺乏系统的规划,导致未能针对辅导员的实际工作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制定系统的培训体系方案。多数院校所提供的培训项目往往是零星、短期的培训,这些培训虽然具有初步的启发作用,但由于培训目标的不明确、内容的不连贯以及缺乏系统性,难以达到提升辅导员胜任力的实际效果。
(二)培训频率和层次较低
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培训主要包括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岗前培训仅针对新聘用辅导员;日常培训主要在校内进行,受经费和资源约束,此类培训往往缺乏固定性和标准化,流于形式,培训效果欠佳;专题培训虽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同,但实际开展频次较低。在培训层次方面,仅有少数辅导员有机会参与省级培训,国家级高层次的培训的参与机会更是稀缺。
(三)培训内容全面性不足
现行民办高校辅导员培训内容偏向于理论知识,而对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方面的培训明显不足,使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困境。从辅导员胜任力培养的视角来看,当前的培训内容主要聚焦提升知识和技能的基准性胜任力,而对于塑造辅导员价值观、态度和个性特质等鉴别性胜任力方面的培训内容相对缺乏。
(四)培训形式单一
民办高校辅导员培训因场地、师资和资金的限制,常采用传统讲座及标准化课堂教学,这种单向传递的学习模式导致培训的互动性和参与度低,难以激发辅导员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此,亟需引入更为多元和创新的培训手段,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成长小组、互动式研讨等。这些新颖的培训手段将有效丰富辅导员的学习体验,增强他们对培训内容的吸收和应用能力,进而提升整体培训效果。
(五)缺乏培训效果评估
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培训普遍缺乏对培训效果的系统性评估,这不仅使组织者无法获取培训质量的反馈,也无法针对培训内容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进而影响民办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提升。因此,建立一个系统的培训效果评估,对于提升培训成效、促使辅导员有效地将所学知识技能转变为实际工作绩效至关重要。
三、胜任力六因素结构模型视域下民办高校辅导员培训课程体系构建
(一)三步需求分析,精准高效培训
构建课程体系前,进行组织、任务、人员三步体系培训需求分析。首先是组织分析,通过与学校管理层集中研讨和解读相关政策,明确培训目标,确保培训课程体系与民办高校的教育目标、战略规划相吻合;其次是任务分析,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辅导员和管理者)对民办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职责、面临的挑战、所需技能等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相关要求,明确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最后是人员分析: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辅导员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兴趣领域、知识技能水平进行了解,明确培训需求,确保培训方案符合辅导员的个性化需求。
(二)创建两维体系,内外协同培养
课程体系构建中,注重辅导员基准性胜任力和鉴别性胜任力的全面提升,实现内外兼修,以此提升辅导员的综合能力。在胜任力六因素结构模型中,将工作能力、个性魅力、引导学生、职业态度、个人特质及专业素养6个维度划分为基准性胜任力(工作能力、引导学生、专业素养)和鉴别性胜任力(个性魅力、职业态度、个人特质)两大维度。这两维度既涵盖了辅导员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深入其内在的动机、态度和价值观,确保全方位满足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需求。
(三)构建层级培训,形式内容创新
(1)设立初、中、高三级培训[3],初级培训针对工作年限1—3年的辅导员,侧重基本业务能力、角色适应、职业道德、从业心理等基础培训。在基准性胜任力培养方面,通过专题讲座、模拟演练等多样化手段,结合AI赋能的学习,强化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等基本业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采用角色扮演、游戏体验、头脑风暴等创新方式,开展“人际沟通”“时间管理”“创新思维”工作坊,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效能和人际沟通能力。运用模拟谈话、案例分析和知识讲座,对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技巧进行深入培训,提升辅导员的心理危机应对能力。组织职业规划指导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与资深辅导员共享实践经验,让辅导员掌握指导学生职业规划和个人成长的有效方法。在鉴别性胜任力培养方面,通过“积极心理学”“情绪管理”主题沙龙及团体辅导,增强辅导员积极心态,提升其鼓励和支持学生的能力。建立“成长小组”,促进辅导员之间的互助与成长,加速辅导员职业角色的适应。举办“爱岗敬业”“职业道德”主题沙龙,深化辅导员对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在学生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
(2)中级培训针对工作年限4—8年的辅导员,侧重职业内驱力提升、科研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晋升规划等提高培训。在基准性胜任力方面,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多元化手段进行“冲突应对”“沟通策略”进阶培训,提升辅导员在复杂环境下的沟通和冲突解决能力。设置模拟场景,特别开展“政治敏感性”与“舆情监控与管理”专项培训,帮助辅导员掌握有效应对学生思想政治问题和网络舆情危机的方法。此外,举办科研方法与成果转化工作坊,教授科学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技巧及成果转化路径,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应用能力。在鉴别性胜任力培养方面,这个阶段的辅导员已过职业生涯的初期适应阶段,面临的挑战转向如何提升自我、应对高强度压力及提升职业动力,可开展“压力管理”“自我关怀与成长”主题沙龙,帮助辅导员积极应对压力,明确个人发展目标,激发职业内在动力,实现更高层次的职业发展。
(3)高级培训针对工作年限8年以上的辅导员,侧重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督导能力等示范培训。在基准性胜任力的培养方面,运用互动式研讨、情景模拟实训等方式,结合领导力模型,开展“领导力与督导能力双重提升”培训,帮助辅导员塑造和运用符合自身特色的领导与督导风格。此外,结合最新的教育科技发展趋势,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开展教育科技应用与创新培训,引导辅导员探索科技赋能下的学生工作品牌创新路径。在鉴别性胜任力的培养方面,采取多样化的心理健康培训,如“正念训练”“会心团体”,有效帮助辅导员减轻工作压力,增强情感表达与沟通能力。同时,组织思想政治教育高级研修,深化资深辅导员的政治敏锐性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四)丰富课程类型,选修必修融合
初、中、高3个层级的培训课程均设计必修和选修两大类课程。必修课程为每个层级辅导员必须学习的课程,确保每个层级的辅导员都能掌握岗位所需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而选修课程则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领域,允许辅导员根据自身的职业发展路径、兴趣爱好以及个人需求,有选择性地进行深入学习。这种课程设置既保证了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又赋予了辅导员足够的自主选择空间,促进了其专业技能与个人兴趣的双向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培训质量和效果的目标。
(五)规范课程结构,学分制度运用
规范课程结构,确保每一门课程拥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培训计划是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为培训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宏观指导。培训大纲是培训计划的具体化,明确具体的内容、体系和方法。培训教材是培训大纲的实践工具,保障了教学内容的有效传授。其次,引入学分制度。为初、中、高三级培训划定各自学分,辅导员在每个层级修完相应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和培训证书。这种累进式学习要求辅导员在完成一定学分后,才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培训,以此实现培训阶段的规范化,建立一个持久又常态化的培训体系。
(六)评估培训成效,多重视角分析
为了科学、全面地评估培训的成效,并探索培训目标的实际达成情况,本次培训采用3个层面的评估方式:个人层面的自我评估、人际层面的他人评估以及工作层面的学生评估[4]。(1)个人层面的自我评估:运用行为量化法,辅导员观察、记录自己外在行为和内在情绪、认知的变化,以评估培训前后外显胜任力和内隐胜任力的变化;(2)人际层面的他人评估:运用问卷调查法,从领导、同事中了解辅导员培训后的变化,从而对其培训效果进行客观评估;(3)工作层面的学生评估:运用访谈法,收集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以此评估培训效果,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也将为后续的培训工作提供重要参考。通过这3个层面的评估策略,可以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培训效果,为持续提升辅导员的培训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结语
构建高校辅导员培训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尤其针对民办高校的辅导员队伍,打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的培训课程体系,需要持续的努力、探索与实践。首先,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确保顶层设计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并结合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实际状况与工作需求,深入挖掘其内在的培训需求,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培训策略,确保培训内容与辅导员的工作实际紧密相连;其次,学术研究亦应发挥引领作用,不断深化对民办高校辅导员培训的理论研究,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法,为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最后,辅导员自身亦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我成长意识,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全面提升职业胜任力,以更好地肩负起培养优秀人才、塑造学生品格的重任,全面实现立德树人的崇高目标。
本文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武汉东湖学院)2023年度专项研究重点课题《胜任力六因素结构模型视角下民办高校辅导员培训课程体系创新研究》(课题编号:WHDHSZZX202310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倪佳琪,王显芳.辅导员胜任力:概念、范式与研究展望[J].高校辅导员,2017,(04):33-36.
[2]郑勇军,陈浩彬.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结构模型研究[J].心理学探新,2021,41(02):169-175.
[3]杨真真,吴成皓.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培训现状及体系构建——基于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视角[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03):22-26.
[4]鲍艳丹,任文芳,贾楠.团体动力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构建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4):8-11.
(作者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