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已成为网络舆情主要参与者和传播者,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在演化的过程中会引起大学生价值认知混乱、影响大学生价值评判标准、导致大学生价值实践失范。为此,高校需要通过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更积极引导网络舆论以及不断推进网络舆情治理常态化,不断减轻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树立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网上网下积极树立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价值观教育;制度自信
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6.4%,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76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8%;在我国网民年龄结构中,18—25岁网民占比较高[1]。这表明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已经基本普及,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及时性和互动性使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频发,同时从网民年龄结构来看,大学生群体已成为网络舆情主要参与者和传播者,并且大学生群体在参与网络舆情的过程中有着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点。
一、大学生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参与现状
(一)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但群体极化明显
大部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之后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大学阶段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会开始觉醒并不断增强,他们的自觉能动性、开拓创新性、独立自主性也会渐渐被激发出来,这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过于强烈,也会使部分大学生在有意无意中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对立,追捧一些小众文化,甚至会用消极负面价值观来标榜自身,如“精致的利己主义”“摆烂”“社恐”等。并且,大学生群体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较为强烈,在网络交往中会不断需求同群体的认同,导致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更加圈层化,也使群体极化现象更为日趋凸显。现今,在互联网信息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和基于高校大学生本身猎奇心强、自主表达欲旺盛的特点,如果遇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各方的信息会通过网络迅速传开,与此同时,大学生们也会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在信息未被证实的情况下,各种猜测和谣言蜂拥而至,在各种圈层中不断传播,群体的观点不断被强调,个体的理性逐渐被淹没,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真实性偏差和群体性迷失,后期即使谣言被澄清也难以完全消除其负面影响。
(二)政治参与意愿增强但参与能力不足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信息传播呈现出短平快的特点,增加了大学生接触社会热点与政治新闻的机会和频率,也降低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难度。同时,当代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面对网络热点事件,大学生再也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大到国际格局变化、国际政策大事,小到个人纠纷冲突、网络新词热梗都是他们关注热议的对象,他们信奉“围观就是力量,转发就能参与”,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积极发声帮助弱者。一方面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另一方面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在政治参与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没有足够的理论积累对社会热点和政治新闻进行客观全面深入地分析,他们在学校中学习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多停留在应付考试阶段,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缺乏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的能力,政治参与的能力仍显不足。而能引起网友广泛关注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一般都具有极高的政治关联性和情绪负面性。因此,会导致部分大学生在不良网络舆情的影响下,发表出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极端言论和不实信息,做出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
(三)获取信息渠道多样但信息真假难辨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作为“网络原住民”各个平台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他们能熟练地运用网络来搜索信息,并且有一套自己的网络话语体系和网络圈层。当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时,在猎奇心理和正义感的驱使下,他们能迅速通过各大社交平台,短视频、网络直播甚至外网来获取和传播信息,但是,信息渠道越是多样信息真假就越难辨别,舆情处理的难度也越大。在后真相的时代,网络信息碎片化,舆情事件反转现象频发,网络谣言四起。融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各种媒体之间以及媒体和公众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快捷、迅速,便利的网络交互可以实现时空覆盖和全民参与。因此,当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产生并在社交媒体上扩散后,官方还没来得及回应和处理,网友的随意猜测让谣言已经借由各大网络平台,以网络黑话和网络段子的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快速而隐蔽地传播开来,先入为主地影响大学生对事情的判断。官方若不能及时、正确地引导和处置,发酵的舆情极可能演变成一场危机,扰乱公共秩序,引发社会反响,产生严重后果。
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影响分析
(一)引起大学生价值认知混乱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攻坚的发展时期,国内矛盾冲突激化;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价值观体系尚未完全成熟。这3个时期互相交织使大学生的价值观极易产生混乱,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在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中,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中的负面信息和消极情绪与大学生从小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了分裂和对立,导致大学生无法理性辩证看待突发公共事件,这将使大学生群体极易在思想认知上产生困扰,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认知的混乱,产生对官方主体的偏见和对国家社会治理的不信任。这一方面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不利于国家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另一方面削弱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不利于国家4个自信的树立以及国家形象的展示。
(二)影响大学生价值评判标准
社会是一个整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复杂多样,但是部分网民在负面情绪的裹挟之下,会简单将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归因到社会治理的不当和国家体制不公之上,国家体制和社会治理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即任何问题均可或多或少归结在国家体制和社会治理上。这种简单归因思维,忽视了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偶发性和个人因素,不仅不利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和善后,更会影响人民对政府信任度和对国家政策的配合度。在后真相的时代背景下,一些无良的媒体和个人,为了博取眼球和获得流量,故意制造负面话题引发群体对立,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利用人们对事件的关注,采用非常规的手段来把控舆论的走向,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虚假性传播或肢解性报道,更有一些别有用心者利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中民众的不满情绪,推波助澜激化矛盾,通过抹黑中国体制来鼓吹外国体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这种极具迷惑性的错误导向很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评判标准的模糊或扭曲。
(三)导致大学生价值实践失范
价值判断是价值实践的前提,价值实践是价值观对象化的直接体现[2]。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负面信息会模糊和扭曲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错误的价值判断必然会导致错误的价值实践,导致大学生做出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甚至会从线上的舆情发酵演化为学生的线下极端活动。特别是在自媒体发达的时代,一方面,网络维权成为突发公共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常态,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和同情心理极易被利用被煽动起来,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一旦在网络上发酵,便会迅速点燃年轻大学生爱国情绪和民族热情,在强烈的情绪支配下做出不理性的行为;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观念较强,他们有相同的话语体系和活动圈层,容易被号召被组织,当突发公共网络舆情事件中的群体情绪发酵到一定程度时,极易在大学生群体中引发群体性的价值实践失范作出不当行为。
三、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对策
(一)素养提升,培养大学生成为网络信息的“把关者”
由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本身的复杂性,官方回应和舆情处理难免会滞后。这时就需要学校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活动中主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和本领。同时,高校要建强校园官方融媒体平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队伍,利用融媒体网络功能优势精准解决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强化正面宣传引导。
首先,网络媒体素养教育应当被高校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这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能够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与相关教育课程当中。此外,进一步完善校园媒体的搭建,使各网络平台积极打造的新兴媒介成为被广大学生认可的校园媒体,在加强学生价值观念教育的同时,开展诸多校园新媒体文化活动,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主流价值观,进而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并且推动高校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体建设,做到针对性地持续性地积极地推动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质教育课程和定期地为学生举办讲座与论坛,从而提升大学生群体对网络媒介和信息技术的认知,特别是可以对部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的发酵所反映出的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问题进行深度地分析,让大学生的媒介道德与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主动回应,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成为网络舆论的“引领者”
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爆发时期,公众迫切需要得到的是权威、透明的信息。一旦舆情处理不得当,只会加深公众的猜测和误解,使具有煽动性、攻击性的政治言论和渗透西方政治色彩的意识形态也会乘虚而入,消解主流价值观的影响。这时就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主动引领网络舆论,积极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及时疏解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比如,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引导的作用,主动占领各大网络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多样化发表科学权威的官方解释。加强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认知。通过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析现实问题,帮助大学生深入认清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3]。课上,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要把大学生集中关注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案例引入思政课堂,不要因事件敏感而回避,要敢于回答真问题,勇于直面争论,并且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理和知识点深度分析网络舆情事件背后蕴藏的价值观,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案例,提高教学案例的时效性,增加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课堂的吸引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论指导,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所学分析社会现象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课后,可以在辩论赛,演讲比赛,大学生讲思政课等校园活动中,增加热点问题和社会议题,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多方协同,高效推进网络舆情治理常态化的“新格局”
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决定了仅仅依靠高校自身力量很难实现有效治理,当前应着力加强高校、政府、网络平台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力量的有机整合[4]。各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突发公共网络舆情事件中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为学生参与网络舆情提供思想引领,确保高校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首先建立高校网络舆情联动治理机制,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网络平台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合作沟通,调动更大范围引导力量。高校及时跟相关政府部门汇报本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舆情信息,相关政府部门协助高校调查了解问题并制定引导方案,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官方声明,及时遏制网络谣言的产生;其次,高校可引进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信息化时代不能仅仅依靠人力监测舆情,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在系统中设置好事件相关的关键词,全天候监测舆情动向,系统监测和人力删选相结合,保证系统发出预警后第一时间处理;最后,高校人员中网络舆情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可为相关政府部门建言献策,运用专业相关理论帮助政府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和网络舆情中的问题,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已然成为民众情绪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特别是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中公众的负面情绪会被放大,个别极端者报复社会的行为被解读为国家分配制度不公、偶然的安全事件被猜测为政府不作为、个别教师师德师风问题被扩大为对整个教师群体的攻击。因此任何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既可能成为触动公众敏感神经的“起火点”,也可能会异化为破坏和谐社会的“导火索”,更可能演化为瓦解政治信任的“炸药桶”,对大学生尚未成熟的价值观带来比较大的负面影响,需要各方协同积极引导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助力大学生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3年度主题教育专项研究招标课题《融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项目编号:Zxyb230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EB/ OL]. [2023-09-14]. https:/ / cnnic. cn/ n4/ 2023/ 0828/c199-10830. html.
[2]李兰晶,秦洁.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4):73-75.
[3]王凯丽,陈树文.网络舆情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02):119-123.
[4]康丽丽,唐庆鹏.青年大学生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现状调查及引导对策[J].电子政务,2017,(06):57-62.
(作者单位: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江西科技学院博雅国际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