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2024-12-12 00:00:00李艳
格言·校园版 2024年36期

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整合性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它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和系统的学习体验。群文阅读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文本的阅读和分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本文将探讨大单元视域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大单元教学与群文阅读的内涵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单元为基本单位,通过对单元内的文章进行结构化处理,并巧妙地融入课外阅读的教学方式,它强调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点传授,还有对整个知识结构的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促使学生形成大单元意识,帮助他们构建起结构化、综合性的知识体系。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群文阅读成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群文阅读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教学方法,它主张通过“群组”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这一策略跳脱了传统的单篇教学桎梏,转而采用创新的“1+X”阅读教学法,鼓励学生深入探索文本内容、主题与情感,从而收获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学习感悟。这种阅读教学方式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每篇文本的基本内容,还要求他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对多篇文本进行整体把握和深度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

二、大单元视域下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大单元视域下的群文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学习环境,有助于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实现知识的整合、思维的提升和个性的发展。

(一)提升阅读与表达能力

大单元视域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阅读视野。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在含义,还能够学会如何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另外,群文阅读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积累词汇和句型,提升他们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大单元视域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对多篇文本进行比较和分析,让他们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不断质疑和反思,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三)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大单元视域下的群文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阅读材料,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人格,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同时,群文阅读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审美素养的提升,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情感魅力和艺术价值。

三、大单元视域下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确立单元主题,构建群文阅读体系

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以整体视角,结合教材单元主题和阅读篇章,选择契合的课外读物,构建课内外阅读教学体系。教师可以运用“1+X”模式丰富课内阅读,引导学生从篇章到主题再到广泛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例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神话故事”为主线,编排了四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神话魅力并发表见解。为深化学生理解,教师设置延伸阅读环节,推荐《神农尝百草》,鼓励学生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增强对神话故事的认知。结合单元主题和学生实际,教师可策划“整本书阅读——《中国神话传说》”活动,深化学生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实现学习与阅读的融合,丰富教学活动。

(二)精选阅读材料,合理设置阅读任务

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应优先考虑与当前教学主题紧密相关且优秀的文本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设置阅读任务时,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合理设计任务难度和量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阅读能力。为了发挥大单元视域下的群文阅读优势,教师还应围绕文本的核心元素,合理选定议题,筛选符合学段要求的课外阅读文本。然后,教师再设计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的任务,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逐渐掌握群文阅读的技巧。

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紧扣“金秋时节”这一主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整合《济南的秋天》《故都的秋》《秋雨》等课外阅读文本来进行大单元教学。同时,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这些文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明确指向性的阅读任务,如“阅读这几篇文章,找出文中表现‘秋’的语句”。这些任务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语言、结构和情感,还能引导他们形成独立思考。此外,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提供清晰的框架和思路,引导他们逐步填充内容。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还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抓住主题核心,设计多元化的阅读活动

群文阅读的价值在于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精神世界,使学生通过接触不同文章来拓宽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并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大单元视域下,群文阅读教学应调整策略,以单元主题为核心,结合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设计多元化的阅读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例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为“清晰叙述一件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叙述事情的能力。以《爬天都峰》为例,教师可以设计演讲比赛,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朗读和表演,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深对角色的理解。比赛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生动呈现文章内容。再如,教师可以推荐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如《放风筝》《游黄山》,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并帮助其理解如何写清一件事。同时,教师还可以创设“放假生活”的教学情境,通过巧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户外游戏画面,帮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于美好假期的回忆。在这一情境下,教师再要求学生继续交流假期中的难忘经历,以锻炼学生的叙事能力,掌握阅读技巧。

(四)采用主体参与、互动式评价,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大单元教学和群文阅读的优势,教师还要重视课堂评价,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表现,以此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需通过采用主体参与、互动式评价形式,培养学生的大单元观念,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元阅读材料和创作活动,综合评估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写作技能。为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可选用《入若耶溪》《夏感》《海上生明月》等课外文学作品,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并激发其对文学的感知。同时,教师可布置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写作任务,如要求学生描述景物的动态变化,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评,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增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此外,教师可根据评价结果,针对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提供更具体的指导。这种评价与反馈可以让教学更贴合学生的需求,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