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要求学科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是小学学习的重要学科,要更加注重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提升其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阅读和写作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语言知识、进行知识积累、获得思维和审美提升的重要途径;写作则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融合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语言综合应用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读写结合教学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一、基于核心素养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必要性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核心素养本质上就是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鉴赏和综合应用能力。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语言知识,在写作中加以应用,逐渐感受到阅读与写作的联系,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在读写中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欣赏美文,进行语言理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内涵,感受其中的情感变化。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进行文学素材积累,学习其中的创作技巧。在写作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素材进行仿写练习。学生可以有效应用阅读学习中的写作技巧,同时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阅读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写作又同时深化了阅读理解。学生在读写结合中也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促进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一)以读促写,提升写作水平
在基于核心素养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先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积累,借助阅读积累,提升写作水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时,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足够的语言知识储备和文学素材积累,在下笔时就不知如何写,也不知写什么。但古语亦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在阅读教学部分,教师应当以阅读文本为基础,分析和筛选出对学生写作有所裨益的部分进行重点教学。阅读素材涵盖了大量的好词佳句,学生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也能够丰富自身的素材储备。在阅读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设问,从文章结构、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顺序、写作技巧的方向进行分析教学,使学生在写作时文章结构更加清晰、语言更加流畅、承接过渡更加自然。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读写结合教学时,本单元的文章都是描写物的,习作部分是介绍一种事物,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就需要合理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教材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在《太阳》一文中,文章开篇是用神话故事“后羿射日”的内容引出所要描写的事物——太阳,这种导入技巧会使文章更加出彩。在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针对此部分进行仿写,先让学生回忆学过和听过的神话故事或传统故事,而后进行模仿创作。例如,描写月亮的开头,可以先用嫦娥奔月的故事进行导入:有这样一个传说,丈夫向神仙求得了长生不老药,妻子却将其偷吃,而后飞升到了月亮中,从此长居广寒宫,此后陪伴她的只有天宫捣药的玉兔。其实,月亮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是三十八万千米,那时候又没有飞船,怎么会有人能飞到月亮上呢。在实践练习中,学生也能更好地吸收写作技巧,并学会灵活应用。
(二)以写促读,深化阅读学习
写作是学生主动思考创作的过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写作练习中应用阅读知识时,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对阅读知识进行理解。核心素养培养下的读写结合教学也要强化学生的语言理解和鉴赏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意以写促读,深化阅读学习。文章创作与时代背景、作者思想、经历等有关,由于生活差异、风俗习惯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阅读学习时易出现理解偏差或者不透彻的问题。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应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再利用情境搭建和相关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避免走马观花式的学习。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读写结合教学为例,小学生还处于天真烂漫的时期,对于情感的理解还不深刻,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他们可能无法理解《慈母情深》与《父爱之舟》中的母亲和父亲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愿意给自己的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现在的小学生生活条件和物质条件都十分优越,因此,在阅读过程中难以感同身受。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写一段自己与父母间的亲子故事,如有学生写道:“我在家里最喜欢母亲,因为母亲总是把好吃的都留给我,去逛街买衣服时,母亲喜欢的衣服总要犹豫一下再买,但我喜欢的衣服母亲毫不犹豫就会买下来。”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故事中的母亲来类比文章中的母亲:“生活条件虽然好了,但是买东西时,母亲还是会有所衡量,回应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同文中母亲的做法是一样的呢?”学生在代入思考时,能更加深刻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三)巧设任务,深化读写结合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一致的学习任务,并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进行拓展学习,提升语文素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仅围绕教材展开教学也无法适应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借助多种任务,学生能自由选择阅读素材,进行模仿创作,教师也能依据任务完成情况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巧设任务进行读写结合教学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和拓展。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能更好地进行知识积累,并在任务强化下灵活应用所学内容,全面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都是围绕日常生活的事物而创作的,习作练习部分则是写“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在进行读写教学前,教师先布置阅读任务:每人搜集两篇关于事物或景物描写的文章,在阅读学习后进行分享。在学生进行分享时,教师要对学生搜集的素材给予评价和总结。例如,学生对朱自清的《春》进行分享,教师可以对文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几句进行赏析,分析句中拟人和比喻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在课后关注其中的写作技巧。在学习和分享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布置写作练习。学生从多角度出发,从不同文章中选取素材进行练习,使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也使阅读和写作学习在课外作业的拓展中得到进一步融合。
三、结束语
读与写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前提。在读写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发挥阅读的积累作用,以读促写,也要发挥写作的实践作用,引导学生更好地深化阅读理解。教师要不断探索,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读写结合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