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课程组织形式。因此,教师要紧紧围绕学习任务群进行作业设计,使作业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现学生的科学发展、有效发展。
一、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意义
首先,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的应用能够让作业内容和作业目标更加清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确保作业的应用效果。其次,在多样化学习任务群的支持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形式、内容等同时可以实现多样化的优化,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激发,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再次,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实现自身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最后,学习任务群在小学作业设计中的应用还可以丰富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策略
在进行学习任务群支持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要从学习任务群的定义出发,将教材给出的学习主题设计成为大任务,以此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再按照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划分各个子任务及子任务目标,以此确保作业设计的有序性、有效性。教师还可以对各子任务支持下的作业进行目标层级的划分,如任务一为基础目标层级,任务二为拓展目标层级,任务三为创作目标层级。一是确保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均可以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为学生的自主巩固提供有效方向。总之,在进行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要从学习主题出发,进行大任务和子任务的有效设计,保证作业的针对性和层级性,给予学生更多作业选择权,实现作业支持下学生的逐步发展。
三、创设情境,丰富任务群作业内容
情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能够给予学生更加真实、贴切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因此,在进行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要积极进行作业情境的搭建,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作业,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不断丰富任务群作业的内容。
(一)预设评价,提供任务群作业指导
评价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因此,在进行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要积极预设评价,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作业指导,确保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例如,在完成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学习后,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作业设计。例如,教师可设置任务,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五壮士英勇事迹的敬佩之情。又如,教师可设置任务,请学生搜集与狼牙山五壮士相关的历史资料或背景信息,设置整理和分析,形成一篇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历史报告。同时,教师要对每个作业设置明确的评价标准,如作业的完成情况、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历史资料的准确性等,一是可以督促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完成作业,二是确保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作业中的实践效果。
其次,在作业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预设评价,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作业指导。对于任务一的评价,教师可以着重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关注学生的读后感是否真实、深刻,是否能够体现出对五壮士的敬佩之情。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发现自身的不足,实现自我提升。对于任务二的评价,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历史资料搜集和整理能力,以及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报告写作能力。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报告内容是否准确、完整,还要关注他们的报告结构是否合理、清晰,语言表达是否流畅、准确。如此,在针对性评价标准和内容的支持下,学生便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自身学习的不足,找到课后自主巩固的方向。
最后,为深化学习任务群下作业设计的应用价值,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一是拓展师生互动的途径,二是让教师看到自身教学的不足,以便进行作业设计方案的针对性调整。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线上设备向学生分享以作业设计为主题的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作业量、作业方式、作业内容、作业难度等的满意程度,并借助互联网设备中的信息处理技术明确学习任务群视角下作业设计方案的薄弱之处,以此为参考进行作业方案的调整,充分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总之,在基于学习任务群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要认识到评价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对评价标准、评价主体等进行合理丰富,以此为小学作业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扎实动力。
(二)迁移所学,设计任务群实践作业
在进行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不仅要发挥其对学生课堂所学成果的巩固作用,还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实现学生课内外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具体的作业设计时,要看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际需求,设计具有迁移价值和实践价值的作业。
例如,在完成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的学习后,教师便可以进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支持下语文作业的设计。
任务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想象自己是诸葛亮,进行“借箭策略”的设计,并将其绘制成流程图或思维导图。如此,学生便可以在作业的支持下实现自身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的发展。
任务二:在学习任务群理念的支持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即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或资源来达成自己的目的,以此引导学生在思维导图中加入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并梳理得出如何运用“草船借箭”的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此,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作业便可以连接起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现对学生学习空间的拓展。
任务三:为实现学习任务群内容的丰富,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草船借箭》中的策略与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例如,学生可以在自身学习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计算箭矢的飞行轨迹、分析风向和流速等因素,来优化借箭策略。如此,学生便可以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的支持下,实现自身创新能力、跨学科学习能力等的有效发展。总之,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是支撑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进行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基于教材知识进行迁移实践作业的设计,用作业指导学生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是新课程改革下的重要产物,是强化学生课堂所学、发展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关键所在。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进行大任务、子任务的有效梳理,得出作业设计的层级目标,主动进行作业情境的搭建,不断丰富学生的作业体验,预设作业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在实践作业的支持下迁移课堂所学,焕发课后作业的新光彩,为学生的未来成长提供扎实且有效的载体,以此为时代的进步培养更多综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