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在开放教育中,学位论文是学生申请学士学位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难题之一。通过对晋城开放大学近些年学位论文进行分析,选题过大、内容空洞、深度不够、格式不规范等已成为较为普遍的问题。通过分析影响论文写作质量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探索数字化背景下提升开放教育本科学位论文质量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数字化;开放教育;学位论文;质量提升:数字化工具;写作培训;评审机制;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724.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35-0065-04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部分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1]开放大学是以促进终身学习为使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特征、面向全国开展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加强数字化建设是发展开放教育的必由之路[2]。然而,在部分一线教师及学生的认知中,数字化教育往往被简单等同于线上教学、线上交流、线上完成作业及参加线上考试等,此种认知实有偏差,尤其是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这种认知偏差会对其学业完成产生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以本科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在数字化背景下如何转化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学位论文质量。在开放教育体系中,毕业论文作为教学计划的关键环节,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亦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其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强化学生专业素养。伴随时代发展、市场需求变化及个人成长需要,仅一张毕业证已难以满足成人教育学生的需求。于是,国家开放大学于2016年启动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开启开放教育的“双证时代”,即毕业证与学位证并行。因此,学位论文应运而生。依据《国家开放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规定,学生入学后的第四个学期及以后,由各学习中心组织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分部组织学习中心开展学位论文的写作、指导和答辩,对提交的学位申请资料进行复审,对于符合要求的申请资料报送至总部。总部各学位评定委员会依据相关专业学位论文规范,承担论文终审、档案管理、作假处理和监督检查等工作,最终确定获得学士学位的名单。笔者以晋城开放大学近4年申请学位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申请人数逐年递增,但整体通过率较低。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学位论文和学位英语,本文重点聚焦学位论文这一关键因素。
1.论文选题过大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学习中心下发论文写作通知时,会附有写作要求及建议选题。这类选题多为建议的研究方向,整体范围较大,学生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写作主题,但多数学生会直接套用推荐题目。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申请学位的3名学生中,就有2名以阅读教学为主题。经中国知网查阅,仅在2024年7月、8月刊中,以此为主题的论文已多达439篇,涵盖多个角度的论述。而学生提交的论文题目较为笼统,既未具体到年级段,又未清晰表达研究侧重点,这会导致论文叙写重点不突出。
2.论文内容空洞,缺乏实际意义
一些论文通篇几乎是各种理论的堆砌,论点不明晰,论据不充足,尤其缺乏具体实例和相关数据分析,或者数据陈旧,缺乏时效性,整篇论文说服力欠佳[3]。如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提交的论文《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路径探究——以晋城市某县某某村为例》,整体分析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系,叙述了当地的主要做法,但数据和案例还停留在2018年到2020年之间,且仅是一些数据的罗列,未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因而无法通过数据事例反映问题并揭示问题背后的原因。同时,在对策建议方面过于趋同,缺乏特殊性,未能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因地制宜的方法。
3.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细节错误较多
首先,论文摘要要素不全。摘要应阐明论文研究的目的、工作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且重点在于结果和结论。然而,部分论文仅有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对研究目的和研究结果一笔带过[4]。其次,论文格式不符合要求。例如,20级土木工程学生论文不通过的原因之一便是论文一、二级标题字号字体不符合规定。
4.文献检索能力差,研究内容深度不足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不了解文献检索的重要性,也不会检索,仅仅在一些网站输入论文题目,检索和参阅相关度较高的文献,这导致文献检索不全,未能涵盖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文献综述不深入,只是对文献的堆砌,未进行归纳和评述[5]。
5.论文理解不到位,答辩不够精准全面
答辩主要是检测学生对自己论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情况。但答辩中有些学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准备不充分,对自己论文内容不熟悉,无法准确回答评委提问;二是未能清晰阐述论文的创新点和贡献;三是回答评委问题时绕弯子,不直接切入要求,回答缺乏深度,整体达不到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1.学生认识不足
许多学生申请学位主要是为了获取双证,以便报名参加社会上的考试或在工作单位获取更多发展机会,因此在学术方面的自我要求不高,对学位论文的理解也不到位,缺乏足够的动力完成高质量的论文。他们认为学位论文查重合格即可,未认识到学位论文这一实践环节应达到的要求。加之工学矛盾,从论文选题、研究到时间安排都较为敷衍,未精心收集资料,致使论文质量难以保证。
2.论文写作知识匮乏
通过对学生提交的论文进行分析,部分论文存在选题不明确、文献综述不充分、研究方法不科学、逻辑结构混乱、语言表达不准确、引用不规范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6]。首先,学生未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具备学术研究能力,最为突出的是不会使用相关平台进行文献检索,不会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其次,学生缺乏论文写作能力,主要表现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佳。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需要科学规划、长期推进的动态化教学过程,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7]。然而,两年的学习过程,存在学校未设置相应课程,学生缺乏自学写作知识的情况。因此,在最后一学期写作时,学生只能依赖线上理论资源,使得论文缺乏具体实践性。
3.指导教师资源不足
在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是影响论文写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基层开放大学,教师数量少,专业相对分散,常常一个专业仅有1名~2名教师,因此学校在分配指导教师时,会出现专业不太匹配的情况。例如,某个工科专业教师同时指导土木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专业学生的学位论文。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成人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较低,从选题、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到论文写作,每一步都需要教师进行指导。但基层开放大学中,有的教师身兼数职,忙于行政业务,很难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经过对学位论文的研究分析发现,通过的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多为副高级职称,这类教师比中级教师的科研基础扎实,有更多的论文指导经验,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但在市一级开放大学,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通常不到10人,而且专业覆盖面较窄,高质量师资比较缺乏。
4.相关工作安排滞后
在开放本科教育中,学生在2.5年的时间内,共需要学习20多门主干课程。每学期的课程根据其专业性及专业难度由浅入深地进行安排,为学生的循序渐进式学习提供基本条件,也为学生后期的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知识储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一般于第四学期结束后才给学生安排论文指导教师,且未提前安排论文写作辅导课。学生也未提前为学位论文做好数据调研等工作,通常需要在3个月内完成选题、开题、调研、定稿等一系列任务。正是写作能力训练与正式写作衔接不畅,导致学生论文质量不高。
1.强化数字化工具与资源的应用
(1)熟练掌握数字化工具。应根据论文写作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数字化工具,如文献管理软件、数据分析软件、在线协作工具等,并掌握这些工具的基本操作和高级技能。(2)利用数字化平台获取与整合资料。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提升学生的数字化意识,使其学会利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上的数字化图书馆、在线数据库、学术搜索引擎等,高效获取并整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这有助于拓宽研究视野,增强论文的创新性。(3)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数据分析。要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要学会利用SPSS、Excel、Python等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和分析,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这样可以使论文的论据更加充分,结论更加可靠。
2.科学规划课程,加强论文写作培训与指导
(1)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课程。开放大学的本科生多数为专科毕业生,仅有少数学生是获得过本科学历后进行二次深造的,因此多数学生并没有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或经验。为此,学校应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论文写作指导课程,系统讲解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写作技巧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和技巧。此类课程应安排在第二、三学期,让学生在接受论文写作知识的同时,对最后一学期的论文选题与写作进行初步规划。(2)加强个性化指导。辅导教师在指导论文时,既要考虑该专业的学术前沿性和现实性,又要结合学生的工作情况或研究兴趣,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论文指导。还要在论文选题、研究方法选择、数据分析、论文修改等关键环节给出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考虑校企联合指导,利用学校的理论优势和企业的实践优势来联合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
3.抓实辅导过程,注重论文质量与创新性
(1)严把选题关。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成功的关键,直接关系到研究的方向、深度及最终成果的价值。在确定选题之前,要让学生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确保选题具有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应合理界定研究范围,聚焦研究问题,提高研究的针对性。选题应具有创新性,能够提出新的观点、方法或解决方案。另外,应遵循学术伦理和道德规范,确保研究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避免涉及敏感话题或侵犯他人权益。(2)加强文献综述和比较分析。写作前,应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比较分析,对各个文献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明确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论文的创新点找到切入点。在综述过程中,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即使对某些研究持有不同意见,也应以尊重的方式来表达。加强文献综述和比较分析,可以系统地了解前人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发现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潜在创新点,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同时,还能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和可信度。(3)优化论文结构,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应合理安排论文结构,包括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部分,确保论文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还应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清晰、流畅,避免使用模糊、含糊或主观性强的表述。同时,还要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论文格式要求,确保论文的排版、注释、引用等符合规范标准。
4.推动论文评审与反馈机制的完善
(1)论文评审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学习中心论文评审小组、分部论文指导委员会评审外,在论文评审初期,可以引入学生互评、校外实践方面的专家匿名评审。这样既能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又能集思广益,让学生聆听不同专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论文。同时,要加强论文评审过程中的交流与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并修改论文中的不当之处,尤其是学生的论文在总部一审没通过时,更需要专家评审团提出较为详细的修改意见,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修改,提高二次申请的通过率。(2)加强论文答辩与后期修改。论文答辩是检验学生学术水平的重要环节。通过参与答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答辩后,学生应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修改与完善,确保论文质量达到更高水平。
5.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论文指导质量
(1)优化教师结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所辅导的学生论文通过率高,主要是因为教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科研能力。但在学习中心,高级教师的数量较少。因此,学校一方面应聘用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及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作为兼职辅导教师,另一方面应鼓励本校教师通过研修、培训等方式提升能力,晋升职称,从而优化学校的教师结构。(2)提升教师科研水平。辅导教师的科研水平对提升学生学位论文质量至关重要。教师要勇于实践,打破自我封闭的科研状态,主动参与团队科研活动,积极与其他教师交流。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术前沿培训,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科研项目,积累实践经验。每学期应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指导活动,引入外部优质科研资源,促进教师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推动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3)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在学位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心至关重要。在论文辅导初期,学校应组织论文辅导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明确论文辅导工作的重要性,并为教师提供彼此之间交流学习的机会,从而形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明确职责,清晰界定论文辅导教师的职责范围、工作目标及期望成果,使其明确自身的责任。另外,要强化监督与反馈,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论文辅导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估,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教师的辅导效果。还要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设立奖励制度,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8]。
学位论文写作作为取得毕业证书的关键环节,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学术成果体现,它既可以让学生通过论文写作深入理解专业领域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学术思维和研究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开放大学作为终身教育的主力军和教育数字化的典型代表,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从师资力量建设、整体课程安排、数字资源利用、教学过程落实及反馈督导等方面严格把关,进一步提升论文质量,真正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应进一步为学生提供优质、便捷、多元、灵活的终身学习机会和服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4-08-10].https://www.gov.cn/ 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周羡蕾,邢译.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4(01):149-152.
[3]李玉波,梁霞,齐思.略论开放教育背景下会计学本科学位论文质量提升[J].中国农业会计,2022(04):4-7.
[4]朱守晶,却志群,史文娟.农学专业本科学位论文质量分析及提升路径探讨——以宜春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3(08):271-274.
[5]郑毓枫,李晟.法学本科学位论文指导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2):104-105.
[6]吴道毅.文学类本科学位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J].文学教育,2020(10):104-106.
[7]秦国际,张梅.本科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全程化培养模式分析——以法学专业本科学位论文写作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6,18(03):326-330.
[8]于军.影响本科学位论文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03):86-88.
Research on the Path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in Open Education under the Digital Background
——Taking Jincheng Ope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Ren Peipei
(Jincheng Open University, Jincheng 048000,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lan, graduation thesis is not only a comprehensive tes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but also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evaluating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In open education, a thesis is a necessary and challenging requirement for students to apply for a bachelor’s degree. Through analyzing the theses of Jincheng Open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come a common problem that the topics are too large, the content is hollow, the depth is insufficient, and the format is not standardized. By analyzi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sis writing,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explore teaching model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dissertations in open education under the digital background.
Key words: digitalization; open education; dissertation quality improvement: digital tools; writing training; review mechanism;teacher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