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策略探微

2024-12-12 00:00:00陈秀图武瑞清
成才之路 2024年35期

摘要: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凭借其推送快、内容多、时间短等优势得到了迅速发展,极大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交等需求。然而泛娱乐化内容的传播和信息茧房的形成,容易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高校需要正视短视频的内容传播,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大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文章从短视频的兴起与发展现状出发,论述短视频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从高校、家庭、社会等层面入手,提出打造思政教育新阵地、关注学生网络使用行为、优化短视频传播内容、加强短视频平台内容审核监管等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策略。

关键词:短视频;大学生;价值观;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35-0037-0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3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网络视频用户的规模达10.31亿人,占整体网民数量的96.5%,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12亿人,占整体网民数量的94.8%[1]。短视频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需求,但是短视频传播的信息有时可能良莠不齐,一些不良信息会对大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的树立带来消极影响。为此,高校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大学生价值观引导路径进行优化,使短视频在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开阔思维眼界、增强社会交往提供捷径的同时,能够成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培育的新阵地,助力大学生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一、短视频的兴起和发展现状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形式,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并受到广泛的关注。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分享信息的方式,也对社会文化、商业模式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短视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7年,短小精悍的视频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用户规模日益庞大。特别是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短视频的传输速度,吸引了一大批青年用户通过短视频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相关统计显示,使用短视频的大学生群体占短视频用户总数的50%以上,活跃用户达到30%。可以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短视频使用的重要用户群体。一方面,大学生使用短视频可以极大满足自身对休闲娱乐、信息获取、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因为有更多年轻群体的加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形成了双向互动的良好局面。不过,短视频在为大学生群体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有时也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树立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高校需要关注大学生在互联网空间的角色定位、心理行为模式、未来发展态势等,以便正确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短视频,使当代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2]。

二、短视频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积极影响

第一,内容丰富,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短视频传播的内容丰富多样、创意性强,与当代大学生求奇、求新的个性化需求高度契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离不开网络,通过短视频平台,他们可以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开阔眼界、丰富认知。短视频传播的富有正能量的内容,不仅能向大学生传递正面信息与价值观念,还能引发大学生思想情感共鸣,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奠定良好基础[3]。第二,开拓视野,提高认知水平。短视频平台用户来自各行业、各领域,其所传播的内容涵盖历史、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大学生在短视频平台上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搜索各方面的内容,了解更多新知识,使眼界变得更加开阔。另外,大学生还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学习经验等,供其他大学生借鉴学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三,发展思维,强化审美能力。短视频内容形式多样,而富有创新意识的视频内容更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优质短视频所呈现的精美画面和出色的摄影剪辑技巧等,会对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文化观念、色彩运用、场景构思等方面,随着美学要素理解力与鉴赏力的不断提升,大学生对艺术美的欣赏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升。第四,关注社会,培养责任心。短视频传播的内容涉及范围极广,具有丰富多样性,大学生通过短视频平台能够及时了解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相关的信息内容,这可以促使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短视频所传播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人物与先进事迹等,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起到熏陶引导作用,促使大学生主动向这些优秀人物学习、靠拢,使大学生成长为能够肩负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

2.消极影响

第一,去中心化,弱化价值观引领作用。短视频内容生产与传播不是由中心平台统一掌控的,而是由个人或社会群体自主创作与分享的,具有开放性和去中心化特征,有时可能会弱化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在碎片化传播方面,短视频的去中心化特征可能会阻碍部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共识凝聚。短视频虽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些主流价值观信息,但去中心化也可能会对部分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这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践行。第二,多元文化,干扰价值判断与生成。尽管大学生通过短视频平台可以获取历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最新知识,但是在商业资本运作下,短视频平台传播的内容有时可能良莠不齐。短视频若向大学生传播包含消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内的不良思想,就会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另外,一些短视频在娱乐思潮影响下追求画面的视觉冲击,所呈现的低俗内容容易导致个别大学生出现理想缺失、道德价值观缺失等问题[5]。第三,信息茧房,影响学生整体性思考。一些短视频平台会根据大学生的个人喜好向其推荐感兴趣的内容,这虽然会满足大学生观看短视频的个性化需求,但长久持续下去则可能导致大学生认知固化,使大学生无法从不同角度看待世界、思考问题。尤其是大学生选择自己较为关注的话题之后,一些短视频平台会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大学生继续推送这方面的内容,将大学生的眼界和思维限制在信息茧房之中。长此以往,这会使大学生获取的知识内容窄化,不仅会引发大学生的审美固化,还可能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三、短视频传播下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有效策略

1.高校层面

(1)增强大学生对短视频的认知。首先,应端正大学生对短视频的态度。面对刷视频已成为部分大学生的常态,高校应从端正大学生对短视频的态度入手,加强相关知识宣传,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让大学生意识到沉溺于刷短视频的不良影响,引导大学生将短视频转换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媒介手段,在获取更多积极向上的信息内容过程中实现对自身正确思想价值观的有效培育[6]。其次,应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高校可以从媒介的使用、信息消费与信息生产、社会交往等方面出发,开发能够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校本课程,引导大学生系统性学习短视频的合理使用,增强对短视频的认知。

(2)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应强化思政课堂教学。教师应围绕思政课程体系加强课堂教学,发挥好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问题设置、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现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有效培育。其次,应重视思政实践教学。教师应将思政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或社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如乡村振兴、边疆建设、社区服务等,进而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最后,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通过校园景观文化、校园社团活动等展现出来,发挥文化育人功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3)利用短视频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首先,应设立各种短视频平台账号。高校可以结合大学生常用的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微博、B站、快手、小红书等,根据自身情况设立短视频平台账号,通过其给大学生提供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实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有效引导和培育[7]。同时,高校还可以从形成更大传播力和影响力层面入手,构建短视频思政宣传教育矩阵。可以将本校的短视频平台账号联结起来,形成宣传教育矩阵,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多链条传播,让大学生通过不同渠道获取思政教育内容,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应不断丰富和优化短视频传播的内容。教师应充分挖掘贴合现实生活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明、富强等素材,如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技术、学生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汽车主动礼让行人、社会青年投身农村现代化建设等,并将这些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鲜活的思政教育素材融入短视频传播,不断丰富短视频传播的内容,实现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针对性引导。高校还可以成立各类新媒体社团,加强对短视频传播内容质量的监管。新媒体社团应在学校团委的监督管理下,组织开展“讲好中国故事”“发现身边优秀榜样”等主题短视频原创活动。高校应从辅导员、思政教师、班干部、学生党员中选择适合的人员组建专业团队,并支持其组建新媒体社团,以便在这些社团的辐射带动下,实现对更多大学生价值观的有效引领。最后,应精准推荐短视频传播内容。高校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短视频获取信息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收集大学生视频筛选行为动向、短视频观看时间长短等信息,发现大学生所偏好的短视频传播内容及对应类别,然后对传播内容进行趣味化、层次化处理,使处理后的短视频内容更契合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再利用智能推荐功能进行精准推送[8]。

2.家庭层面

(1)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首先,应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家长可以依托微信、QQ等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结合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建立对话,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家长要与孩子友好沟通,成为孩子信任的倾诉对象,使孩子愿意将自己遇到的网络问题或通过短视频了解的信息等分享给家长。这样,家长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孩子的思想动态,方便后续科学有效地引导孩子的价值观。其次,应引导孩子合理分配网络使用时间。要防止孩子出现短视频上瘾情况,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在享受网络便捷性的同时,不可忽视自己的学业、生活、社交。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引导孩子将更多时间放在学习专业课、发展特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上。最后,应教育孩子识别网络风险。孩子通过短视频获取信息或休闲娱乐时,可能会遇到传播低俗内容、网络诈骗等问题。家长要及时向孩子普及如何警惕网络诈骗、网络成瘾的知识,并通过社会上发生的真实案例引导孩子形成防范心理,自觉规范自身的网络使用行为。

(2)深化家校沟通合作。首先,高校应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高校可以通过校际通、家长群等与学生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引导家长高度重视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和价值观引导工作,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家校共同育人工作之中。其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生价值观共同培育方案。家校共同开展育人活动时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学校主要扮演统筹者和引导者角色,家长则扮演辅助者和推动者角色。学校可以将制定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引导方案发布到家长群中,具体包括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思政实践活动、大学生价值观引导方法等,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育人工作并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最后,应定期总结分析改进培育方案。在家校合作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引导工作后,学校要与家长一起对工作成果进行总结分析,改进薄弱之处,助力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工作更好地完成。

3.社会层面

(1)倡导健康向上的短视频内容。首先,社会相关部门依托短视频开展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工作时,应鼓励各短视频平台积极传播正能量内容,如互帮互助的事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事迹等,帮助大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和事迹,进而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9]。其次,社会相关部门要深度挖掘活跃在微博、抖音、B站等短视频平台中的正能量发布者,引导这些发布者围绕讲责任讲格局、弘扬正气新风等创作充满正能量的短视频内容,让大学生在他们的辐射带动下提升道德素养、塑造健全人格。

(2)加强对短视频内容的审核监管。部分短视频呈现出的泛娱乐化倾向,可能会误导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在加深大学生对短视频认知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和短视频平台需要建立完善的短视频审核约束机制,对大学生使用短视频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短视频平台要加强对上传视频内容的审查,政府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网络风气整治行动,以形成良好的网络风气,使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工作变得事半功倍[10]。

(3)积极推动行业自律健康发展。要发挥短视频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作用,还需要短视频行业自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运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台针对直播与短视频领域的对应法律,细化自媒体短视频的相关政策,采用立体精准的方式消除短视频传播监管漏洞,引导短视频平台严格遵照行业法律法规和制度开展工作。同时,要适当提高短视频进入市场的门槛,加大对散布低俗信息内容行为的惩处力度,引导短视频行业加强自律,在推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中为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创设良好的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短视频的出现与发展为高校开展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但短视频传递的内容有时可能良莠不齐,其中的不良内容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不利影响,高校需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当前高校利用短视频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引导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受到家庭、社会参与不深和教育引导措施单一等因素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水平与质量还有待提升。今后高校开展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工作时,应引导家庭、社会等多方主体深度参与进来,引导短视频平台积极主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流价值观,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树立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文清.短视频文化影响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3.

[2]赵婧.短视频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2023.

[3]蔡舒敏,陈功.短视频“萌化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挑战及应对[J].青年记者,2023(03):38-40.

[4]孙鹏.网络短视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 2023,42(04):133-137.

[5]邱德丽.短视频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4):176-178.

[6]奚翠梅,王宏昌.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传媒论坛,2024,7(02):117-120.

[7]杨欣,侯林莉.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09):147-149.

[8]李莉,刘艳勤.网络短视频传播下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与策略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03):34-36.

[9]郝晓丽.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路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8(02):6-9.

[10]杨晓,李婕.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创新研究——以抖音为例[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02):106-110.

The Influence of Short Video Communi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and Guiding Strategies

Chen Xiutu, Wu Ruiqing

(Guangzhou College of Commerce, Guangzhou 510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Internet era, short video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by virtue of its advantages of fast push, more content, and shorter time, which greatly meet the cognitive, emotional, social and other need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the dissemination of entertainment oriented cont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information cocoons can easil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of correct valu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refore, universities need to face up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short video content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make correct value judgments and choices. Starting from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short video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short video dissemination on th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universities, families, and society, it proposes strategies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such as creating a new battlefield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students’ online behavior, optimizing short video dissemination cont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tent review and supervision of short video platforms.

Key words: short video; college student; sense of worth; guid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