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理念的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教育模式研究

2024-12-12 00:00:00杨芳
成才之路 2024年35期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基于创新创业理念开展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然后剖析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教育模式现存的问题,最后从专业教育目标设计、课堂“主渠道”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评价几个方面,探究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教育模式创新的策略,以期为相关专业教育模式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不断提升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创新创业;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教育模式;教育目标;课堂教学;教学实践;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35-0017-04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能够有效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在经济转型升级与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成为高职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在促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要想为行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人才,就应基于创新创业理念创新专业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教育模式创新策略,以期不断提升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基于创新创业理念开展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是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在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大背景下,旅游企业信息化、旅游电子商务、智慧景区持续发展,催生酒店行业进入数字化转型加速期,使得酒店得以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来高效地管理业务,有效缓解了酒店行业长期以来同质化严重、入住流程烦琐、能源成本巨大等问题。这驱动着酒店管理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需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根据酒店行业发展趋势创新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利用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以适应酒店行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酒店管理与运营人才的需求。当前,部分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理念偏差与方法不当等问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知识灌输、就业选择指导、企业培训活动等。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应基于创新创业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旅游行业转型升级与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基于创新创业理念的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育人目标设计局限,未能体现创新创业教育需要

育人目标设计是教育的核心与关键。基于创新创业理念创新教育模式,需要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对接酒店行业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以创新创业素养为核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切实培养符合旅游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1]。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中不注重结合行业发展,构建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目标体系,将人才培养重点放在专业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塑造上,没有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2.课堂主渠道建设不足,难以实现创新创业理念渗透

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多数高职院校主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提升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然而,部分高职院校主要依赖开展专门化的创新创业课程实施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出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深的问题。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对单向“灌输式”“讲授式”教学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未能进行翻转课堂、项目学习等“以生为本”教育模式的应用,存在“师本位”的问题。这难以支撑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中发展创新素养,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价值的实现。

3.实践渠道相对匮乏,创新创业渠道落实不足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支撑,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使学生运用校企资源开展实践学习,精准把握产业创新发展与转型需求。然而,部分高职院校虽然注重加强与当地龙头酒店企业的合作,但是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应用上存在浅层化问题,未能根据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制定明确具体的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目标,导致实训工作未能贴近实际,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部分高职院校还面临着高质量、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的情况,未能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无法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

4.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缺失,难以引导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发展

教学评价对教学具有引导、激励、调控、反馈、总结等作用。创新创业理念的深度渗透,需要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不断优化教育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手段、模式、主体等的全面优化,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专业学习、实践操作、实习实训等全过程。然而,部分高职院校未能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革新评价指标体系,过分重视创新创业成果,忽视创新创业教育过程,难以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进行精准评价和有效培养。

三、基于创新创业理念的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教育模式改革策略

1.以创新创业素养培养为导向,科学设计专业教育目标

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发挥教育目标引领与导向的作用,确保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指向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2]。因此,教师应以创新创业素养培养为导向,结合行业发展状况、专业发展情况及学生特点,科学设计专业教育目标。第一,要了解行业发展状况。随着酒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酒店行业新业态产生,其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智能服务与管理创新,同时精品酒店、在线短租、民宿等新型酒店业态的生成也促进了住宿产品的资产轻量化,需要更多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要明确行业高质量转型升级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创业”,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调研分析当地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并结合专业发展现状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能够适应酒店行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比如,应设计“能够熟练操作各类智能化系统,具备人机协同能力”“能够运用智能系统分析处理客人数据,提升个性化产品设计与服务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智能技术精准分析客人偏好和需求,打造个性化营销方案”等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酒店行业发展需要。第二,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综合素养培养为核心制定专业教育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中,高职院校应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关系,基于创新创业理念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专业技术、文化素养、思维认知等方面的缺失,研究学生需要具备怎样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价值观念。同时,应研究职业技能证书、职业技能竞赛等对创新创业素养的内在要求,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可以以酒店接待、餐厅服务、客房服务三大能力为核心,既注重在标准化操作流程框架下培养学生的服务能力,又聚焦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理论传授、技能培养、观念塑造相统一的育人目标中。

2.建设课堂“主渠道”,夯实创新创业理论基础

创新创业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无法通过传统理论教学手段获得,必须采取实践教学和应用学习的方式。但是,创新创业知识的获取离不开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累积,需要高职院校通过课堂“主渠道”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第一,要优化教学内容设计。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应注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各环节,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专业教育中,高职院校应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接岗位要求设计系统化、模块化的课程内容,整合客房服务与数字化运营、前厅服务与数字化运营、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等教育内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增设创新创业课程,促进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市场发展的紧密衔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衔接。第二,创新专业教学模式。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要构建可行性高、可操作性强的“岗课赛证创”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在“做中学,做中教”理念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学习,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转型[3]。比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可以对接岗位需要,设计议题“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通过新媒体平台自主运营酒店抖音账号,开启了创新创业之路,你对此如何看待?你能从中获得怎样的启发”,同时选择真实的酒店运营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学习共同体”,在任务驱动下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小组合作探究、观点分享交流,深入研究行业发展与岗位需求、创新创业的紧密联系,得到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第三,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高职院校要突破以课程教材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促进生活化资源及区域性资源的有效整合,帮助学生掌握酒店运营与管理行业前沿知识与科技发展最新动态,了解行业未来发展所需的人才素养,为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持。比如,在专业教育中,教师可以建立“以赛促创、以赛代练”项目竞赛平台,通过赛事资源应用拓展专业教学内容与资源体系,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3.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一线的酒店应用型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高职院校应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与优势开展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帮助学生了解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第一,应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丰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高职院校应加强与酒店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按照行业标准,校企共建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行业领先、国际接轨”的高质量实训环境,开展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酒水酒吧服务、会展服务、茶艺服务等项目,促进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深度融合,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4]。比如,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应加强与饭店行业协会、酒店职教联盟等的合作,通过多主体合作开发创新创业项目,帮助学生认识行业发展态势,形成创新创业热情。第二,应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拓展创新创业实践渠道。高职院校应对接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以创新创业素养培养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学段特点组织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现专业实践与岗位要求的深度融合,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比如,在第一学年,高职院校应以专业理论为主,邀请企业创新创业人才走进专业课堂实施教学,使学生在近距离接触企业人才的过程中了解岗位需求,明确创新创业的意义和价值等。在第二学年,高职院校应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依托工学交替的教育模式丰富学生的专业学习体验,为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提供支持。在第三学年,高职院校应以企业为育人主体,依托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第三,应建设高质量“双师型”师资队伍,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保障。高职院校应打造“互培互聘、双职双岗”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化提供优质师资支持。高职院校应促进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借助线上、线下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使其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使企业导师、专业教师能够高质量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4.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评价

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能够强化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内生动力,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全过程渗透。高职院校应主动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评价标准,构建主体多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模式,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优化教学设计、推动目标达成等作用,实现创新创业理念的全面渗透。第一,应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高职院校应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创新创业素养需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获得情况,又关注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将创新创业素养融入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观念塑造中,使各评价主体能够参照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第二,应创新评价手段与方法。高职院校已经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赋能评价模式创新,依托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等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伴生性数据与结果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实现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数据、参与企业生产数据等的收集和整理,有效构建学生数字画像,为评价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基于此,高职院校应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搭建学生在岗表现、专业学习、实习实训评价平台,促进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估,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表现进行全面、客观、精准的评估。第三,应构建灵活可行的过程性考核模式。高职院校不仅要评价产出成果,还应评估学习过程,通过分析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知识、情感、态度、方法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发展状况。比如,在围绕酒店实际项目开展实习实训中,教师应构建学习共同体,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场景实训竞赛,引导学生围绕酒店实际案例,创新性地解决酒店运营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照创新创业评价指标表格,根据问题处理情况,开展过程性评价,支持学生在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中,反思自身创新创业能力水平,并立足自身实际不断拓宽思路、优化问题解决策略,进而提升创新创业素养。此外,教师还应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与差异化评价,支持不同层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突破自身“最近发展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创新创业理念促进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教育模式创新,适应新时代背景下酒店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能够有效培养酒店行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在教育模式创新中,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要紧密联系行业发展与企业需要,根据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牵引下建设课堂“主渠道”,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得到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筠.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模式创新实践与研究——以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为例[J].青海教育,2023(11):53+55.

[2]韩雏昀.数字化经济背景下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改革策略探析——对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改革的思考[J].大学,2022(25):48-51.

[3]冯英梅.产教融合共同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以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为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4(03):37-42.

[4]佘白连.“岗课赛证”融通育人背景下高职数字化改革现状与对策——以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4(18):57-62.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Model of Hotel Management and Digital Operation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Yang Fang

(Mei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Meishan 62001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reforming the education mode of vocational hotel management and digital oper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n, it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education mode of vocational hotel management and digital operation. Finally, from the aspects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goal design, classroom "main channel"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valuation, it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for innovating the education mode of vocational hotel management and digital oper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mode innovation work,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hotel management and digital operation.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otel management and digital operations major; educational model; educationalobjectives;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practice;teachingeval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