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读写结合教学,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2024-12-11 00:00:00韩冰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12期
关键词:三味书屋百草园文本

在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下,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成为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石。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作为连接阅读与写作的桥梁,不仅深度融合了这两项基本技能,更在实践中为学生搭建了语言理解与表达的广阔舞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探索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本内涵,激发其语言感知力与创造力,进而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语言,实现个性化与创造性的表达。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的深化,更在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进行读写关联,学习写作技巧

读写关联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双向互动的学习模式,即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与灵感,写作则是对阅读理解的深化与拓展。明确的读写目标如同桥梁,连接着阅读与写作的两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避免盲目与低效。通过设立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读写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与写作技巧,同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及情感表达能力。

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百草园中的自然美景与作者的童年乐趣,以及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变化。学生通过细致阅读,不仅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也了解到作者的成长历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寻找与写作相关的素材与灵感,如百草园中的动植物、童年游戏、三味书屋的规章制度、师生互动等。这些素材为学生后续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随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使用对比手法,描绘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个不同的场景,展现各自的特色和差异,同时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表达对童年、成长或教育制度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为了帮助学生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写作指导,给他们讲解对比手法的运用技巧、情感表达的方式方法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勇于尝试,创作出一篇篇充满个性与情感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们对相应的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读写关联在语文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它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还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与创造力,为他们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阅读过程,激活写作思维

阅读策略的优化,旨在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探索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基本的阅读技巧,如预测、提问、概括、分析等,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挖掘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不仅可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情感表达,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与创造力。同时,阅读策略的优化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中找到乐趣。

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背影》这篇课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聚焦文中的细节描写,特别是父亲买橘子的场景,通过细致入微的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亲深沉的爱与不易。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解动作描写与语言描写的技巧,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细节如何共同构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画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在此基础上,教师采用角色扮演与情感朗读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的情感共鸣与创作灵感。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与疑问,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细节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一技巧。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不仅仅是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契机。

三、借鉴写作技法,活化写作语言

写作技法的借鉴是帮助学生活化语言、提升表达能力的关键。通过对经典文本中写作技法的深入分析,学生可以学到如何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如何用对比、排比、反复等句式结构来强化语言的节奏感;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手法来丰富文本的内涵。这些技法的借鉴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与技巧,更能够激发其创造力与想象力,使其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表达独特的见解与感受。

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这篇课文,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选用准确而生动的词汇来描述苏州园林的景致。比如,在“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句子中,作者通过精准的词汇组合,勾勒出了园林的整体布局和细节之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也尝试使用这样的词汇,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其次,文本中的句式丰富多变,有长句,有短句,还有并列句。这种句式上的变化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节奏感,也使得园林的景致在读者心中更加立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式的作用,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提升文章的表现力。另外,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比如,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等等。这些说明方法不仅使得说明内容更加清晰,也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说明方法,鼓励他们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基于上述解析,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借鉴《苏州园林》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风景或建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教师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首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所要描写的对象,记录下它的特点、布局、色彩等细节,这些观察记录将成为写作的基础材料。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构思文章的整体框架,可以考虑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介绍写作对象的特点和魅力,再分别描述各个部分的具体细节,最后总结全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准确而生动的词汇、多变的句式结构和巧妙的说明方法来描述写作对象。

在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技法的借鉴是读写结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基于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成效。在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下,教师要深化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作者简介: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三味书屋百草园文本
学校里的“百草园”
小主人报(2022年3期)2022-03-11 08:26:44
三味书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语文知识(2015年12期)2015-02-28 22:02:08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3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2014年1期)2014-02-28 21:59:1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
语文知识(2014年1期)2014-02-28 21:59:10
三味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