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整体性解读策略

2024-12-11 00:00:00杜娟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12期
关键词:贾宝玉贾府林黛玉

在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碎片化阅读会导致学生对整本书的整体把握不到位。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整体性解读,关注整本书的思想精髓,把握作品的整体架构与艺术特点,让学生从整体上获得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笔者以《红楼梦》为例,谈谈具体的解读策略。

一、以引导、提示体现整体性解读

整本书阅读中的引导、提示,类似于“剧透”,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解读时抓住全书的故事主体、关键的情节,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结构、人物形象。

在《红楼梦》中,节选自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相当于整个故事的序幕。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主要人物出场顺序与言行,窥见人物个性与命运。《林黛玉进贾府》主要是写贾母带着贾府里的女眷接待外孙女林黛玉,出场的人物很多。在众多的人物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王熙凤进行解读,抓住文本中对她的一些描写,就能够看出作者对其命运发展的预示。其中,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高喊“来迟了”,贾母开玩笑地称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儿”;这个开玩笑的称谓中,实际上就含有多种预示,值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泼皮破落户儿”可以分成两个词理解,“泼皮”从字面上看有耍无赖的意味,实际上是指王熙凤在获得管理贾府的权力后,常常为了谋取私利,在看似冠冕堂皇的行为背后做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情;“破落户儿”的字面意思是指家道中落而破产了,实际上是说王熙凤在长辈面前善于装出耍赖的样子。合起来看,作者以“泼皮破落户儿”戏称王熙凤,暗示她善于见风使舵,玩弄权术,嘴甜心狠,到头来落得悲惨的结局,也暗示了她背后的贾府及四大家族破落的命运。

二、以互联落实整体性解读

所谓互联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抓住一个重要场景(情节)与前后的场景(情节)互相勾连,形成互相印证的关系,帮助学生把握整体故事和人物全貌,深刻理解作品内涵。

在《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这个故事情节就具有互联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展示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性格,值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解读。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前文中宝玉挨打的原因。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冲突背后的本质,冲突的双方是父亲贾政与儿子贾宝玉,前者代表的是封建卫道士,后者代表的是封建叛逆者。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冲突的结果,宝玉从内心里丝毫没有改变,这样的结果也暗示贾政希望的家族振兴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

三、以赏析突出整体性解读

在学生通读整本书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开展赏析活动,对整本书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表达艺术等特点进行分析,关注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体会这样写的妙处。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无论是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还是艺术表达,方方面面都值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与赏析。仅从叙述视角进行赏析解读,作品就具有妙不可言之处。首先看作者在文本中的身份。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作品中有关作者身份的词语进行解读。其次看作品中不同的叙事视角。以第三回为例,叙事视角就处在不断变化中。故事的开始,作者站在“石头”的视角进行叙事;接下来,作者将叙事视角转换为林黛玉,即用林黛玉的眼睛来看贾府的环境和人物;最后,作者转换视角,用贾府里众人的眼睛来看林黛玉。这样的视角转换,让文本表达显得鲜活灵动,耐人寻味。

四、以评价助力整体性解读

针对《红楼梦》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完成《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之后,自然也有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感性的阅读经验上升为理性的评价批判,从而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领悟,思考《红楼梦》的文化价值。

在完成《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后,高中生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搜集与整理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的评价主张。比如,对贾宝玉形象的理解,学习既要从文本中获取相关信息,又要体会作品的历史意义,还要掌握贾宝玉对当下的青年来说值得肯定的因素与需要警惕的内容。这样的评价,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开展整体性的解读、分析、欣赏、评价等活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作者简介: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贾宝玉贾府林黛玉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试论贾宝玉待花袭人“与别个不同”的原因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2:13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4
西门庆与贾宝玉女性观的比较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4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20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3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
小说月刊(2014年6期)2014-04-18 13:15:12
王夫人“点头不语”有深意——品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细节
语文知识(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11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