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策略

2024-12-11 00:00:00肖婧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12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跨学科花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跨学科学习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列入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跨学科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知识以特定形式加以整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范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语文跨学科教学中,学科之间联系不紧密,学科知识不能完全融合在一起,等等。产生这些问题或困惑的根源,在于教师未能准确把握跨学科学习的本质,语文跨学科学习不应是多个学科的大杂烩,而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用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寻跨学科的融合点,构建以语文为核心,其他学科为辅助的综合性学习模式,创设真实的学习任务情境,引领学生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

笔者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落花生》为例,探讨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策略。

一、依托文本内容,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情境

跨学科学习是以情境任务为载体的深度学习模式,强调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入一个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教师依托文本内容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情境,旨在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分析,提炼出与多个学科相关的知识点,进而构建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

《落花生》一课的单元人文主题是“万物有灵”,作者真实地记录了“我”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获得的深刻启示。作者围绕“落花生”,细腻地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全过程,尤其是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议花生的温馨场景,借花生这一平凡之物,揭示了其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高尚品质。这不仅是作者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也表达了作者只求有益于社会、淡泊名利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但是,五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及思维能力的差异,对文本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很难理解透彻,难以将“落花生”与人的品格、人生价值等抽象概念相联系,从而无法深入理解文本蕴含的深刻哲理。

基于此,笔者认为,本文的学习要有机整合多学科知识,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激发情感共鸣,真切体会到文本蕴含的深刻哲理。为此,笔者将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1.领悟花生的象征意义,体会其“虽不好看,但很有用”的品格;2.结合历史与现实,分析花生精神在当代社会的现实价值;3.通过劳动实践与美术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

依据此目标,笔者整合语文与历史、劳动、美术等相关的学科知识,创设“‘花’样探索,‘生’生不息”这一跨学科学习任务情境,组织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花生的种植、收获与品尝过程,制作精美的花生卡片展示其文化魅力,探讨花生品格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从而深刻理解并践行“落花生”般默默奉献的品格。

二、立足课堂教学,开展多维度跨学科学习活动

跨学科教学,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悟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跨学科的思维与实践能力。

在“‘花’样探索,‘生’生不息”的跨学科学习任务情境下,教师可以将语文、历史、劳动、艺术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入一个完整的项目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深化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提升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一:种花生——感知花生的成长

跨学科学习强调学科融合,教师可以将语文课和劳动课结合起来,带领学生走进劳动实践园,参与挑选种子、准备土壤、播种、浇水等实践活动,仔细观察花生成长过程中的细微变化,记录花生的生长情况。看着嫩绿的芽苗破土而出,看着叶片逐渐舒展,看着植株慢慢长大,学生不仅培养了观察能力,更在这日复一日的观察中深刻领悟到生命的顽强与成长的不易。这些真实而深刻的体验,成为了他们语文写作中最生动、最真实的素材。当他们用文字描绘、用画笔描摹花生的成长历程时,那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便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活动二:记忆寻觅——几代人心中的花生印记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小记者采访的情境:“每一代人都有对花生的独特记忆,或美好,或苦涩,你们想听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都有哪些关于花生的故事吗?那就去他们身边,当小记者,采访他们吧!”在情境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罗列想要了解的问题,对照采访提纲,与采访对象对话,记录整理采访的信息,很好地锻炼了语用能力。

活动三:味觉盛宴——舌尖上的花生风味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花生的特性等知识,为花生制作精美的卡片,配上简单的插图;可以指导学生动手制作花生美食,如花生糖、花生酱等,锻炼动手能力,掌握劳动技能。这样一来,学生对花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四:文化解读——品读感悟花生精神

中国人对花生有着独特的情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有关花生的传统文化,并在班上交流分享;还可以指导学生创作以花生为主题的作品,如诗歌、散文、故事等。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培养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比如,有的学生在交流中分享了花生在传统婚礼中的象征意义——多子多福、儿孙满堂;有的学生创作了诗歌《花生礼赞》:花生静静卧土中,朴实无华心不空。待到秋来收获日,粒粒饱满情意浓。

通过这些富有创意和挑战性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考和创新,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深化主题活动,多主体参与跨学科学习评价

跨学科教学评价,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跨学科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因此,跨学科学习评价应注重多元化和综合性,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变化。

1.多元评价,重视过程发展

跨学科学习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关注,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应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在跨学科学习实践中的表现、态度、方法等进行评价。

2.总结反思,强调持续跟进

跨学科学习评价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整合跨学科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引领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习,在实践探索中反思,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总之,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深入发掘文本蕴含的教育价值,精准设计教学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彰显跨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跨学科花生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参花(上)(2023年2期)2023-03-06 03:54:09
掏花生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品读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32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中国德育(2017年17期)2017-09-15 22:00:23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知识产权(2016年4期)2016-12-01 06:57:47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