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教学运用路径探析

2024-12-09 00:00李明元
中学历史教学 2024年11期

摘 要:2018年新课改以来的各省历史高考试题和试题情境,均体现出明显的学术性,适宜引入日常教学辅助素养培育。论文通过分析高考真题案例,研习试题本体、试题延伸、试题变式、试题创新四个层面,探究高考试题用于历史教学时可达成的有效学习实施路径,即解题技巧、知识扩展、变式迁移、思维激发的四重阶梯操作。

关键词:试题解析 变式迁移 素养落地

高考真题作为历年的命题典范,在高中学习与复习备考过程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新课改趋势下,高考试题作为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运行载体之一,既可以作为复习备考的重要指导依据,同时通过细腻解析也对课程实施过程的优化产生促进效果。《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更指出高考命题需要兼顾应试选拔的考试功能,更需要重视立德树人的过程性教育功能,因此教师着力研究高考试题,达成试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的耦合协调,是推进新课改的应有之义。笔者在三轮高三教学实践中,与学生沟通后,学生反馈在做高考题的过程中,偏重于简单知识推理与记忆,规律整合与深度思考不足,难以达成理想的预期效果,存在高考真题训练华而不实的心理感触。

为优化教学与学习效果,笔者以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35题为载体,探究高考真题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策略,努力追求形成可供迁移的运用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备考效果的优化。

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后,美国大量抛售英镑,导致英国外汇储备骤减。英国抱怨美国的行为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和精神“不可饶恕的背叛”。最终,英国停止了对埃及的军事干涉行动。这反映出

A.美元占据国际货币体系主导地位

B.埃及民族解放运动获得广泛支持

C.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D.西方大国间盟友关系破裂

一、聚精扬纪——试题本体解析,解题技巧训练

依据学习心理学中的“顺应”与“同化”理论,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要符合学生现实经验基础与心理状态的具体情况,基于三轮备考教学经验与学情分析,笔者认为学生在高考题训练过程中首先要训练文本解读能力,从而提取有效信息完成逻辑推导。基于此,笔者整合解答选择题的基础思维程序,为学生归纳概括为“四据四断法”,即依据时空断背景,依据主体断趋势,依据设问断题型,依据逻辑断答案。教师根据原则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演练。

第一,依据1956年苏伊士运河的时空信息,利用就近原则的解题思路,可推断出题目考查的时代背景,即1953年埃及经过纳赛尔事件后宣告正式独立,但国家核心战略资源苏伊士运河由英法控制,未实现实质独立。1956年,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触及英法的殖民利益,矛盾激化后爆发苏伊士运河战争。

第二,依据英美斗争的主体信息,利用逻辑推导原则,可知英美博弈的发展逻辑。即中东地区作为石油战略资源的富饶之地,历史上为英法所占据殖民,二战结束之后,开启美苏两极格局,适逢苏伊士运河战争,中东地区即将出现权力真空,美苏均希望抓住战争时机,积极向中东地区渗透自身力量,从而将中东作为自己在国际格局对峙中的战略筹码。由此亦可以解释英美作为战后同盟关系,本应在国际冲突中保持一致,此时却出现关系裂缝的现实原因。

第三,依据设问的“反映”二字可推断出此题的题型为现象本质题,此种题型的解题规律是通过分析历史现象的时代背景,得出历史事件演变的深层逻辑。希望学生通过英美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的博弈现象,分析背后反映的国际格局演变实质。

第四,依据题干的整体逻辑进行整合,可得出答案。即在吸取战前经济危机中经济民族主义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战后欧美国家通过会议协调形成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基于该体系的双挂钩特点,美元作为全球贸易往来的主要结算货币,各国也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外汇储备,从而为美国战后霸权扩展提供金融层面的秩序支持。依据此逻辑,苏伊士运河战争中,由于美国大量抛售英镑,英国利用美元购买英镑,导致英国的美元外汇储备骤减,英国经济利益受损,最终,英国对美国做出妥协,停止对埃及的军事行动。该现象反映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占据主导地位,本质上反映世界货币体系中美元霸主的历史格局。整合逻辑,此次事件反映经济演变的规律,即世界货币体系结构演变反映国家综合实力消长与国际格局变动。

通过上述分析流程,高考题的教学运用实现第一层次的目标,即聚焦解读试题本身逻辑,归纳整合同类型题目的解题规律与解题技巧,达成知识学习的能力化。

二、理一分殊——课本知识串联,知识体系构建

高考试题经历命题专家的多重打磨,一般具有守正创新、言简意丰的内涵特征,教师立足于高屋建瓴的飞鸟视野,在完成试题本体解析的任务后,可以尝试提取试题中的线索性信息,将其扩展为知识主线,付诸于教学实践,促使学生将零散史实进阶为系统化、体系化的历史脉络,最终培养学生的贯通性历史思维。

教师以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35题为案例,分析题目中涉及的关键要点,可提取整合如下:

聚焦分析,苏伊士运河发展历史可以扩展延伸为埃及殖民斗争主线,基于中东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重要地位,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就是埃及反帝反殖斗争的历史,也见证了埃及求独立、求发展、谋复兴的历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主线扩展,联系教材中埃及近代史的文本内容,打通大单元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疏通埃及殖民渗透与殖民斗争的历史脉络,形成体系化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制作表格如下: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结构化思维整合埃及近代历史,符合学情且具有可操作性。达成知识梳理之后,教师可采取结构化思维引导学生架构逻辑关系,书写成符合高考标准的历史小论文。《道德经》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教师通过思维建构降低题海式学习,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应当作为中学历史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挥主体性思维,可建构如下论文框架:

主题:苏伊士运河变迁反映埃及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历程

论述:①埃及祖国党起义;②埃及华夫脱运动;③埃及纳赛尔运动

综述: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促进埃及国家主权独立与民族复兴,同时为亚非拉国家的现代化路径提供历史借鉴,即掌握主导国家战略资源是国家形式独立走向实质独立的必经之路,发展永远是独立的必要保障。

通过上述分析流程,高考题的教学运用实现第二层次的目标,即提取整合题目中知识信息,扩展延伸为历史主线,达成知识学习的系统化。

三、视通融元——变式操作解析,涵养发散思维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学生学习总有千头万绪之感,难以有效耦合日常所学与高考考查,追究其原因,在于日常历史课程与高考命题的对接精准程度不足。教师通过自我学习,在备课过程中整合分析近十年高考的命题规律、知识点分布频率,上课过程中锚定高考,聚焦分析重点知识,应当可以起到以简驭繁的教学效果。如整合旧高考十年高考题的分布规律,第24—27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第28—31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历史,第32—35题主要考查世界历史,深化分析后,第30、31题集中考查中共党史,第32题集中考查古希腊罗马历史。以上述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35题为例,考查苏伊士运河战争中的英美博弈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发散变式操作,整合过往十年全国卷的第35题,整合表格如下:

教师分析后可发现明显的命题规律,即近十年第35题着重考查现代国际格局变迁,近三年更集中考查美苏冷战中的意识形态斗争与第三世界的斗争发展历史。立足十年高考的命题规律与知识分布,教师引导学生再次看2024年新课标卷的第35题,会发现苏伊士运河题目暗合十年命题的基本规律与趋势,应该会有曲径通幽、豁然贯通的学习成就感。

通过上述分析流程,高考题的教学运用实现第三层次的目标,即统计整合十年的同类型考题,分析归纳命题规律与知识频率,达成知识学习的精准化。

四、推陈出新——飞鸟视野转化,实践命题思路

新高考模式下采取核心素养达成的等级式评分体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立足整体视野,研究“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年的《高考试题解析》与《高考评价体系》均指出研究高考试题命题规律与命题风格的重要性,即分析研究高考题的思维过程本质上是与高考命题人在深度互动对话,有助于打通教学实践与高考考察的逻辑关节。教师在备课与上课过程中,以十年高考的考察规律与高考专业术语作为自身的专业底色,既可以避免教学过程中面面俱到与剑走偏锋的操作漏洞,也可以降低学生学业负担与畏难情绪,从而达成新课改要求的减负增效目标。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研究高考命题的规律与思路,提升教研专业素养,逐步从做题者的角色定位走向命题者的角色。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积极鼓励学生发挥主体思维,站在命题者与阅卷者立场角度上,思考高考题的命题旨归,从而清楚试题作答的基本方向,提升高考复习备考的学习效率。

高考的基础目标是考查关键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徐奉先老师提出考查关键能力的多层维度。[1]而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黄牧航老师更强调教师需要侧重研究高考题最终的价值情怀落点。[2]

教师结合上述对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35题的分析,可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与价值观念两个层面深化认识。在知识能力层面,学生分析苏伊士运河战争时期的英美博弈关系,可以理解国际关系的本质史实,即货币主导地位的变动本质反映国家实力消长与国际格局变迁,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涵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思维。在价值观念层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思考近年高考偏爱考查国际格局历史的原因,最终明晰此种考查偏向反映国家意志诉求,体现国家构建中国自主话语知识体系的史学研究趋势。

命题旨归理清后,教师可创新情境,命制与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35题同类型的模拟题供学生变式训练。就目前市面存在的高考复习模拟题来看,主要有衡水中学系列、金太阳系列、天利系列、腾远系列,教师统计分析多系列的模拟题,可发现主要的命题特点,第一种为参照高考真题的题干情境,进行选项设问的改动,此种模拟题有利之处在于贴合学生学情,耦合高考真题,可帮助学生架构熟络的高考题思维,但弊端在于题干情境过于接近高考原题,创新程度不足,不利于学生培养分析复杂情境的思维能力。第二种为参考高考真题的考查知识点,利用学术材料进行题干情境的重新设计,此种模拟题有利之处在于创设新型题干情境,培育学生灵活的变式思维,但弊端在于受限市场经济的快捷牟利要求,试题打磨时间不足,往往存在试题逻辑指向不明确的局限,不利于学生整合规律。

基于此,笔者认为,高考考试成绩与历史专业素养间,长期存在应然理想与实然现实之间的隔阂差距。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应是历史教师需要终身探究的“洞穴之光”,也是“戴着镣铐跳舞”的教育情怀所在。为达成此种目标,对高考原题的模拟性改编,可以适度考虑如下原则:

第一,依据对十年高考的统计分析,围绕高频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命题。

第二,依据高考原题的逻辑理路,契合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命题。

第三,依据高考原题的题干情境,串联与原题有联系的情境进行命题。

依据上述原则,对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35题的模拟题进行改编,改编如下:

二战后期,为规划战后的国际金融秩序,英美两国提出各自的经济方案,美国提出“怀特计划”,英国提出“凯恩斯计划”。英美两国激烈的斗争之后,英国接受了美国的方案。这结局说明

A.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

B.英国放弃经济霸主,主动依附美国

C.国际金融体系演变反映国家实力消长

D.美国与英国合作抵制苏联社会主义

面临高考的现实社会处境,教师若刻意撕裂考试与教学的关系,一味强调教学理论与专业素养,往往会让现实历史教学名实分离,使现实的中学教研活动陷入空洞的尴尬。笔者立足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35题,分析高考试题的四重运用维度后,证明高考试题用于日常教学可以培养解题技巧、串联知识主线、整合命题规律、抟成变式思维。因此,立足高考现实需求,教师可以通过研究高考原题的教学运用机制,努力达成高考试题与专业教学的平衡协调。当学生能做到对考试举重若轻,执简驭繁,教师也就可以有更多空间展示历史的专业魅力与鲜活史实,从而努力追求达成历史教学由实然走向应然的素养目标。

【注释】

[1] 徐奉先:《高考历史学科关键能力考查路径研究》,《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9年第3期,第10—16页。

[2]黄牧航:《中学历史核心素养命题的关键技术一:聚焦价值观念》,《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4年第4期,第14—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