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核心素养在高三一轮复习中的落实

2024-12-09 00:00范绮芹
中学历史教学 2024年11期

摘 要:高三既是中学教育的“收官”阶段,又是人生大学教育的“筑基”之始。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中,以简敦繁,既可助力学生掌握浅层的应试知识,也能发展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时空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落实与深化的路径包括明确阶段特征、精选史料、运用典型案例等。

关键词:一轮复习 时空观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高三历史学科一轮复习是学生扎实基础、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环。如何做好一轮复习,是高三一线老师最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为例展开一轮复习(2课时),着重在时空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上做出教学尝试,以求教于同行。

第一,重视教材“单元导言”,研读课程标准。

教材中的“单元导言”对单元内容进行了提纲挈领的介绍,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与细化。该单元课标为: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可以以填空题的方式呈现单元导言,突出“民族政权并立”“中央集权”“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军事不振”等关键词,强调从这些角度回应课标中“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的措施及影响;接着,引导学生从少数民族政权政治“因俗而治”、边疆地区经济开发、文化的互融和相互认同以及元朝大一统的再次实现、国家治理模式创新等角度展开对宋元时期“民族交融”的复习。

研读、细化课程标准,既是提醒学生在复习中抓住重点,也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正如黄牧航教授所说:“学科能够为提升学生的素养服务,但学科本身并不是目的。”[2]面对高考,复习要完成的任务除了取得学习成绩上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在备考中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等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

第二,落实时空观,强调主干重点,明确阶段特征。

“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论述。”[3]时空观是历史核心素养中重要又基础的一环。一方面,通过时间轴明晰宋元时期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比如展示这一时期重要的民族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澶渊之盟”与“绍兴和议”等发生的前后顺序,提高学生对重要史实的时间记忆。另外,展示两宋时期中国地图,强化学生对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空间记忆。再有,通过辽宋夏金元几个民族政权建立的时间呈现,强调辽政权的建立时间在北宋政权建立之前,打破学生的知识盲区,为后面整理复习北宋关于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背景做好铺垫。第四,展示两宋时期政治高度集权与变法、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宽松、军事不振、思想文化高度繁荣的具体史实,与学生课前的知识归纳作业作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宋元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从政权并立到统一,突出该单元主题:制度改革和民族融合。围绕两个主题词展开单元复习,学生就能抓住要点,化繁为简,在细化知识点后始终不忘宋代的时代特色、阶段特征。

第三,精选史料,在历史解释中完成知识点的再次整理、归纳与迁移运用。

本课教材的编写逻辑思路和因果关系明晰:巩固政权的背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改革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王安石变法四个环节。在复习中,我在教材叙述逻辑的基础上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从两宋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四个方面展开,既有照顾教材的编写逻辑,又从维度意识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两宋的发展情况。

教师再次呈现两宋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史实,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然后,教师运用文献史料等引导学生回顾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背景。

材料一:(燕云十六州)这一带古往今来就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有较充足的劳动力和兵源,且既有适合农耕、提供财富的大同盆地和冀北平原沃土……还有太行山及其支脉燕山等可作防守屏障。从燕云十六州向南就是中原的一马平川,任何觊觎汉地富庶的游牧民族即使缺乏进取心,也会因为拥有这片土地后对南面的中原王朝形成天然而巨大的战略威慑、并使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铁骑下而感到高枕无忧;相反,失去了这片土地的南方的皇帝们一定会如鲠在喉、寝食难安。

——据李强《辽太祖阿保机的耶律家族》整理

材料二:建隆二年(961),(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赵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北宋初年的社会背景:局部的统一、历史教训、边境危机、相权膨胀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强化学生对“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措施的具体知识要点再现,并用表格的方式呈现,明了清晰(表1)。

跟新课不同的是,复习课中更要重视和强化学生对史料的理解与知识的迁移运用。下面的试题改编自2023年重庆缙云教育高三9月检测第16题。

材料:唐初,三省以尚书省为首,尚书令地位极高,较难控制其权力。唐太宗继位后,因为他曾任尚书令一职,“其后人臣莫敢当”,其官职时有空缺,久而久之尚书令演变成一个荣誉职衔。唐太宗在位时,以三省之外的官员“参预朝政”,之后又在相位中添入“同平章事”等称号,位同三品。唐高宗在位时下令废除尚书令一职,后期又以“北门学士”分宰相之权。唐玄宗时“临时”命翰林学士以协助政务为由帮助皇帝起草诏书。唐德宗时翰林学士代行中书之职,成为“内相”。唐宪宗时命翰林首席学士掌制诏印,拥有独立的行政机构,与帝相共商国家大事。此后,翰林学士承旨成为制度,其权力凌驾于中书门下之上,中书门下逐渐脱离中枢体制。此外,还出现拜计臣为“计相”、君主直接控制军事力量神策军等现象,都属于削弱三省权力的一部分。这为北宋三省六部制的调整埋下了伏笔。

——据蔡澄《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制度缺陷及其变迁》整理

(1)根据材料,简析唐朝三省权力旁落的制度因素。

(2)结合所学,比较唐和北宋中央机构运行的不同之处。

(3)指出唐和北宋中央机构的相同之处。

教师带领学生从审题、概括材料要点入手,得出唐朝三省权力旁落的制度因素有:皇帝通过空缺官职、荣誉职衔的方式架空、削夺尚书权力;皇帝命三省以外的官员参与决策并将其制度化,削弱了中书门下的地位;皇帝直接控制财政、军事大权,分散了中书门下的权力。这一小问既考查学生的材料概括能力、史论结合的表达能力,又引导他们从制度设计层面理解宋代中央制度改革的背景。针对第二小问,在梳理唐宋中央制度知识点的基础上,学生得出唐三省六部制与宋代“二府三司”的“程序分工”与“职能分工”之别;但关于“唐代官位与职权具有一致性,宋代多采取临时差遣的方式展开”这个差异,高一新授课时可能没有怎么涉及,教师可以在此拓展宋代官僚制度中“官”“职”“差遣”的相关知识。在复习中,利用习题进行历史知识的补充与拓展是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知识和阶段特征理解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从制度设计差异到制度相同点,第三小问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制度的变与不变都服务于政治建设与国家管理,也是唯物史观的一种表现。

继续通过史料阅读,理解宋初制度改革带来的影响,有意识培养学生从史料陈述的角度展开“一分材料得一分观点”的历史解释能力。

材料一:从祖宗之法的实施结果来看,除弊和防弊的确大见成效。一是彻底铲除了对皇权威胁的“心腹之患”。二是彻底扭转了150多年藩镇自立、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三是通过分割事权制度的设计,使君主专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四是重文轻武的国策,为文官政治奠定了基础。后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将“唐宗”“宋祖”相提并论。

——选自社科版《中国通史》

材料二:臣观治平二年,天下所入财用大数都约缗钱六千余万,养兵之费约五千万,乃是六分之财,兵占其五。

——陈襄《论冗兵札子》

材料三: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令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选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

——包拯《论冗官财用等》

学生基本能从材料中归纳出,宋初改革带来巩固国家统一、强化中央集权的积极作用,也能看到军队不断扩充、财政压力大、权力分割过细、官僚机构膨胀、制度过于僵化、影响行政效率等消极影响,形成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的意识与思维。

第四,运用典型案例,提炼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要素,渗透家国情怀。

王安石变法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叙述不多,但在选择性必修1中有较详细的论述。在归纳王安石变法在富国、强兵、取士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历史时期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王安石变法失败,当世与后世对变法失败和王安石其人有诸多评价。在此,利用典型案例进行历史人物评价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传家集》卷六十《与王介甫书》

材料二: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七十四

材料三:熙宁排公(王安石)者,大抵极诋訾之言,而不折之以至理。平者未一二,而激者居八九。上不足以取信于裕陵(神宗),下不足以解公之蔽,反以固其意而成其事,新法之罪,诸君子固分之矣。元祐大臣一切更张,岂无偏无党者哉?

——陆九渊《陆九渊集》卷十九《荆国王文公祠堂记》

教师引导学生从改革内容不得人心、个人性格执拗、改革策略不得当等角度分析古人对王安石其人的评价,但会发现古人并未从改革内容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角度展开评价。于是,我们把历史人物放在更广阔的历史时空中考量,通过古今对王安石评价的差异思考其背后的原因。

材料一: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矻矻焉穷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传家集》

材料二: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在司马光与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截然不同的评价中,学生意识到从司马光与梁启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立场考量评价历史人物。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思路进行整理与完善,总结评析历史人物的方法:其一,考察材料所呈现的视角,即材料从哪个(几个)方面来表现历史人物;其二,考察材料出现的年代,理解不同时代的主流思想;其三,考察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身份地位等,理解不同作者的立场。从具体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出发,结合当世后世不同评价,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史料展开历史解释,另一方面,在评价历史人物中也要启迪学生从王安石变法中感受王安石富国强兵的抱负与坚持。通过理性分析与感悟相结合,提升学生对北宋统治危机与制度改革社会变革之间关系的认识。这也回应了“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4]这一“家国情怀”的素养要求。

至此,教师引导学生构建起:前代之弊—防弊之策—“三冗两积”—锐意改革的北宋“政治和军事”的框架,形成“北宋改革是适应社会变化的重要手段,但改革也会带来新问题”的观念,深化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认识。

综上,高三一轮复习既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渗透阅读教材、整理教材核心要义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史料、素材把握、理解关键概念,深化对具体历史问题和现象的分析与认识。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注释】

[1][3][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3、42、44页。

[2]黄牧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年第11期,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