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编者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精心编制的教学载体。受制于篇幅限制,教材内容多言简意赅。但知识间的联系、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通常隐藏在这些简短文字的背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课提及了许多殖民时代的地名,这些地名隐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对这些地名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好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教材 隐性知识 世界殖民体系 有效教学
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依据。受制于篇幅限制,教材内容多言简意赅。知识间的联系及知识本身的内涵和外延通常隐藏在这些简短文字的背后。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采用合适方法,从而将隐藏的内容外化。在此笔者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课为例谈一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基于教材:找到教学中的“点”
教学中的“点”指教学的角度。它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是教师教学的切入点。好的教学角度应基于教材,从教材出发。
本课引用了一幅《英国殖民者在非洲的野心》的漫画(图略),反映了罗得斯的殖民野心。罗得斯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在南部非洲殖民扩张的策划者和行动者。在本课《列强瓜分非洲》的地图(图略)中就有以罗得斯名字命名的殖民地“罗得西亚”。这样的称呼有着浓厚的殖民色彩,是西方列强殖民世界的缩影。
这样的地名在本课有好几处,巴西、菲律宾、巴达维亚都属此类。巴西的国名源于葡萄牙语,因当地盛产的红木与一种被称为“巴西”的东方红木相似,故名。菲律宾的名称源于西班牙王储菲利普,1542年由西班牙人命名。巴达维亚是荷兰的别名,1619年由荷兰人建立。可见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标志,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通过对这类地名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各殖民国家在不同地区的殖民扩张情况”[1],通过对这类地名涵义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
“学习是人获得新知并引起内在素养与外在行为变化的过程”[2],只有学习者的身上出现了思维和行为的变化,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才能产生。当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一边讲述上述内容,一边向学生呈现标注了上述地名的世界地图时,笔者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专注的眼神中流露出了求知的渴望。
二、适于教材:确立教学中的“线”
教学中的“线”指教学线索。它是教材知识的勾连线,也是课堂教学的牵引线。好的教学线索应适于教材,合于教材。
本课时间跨度大,前后四百多年;空间范围广,涉及亚非拉三大洲。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3]基于此,笔者确定了如下教学线索:从殖民时代的地名看列强的殖民扩张。
1.从拉丁美洲国名涵义看早期殖民扩张的目的。拉丁美洲是最早被欧洲殖民者征服的地区。到16世纪中叶,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已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通过呈现拉丁美洲国家国名涵义,可以更好理解早期殖民扩张的目的。
从上表可知,拉美国家的国名隐含着殖民者的物质欲望,哥斯达黎加是“富裕的海岸”,波多黎各是“富裕的港口”,阿根廷是“出产白银的地方”,巴西是名贵树种“红木的国度”。这反映了早期殖民扩张的目的是掠夺财富,积累资本。
2.从非洲地名涵义及分布看殖民扩张的阶段及动因。19世纪中叶以前,殖民者在非洲的活动多局限于沿海地区。19世纪后期列强加快了侵略步伐,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通过呈现部分非洲地名,可以更好理解殖民扩张的阶段特征。
从上表可知,15—16世纪的非洲地名多以当地资源命名,反映了早期殖民扩张直接掠夺财富的特征;19世纪中期后的非洲地名多以殖民者名称命名,体现着列强对非洲的瓜分。结合教材地图《列强瓜分非洲》可知,15—16世纪的殖民地多分布于沿海,19世纪中期后的殖民地多分布于内陆。这说明殖民者对非洲的殖民经历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本课的重点,罗得西亚殖民地的建立过程就蕴含着变化背后的动因。
材料一 罗得斯大声疾呼:你们的贸易范围在整个世界,你们生命活动的舞台,不在英格兰,而在整个世界。
——张红《论罗得斯的扩张帝国主义》
材料二 在罗得斯看来,进占马塔贝莱兰和马绍纳兰,不仅意味着继续向北扩张……,还意味着可能获得更多矿产利益。
——刘伟才《塞西尔·罗得斯与英属非洲的殖民开拓》
材料三 1893年11月1日,马塔贝莱人出动了所有精锐部队,……总兵力达七、八千人……,马塔贝莱人数量上占明显优势,但他们的武器太原始,英国人则拥有机枪、大炮等杀伤力很强的武器。……结果短短两个小时的战役阵亡将士就达1000多人。
——汪津生《塞西尔·罗得斯殖民事业研究——关于非洲殖民主义史的个案研究》
综合材料可知,在工业革命的助推下,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明显增加,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技术得以显著改善,西方列强具备了瓜分非洲的动机和能力。
3.从印度城市地名变迁看殖民扩张的影响。殖民扩张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是本课的重难点。此部分内容在教材正文没有明确提及,课后学习拓展部分则以印度为例对其进行了说明。教师亦可通过呈现印度城市地名变迁进行讲解。
加尔各答是英属印度的统治中心,历史上的加尔各答被称为“黑白城”和“宫殿之城”。
材料四 在人们的日常称呼中,逐渐将英国—欧洲人居住的南城称为“白城”,而本地人聚居的北城称为“黑城”。
——孙超《殖民时期印度加尔各答的城市更新运动》
材料五 农村经济的解体,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众多的小农被迫离开依附的土地,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计。众多闲散的劳动力资源为印度工业资本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李国强《加尔各答的近代化: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
材料六 城市里已有煤气灯、自来水和电报,还有博物馆、动物园、画馆、花园和球场,城市建筑充满了维多利亚风情,城市处处散发着近代工业化的气息。
——李国强《加尔各答的近代化: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
问题:“黑白城”和“宫殿之城”的称呼说明了什么?
“黑白城”折射出印度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殖民者在印度大量定居,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传统经济结构遭到破坏。“宫殿之城”的称呼说明西方文明在印度广泛传播,现代化进程在印度开启。
三、高于教材:构建教学中的“面”和“体”
教学中的“面”指教学内容的拓展,“体”指课程知识的深化。教学中的“面”和“体”有助于教学升华。教学升华是教学的落脚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决定着课堂的价值和品质,能够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好的教学升华应基于教材,高于教材。
“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6]这是教材对殖民统治的总体评价。二战结束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都致力于摆脱这种不合理状态,许多非洲国家都更改了国名。“黄金海岸”改为加纳;“象牙海岸”改为科特迪瓦,“奴隶海岸”改为贝宁。罗德西亚改为津巴布韦和赞比亚;贝专纳改为博茨瓦纳;民主刚果改为扎伊尔。据统计,二战后非洲有23个国家或地区改换了名称。非洲国家为什么要更改国名,教师可以呈现材料引导学生思考。
材料七 1971年,蒙博托发起了“纯正性”运动,鼓吹民主刚果文化的纯正性。按照他的说法,“纯正性”运动的目的是要重新焕发扎伊尔的精神,因此要摧毁令人痛恨的殖民时期的所有东西,西方的服装、名字、地名都是非法的。根据蒙博托的命令,所有刚果人的基督教名字都被要求去除,民主刚果的国名也被改为“扎伊尔”。
——闫健《国家构建中的“双重悖论”与国家失效——以民主刚果为例》
材料八 比利时资本控股的上加丹加联合矿业公司在刚果(金)(也称民主刚果)独立前基本垄断了当地的矿业生产,加丹加和南开赛分离势力得到该公司的支持。独立后,刚果(金)政府虽然对上加丹加联合矿业公司进行改造,拥有部分股权,但实际操控权仍掌握在比利时人手中。
——孙红《刚果(金)独立以来的政治发展进程及特点》
问题1:二战后非洲国家为什么要更改国名,请以民主刚果的例子加以说明。
问题2:民主刚果的目的能否达到?请结合材料说明。
综合材料可知,民主刚果的改名是出于去殖民化的需要,这样的做法有助于维护民族独立。但民主刚果的经济命脉依然受西方国家控制,去殖民化的目标不可能完全实现,1997年扎伊尔再次改名民主刚果。这说明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秩序依然存在,发达国家主宰世界的局面并未彻底改变。唯有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殖民主义的影响。
新课程推行以来,教材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已不是单纯的知识载体,而是情境构建的载体。在情境构建上,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显性知识,还要深挖教材的隐性知识,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注释】
[1]尹明明、鲁运庚:《近代的殖民扩张与世界地名——兼论地名学与历史研究的关系》,《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02年第8期,第54页。
[2]孟凡霞、叶小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做中学”》,《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3年第15期,第4页。
[3]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6页。
[4] 郭旭东:《拉美国家国名的多重内涵》,《新西部》2011年第9期,第255页。
[5] 候涛:《非洲独立国家改国名雪国耻》,《环球时报》2019年3月12日,第13版;孙恒忠:《非洲地名的殖民起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第75页。
[6]《中外历史纲要(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76页。
中学历史教学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