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本课导入”资源,为学生学习构建了真实生动的历史场域,其多维价值应得到充分开发与运用。开发角度可从图片入手,挖掘其背后历史及对教学的作用。这一资源的教学运用路径可在课标要求、课堂活动、课后评价等全过程之中展开。论文以波特兰海图为例,通过关联课程标准来确定教学目标,找准教学契合点;以新型航海图特点等设计学习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以现存波特兰海图数量统计设计课后作业夯实素养提升点,促进教学提质。
关键词:“本课导入” 教学资源 波特兰海图 运用路径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必教材基本上在每课“本课导入”栏目中的左侧配有图片,右侧则用文字对其进行叙述说明。图文并茂的课文开头为学生学习构建了真实而生动的历史场域,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链接知识重难点,达成学习目标。但是,在平时教学中图片往往被忽略,致使“本课导入”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一、多维度挖掘“本课导入”资源价值:支撑大航海时代的波特兰海图
“本课导入”资源教学价值应得到充分重视与开发。开发这部分资源可以从其历史与教学价值维度入手,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这幅图片背后的历史逻辑是什么?2.为什么教材在这里呈现这幅图片?3.这幅图片与文字的呈现对学生学习有什么帮助?
本文以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为例进行阐释说明。作为统编教材新增内容,第6课“本课导入”呈现了一幅新型航海图,并在所配的文字中写道,航海图是人类走向海洋的必备工具。波特兰海图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并与地理学、航海学交叉融合。因大多师生此部分专业知识较为缺乏,此图基本没有得到使用。
(一)波特兰海图的历史价值。据相关中外文献的阅读整理,此海图是制作于意大利热那亚的波特兰海图“比萨图”[1],为现存最古老的波特(托)兰海图。[2]波特兰海图大致存在于13至18世纪,上承13世纪以前欧洲古老的宗教神学舆图,下接18世纪以后的现代海图。[3]作为航海的必备工具,此类图大多是用墨水手工绘制在牛皮纸或羊皮纸上,方便随身携带,但是容易褪色和磨损。波特兰海图早期绘制与使用的基本范围在地中海地区,随着全球航路的开辟而扩大至全世界。[4]它经历了由区域性向全球性发展、由被一国垄断到全球共享的过程。
早期波特兰海图推动了欧洲由依靠陆地景观的岸边航行转为可以依据方向的远洋航行。它真实地绘制出了港口与海岸线的形状并且在海洋部分有多个指南针,在指南针上伸出32条恒向线,水手只要沿着航线航行即可。[5]当时中国的指南针传入使得远离陆地的海上航线诞生,对欧洲人的海上探险和绘制新型海图起了重要作用。指南针的应用催生了波特兰海图,早期波特兰航海图呈现了中世纪晚期欧洲人的地中海地理知识和地图绘制技术,对地中海及周围的探索是欧洲航海史和制图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为后来西欧国家的海上探险活动积累了技术与经验。
波特兰海图在新航路开辟中起了关键性作用。13至17世纪,波特兰海图是水手、商人、贵族的私人财产,是财富的象征。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先驱者,葡萄牙不断沿大西洋南下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因为拥有了非洲西海岸的波特兰海图,葡萄牙垄断了非洲西岸的多角贸易。葡萄牙航海王子恩里克也拥有了“杂货商”称号。[6]
指南针的应用催生了波特兰海图,印刷术的传入复活了托勒密地图,波特兰海图与托勒密地图支撑起了大航海时代。从15世纪20年代到17世纪20年代持续了两百年的大航海时代,从航海图到世界地图的变迁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大规模改变。
(二)波特兰海图的教学价值。梳理了这幅图片背后的历史,就能比较清晰地把握教材在“本课导入”部分内容的变化。相比旧教材托勒密地图,新型航海图更早更直接地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技术条件,并在整个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统编教材吸收了史学界研究的学术成果,意在强调新航路开辟与新型航海图、地圆学说等技术条件与理论支持密切相关,特别是指南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合对这幅现存最早的波特兰海图历史价值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在真实历史情境中深刻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进程,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改变。
二、全过程运用“本课导入”资源路径:贯穿教学的波特兰海图
正如有学者谈到:“鉴于教材大字表述的是历史史实知识,教材编写者认为教材的辅助系统更有利于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7]以素养目标为指向,“本课导入”资源的全过程运用可从课标要求、课堂活动、课后评价等三方面,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这一教材资源体现了哪些课标要求?2.如何用这一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情境?3.如何将这一教学资源运用到教学评价中?
第一,关联教材资源与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找准契合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全球联系的建立”这一专题学习中要求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的重要节点。”[8]《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是本课的重点,其影响则是需要突破的教学重难点问题。[9]结合课标与波特兰海图特点与历史等,第6课的部分教学目标可以表述为:通过新旧航海图对比,分析新航路开辟动因;通过航海图制图地点、绘制方式等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通过航海图与世界地图的发展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不断改变。
第二,激活教材资源,进行情境设计,突破教学重难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是考试命题的主要原则,并列举了学习情境、生活情境、学术情境、社会情境等四种重要情境。[10]核心素养作为综合性品质,在特定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对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展开。[11]从13世纪到19世纪波特兰海图见证了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发展、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海外殖民扩张与全球联系建立等。在突破“开辟新航路的动因与影响”这一教学重难点时,可以对波特兰海图变迁进行学习、学术等情境设计,发挥“本课导入”栏目的素养培养功能。
材料一 海图的前身是航海日志。现存最古老的航海日志,是公元前4世纪爱奥尼亚人所著的《环游记》。在这本书中,详细记载了东地中海与黑海的标志物、供水点、港口、特产、暗礁等危险区域,海岸线、港口之间的距离等内容。漫长的中世纪中宗教神学舆图在欧洲占主流地位。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航海图的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
问题1:结合材料一及P34“本课导入”内容,简析13世纪末14世纪初新型航海图的特点与作用。
问题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图像史料与文献史料的信息整理,引导学生从时间与空间上,以实证意识理解新型航海图特点与作用,感受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改变。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从技术、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从而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教材资源分析问题。
材料二
波特兰海图制图地点变迁图[12]
问题3:根据材料二,概述波特兰海图制图地点、制图方式变迁情况并分析影响变迁的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对制图地点变迁概述与原因分析,先引导学生建构起对新航路开辟全过程的整体认知,再构建新航路开辟与欧洲海外殖民扩张、世界贸易发展、近代自然科学进步、经济全球化等的结构化认知。15世纪末以后,制图地点从热那亚、威尼斯等地逐渐向里斯本、果阿等地转移。这些信息背后反映的是伴随新航路开辟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情况。在17世纪以后出现了印刷图,手绘图逐渐减少,这体现出近代自然科学进步与世界市场的需求。通过这一问题,推动学生深度整合知识解决问题,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这一重难点问题。
第三,拓展教材资源,促进评价反馈,夯实素养提升点。在评价上可对教材资源进行整理与拓展,设计问题与习题。问题与习题要按照时间或空间等逻辑顺序,精心设计,这样既能体现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又能体现知识建构的严谨性。同时,习题要能体现出学科知识体系、能力发展的阶段目标,有层次性,符合学情,又能促进理解。教师可以命制波特兰海图在13至19世纪数量变化的探究习题,考查并促进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的发展。
材料三
现存波特兰航海图不同时期的数量统计图
——改编自Richard Pflederer Finding Their Way at Sea: The Story of Portolan Charts , the Cartographers Who Drew Them and the Mariners Who Sailed by Them
材料四 在15世纪末,波特兰海图上出现纬度标注,至18世纪出现经度标注。早期航海图多用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书写,后期大量出现荷兰语和英语。18世纪,英国大量制作和出版了专业的、类型丰富的地图,手绘波特兰航海图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航海图的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等
(4)概述材料三统计图中现存波特兰航海图数量变化情况。
(5)结合材料三、四与所学知识,在统计图中任选一个时期对现存波特兰海图数量变化情况进行阐释。
设计意图:首先,本题追求形式的新颖灵活性。不同以往传统的材料题对背景影响的考查,本题以数量统计图的形式呈现,以对数量变化情况进行阐释来提问,对学生的审题与解题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突出“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情境一致性。从教材出发设计评价情境与任务,改进“教—学—评”的分离性与碎片化情况。同一主题情境更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形成知识的整体性、连续性、深刻性认知。再次,体现对学生知识结构化的评价。此题考查从13世纪到19世纪大跨度的时间,评估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原因、过程、影响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建构13—19世纪世界发展进程的结构化知识。此外,侧重评价的分层性。第一问从表象出发,让学生概述变化情况,第二问则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阐释,体现学业质量在不同层次水平的要求。通过问题1,评估学生在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等方面学业质量水平1所达到的程度。通过问题2评估学生在学业质量水平3—4达到的程度。最后,本题开放性特别强。可以任选图中七个时段中的一个进行阐释。每个时段都可以评估不同知识与素养。第一、二时段的数量非常少,这两个阶段是对意大利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中国的指南针等史实的考查。第三、四、五时段的16至17世纪增长迅速、数量多,这三个时期可以将新航路开辟、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发展等知识联系起来。第六、七时间段的18世纪至19世纪数量急剧减少,这两个时间段考查学生对近代自然科学、英国等海外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知识的联系。选取第一时段与数量最多的1600—1699年时段作答,示例见下:
时间段:14世纪(1300年)之前数量极少,只有1张。
阐释:13世纪的欧洲仍然处在中世纪,自然科学与文化思想被基督教控制,欧洲人对海洋探索较少;数量极少与年代久远、保存不当也有关。现存最早热那亚的“比萨图”出现与意大利商品经济发展、对金银财富渴望、人文主义有密切关系,从外因来看,中国的指南针传入更容易测定船只方位,为其提供了技术条件。当时波特兰海图真实地绘制出了港口与海岸线的形状,呈现了中世纪晚期欧洲人的地中海地理知识和地图绘制技术;是欧洲航海史和制图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时间段:1600年至1699年增长迅速,数量最多。
阐释:随着全球海陆大通,欧洲航海家将波特兰海图带到了全世界,在与当地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几乎带动了全球制图业的快速发展。制图地点逐渐向新兴的沿海国家及其殖民地转移;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绘图技术的进步,波特兰海图上被标注了经线和纬线,增强了实用性与科学性。波特兰海图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推动了众多新航线的开辟。同时,此时波特兰海图也成为英国、荷兰等国家开进行殖民扩张的工具,促进地理学、地图学的发展。
从部分学生的作答内容可以知道,时空错乱较为严重,无法准确运用13世纪至19世纪世界史的相关内容分析阐释问题。这时教师应及时进行评价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明确时序并建构结构化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用教材与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素养的提升。
教师用教材教,学生用教材学,用好教材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充分挖掘与运用“本课导入”资源成为用好教材的重要抓手。对教学资源挖掘维度与运用途径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完善。
【注释】
[1][日]宫崎正胜,朱悦玮译:《航海图的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65页。
[2]英文名字为portolan chart 或portulan chart,国内译作波特兰、波尔托兰、波特兰、波多兰等。
[3]Richard Pflederer, Finding Their Way at Sea: The Story of Portolan Charts, the Cartographers Who Drew Them and the Mariners Who Sailed by Them, Houten: HES & De Graaf, 2012, p. 140.
[4]何国皤、韩昭庆:《波特兰海图研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第76页。
[5][日]宫崎正胜,朱悦玮译:《航海图的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第60—65页。
[6][日]宫崎正胜,朱悦玮译:《航海图的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第85页。
[7]陈志刚、杜芳:《基于主题教学的高中统编教材内容整合》,《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年第2期,第11—17页。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第16页。
[9]徐蓝、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第97—98页。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第59页。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第63页。
[12] Richard Pflederer, Finding Their Way at Sea: The Story of Portolan Charts, the Cartographers Who Drew Them and the Mariners Who Sailed by Them, p. 80.
中学历史教学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