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术情境在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深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课堂教学中的学术情境与教育测量中的学术情境各有侧重,前者侧重于教学,落脚点在“学”;后者侧重于评价,落脚点在“评”。学术情境构建路径有二,一是围绕史学方法构建,二是围绕史学争论构建。构建学术情境时应注意避免断章取义、适切学生认知水平、问题与学术情境要有适量间距、情境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尽量采用直接史料及不可偏离课标要求。
关键词:高中历史 学术情境 构建路径和原则
学术情境,是“指历史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如历史学家对某一历史问题有多种看法等”。[1]作为最接近历史研究的一种情境,在教学中适量恰当地构建学术情境,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深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充分感受学科魅力。下面就如何构建学术情境,略陈固陋。
一、课堂教学中的学术情境与教育测量中的学术情境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学术情境与教育测量中的学术情境有所不同。课堂教学中的学术情境,侧重于教学,落脚点在“学”;教育测量中的学术情境,侧重于评价,落脚点在“评”。有鉴于此,课堂教学中的学术情境,重在让全体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如课前搜集材料、证据,课堂上合作探究,一人回答问题不正确或不完整,其它人可以纠正或补充,鼓励为主,拒绝胡搅蛮缠;教育测量中的学术情境,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任务,考查其在陌生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能单打独斗,所作答案强调论从史出、逻辑完整,试题参考答案常附有评分标准。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学术情境应该更加开放,应更加重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师生双方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愉快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术情境的构建路径
1.围绕史学方法构建学术情境
史学研究强调史料实证,柯林武德说:“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证据在这里是那些个别地方就叫做文献的东西的总称;文献是此时此地存在的东西,它是那样一种东西,历史学家加以思维就能够得到对他有关过去事件所询问的问题的答案。……不管它们的答案如何,历史学家们都会同意历史学的程序或方法根本上就在于解释证据。”[2]当然,研读文献只是一方面,最好还要有其它材料证明,才能形成证据链,帮助学生树立证据意识。
统编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Ⅰ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有《燕然山铭》石刻,因图片模糊不清,经常为教师所忽略。此摩崖石刻1990年发现于蒙古国中戈壁省杭爱山,2017年经齐木德道尔吉、高建国实地考察,最终确认是89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大败北匈奴而作的《燕然山铭》。依据《燕然山铭》的确认过程,学术情境构建如下:
材料一
摩崖石刻拓片
石面虽经简单平整,仍凹凸不平;加之岩石坚硬,镌刻字体大小、刻画深浅稍有差异。石面右半部分较为破碎,兼覆有黑色岩锈,字迹较为模糊;左半部分是铭文结尾,石面较为平整,部分字体稍大、字迹清晰。……(整体)经历了近两千年的风吹雨淋,石面风化较为严重,字迹漫漶,辨认难度很大。
材料二
通过照相、拓片,逐字辨识、抄录,最终确认该摩崖石刻共20行,可辨认字迹229字,正好可以跟《后汉书·窦宪传》里班固作的《封燕然山铭》对读。录文中带“□”文字,表示字迹模糊、无法辨识的字体,但根据其位置和《后汉书》的对比可以确定大约是什么字;带“○”文字表示摩崖中没有、但《后汉书》有录文字;圆括弧( )内文字表示摩崖与《后汉书》所记不同的文字。
——摘编自齐木德道尔吉、高建国《蒙古国<封燕然山铭>摩崖调查记》
问题:
1.材料一属于什么研究方法?(实地考察,田野调查法。)
2.材料二属于什么研究方法?(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二重证据法。)
3.你认为历史应该如何研究才能得出较为客观、正确的结论?(通过文献研读、田野调查、文献与文物对勘等,获得多种证据,形成证据链,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方能得出较为客观、正确的结论。)
此类情境重点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实证意识。”[3]
2.围绕史学争论构建学术情境
历史是复杂的,正如E.H.卡尔所言:“历史一直被叫做一具缺少许多零配件的、巨大的钢丝锯。”[4]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由于一手材料的缺失,导致同一历史事件留下了不同的记录和解释。因此,学术争鸣屡见不鲜。利用学者的不同观点构建学术情境,在教育测量中比较常见,比如2011年全国高考历史新课标卷的第41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此类情境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辩证思维,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提供的材料,用多个史实论证说明其中的一种观点,让学生用历史学家的眼光审视历史、探究历史,促使学生明白任何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是在特定、具体时空条件下出现的,需要全面、辩证地予以评价。
三、学术情境的构建原则
学术情境的构建,不可率性而为,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有论者精辟指出需注意三点:“一是选用学术情境时,应避免断章取义误读学者原意;二是学术情境要适切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不违背作者原意的前提下,必要时应做适当加工;三是问题与学术情境要有适量的间距,二者既不能割裂开来,也不能无缝对接。”[5]
我们认为除此之外,还应关注四点:
一是情境的复杂性,让学生多角度认识历史。比如历代对汉武帝的不同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汉武帝,从而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
二是情境的开放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便于学生有效融入,答案不必唯一,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大家都能获得成功的乐趣。
三是尽量采用直接史料,即出土文物、当事人及时人的书信和日记、档案等原始记录。比如讲授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可以展示:
27.他们宣传说,当钱币扔在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
36.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忏悔,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赦罪或全部免罚。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摘录
让学生研读当事人的文章,有助于理解宗教改革的实质和意义。
四是不可偏离课标要求,比如在教学戊戌变法内容时,有教师设计如下:
戊戌变法——光绪皇帝死亡之谜
材料一 十月初十日,上率百僚,晨贺太后万寿……上步行自南海来,入德昌门。
——摘自恽毓鼎《崇陵传信录》,转引自戴逸《光绪之死》(载《清史研究》2008年第4期)
材料二 (农历十月十八日,皇帝)心急跳,神衰,面黑,舌黄黑,而最可异者则频呼肚痛。
——屈桂庭《诊治光绪皇帝秘记》,转引自钟里满《清光绪帝砒霜中毒类型及日期考》(载《清史研究》2008年第4期)
材料三 (农历十月)十一日,皇太后谕张中堂之洞曰:“皇上病日加剧,头班用药不效,予因日来受贺、听戏劳倦,亦颇不适,你看如何?”
——杜钟骏《德宗请脉记》,转引自钟里满《清光绪帝砒霜中毒类型及日期考》(载《清史研究》2008年第4期)
材料四 (公历11月)13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发布上谕:“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
——王道成《慈禧光绪的恩怨情仇》(载《清史研究》2009年第3期)
材料五 (公历11月)14日,清朝宫廷又颁布一道征召良医上谕,称……同日太后懿旨:溥仪继为皇帝……1908年11月14日下午5-7时,光绪皇帝去世。
——崔志海《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之死与美国政府的反应》(载《清史研究》2009年第8期)
问题:(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及自己的理解,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光绪死亡之谜”为主题编制大事记。
(2)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请就此给予简要说明。
(3)能否认定材料四、材料五所述,系太后精心布置的“善后”事宜?请说明理由。
这一设计明显不符合课标对戊戌变法教学目标的要求——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所以赵亚夫教授以此课为例明确提出:“反对以史学的名义窄化中学历史教育。”[6]
卢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7]学术情境的构建正是为了让学生喜欢你所教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去探索。
【注释】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9、6页。
[2][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等译:《历史的观念》(增补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页。
[4][英]E.H.卡尔著,陈恒译:《历史是什么》(增补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95页。
[5]沈克学等:《高中历史学术情境试题的应对方略》,《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年第10期,第67页。
[6]赵亚夫:《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年第1期,第6页。
[7][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论教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384页。
中学历史教学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