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史料的历史教学探索

2024-12-09 00:00代斌郑林
中学历史教学 2024年11期

摘 要:受课堂时间以及教学内容的影响,一节课不大可能花太多的时间对多组史料进行深度分析,教师可以在多组史料中,确定一则核心史料,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分析,涵养学科素养。应用核心史料时,教师需补充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演变逻辑;结合具体史实,分析史料深层信息;围绕教学目标,恰切补充其他史料。

关键词:核心史料 历史教学 统编教材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历史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学会全面、发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论证历史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1]“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和解读,并在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加以运用。”[2]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如何恰切运用史料,达成教学目标,一直是教师们思考和探索的主要问题。我们可以在多组史料中,确定一则典型史料,可称之为核心史料。确定核心史料的标准如下:第一,契合目标,能够统领其他史料;第二,来源可靠,能够反映历史实际或时人看法;第三,信息丰富,能够关联教材和充分研讨。本文以广州市历史教研活动,代斌老师所执教的公开课: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例,探索如何基于“核心史料”开展历史教学。

一、核心史料的选取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3]基于教材内容和学情,我们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在大量搜集、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基于确定的课程目标,代斌老师选取了1941年5月25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写的对党内的指示《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一文,作为核心史料,开展课堂教学。

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

(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一)日美妥协,牺牲中国,造成反共、反苏局面的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正在日美蒋之间酝酿着。我们必须揭穿它,反对它。

(二)日本帝国主义以迫蒋投降为目的的军事进攻,现已告一段落,继之而来的必然是诱降活动。这是敌人一打一拉、又打又拉的老政策的重演。我们必须揭穿它,反对它。

(三)日本和军事进攻同时发动了谣言攻势,例如所谓“八路军不愿和国民党中央军配合作战”,“八路军乘机扩大地盘”,“打通国际路线”,“另立中央政府”等等。这是日本挑拨国共关系以利诱降的诡计。国民党中央社和国民党报纸照抄散布,不惜和日本的反共宣传互相呼应,其用意所在,甚为可疑。我们也应揭穿它,反对它。

(四)新四军虽被宣布为“叛变”,八路军虽没有领到一颗弹一文饷,然无一刻不与敌军搏斗。此次晋南战役,八路军复自动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两周以来在华北各线作全面出击,至今犹在酣战中。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一切对于共产党的污蔑,其目的都在使抗战失败,以利投降。我们应发扬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反对一切失败主义者和投降主义者。

【注释:晋南战役,即中条山战役。一九四一年五月,日本侵略军以约十万人的兵力进犯黄河以北位于晋南、豫北的中条山地区。集结在这个地区的国民党军队约十五六万人。这些国民党军队,本来以反共为主要任务,对日军缺乏作战准备,在日军进犯时,大部分采取避战方针。因此,虽然华北各地的八路军主动出击,截断了同蒲路、正太路、平汉路、白晋路等日军的交通线,给国民党军队以积极配合,国民党军仍然全部溃败,在三周之内损失兵力约七万余人,丧失了中条山及附近地区的大片国土。】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4页

之所以确定这则史料为本节课的核心史料,主要有以下理由:

第一,该史料契合教学目标,有助于理解本课教学重点。

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切的史料,是史料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筛选史料,有选择、有目的地将史料呈现给学生,设计合理、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获取信息、思考问题来认识和学习历史,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历史学科特有技能的训练。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则史料,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一历史认识,毛泽东在1941年的指示中已经提出。通过联系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对这则史料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总结,用大量史实说明观点,可以做到论从史出,深化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一历史认识的理解。同时这则史料也创设了与学生基本认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流砥柱作用是后人的评价”相冲突的学术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推进。

第二,该史料是第一手史料,可以用来重现历史真实。

史料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提供的是确定的历史结论而不是史料,特别是经常运用历史学家的认识来证明课本或老师的观点。这样虽然也能深化学生的历史认识,但是缺乏学生主动的建构,更无法达到课标要求的“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史料探究的过程,也是模仿历史学家的研究过程:通过史料分析,还原历史真相。当然,中学的历史教学,我们并不是以培养专业的历史学者为目标,而是希望学生可以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如此,学生才能主动建构历史知识,才能形成可以迁移的历史知识,以更好的分析和认识现实中的人和事。就本课而言,要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一结论,就应当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的现场,了解当时的人、事、言、行、思,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1941年是中国抗战最为艰难、最为关键的时期,这则史料是毛泽东基于当时的形势,对党内做出的指示。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像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一样,研读这则史料,分析史料所提供的信息,联系教材相关内容,探究和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与形势,从而理解抗日烽火中共产党人的选择,感悟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危急关头的勇气与担当。

第三,该史料蕴藏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充分的研讨与辨析。

历史课堂学习前,学生会从各种渠道了解历史并形成基本的历史认知和历史概念,一般可以称之为历史学习的“前概念”。我们提供的核心史料,可以充分激活这些“前概念”,通过研读、思考、交流、讨论、总结等史料研习过程,建构和形成新的概念、新的认识。教师提供的史料应当蕴藏丰富的历史信息,呈现复杂的历史情境,为课堂的史料研读、问题分析、师生讨论提供基础。这则材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写的对党内的指示,该指示指出日美妥协,牺牲中国,反共反苏的慕尼黑阴谋正在酝酿,必须揭穿并反对这一阴谋。同时,必须揭露日寇对蒋介石的诱降阴谋。揭露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的谣言攻势、反共宣传。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已经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应该继续发挥战绩,反对一切失败主义者和投降主义者。[4]史料显示了当时中国抗战所面临的复杂形势,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基于材料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追问与思考:

1. 当时的国际形势怎么样?为什么会如此?

2. 当时的国内形势怎么样?为什么会如此?

3. 谈一谈你对毛泽东所说“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内涵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开展课堂的研讨与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原因、内涵与影响,达成教学目标。

二、核心史料的应用

本课选取的核心史料和设计的问题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因此需要教师带着学生一起研读,并且解释和补充相关历史背景知识。

1.补充背景知识,理解历史演变逻辑

材料中提到“日美妥协,牺牲中国”。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此时的国际背景。提示学生注意文章的写作时间,为1941年5月25日。让学生结合初中的世界史知识,概括国际背景。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1940年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法西斯轴心国正式结盟,但此时反法西斯同盟尚未形成。然后追问:英美主要大国对待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是什么态度?学生概括回答出绥靖政策,即慕尼黑阴谋,再追问对华政策“东方慕尼黑”的含义:“日美妥协牺牲中国”。教师补充相关史实,1941年2月17日,罗斯福总统对日本新任驻美大使说:“太平洋上有的是地方,大家都能发展”;4月8日美国国务卿赫尔向日本提出了“美日谅解方案”,损害中国利益和主权;5月28日,罗斯福在特别记者会议上说,目前美国政府无意禁止石油运往日本。日本驻美大使野村与赫尔之间进行了多次会谈和互访,交换了许多修正方案和口头声明。美国始终谋求妥协、企图牺牲中国利益来换取有利于美国的“和平”。正是面对日美勾结的严重局势,中共中央发表严正声明,指出“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5]

其次,引导学生思考此时国内的情形。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便把希望寄托在国际社会,不断寻求外交途径,寄希望于美、英、法、德等国出面调停,以企同日议和。国共合作全面抗战开始以后,蒋介石在指挥自卫性抵抗日寇进攻的同时,仍没有放弃通过国际联盟和美英调停同日议和的努力,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8日美国对日宣战,国民政府才于9日正式对日宣战。蒋介石始终坚持一边被动抵抗日寇进攻一边寻求同日议和的途径,这种消极抗战方针正好迎合了英、美等国为维护自己在东亚和太平洋的利益同日本密谋诱导中国国民政府对日投降的“远东慕尼黑”(也称为东方慕尼黑)阴谋。1938年日军占领武汉以后,日本侵略者把主要精力用于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对国民党则采取诱降的办法。日本政府迫切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引诱国民党政府投降,以早日解决“中国事变”。德、意在战略上急于要日本从中国脱身,南下打击英、美,以配合其全球攻势,力主劝和,拉国民党当局结束战争参加法西斯阵营。这就是材料中(二)毛泽东讲的情况,通过这些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国内外复杂的形势。

在对材料中(一)(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追问学生材料中(三)(四)提到的“叛变”是指什么事情?这表明国民党的抗日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皖南事变,表明国民党反共倾向明显增长,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武装力量,换取日本的让步。面对这样的局面,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坚决反对,但尽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求团结!通过以上补充和分析,建立史料关联知识的逻辑关系,梳理基本脉略,从历史的演变中,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决策。

2.结合具体史实,分析史料深层信息

利用史料引导学生思考1941年的状况,理解中国的抗战面临的严重危机:国际上的绥靖主义,日本的近攻和诱降,蒋介石的动摇,国土的不断沦丧,汪精卫的投降,皖南事变带来的内部分裂与影响……由此,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地位:大厦将倾,独立支撑。1941后,虽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对中国战场有大量的支持与援助,但国民政府领导的军队依然在溃败。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战场,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以机动灵活的游击战和适当条件下的运动战等,勇敢地打击敌人,为争取全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再回顾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共产党为抗战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引导学生对比思考,得出认识:立足于14年抗战,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正确方向,如何不是中流砥柱?

这样的解读,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引导学生理解史料,不能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信息,要从宏观的时空中理解材料提供的信息,这样才能理解史料反映的人与事背后的逻辑,才能让学生建构起新的历史认知,从而达到课程设定的目标。

3.围绕教学目标,恰切补充其他史料

核心史料的应用,并不意味着一节课只有核心史料。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在核心史料的基础上补充其他史料,进而形成呼应,或者深化。如围绕中流砥柱,本节课在导入部分补充了中流砥柱的图片和字典的解释,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中流指水流的中央,砥柱指砥柱山,在河南三门峡东,位于黄河激流之中。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为进一步论证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补充了以下史料:

1939年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长指出:“中共军队是今后华北治安之癌。要深刻认识到,只有打破这种立足于军、政、党、民有机结合的抗战组织,才是现阶段治安肃正的根本任务。”……1940年,华北方面军制定的《1940年度第一期肃正建设计划》规定:“讨伐的重点在于剿灭共军。为此,要善于利用国共的相互倾轧,在皇军势力暂时不能控制的地区,应默许那些不主动求战的杂牌军的存在。必要时,甚至可以引导他们占据真空地带以防止共军的侵入。”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战史丛书18·华北治安战1》

最最重要的、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共产党军队,从抗日战争开始几乎一无所有,在华北、华中一个很大地区里,不仅保存了下来,而且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实力,在那些地区里他们正继续牵制着大量日军。

——约瑟夫·W.埃谢里克《在中国失掉的机会》

七年来,共产党人牵制了很大一部分日本在中国的军队;七年来,共产党人在华北抵御日本人的坚决而组织严密的大规模进攻,成功地保卫了大片地区。

——梁宗智《摩根韬日记(中国部分摘译)》

通过这些史料,进一步印证了核心史料中毛泽东所讲的:“共产党领导的武力和民众已成了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有利于学生深化认识,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以中华民族利益为先,坚持团结抗战,为抗战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再引用1937年8月洛川会议通过的《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原文:

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的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把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

——1937年8月25日《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表明中国共产党抗战的坚定决心。然后请学生谈一谈对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认识,最后教师再总结:我想什么是中流砥柱,应当是不论在多么复杂和困难的情况下,始终高举抗日大旗,坚持抗战,不惧怕、不动摇、不妥协,就像屹立在黄河激流之中的砥柱山一样,不管河水如何湍急拍打,都能够巍然挺立,绝不随波逐流。只有中国共产党!

总之,核心史料不是说一节课只有一则史料,而是要在多组史料中,确定一则典型史料,用它来统领其他史料,通过对核心史料的解读与其他史料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本课教学重点,达成教学目标。当然,历史教学到底要教什么,或者说学生要学什么,在课堂实践中始终面临着“完整知识体系”与“探究能力素养”的争议,特别是在统编教材背景下。以上是我们对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的一些探索,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如何用好史料,如何用好统编教材,如何落实新课程标准,如何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诸多问题,还需要历史同仁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本文是代斌老师所执教的公开课,是由广州市历史教研员邹樱老师和广州市高一历史中心组各位老师共同设计、定稿,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各位编辑老师的指导,一并感谢。)

【注释】

[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0、5、14页。

[4]萧少秋:《延安时期毛泽东著述提要1935—1948》,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83页。

[5]刘天纯:《远东慕尼黑阴谋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5年第4期,第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