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艺术之名向校园劳动者致敬”单元课程以校园劳动者为表现对象,通过艺术的方式歌颂劳动之美,将劳动精神融入美术课堂,开展主题大单元教学,制定单元学习目标,设计艺术实践活动,展开立体式的美育熏陶。通过创设真实的校园情境,以美术学科的艺术实践活动为抓手,关联语文、劳动教育、信息技术等学科,做到多学科融合。课程设计采用摄影、绘画、微视频、明信片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校园劳动者的风采,将校园劳动者的形象“印”在学生心中,将美育课程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创设有温度的真实性学习任务,进而提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最终达到以美育人、以情动人、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校园劳动者 美育 艺术创作大单元教学
一、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在此精神的引领下,本单元课程将校园劳动者作为表现对象,通过创作具有劳动美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深刻内涵与价值,传承劳动精神,弘扬中华美德,形成尊重劳动和崇尚劳动的价值观,以此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本单元以人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下册中的“摄影——精彩的瞬间”与“我的老师”两课为蓝本,创编成由3课时组成的大单元课程“以艺术之名向校园劳动者致敬”,并将如何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视角观察身边的劳动者、关注劳动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如何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劳动精神的理解作为教学目标,形成完整的单元教学设计。
二、单元课程设计思路
本单元围绕“如何用艺术创作诠释校园中的劳动美”的核心问题展开,在单元大概念“艺术是表现生活与情感的重要方式”的统领下,将整个单元课程分成3个小主题(图1)。第一节课“校园劳动的精彩瞬间”,以注重发展学生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素养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欣赏表现劳动者的摄影作品,赏析作品中巧妙的构图与生动的人物形象,了解人物摄影的多种表现形式及方法,并引导学生在校园中用相机捕捉精彩的劳动瞬间,激发学生情感表达的愿望;第二节课“描绘校园劳动之美”,重在对学生艺术表现与创意实践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观察劳动者的特征,运用生动的线条进行描绘,表现出劳动者的人物形象,展现富有情感的劳动场景;第三节课“设计给劳动者的明信片”,学生通过设计明信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体悟劳动精神,加深文化理解。
本单元的设计不仅体现出新课标在第二学段教学策略建议中提出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收集素材,提炼主题,进行创造性表达”,同时围绕大概念设定单元学习目标与分课时学习目标(表1),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向学生准确、清晰地描述将要学习的内容、学习程度以及目标,为完成富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获得预期的学习成果打下基础。
三、单元课程的教学实施策略和方法
(一)情融校园,开展情境教学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情境素材建议中提出:“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发掘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为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校园劳动之美,激发他们学习和创作的兴趣,本单元教学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注重将其与学生的实际校园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走进校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体会美、感受美、走进美、聆听美,融化在美的情境中,并从中体悟“劳动美”的真正含义,进而提升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1.校园采风,收集素材
结合第一课时“校园劳动的精彩瞬间”这一主题,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校园,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劳动者们,激发他们的拍摄兴趣,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让他们分别拍摄不同的劳动者(图2、图3)。小组合作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一方面可以明确分工,便于开展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可以选取不同的拍摄对象,形成各组作品的差异化,最终可以制作以“校园劳动的精彩瞬间”为主题的摄影集和微电影,通过影像的力量传递劳动之美,展示校园劳动者勤奋努力的形象。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结合采访、录像、现场速写等方式,丰富素材内容,为后期的创作做铺垫。
2.动态模仿,增强体验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劳动者的动态,进行体验式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校园劳动者工作时的状态,也为他们后期提炼人物动态线奠定了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尝试模仿劳动者的动态(图4),从中体会劳动者在工作时弯腰、下蹲等姿势,感受他们的辛勤。体验过后,引导学生在打印好的劳动者照片上标出“动态线”(图5),将体验动态时的感受融入创作中。
通过“情融校园”的情境创设,极大程度地拉近了学生与校园劳动者的距离,强化了学生的体验感,提高了课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将劳动精神润化于学生的心田。
(二)挖掘主题,提升核心素养
本单元教学注重素养导向,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欣赏、临摹、示范、创作等多维度的学习活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四大核心素养在本单元教学中以螺旋上升的态势叠加、渗透,提升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1.欣赏精品名作,增强审美感知
欣赏优秀作品是激发创作灵感的重要途径。我国以劳动者为题材的艺术作品非常丰富,为了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我国不同时期描绘劳动者的绘画作品,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为创作打下基础。例如,通过探讨丰子恺的《从小爱劳动,一生无病痛》(1950)、董希文的《鼓足干劲》(1958)、罗中立的《父亲》(1980),以及刘文西的《黄土地的主人——绥德的汉》(21世纪初)等作品的绘画特点,并深入分析这些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学生能够从中感悟劳动之美,增强审美感知与文化理解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欣赏、感悟、理解作品,本课程教学运用了学习单的形式(图6),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与探究。在学习单的设计上,按照“描述一分析一解释一评价”四个步骤开展探究.通过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首先运用语言描述美术作品的内容,然后分析作者如何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来塑造劳动者形象,再到结合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经历深度探讨作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最后引导学生评价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例如,《鼓足干劲》这幅作品采用油画的方式描绘了肥沃土地上一群勤劳的劳动者们一边喊口号一边劳动的火热场景。学生从画面中感受到画家运用粗犷有力的轮廓线条,将劳动者健硕的形体勾勒出富有动感的曲线,渲染出愉快而热烈的劳动气氛。与此同时,在欣赏《黄土地的主人——绥德的汉》这幅作品时,学生被画面中生动的面部表情、细腻的手部细节、浓厚的劳动氛围深深地吸引了。
在探究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新课标中提出的“能主动学习和探究,在交流、合作时,能尊重、理解他人的看法”。在学习单的任务驱动下,学生是主动学习的,这种学习状态是生动的、真实的,为学生们营造了开放性的学习空间,促进了深度学习的发生。
2.多维度教学示范,提高艺术表现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进入儿童审美发展理论中所说的写实期阶段,在造型方面开始脱离符号化表现方式,逐渐走向写实,追求对细节的描绘。在开展第二课时“描绘校园劳动之美”前,笔者对学情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发现四年级的学生对人物有所观察,但还不知如何表现。大多数学生不太满意自己作品中对人物的塑造,但又不知道如何改进。作品中常出现动态单一呆板,甚至停留在简笔画阶段等问题。基于以上学情,本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技巧与方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艺术表现与创意实践能力。
第一,从临摹入手。采用临摹的方式(图7),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表现技巧。学生通过临摹作品中的线条,能够感受艺术家的创作技巧和情感表达,提高用线、用笔的技巧,体会画家如何通过细致的描绘与刻画来寄托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感受到劳动人民蓬勃向上的伟大力量,这培养了学生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
第二,教师示范。首先,教师通过微课的方式,示范从人物的动态线到形体轮廓的绘画过程。其次,在课堂中,教师对刘文西作品中的劳动者双手进行局部临摹示范(图8),带领学生体验局部临摹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表现能力。最后,在艺术实践环节,通过展示丰富的示范作品,带领学生以线描人物画的形式记录校园中的劳动者,以此表达对我们身边默默奉献的劳动者的敬意。由此可见,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多层次的教师示范环节,经过“人物动态描绘一细节刻画一人物整体塑造”的过程,运用不同维度的图像识读方法解决不同阶段的教学重难点,为学生描绘人物提供了直接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准确地表现出劳动者的形象特征,树立学生学习人物画的信心,最终完成任务线描创作(图9)。
3.多样化艺术实践,激发创作潜能
本单元课程在艺术实践的内容设置上,采用了基础性作业、实践作业以及融合性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图10),以摄影、绘画、明信片设计、微视频、泥塑等多样的美术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实践,全身心地参与其中。比如第一课时的实践要求学生完成“以照片或微视频的方式记录校园劳动者的一天”的学习任务,第二课时实践要求学生“用绘画或泥塑的方式表达劳动之美”,第三课时实践要求学生完成“以设计明信片的方式传递劳动之美”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习惯,将知识与技能嵌入其中,真正实现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为更好地体现艺术实践内容设置的科学性和选择性,在第二课时“描绘校园劳动之美”的作业设计中(图11),笔者采用了分层设计的方式。作业一让学生在已勾勒出的劳动者轮廓图片上添画人物细节,作业二是对劳动者形象的线描作品进行临摹,作业三是根据展示的劳动者照片进行线描创作。作业包含“添画—临摹—创作”三个程度,难度呈现出递进关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绘画基础自主选择作业,在提高学生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的基础上,让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真正实现分层教学。
(三)采用多维评价,增强学习动力
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提出坚持素养导向、坚持以评促学、重视表现性评价以及坚持多主体评价四项基本原则。基于以上原则,本单元的教学评价采用设计单元评价量规表、建立艺术手册以及开展展评活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1.设计单元课程总评价表,进行综合性评价
本单元学习评价表(表2)的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依据本单元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指标,既关注了学生对单元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表现、作品展示以及思想品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查,给予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清晰的目标导向。
2.建立艺术手册,重视全程性评价
艺术手册涵盖本单元课程3课时中的学习过程的全部资料,其中包括学习单、任务书、学生作品、评价量规等内容,为全程评价提供丰富的信息与内容。在单元学习结束后,老师与学生会根据评价量规对学生的艺术手册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长,增强学生学习艺术的动力和信心。艺术手册的整理与收纳,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体验并记录从“主题—欣赏—技法—构思—创作—展评”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将美术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有机结合,提高评价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3.搭建评价平台,坚持多主体评价
本单元课程结合学校举办的校园感恩节活动,发起投票环节,让教师、家长、学生以及校园劳动者们作为大众评审,通过扫描二维码,从收集上来的作品中评选出20幅优秀作品,在活动中进行展示与嘉奖,并请他们在活动现场将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校园的劳动者们。与此同时,在活动现场开启直播,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与收获,加强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校园劳动者之间以及社会人群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体现出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的要求。
(四)学科融合,提高综合能力
本次主题单元教学以美术学科为切入点,联动语文、劳动教育、信息技术等学科,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体现新课标中提出的“突出课程综合”的课程理念。
1.融劳动教育,体验劳动美
在第二课时“描绘校园劳动之美”的教学中,将美术课程与劳动教育学科相融合,带领学生体验食堂叔叔一天的工作,帮助叔叔为班级配送午餐箱,感受校园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本单元的艺术成果参加了北京市大兴区举办的“首届中小学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学生的作品得到广大师生、家长以及社会的普遍关注。通过展示与交流,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使学生深刻体悟到劳动带来的快乐。
2.融信息技术,表达劳动美
在最后的作品呈现上,学生们运用了手绘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图12、图13),用电脑绘图的技术,在学生手绘的作品上加入校园真实的摄影作品作为背景,最终形成一幅美术与科技相融合的创意美术作品。此外,在整个单元课程学习中,同学们利用现代媒体艺术的手段,随时拍摄、记录劳动者们的工作状态,最终将拍摄素材进行剪辑、制作,完成了微电影作品《向劳动者致敬》(图14)。课程落实了新课标中所提出的“艺术教学要善用多种媒材,有机结合继承与创新”的要求。
3.融语文学科,歌颂劳动美
在第三课时“设计给劳动者的明信片”的教学过程中,围绕“我们能为校园劳动者们做些什么”这一问题,开展“给校园劳动者设计一张明信片”的美术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结合了语文学科的相关内容,运用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用书面文字表达对劳动精神的体会,为校园劳动者设计明信片,表达感恩之情。
四、单元课程总结
本单元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校园生活中获取创作灵感,通过对校园劳动者的形象进行艺术表现,引发学生产生美好的情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性。本单元教学设置了递进式课程体系,通过情境创设、名作欣赏、知识讲授、技法研究、多维评价、学科知识迁移等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找到艺术表现与真实情感的连接点,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最终达到以美育人、以情动人、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中国中小学美术202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