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呈万象,匠心传承

2024-12-09 00:00廖石生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4年10期

摘要 革命文化和地域“非遗”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本文以革命文化融入地域“非遗”的特色美育课程“泥呈万象,匠心传承”为例,着重阐述了该美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五个阶段。该美育课程以革命文化为主题,以“非遗”闽南造像的泥塑创作形式为载体,发挥美育浸润童心的功能,促进非遗的活化传承,引导学生增强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 革命文化 闽南造像 地域“非遗” 美育课程

闽南造像是一门融合中原文化和闽南地域特色的传统造像艺术,以其独特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2019年,闽南造像被列入厦门市集美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2022年被纳入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笔者所在的学校作为闽南造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一直致力于开发泥塑美育课程。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将革命文化融入闽南造像美育课程,通过非遗艺术的创新性活态传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从而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一、革命文化融入“非遗”美育课程的价值及意义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课程内容的革新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求。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明确指出:“对中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植入红色基因,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必然要求,对于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也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可见,弘扬革命文化已成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重要命题。

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强调发掘在地文化,推动公共文化资源为学校美育教学、实践活动服务。在此背景下,结合在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革命文化融入“非遗”美育课程,不仅能够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提升美育教育效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而且可以推动“非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以及促进革命文化与“非遗”文化的融合共生。

二、革命文化融入“非遗”美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分为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阶段。基于此,笔者将革命文化融入“非遗”美育课程的开发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图1),即做出学校内外部环境分析、设置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选择主题鲜明的课程内容、开展高质量的课程教学、进行多元合理的课程评价。这五个阶段是相互促进,逐渐完善的过程。

(一)做出学校内外部环境分析

革命文化融入“非遗”美育课程的开发需建立在校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域与学校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学生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才能确保美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1.外部环境分析

杏东小学坐落于厦门市集美区,本区有闽南造像传承人的工作室与传习中心,拥有与闽南造像“非遗”传承合作的独特优势,包括材料供应、专业师资及实地参观传习中心艺术坊与雕塑作品展览的机会。

此外,厦门作为一座革命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众多革命遗迹、纪念馆、博物馆等场所,如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厦门革命烈士陵园、陈嘉庚纪念馆、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厦门海堤纪念馆等。这些资源为泥塑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内部环境分析

一是学校层面。自2020年以来,我校美术教研组聚焦革命文化专题,立项了省、市、区级与革命文化相关的课题3项,于2023年成立了闽南造像艺术工作坊,为开发美育课程奠定了基础。二是学生层面。教师根据革命文化与闽南造像“非遗”的相关资料,发放问卷。调查结果发现95.56%的学生希望能在课程中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精神的传承,并亲手体验和学习闽南造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设置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设定是一个高度整合的过程,各个目标之间应相互关联并指向学生素养的达成。因此,在设定时需注重其系统性与协作性。笔者结合新课标中的美术学科学业质量描述,确定了开发美育课程的具体课程目标(表1)。

(三)选择主题鲜明的课程内容

鉴于革命文化内容的丰富性与美育课程课时的有限性的矛盾,在选择美育课程的主题时,应着重考虑既便于实践操作,又具有高度代表性的内容,以此来保证课程具有典型性与多元性。

1.敲定课程主题

根据对前期回收的调查问卷的分析,笔者系统梳理了学生感兴趣的革命文化内容,设置了“塑说——认识闽南造像”“塑说——寻迹红色物件”“塑说——我心中的英雄”“塑说——追忆红色故事”“塑说——筑梦中华之美”等5个单元主题以及12个子主题(表2)。

2.课程内容的编排

课程内容的编排以革命文化主题创作为引领,采取纵向联结的框架设计,确保各子主题间形成紧密的逻辑链条,呈现出层层递进的阶梯性结构。

(四)开展高质量的课程教学

校本课程实施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实践过程。因此,校本课程实施需紧密贴合实际,强调可操作性。

本课程以五年级学生为学习主体,学习周期为一年。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开展,共设18周,每周3次,每次两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在第18周最后6课时进行总结与展示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与艺术创作技法水平等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并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教师在讲授子主题3“手榴弹”时,讲述了与本地紧密相关的红色故事和人物事迹,并聚焦于对手榴弹的观察与探究。教师利用故事化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创作灵感,使他们在观看教师的创作过程后,能创意地表现革命物件(图2)。

教师在讲授子主题9“临摹小红军战士形象”时,通过邀请“非遗”泥塑传承人进行现场示范与指导,展示了从选材、捏塑到修整的全过程。学生跟随示范进行模仿练习,逐步掌握了泥塑制作的基本技能。在示范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加入自己对革命文化的理解和创意,形成独具个性特色的泥塑作品(图3)。

在讲授子主题10时,师生共同设定与革命文化相关的递进式创作主题,如“革命英雄与国旗”“小红军与战犬”等。学生通过主题创新法进行构思设计,创作具有革命文化特色的泥塑作品。在创作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加深对革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图4)。

教师在讲授子主题11时,通过创设与厦门解放战争历史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小红军进行现场表演,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革命文化的内涵。学生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的深刻感悟中制作出的相关泥塑作品(图5),更具情感色彩和个性表达。

(五)进行多元合理的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评价的核心在于评估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通过诊断性反馈促进课程的完善。在开展评价时,须秉持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理念,构建多元化且合理的评价体系,以确保评价过程能够客观地反映课程的真实情况,为优化课程提供支持。

1.对课程的评价

在完成课程实施后,笔者设置了多维度、系统化的评价机制,并组织参与授课的教师团队,依据课程评价表(表3),对课程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与反馈。教师可基于评价结果深入分析,并釆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对学生的评价

本课程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估由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大维度构成。过程性评价贯穿于各个教学主题,重在即时反映学生的学业进展。学生需依据学业评估表进行自我评估与同伴互评。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及他人的学习表现形成清晰的认识,还能激发学生开展自我反思,鼓励其不断优化学习策略与方法。总结性评价则设置于课程尾声,由授课教师依据课程内容设计评价内容,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三、美育课程实施的成果与拓展

实践证明,将革命文化融入闽南造像“非遗”美育课程的实施,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深入了解和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激励他们坚定信念、勇于担当,还能够丰富课程内容,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学生通过学习革命历史,加深了对闽南造像“非遗”技艺的理解,提升了艺术表现的核心素养;在艺术展演中提升了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信心及文化交流能力(图6)。

本课程还将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性地融入美育课堂。泥塑作品在完成一段时间后,常会面临开裂的问题。为了使学生的泥塑作品得到更好的呈现与保护,笔者利用3D扫描仪,将泥塑作品逐一进行高精度扫描,随后通过3D打印技术,将这些扫描数据转化为实体模型,并在打印出的模型上喷漆,以此形成一种既保留了原作艺术风貌,又具备更强耐久性的艺术作品(图7)。

四、结语

在将革命文化融入地域“非遗”的美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们不仅深入挖掘了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与闽南造像地域“非遗”的艺术价值,还通过创新性的课程设计与实践,实现了两者的有机融合。我们还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推动美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本文为2024年度福建省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基于革命文化的小学美术鉴赏数字资源研究”(课题编号:KT2405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