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学阶段学生审美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但鉴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水平,“欣赏,评述”艺术实践一直以来都是小学美术教学实施的难点。本文以人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艺术·美术》(简称“新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色彩变奏曲”和四年级上册的“小小调色师”这两个色彩单元为例,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开展“欣赏,评述”教学。本文的教学研究依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同时参考成熟有效的美术教育方法,力求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创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以促进学生在“欣赏,评述”艺术实践中的能力发展。
关键词 欣赏·评述 第二学段色彩单元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8至10岁的学生,他们的审美意识正处于形成期,这一时期是他们开始主动探索自然之美和艺术作品之美的重要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欣赏,评述”教学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角色。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与评述能力,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还能为他们日后的艺术理解和深层次审美体验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色彩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欣赏是提升其色彩认知水平和表现能力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多样化的“欣赏,评述”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对色彩形成基本的认识和情感上的共鸣,为他们构建起坚实的色彩表达和应用基础。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审美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对色彩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一、小学阶段艺术欣赏与评述实践的背景与意义
(一)新课标下的艺术教育改革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相较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设置上对艺术实践的顺序进行了调整。新课标将原先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重新排序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这一调整中,“欣赏,评述”被置于最前,凸显了其在艺术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新课标在各学段的学习任务中明确指出,“每一学段均以注重发展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欣赏·评述’为起点”。通过这样的调整,艺术欣赏与评述作为美育的基础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增强,同时,也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
(二)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引导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个体经验和情感体验来发展审美意识。由于小学生的审美观念大多来源于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感受,每个孩子对艺术的感受都是独特且多样的。因此,艺术教育应当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感受空间,并在实践中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对美的理解。课堂中的欣赏与评述环节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分享个人对美的理解与感受的平台。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突破个人固有的审美限制和原始的审美框架,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帮助他们在多元审美认知的基础上寻求自我独特的审美视角。
二、义务教育第二学段色彩课程“欣赏,评述”教学实施
(一)第二学段色彩课程设置
根据新课标,义务教育被划分为四个学段,其中3至5年级构成第二学段,学生的年龄大致在8到10岁之间。人美版美术新教材针对这一学段的儿童,设计了两个关于色彩教学的单元。在三年级上册“色彩变奏曲”单元中,主要介绍了原色、间色和复色,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色彩的多样性,并感受色彩的表现力。进入四年级上册的“小小调色师”单元,教学内容进一步扩展到邻近色、对比色以及色彩的综合应用。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不同的色彩搭配技巧,并学习如何在实际创作中运用这些色彩知识。
(二)第二学段学生色彩感知状况分析
孩子们通过幼儿园和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对色彩有了丰富的感知,并形成了自己的色彩偏好。当他们步入第二学段时,随着识字能力的提升和阅读习惯的逐步形成,他们对色彩的认知开始从单纯的视觉反应转变为有意识的、更为复杂的知识构建和思维投射阶段。因此,第二学段是学生审美观念和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
(三)“欣赏·评述”课堂教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进行“欣赏,评述”的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采用独立思考、分组探讨、互动问答、批评辩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借鉴费德曼的艺术鉴赏四步法——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来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将这一框架进行适当的简化和调整,使之更适合低年龄段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第二学段色彩课程“欣赏,评述”课堂教学案例解析
在小学第二学段色彩单元的“欣赏,评述”艺术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采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知色彩、表达感受,并为后续的色彩创作打下基础。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欣赏、评述中不仅能够加深对色彩的理解,还能在思维的沉淀中提升审美能力。以下将围绕“欣赏,评述”的具体课程案例,对第二学段色彩单元实践课程进行详细分析。
案例一:独立思考型欣赏教学
课程内容:“色彩变奏曲”单元中的第一课“红黄蓝交响”包括以原色为教学起点的“欣赏,评述”教学内容。
欣赏评述指向:色彩的心理影响。
欣赏评述方法:侧重描述。
教学实施:
1.展示多幅以三原色为主题的著名画作,如伊夫·克莱因《蓝色单色》等,引导学生联想并思考自然中的色彩样貌。
2.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记录自己对观察到的每个对象及其色彩的真实心理感受和联想。
3.引导学生思考同一色彩在不同场景或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并比较这些情境下他们记录的心理感受是否相似。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教学分析:色彩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组成元素,它在心理学领域也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色彩心理学的研究,不同的颜色能激发人们不同的情绪和联想。例如,红色通常与激情、活力联系在一起,蓝色则让人联想到宁静、安全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讨艺术作品中的色彩选择如何传达特定的情感。有的研究表明,暖色可以增强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冷色有助于提高注意力。这些发现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应用潜力。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创作时探索所用色彩与表达情感之间的联系,以增强他们对色彩运用的理解。
案例二:互动问答型欣赏教学
课程内容:“色彩变奏曲”单元中的第二课“原色变形计”包含以间色为教学起点的“欣赏,评述”教学内容。
欣赏评述指向:色彩的情感表达。
欣赏评述方法:侧重分析。
教学实施:
1.展示多幅与间色相关的艺术作品,如凡·高的《鸢尾花》,并提出问题。
问题一:画面中的主要色彩有哪些?
问题二:这些色彩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分享自己感受到的情绪和氛围。
问题三:为什么这些色彩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情绪和氛围?
问题四:如果改变画面中的色彩,会对这幅画的情感表达产生怎样的影响?
问题五:如果让你用色彩来表现你今天的心情,你会选择哪些颜色?如何组合它们?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间色在作品中如何传递特定的情感,讨论如何利用间色构建出特定的情感。
教学分析:在视觉艺术领域,颜色不仅仅是装饰性的元素,还能够传递情感和情绪,影响观者的感受。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深入探讨色彩引发情感的根源。人们对于色彩的情绪反应通常与自然界中相应的物象相关联,这些自然色彩触发的情感体验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内心。同时,个人记忆中的物象也与色彩情感紧密相连,这些记忆与色彩的结合形成独特的情感表达。例如,绿色常常与生机勃勃相关联,橙色传达出热情欢快的感受,而童年玩具的颜色可能唤起宁静、忧郁或神秘等不同的感觉。通过巧妙地使用间色,艺术家和设计师能够创作出充满特定情感表达的作品,与观众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案例三:分组探究型欣赏教学
课程内容:“色彩变奏曲”包含单元中的第三课“色彩大家族”包含以复色为教学起点的“欣赏,评述”教学内容。
欣赏评述指向:色彩与个性表达。
欣赏评述方法:侧重解释。
教学实施:
1.展示六幅不同色系的复色艺术作品,学生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
2.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和喜好自行组成小组,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欣赏和探究,并整合他们的发现和探究成果。
3.各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同学深入解读本组共同喜好的作品。
教学分析:色彩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情感状态和个性特征,色彩不仅是视觉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工具。在艺术教育领域,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色彩来表达个人情感和身份认同。在“欣赏,评述”艺术实践后,教师可以设计“色彩自画像”等活动,让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非具象的色彩自我表达,并引导他们分享这些色彩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还能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案例四:名作推荐型欣赏教学
课程内容:“小小调色师”单元中的第一课“和谐之韵”包含邻近色的“欣赏·评述”教学内容。
欣赏评述指向:色彩组合的艺术性和技术性。
欣赏评述方法:侧重评价。
教学实施:
1.学生观察色环,截取色环中自己喜欢的一段色彩。
2.学生寻找与自己喜欢的色彩段落相一致的作品,如莫奈的《睡莲》。
3.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视觉表达、色彩的组合效果及情感表达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推荐。
教学分析:色彩的组合既包含艺术性也涉及技术性,它们是构建视觉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和谐搭配或冲突对比,可以有效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色环作为一个工具,不仅能协助创作者进行色彩选择,还能突出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艺术教育中的色彩理论和技术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创作时更加自如地运用色彩。在具体创作指导中,教师可以安排“色彩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探索不同色彩搭配产生的效果。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可以激励学生发现不同的色彩组合所传达的视觉情感和意义。
案例五:辩论型欣赏教学
课程内容:“小小调色师”单元中的第二课“对比之魅”包含对比色的“欣赏,评述”教学内容。
欣赏评述指向:色彩在文化中的多样性。
欣赏评述方法:侧重批判性。
教学实施:
1.教师展示马蒂斯作品《红房间——红色的和谐》并提出问题:你认为这幅作品的色彩是和谐的还是对立的?
2.学生按观点分两组,分别推选出代表自己组的辩手。
3.围绕作品色彩的感知属性和文化属性是否和谐展开辩论。
教学分析:色彩在文化艺术中的意义超越了视觉表达,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象征。研究指出,每种颜色在不同文化中可能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红与绿对比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寓意。因此,教师在艺术课程中应鼓励学生探讨色彩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为了提升学生对色彩文化层面的认识,教师可以设计专题研究活动,让学生选择一种文化,深入研究并展示该文化对特定色彩的诠释,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与讨论。
案例六:应用体验型欣赏教学
课程内容:“小小调色师”单元中的第三课“色彩之用”包含色彩应用的“欣赏,评述”教学内容。
欣赏评述指向:技术与应用的结合。
欣赏评述方法:侧重思维拓展性。
教学实施:
1.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一些运用先进色彩技术创作的艺术作品或设计案例(如数字绘画等),带领学生了解数字色彩技术在不同领域(如广告、影视、游戏、产品设计等)中的广泛应用。
2.设定开放性的任务,如为某个产品设计色彩方案。
3.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讨论设计思路、色彩方案和技术实现方式。
教学分析: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色彩在数字艺术领域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技术的发展为色彩运用开辟了新天地。研究显示,数字艺术的技术手段为色彩的表达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教师不仅应教授传统的绘画技巧,还应教授数字平台上色彩使用的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使用AdobePhotoshop、Procreate或AI等工具,开设专门课程来教授色彩的选择与应用,鼓励学生了解数字艺术,并尝试进行数字艺术创作,以提高他们对艺术、科学和社会的整体理解,丰富其对色彩的表现方式。
四、结论与展望
在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的“欣赏,评述”教学不仅是对艺术作品表面特征的分析,更关乎对学生的审美情感、个性表达与表现能力的培养。这一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和迁移能力,避免局限于就画论画,从而为学生未来深度欣赏和解读艺术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期和审美评述表达的启蒙阶段,教育者应致力于拓宽学生的欣赏视野,并在集体教学的环境中为每个孩子创造表达个性的机会。本文所探讨的“色彩变奏曲”和“小小调色师”两个色彩教学单元,正是在“欣赏,评述”教学理念和策略上进行全面实践的典范,单元课程教学致力于保护并引导孩子对美展开自由思考,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欣赏评述学习环境。
未来的研究和实践需要关注两个重要方面:其一,持续探索有效的“欣赏·评述”教学策略,这意味着要不断寻找和实施更多具有互动性和参与感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对艺术的探索欲望和表达需求。其二,探讨跨学科“欣赏·评述”教学的可能性,将美术“欣赏·评述”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还对培养他们全面的综合性审美素养至关重要。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期待学生在审美和艺术表达上取得更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