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空间中的秩序重构”高中美术教学策略探究

2024-12-09 00:00杨卫华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4年10期

摘要 本文以“落花落叶的重生艺术”一课为例,探讨了自然空间中的艺术教学实践。实践中,学生从自然空间审美序列的渗透和创生秩序的分解,以及思想境界的再造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学习自然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表现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情感,激发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自然空间 高中美术 秩序重构 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美术课标”)明确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以美育人,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学会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提出和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美术学科及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高中生必备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要把生活本身当作一种教育来进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教给我们知识。”生活实践也是美育的源泉。春天的校园很美,是自然美育的天然课堂,把室内的美术课转移到校园里的自然环境中,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

因此,笔者依托“落花落叶的重生艺术”课程,通过“审美渗透、创生分解、思想再造”三条路径,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中的细节,学习如何重构自然秩序。课程旨在通过欣赏、对比、探寻和创作,提升高中生的美术核心素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的多种美学元素。(图1)

一、自然空间里的审美序列渗透

庄子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自然运行有其既定的序列。自然艺术中的美学思想正如“天地有大美”的观念一般,天地中存在的自然之力无形无穷、生生不息。了解自然艺术,必须走进自然、浸润于自然,以自然元素为切入点,发现自然之美,思考自然与艺术的关系。

(一)在真“境”中体悟艺术形式之变

为了让学生快速了解自然艺术的特点与魅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话题或情境,引导学生敏锐地观察自然中的细节,发现自然艺术中的各种形式变化,并深入体悟自然中美的多样性。

在“落花落叶的重生艺术”课程中,教师通过校园中的樱花落瓣引导学生感悟自然与人类的共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创作。同时,教师展示英国巨石阵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元素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为后续教学内容做铺垫。

(二)在真“问”中探究艺术语言之美

让学生感受审美序列的浸润需要真诚的问题驱动。自然界既是充满生机的艺术殿堂,也是美的形式法则的蕴藏之地,教师需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索自然艺术语言的内涵。

在“落花落叶的重生艺术”课程中,笔者通过问题设计和互动问答,引导学生讨论自然艺术的形成与特点,探索作品中的色彩、线条和构图等艺术语言,深入挖掘作品的主题与价值,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

(三)在真“学”中品悟艺术解构之意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教学多运用以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强调通过剖析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来理解其意义。在审美序列浸润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结合实践与理论,深入探究自然艺术的内涵。

本课中,笔者通过细致具体地分析自然艺术,指导学生研究其特点和创作方法(图2),包括图案、材料和场地。通过对比、回忆和提问,学生深入观察并理解,开始大胆构思。

二、自然意蕴中的创生秩序分解

本课程强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大自然的美育价值,品悟自然空间中美的深层次意义。通过全面认知与分解自然空间中的实景美、形式美和情意美的艺术秩序,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作品的结构和构成要素,从而深入剖析其内在意义和价值。

sP0I/YJhC/QKDG6dNhb3deAoB0uZnbXleO6du43wbz4=

(一)入境观赏,解实景美

在体悟审美序列的渗透后,笔者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在探境中寻觅元素、探索构图、搭建骨架,有步骤地分解自然空间下的形式美,促使他们对自然意蕴有更深层次的认知。

1.指尖妙择,感受美景

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触摸和寻找各种自然元素,如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叶子、树枝、石头、树皮和凋谢的花瓣等,来感受自然景观的美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领悟到自然之美的内在秩序。

“落花落叶的重生艺术”课程安排了三个课时,其中两个课时是在校园内让学生探索自然之美,关注落叶等自然物。学生通过观察叶子和树枝的排列规律,发现自然的韵律。这些微妙之处成为感受美景的关键。

2.善用巧思,认知意境

通过实地勘察和收集落花瓣、落叶等自然元素,学生对校园中的自然艺术创作有了初步的想法。在选定素材和确定主题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实践性的艺术创作构想,深入理解自然元素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回到教室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对校园里的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感受,明确合作目标,讨论如何利用自然元素进行艺术创作。小组成员分享讨论成果和草图,获取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反馈建议。通过这种合作与讨论,学生能从多角度思考自然元素的艺术创作潜力,从而提升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二)探境深构,解形式美

吴冠中曾说:“绘画若无形式之美,岂非不务正业。”艺术是相通的,自然艺术亦是如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和行动,从而更好地解构自然空间中的形式美。

1.寻觅元素,主次分明

寻觅元素是解构形式美的重要环节。通过观察,学生能从自然景物中发现可用于创作的线条、色彩和形状等造型元素,并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和分析,再将这些元素进行主次分明的整合,使其在艺术创作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在寻觅过程中,学生对照草图,不断对作品进行调整。通过深入探索和分析,成员间能够更好地理解形式美的内在构成和表现手法。

2.探索构图,韵律起伏

构图是表达作品意境和情感的重要途径。在审美体验中,学生通过探索大师作品的构图,深入理解其结构与布局,感受作品表现的美感和情感,并发现作品内在的意蕴。学生关注元素的排列与组合,体验作品的韵律和情感流动,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

在“落花落叶的重生艺术”的实践中,学生感到困惑的是自己的作品效果不理想,模仿大师作品时也遇到困难(图3)。通过不断的推敲与改进,他们意识到构图的重要性,于是对树叶的色彩和线条的曲度进行调整,为作品注入了活力,打破了原有的呆板印象,加强了作品的韵律感和动感,提升了作品的观赏性。

3.搭建骨架,形神兼备

自然艺术也是空间艺术的一种,骨架搭建是决定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其形式美的基础和支撑。在作品创作前期通过对骨架的搭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结构和内在逻辑。

经过多次尝试,小组成员的配合度提高,他们主动探寻自然材料与作品间的关联,结合具象或抽象的骨架,灵活设计生动有趣的落英作品。例如:一个小组利用井盖的圆形骨架创作了落叶时钟;另一组在草地旁发现了小洼和青苔,在其启发下创作出了作品《一片小湖》(图4)。

(三)情境渗透,解情意美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动态的,学生需在具体情境中构建知识。在校园的自然环境中,学生能够通过情境渗透式教学,探寻并欣赏自然景物,进而运用它们来创作作品,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自然艺术的创作方法。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的意蕴与秩序之美。

1.随类赋情,显自然韵

在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自然意境与人们的情感体验密不可分。在“落花落叶的重生艺术”一课中,随类赋情的运用被视为一种显现自然韵味的重要手段。

尽管“落花落叶的重生艺术”课程只有三个课时,但对学生影响深远。学生们不满足于在地面上创作,还积极利用落叶的不同造型,结合其他材料创作立体作品,赋予材料本身更具人文性的内涵,并通过它们来表现回归自然的艺术理念(图5)。

2.情感教育,润泽心灵

情感教育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塑造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本课的学习与实践创作,学生能够利用校园里丰富的自然物质,将情感融入其中创作作品,以借景抒情的方式展现个性之美。

在创作过程中,有一个小组在第一次创作时,其作品显得单调、刻意。在第二次创作时,他们细心寻觅设计元素,发现绿色的草地、金黄的含笑花、洁白的玉兰花和深红的香樟叶可以组合成学校校徽的图案,以此完成了艺术作品《母校》(图6)。这体现了情感教育的力量。

三、自然情感下的思想境界再造

本课将学习从室内移至室外,为高中生营造了一个自然、心灵和文化的多重体验课堂,形成了有趣且开放的艺术学习环境。此方式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激发他们对美与生活的热爱之情。运用自然的力量进行创作,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使艺术更贴近生活。

(一)融情于自然,引发情怀之韵

自然环境中的美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学生通过与自然接触,在探索和重构中感受自然的韵律与力量,产生情感共鸣。自然景物的色彩与形态激发了学生关注细微事物的兴趣,增强了作品的生命力,加深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理解。

本课之后,高二(2)班的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校园的美。有些同学创作了电脑绘画作品《我们的校园》,并被用于新一届录取通知书的设计之中(图7);有些同学用落英做成社团徽章。这体现了美术这门课的意义,唤醒了学生对身边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二)融情于生活,触发人文之意

通过启发式、体验式和互动式教学,学生对自然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技法有了深入了解。在交流与合作中,他们感受到自然艺术的情感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在自然艺术的赏析与实践中体验到生命的美好与文化的力量。

课程结束后,笔者从学生的感想中感受到他们对本次课程的喜爱,同时,也意识到只有真正触及内心的课程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三)融情于社会,焕发共生之心

美术教育不只是构图知识和绘画理论的灌输,更是美育理念和社会责任的传播过程。本课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更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和敬畏自然的决心。

在创作作品前,师生达成共识,所有自然材料的选择都以不破坏校园自然环境为前提(图8)。作品创作结束后,校园里的自然环境依旧鲜活灿然,而一件件精美独特、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作品更为美景锦上添花。

高中美术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要求学生了解现当代艺术的创作观念、创作手法,提升艺术鉴赏能力。“落花落叶的重生艺术”课程利用校园里的自然环境进行创新实践,探讨自然艺术的审美与美育价值,引导学生以艺术的眼光欣赏周围环境,帮助学生释放内心压力,实现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