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实施

2024-12-09 00:00:00张珮瑜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4年10期

摘要 “园林·大观园”是一门以美术学科为中心,融合语文学科的跨学科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课程设计从鉴赏与理解、构思与设计、实践与创作三个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通过跨学科教学,学生建立跨学科学习共同体,实现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

关键词 跨学科 高中美术 课程 设计 大观园

一、“园林·大观园”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和特征

“园林,大观园”是一门跨学科课程,基于目前高中分科课程的设置,以美术学科为中心,融入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与内容。课程设计基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并结合高中必读书目《红楼梦》以及统编版《语文(必修下册)》教材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内容。此外,课程还涉及美术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园林和建筑的相关内容,例如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年版)中的“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以及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中的“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等。

作为一门跨学科课程,“园林·大观园”融合了美术和语文学科。依据课程标准,美术与语文课程都具有人文性,强调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旨在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而“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是两门学科共同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人文素养。

(二)问题情境、任务驱动设计

创设问题情境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位的美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关键。在探究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探究方法及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课程设计中需要重点考量的因素。而基于问题情境开展的学习任务,旨在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能力。

“园林·大观园”的问题情境以电视剧场景设计为出发点,依据课程标准,属于社会职业情境。情境设定为:张导计划依据小说《红楼梦》拍摄电视剧,需要重点打造大观园中的几个庭院来进行拍摄。学生需担任“大观园设计师”的角色,提交某庭院的设计方案,包括设计说明、思路及设计图或模型。该问题情境符合现实逻辑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可实施性。课程围绕此情境展开,涵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合作完成任务。

由学习情境中生发的基本问题包括:如何设计大观园中某个院落的平面布局,并体现小说人物的特征?如何制作大观园中某个院落的立体模型?(图1)

(三)课程内容设计

“园林·大观园”的课程框架基于问题情境和任务驱动,将课程内容按任务的递进关系划分为三个单元:芳园始筑成、金钗入芳园、芳园来营造。每个单元的任务相互关联,逐渐深入。这三个单元的跨学科指向不同:前两个单元是跨学科课程单元,结合了语文和美术学科的知识,第三单元则主要运用美术学科的知识(表1)。

第一单元是“芳园始筑成”,旨在让学生从文学角度理解大观园的概念及其组成部分,学习传统园林的造园理念,了解传统园林和大观园的异同之处。学生通过完成任务驱动中的“完成大观园游园介绍词”,将学习任务聚焦于基本掌握大观园的概念、布局和组成部分。

第二单元“金钗入芳园”则是将学习任务聚焦于大观园中某个庭院的设计,包括建筑、植物、山石等园林要素的布局等。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每组选择《红楼梦》大观园中的某—庭院,根据原著中的文字描述完成该庭院的平面布局图,并要求平面布局与庭院主人的人物特征相符。

第三单元“芳园来营造”要求学生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依据平面布局图,运用综合材料营造大观园的立体模型。

二、“园林·大观园”课程实施

(一)学情分析

作为融合语文和美术的跨学科课程,“园林,大观园”课程实施的前提是学生能够充分阅读《红楼梦》。调查显示,大多数高中学生具备阅读与理解《红楼梦》的语文素养,并且拥有一定的立体造型能力,能够完成大观园立体模型的建造。因此,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与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匹配,具备可行性。部分学生在高一时便开始阅读《红楼梦》。为了更紧密地联系语文和美术学科,“园林·大观园”课程的实施时间根据语文课程《红楼梦》的教学进度进行安排。在教学前,笔者会与语文教师沟通,了解学生在《红楼梦》这一课的学习进展,查阅学生的阅读作业,并与语文教师共同探讨教学策略。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园林,大观园”之前完成《红楼梦》前五章的阅读,以确保他们对作品的主旨、人物和情节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学习“园林,大观园”课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过程

以第一单元“芳园始筑成”为例,以下为教学片段一。

本单元的核心教学任务是理解大观园的空间布局,这是学生掌握《红楼梦》艺术创作手法的关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归纳大观园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大观园是如何布局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根据《红楼梦》第十七回的描写,绘制各庭院的布局方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每组同学的布局都不一样?”通过展示与分析,学生发现作者采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明确了大观园的布局没有标准答案。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问题探究与自主学习,提升了思辨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最终理解了问题的根源并构建了自己的认知体系。

以第二单元“金钗入芳园”为例,以下为教学片段二。

本单元的重点任务是完成大观园中某个庭院的平面设计图。学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大观园的文学描述转化为视觉形象,并设计出展现庭院主人个性特征的作品。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将潇湘馆的设计与林黛玉的气质相结合。根据《红楼梦》中的文学描述,潇湘馆的色调以绿色和白色为主,主要植物为竹林、芭蕉和梨花,营造出清冷幽静的氛围。原文中对植物景观的描述有限,因此,学生可以根据黛玉的性格和庭院的意境进行大胆创作。例如:可以在书房窗前布置竹石小景,以象征其清高文雅的性格;在前院的小溪旁点缀枯树枯叶,暗示她的悲剧命运。在细节方面,用冰裂纹、梅花纹等清雅纹样作为潇湘馆的建筑装饰,映衬出黛玉冰清玉洁的品格。

[设计意图]本教学过程旨在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大观园中某个庭院的布局和空间,使其能够展现园主人的人物特征。其重点在于从庭院的整体基调入手,结合园主人的性格特点,在原著的文学描述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

(三)教学结果

1.怡红院

以下为《红楼梦》中对怡红院的描写:“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贾政与众人进去,一入门,两边俱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

学生梳理设计思路:学生根据宝玉的叛逆性格,融入巧思设计,让怡红院后院的海棠枝条高出游廊,延伸至前院,象征其“出格”的个性。主屋采用庑殿顶,符合宝玉的身份地位,并选用镂空、形态奇特的太湖石作为“奇石”。园中设置秋千,象征童真,而精致的酒杯和酒壶则暗示了他放浪不羁的个性与侠义精神。在这一设计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宝玉的理解(图2、图3)。

2.蘅芜苑

以下为《红楼梦》中对蘅芜苑的描写:“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皆无,只见许多异草……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

学生梳理设计思路:在研究蘅芜苑的布局时,学生注意到薛宝钗的居所被形容为“雪洞”,进入大门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假山,给人以“无趣”之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蘅芜苑缺乏水的滋养,迎门的假山和卷棚的布局犹如坟墓,暗示了薛宝钗虽然看似拥有一切,但最终却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这些隐含的寓意也被融入设计中。经过讨论,学生将蘅芜苑的设计定位为“端庄大气”,并大胆提出采用重檐庑殿顶的设计方案(图4、图5)。

3.潇湘馆

以下为《红楼梦》中对潇湘馆的描写:“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精舍,有干百竿翠竹遮映……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学生梳理设计思路:潇湘馆的设计制作过程不仅是将平面图转化为立体实物的过程,更是与《红楼梦》中的人物进行深层对话的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林黛玉的性格特点,该组学生查阅了大量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作品所呈现的黛玉的性格特征愈发鲜明。满园的翠竹、曲折的游廊以及朴素的瓦片,都反映了她淡泊、率真且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在最终作品展示中,观者仿佛被带入书中,重新见证了一个独特的林黛玉形象(图6、图7)。

三、“园林·大观园”课程总结

(一)建立跨学科学习共同体

在“园林,大观园”课程实施过程中,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为课程的有效实施。学生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持。每个学习共同体由四到五名同学组成,大家分工合作,相互交流探讨。大多数共同体都能够积极讨论,共同制定设计方案,部分团队还能够做到分工明确,其中,两人绘制草图,三人查找资料并改进方案。然而,也有一些共同体参与度较低,职责分配不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习共同体的人员配置,从而促进跨学科学习共同体的有效运作。

(二)深度融合的跨学科教学

基于高中阶段的学科划分,“园林·大观园”属于跨学科课程,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实现语文和美术两个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以学习任务为主线,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

课程内容中的“大观园意象”是实现学科深度融合的关键。“园林·大观园”课程以《红楼梦》这一经典文学作品为基础,该作品不仅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点内容,也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课程通过将语文学科的语言表达与美术学科的视觉形象相结合,帮助学生从文学理解过渡到美术创造,从而构建出“大观园意象”。这一意象既具有视觉美感,又承载了文学内涵,贯通了美术和语文两个学科。

为了生成这一意象,学生需深入解读《红楼梦》中有关大观园的文本描写,了解园主人的身份与性格特征,以及他们在大观园中的生活细节。同时,还要结合古典园林绘画作品以及大观园影视图像等加深对其的理解。教学应着重引导学生领会《红楼梦》的核心价值,并尝试对小说的文学内涵及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解读,最终构建出独具特色的大观融合。

(三)指向真实的跨学科学习成果

“园林·大观园”课程的实施过程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和开放性,可以帮助学生收获更为真实的学习成果,培养核心素养和高阶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建立跨学科学习共同体,围绕“大观园中某个庭院的设计方案”的学习任务进行探究式学习。学习成果表现为具有创意与个性的大观园设计方案和运用综合材料制作的立体模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提升了查找资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还通过充分融合与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培养了核心素养。此外,完成大观园平面设计图和立体模型的任务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高阶思维能力,有助于促进其核心素养的跨越式发展。这正是我国现代教育改革所提倡的,成为终身学习者所具备的重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