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家国:以饮食象征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与路径

2024-12-09 00:00:00李波宋聪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 要:食物是民族的地理,滋味是国家的记忆。饮食象征文化承载着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和节祀俗制,凝缩着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和集体记忆,是规范个体国族认同的关键环节,在助益民族融聚、唤醒集体记忆、确立身份认同、积聚复兴伟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饮食象征文化的本质是精神写照的可视化和易感化,饮食通过采拾、烹煮、命名和复现等途径,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吃得到的特色美食符号,为增强各族群众归属意识与身份认同提供了重要助力。饮食通过符号感知织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象征之网,通过转义生成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意空间,通过象征互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记忆之场,通过价值认同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土壤。对此,要在深挖象征资源和搭载智媒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有形有意的饮食符号供给、有声有色的饮食叙事体系、有理有据的饮食内容矩阵、有滋有味的饮食周期实践,开辟出一条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舌尖认同之路”,为深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能。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符号;饮食象征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4)06-0103-11

一、问题的提出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1]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历史充分证明,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增进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2]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彰显出中华文化在凝聚情感共识、建构集体记忆、锻造国族意志中的关键性作用,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舌者,官之心也。仅就“饮食”的汉语词源而言,“饮食”一词由“饮”与“食”复合而成,“饮”意为将流体喝进腹中,“食”意为六谷之饭,“饮”与“食”经由飠部首联结一体,通过吃、喝、吸、吞的方式,将个体意识与特定食物、饮食器具、饮馔规范耦合互构。正如“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3]所言,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饮食一直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饮食象征文化是主体在特定历史语境中通过类比、转喻、联想等修辞手段,对外在饮食活动进行非语言编码处理,对内将隐藏的情感、思维、意识附着其上,打造一个“人—物”“物—物”“人—人”相互贯通和转换的文化场域,并借此催生心理归属、回溯身份认同、凝铸国族意志。当前,美食纪录片、逛吃Vlog搭乘智媒传播的东风,将饺子、汤圆、粽子等具有广泛认同基础的“元符号”内嵌进各族群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饮食象征文化逐渐成为具象记忆图谱、锻造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

当前,学者们主要从历史学[4]、人类学[5]、民族学[6]、心理学[7]、传播学[8]等视角对饮食象征文化展开研究,显现出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比如,刘春呈从文化视角审视饮食,认为共有的饮食文化认同连接了全体国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效的“文化粘合剂”[9];侯琳以柳州螺蛳粉短视频传播为研究对象,探寻了全媒体时代民族饮食类短视频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嵌机制、形象矩阵与崭新路径[10];黄彩文、白汉卿基于对滇南石屏豆腐文化所蕴含的多重互动关系进行田野实证研究,通过民族志深描,揭示石屏豆腐及豆腐摊文化集饮食、生活与交往方式于一体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涵[11]。概言之,国内学术界已就饮食象征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彻意蕴和赋能路径进行了多维化的学理阐释,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和现实启示。

然而,上述成果多聚焦于某一地方性饮食,关于饮食象征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论尚付阙如,仍有较大研究空间。既有文献主要从生成脉络[12]、多重叙事[13]、互嵌逻辑[14]、微观例证[15]等具象视角切入,对饮食象征文化的系统性研究和整体性阐释稍显不足,未能真正从学理上分析饮食象征文化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理和路径。本文从符号视角切入,着重对饮食象征文化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彰显和运作机理进行梳理,探寻切实可行的增效进路,以期为织牢“舌尖上的家国之网”、永葆民族团结之树常青提供有益参考。

二、以饮食象征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彰显

作为人们饮食生活中具有象征意涵的文化现象,饮食象征文化不仅关涉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生产生活实践的意义呈现,更彰显出对人类精神世界和情感诉求的关照、重构和形塑,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表达、有感体悟、有效转化”[16]的重要凭借。通过精准提炼中华饮食文化中荷载民族团结因子的象征资源,多角度探究以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增效提供学理支撑。

(一)满足生活需求,助益民族融聚的基础性符号

作为同人类生存发展直接关联的自觉性活动,饮食经烹煮馔飨滋养身心,经高频复现生成记忆,经积攒沉淀凝成符号,并通过代际传承对国民的认知和行为产生相对固化的影响。其一,饮食是族群存衍的“奠基石”。作为撰写人类味觉记忆史的通用语言,饮食的基本功能在于它是人体从外部自然生态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补充能量的主要途径,是满足个体味蕾体验、支撑族群生息繁衍的核心构件。其二,饮食是族际交流的“助推器”。譬如,顶流美食IP螺蛳粉在遵循八桂地区“食螺—酵藏—腌制—焖煮”古法制作的基础上,将侗苗“酸”文化、壮族“稻”文化、瑶族“辣”文化、汉族“卤”文化汇聚一体,在奇臭和异香造就的微妙临界点上融合不同民族的饮食习俗,造就共同的民族记忆。其三,饮食是民族融聚的“粘合剂”。考古发掘证明,早在距今约1.4万年~1.8万年前,生活在湖南道县玉蟾岩洞穴中的史前先民便已开始有意识地对野生稻进行人工驯化。从春季的秧苗青葱到秋季的籽粒金黄,从江浙的故园记忆到边城的应季飘香,水稻这一国人最为熟识的粮食作物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灿然绽放,于“夷夏互化”的历史进程中衍生出朝鲜族米糕、维吾尔族手抓饭、壮族面蒿粑粑、傣族竹筒粽等特色美食,为培养个体共情力量、强化国族价值认同奠定坚实基础。

(二)构筑情景语境,唤醒集体记忆的凝合性符号

饮食是生命能量的源头,集体记忆的载体。其一,饮食象征文化再造情景生产。“人们对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很多时候是通过饮食来实现的。”[17]其中,诸如水饺、粽子、月饼等标志性饮食以其更岁交子的谐音、丰富多元的馅料、圆润规整的外形,联结着地域人群对故园味道的情感追思,镶烙着各族民众对固定年节的文化印记。其二,饮食象征文化编织情感记忆。作为富含鲜明地域属性和族裔象征内涵的非语言符号,饮食始终与人类种群的繁衍兴衰紧密相系,经原生态传承和在地化调适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文化层面的情感共通与身份建构产生着重要影响。其三,饮食象征文化熔铸国族意志。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饮食不仅是烹炙煮烧、宴飨酌酣的日常经验碎片,也是婚丧嫁娶、节庆祀典等重大民俗活动的呈现媒介,显示出对中华民族“亲缘相依—互济共生—齐御外侮—筑梦复兴”国族叙事的一体认同。当脱离母文化环境后,移民者及其后代也多通过保持原生饮食风貌传承民族文化,于特定节庆祀典的情境化复现中为个体重温集体记忆、呼唤情感共鸣、熔铸国族意志提供核心进路。

(三)凝聚归属意识,确立身份认同的边界性符号

“食物与食物记忆紧密相连,我们所吃的食物以及对于这些食物的记忆,决定着我们是谁。”[18]其一,饮食象征文化描绘地域现实。回顾中华饮食文化发展史可以发现,各个地域各个民族都有着本地区本民族的饮食习俗,如“满洲菜多烧煮,汉人菜多羹汤”“河南老乡,吃馍喝汤”“食得螺滋味,方为柳州人”等,这些地方俗语既彰显了地域食材与人文传统的耦合逻辑,也塑造了饮食象征与地域人群的认同关系。其二,饮食象征文化明确认同趋向。例如,美籍华裔将本地居民的甜醋嗜好与中华民族的家乡味道相结合,改造成咕咾肉、麻婆豆腐、左宗棠鸡等独具特色的美式中餐,从而“使个体意识的认同趋向在二者间不断位移,并不断指向经交融而生的新饮食文化”[9]。其三,饮食象征文化塑造身份认同。尽管高频率的异地迁徙和广向度的全球流动共同稀释了人们对地域民俗文化的传承,使其国族认同逐渐呈现出多元化、错位化、非同构的倾向。但家乡味道仍深深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在政治仪式、年节祀典等多重情境中构建群体性文化、传递共同的价值观念,帮助国民凝聚归属意识、确立身份认同。

(四)升腾家国情怀,积聚复兴伟力的标志性符号

从采集狩猎到农耕时代,从封建王朝到民族国家,饮食象征文化通过内嵌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年节仪式,确立个体的身份归属、构筑共有的家国情怀。其一,饮食象征文化深植仪式互动。饮食蕴含着鲜明的地域烙印和国族属性,“在特定的节日或者时令消费某种特别的食物都是饮食作为族群边界符号的特征”[19]。流动进入他域后,个体仍未曾停止对故园的追思与构建,身处异乡的人们借助包水饺、煮粽子、滚元宵、吃月饼等习俗表达民族归属、实现情感追思。其二,饮食象征文化荷载家国情感。譬如,纪录片《两岸一味》以两岸共享性美食为切入点,通过对广西酸鱼酸肉和台湾泰雅腌鱼、彰化爌肉和济宁甏肉等同源饮食的系统性梳理和同名路、同名村、同宗人等标志符号的可视化呈现,生动彰显出“海峡炊烟,两岸同源”的内聚交融趋向,巧妙传达出“乡味入魂,家国永续”的主题思想。其三,饮食象征文化积聚复兴势能。无论置身何处,家乡味道始终熟悉而牢固地根植于个体潜意识之中。从“裹粽投江祀屈原”的家国情怀传承到“头碗饺子祭英烈”的红色基因沿袭,从“域食月饼度中秋”的学子思乡情切到“各族欢聚庆元宵”的浓厚烟火氛围,多元饮食象征通过对故园记忆的定期复现和身份认同的依序构建,唤醒民众的家国意识、积聚华夏的复兴势能。

三、以饮食象征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运作机理

饮食象征文化经自然环境与人文传统的交互影响,为个体打上鲜明的地域烙印,以特定话语叙事参与“家→国”的构筑进程,为催生共有身份认同提供了进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多元一体”格局下各族群众“亲缘相依—荣辱与共”现实生活过程的内在精神写照。新时代新征程,饮食象征文化以符号感知、转义生成、象征互动、价值认同等运作机理,构造了一个多维立体、相互贯通的系统,成为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驱动力。

(一)符号感知:多重饮食资源和特定意义表征织就象征之网

“共同体这一概念凸显的是传统的、历史的、情感的和相互承认的有机结合体,而象征正是催生这种共同的情感体验和共享共同历史记忆的一个重要工具。”[20]人是符号性动物。早在蒙昧未开的上古时期,华夏先民便凭依石制(或金属)工具与赭红色颜料凿绘的抽象符号,形成了对日常生活和节庆祀典的具象化再现,由此衍生而来的刻画与彩画也渐趋成为各部落成员留存“涵濡—互济”生活场景、标明“我族—他族”群际界限的有效载体。投射至饮食象征维度,无论是滕州薛国故城遗址中水饺随葬品对中华文明渊脉的可考实证,还是重阳糕、腊八粥、糖瓜等年节性食物对中华民族内在精神图像的具体化呈现,均以烟火食味和风俗节律巧妙传递着各种与祈福纳祥相系的象征信息,彰显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21]的价值属性。

“舌尖上的家国”符号感知的象征之网,强调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喻体”与“本体”。借由一些在国民中具有普遍认同基础的饮食物象,如饺子、青团、龙须面等,可提炼其与共同体概念相关的价值属性,经逻辑加工和语图互文,整合生成“源域—目的域”“饮食物象—共同体意识”双向贯通的符号表达结构模型。以月饼为例,作为一种节令性食品,月饼形似明月,寓意阖家团圆、人心相聚,经代际传承而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饮食象征。观诸历史,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时流行于宫廷,至明代成为一种全民皆喜的美食。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月饼逐渐上升为彰显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凝聚各族群众身份归属的直观参照物。概言之,饮食象征文化通过深植地域文化、联结固定年节等方式,将抽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看得见、嗅得到、吃得着”的代表性美食,织就了一张捕捉各族群众集体想象力、再现中华民族一体演进史的象征之网,继而于现实层面为建构内在精神图谱、凝聚中华民族认同提供重要助力。

(二)转义生成:隐喻修辞手法和文化阐释体系建构表意空间

纵观历史,每当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某个抽象概念的解释陷入困境时,最常见的应对策略便是利用另一种族群成员普遍认同的文化原型,根据后者携带的表意系统来感知、接近乃至体认前者的价值内核。这种“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22]的修辞策略,即是隐喻。

任何饮食象征符号都是根植于特定文化沃土中的文本模态,故而必然携带着原生文化基因,其意义承载与表征实践也必定受制于既有的文化法则。将其聚焦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度,则体现为对能够承载共同体价值内核的饮食资源进行挖掘择选、联想匹配及总结凝练。以年节性食物粽子为例,其符号意义于数千载历史更迭中经历了多次演变。粽子诞生伊始是作为耕牛牛角的替代品用于拜神祭祖。在社会变迁与人群迁徙中,粽子的象征意义亦随之发生变化,在祭祀供品这一初始意涵的基础上延伸出三种迥异的意义解释:其一是将粽子看作华夏先民祭祖拜神,祈盼五谷丰登的礼仪性符号;其二是在屈原自沉汨罗江的民间典故中将粽子视为纪念其爱国热忱的节俗性符号;其三是将粽子视作团圆健康、光宗耀祖的吉祥性符号。随着近代以降中华民族概念及其内涵的日渐明晰,粽子曾经被视为供奉神灵先祖、祈愿丰收吉祥的象征意义愈益消退,并在烽烟四起的革命年代被赋予了共御外侮、精诚团结、顽强不屈等新的象征意涵。当下,平安康宁、逢考必中、和合共生等现代价值被进一步囊括进粽子文化符号的意义内涵中,经创造性阐释和世代传承成为各族群众集体共享的饮食记忆。

(三)象征互动:既定情景语境和图像储备索引打造记忆之场

集体记忆是一种借实质文物、象征符号、场景建筑、政治仪式等媒介储存、传播与复现,并为群体成员所建构和共享的心理反映形式,在本质上是一个群体基于现实需要对过往事实重新的建构。“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依靠集体经验、历史记忆和共享的文化符号对其进行形塑和巩固。”[23]集体记忆虽是一个群体关于“过去”的印象和看法,但和某些只留存于特定历史时段中的“过去”不同,集体记忆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是与现时现地紧密相系的建构着的“过去”,“在一个集体——特别是民族集体——回溯性的身份认同中起到了持久的作用”[24]。我们既可以在仪式节日、影视图像等多样化情景中触探到独属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也可以在“我族”与“他族”的高频率互动中确立“家乡何在”的地域归属、完成“我们是谁”的国族考量。

在旅吃短视频风靡全球的当下,集体记忆被多元的情景语境和视觉图像所覆盖,使饮食与族群成员间的认同纽带更趋紧密。“具体的食物与饮食偏好成为一个国家(地区)与民族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口味的巨大差别也会被认为是区分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的标志。”[25]其中,多元饮食物象建构而成的文化语境,通过除夕守岁、元宵赏灯、端午赛舟等节俗场景,整合形成表征中华民族价值旨趣的记忆文本和共意空间,构建如“共生—互济—御侮—复兴”等蕴含共同体精神要义的情景语境,共同构成“舌尖上的家国”情景生产的象征文本体系。如河南卫视《2024元宵奇妙游》中的《盛宴》节目,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创作蓝本、以民族传统乐舞为主轴,通过虚实融合和移步换景,实现对吃元宵、喝美酒、品瓜果等民俗风情的代际传承和创新表达,使观众得以透过喜气欢腾的共舞表演解锁千百年来各族群众最美的元宵“闹”景,找回独属于中国人的元宵仪式感和家国一体感。在“一图胜万言”的当下,各类视觉文化资源“通过各种奇观影像和宏大场面,主宰人们的休闲时间,塑造其政治观念和社会行为,为创造认同性提供了种种材料”[26]。随着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系列以民族美食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如雨后春笋般面世。如《舌尖上的中国》《边城好味》《圈粉食刻》《三餐四季》等纪录片和文旅节目,立足“饮食文化+人物故事”的双线交叉叙事基调,依托平民美学将特色饮食编码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历史记忆,描绘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27]的生动写照。

(四)价值认同:共享符号创构和多元表征实践培育精神土壤

正如法国社会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所言:“人们选择食物是因为他们看中了食物所负载的信息而非它们含有的热量和蛋白质。一切文化都无意识地传递着在食物媒介和制作食物的方式中译成密码的信息。”[28]投射至饮食叙事维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链接各族群众“我们成为我们所是”精神旨趣的一种认识倾向,被多重饮食象征符号激活、凝练、解码和使用,通过叙事共享和语境置换,使人们得以依循某种共享的表达机制完成认同建构。时下,大量的天然蔬谷符号(花生、枣子、石榴等)、人造美食符号(云吞、汤圆、月饼等)、饮食器具符号(筷子、砂锅、石磨、圆桌等)以及饮食行为符号(尚左尊东、浅茶满酒等),共同形塑了“食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能动意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民族工作重要场合中提及“石榴籽”这一富蕴中华文化价值旨趣的饮食符号,使其“千房同膜,千子如一”[29]的内部籽实特性被赋予了各民族“互济共生—多元一体”的内聚态势和中华民族“三个离不开”的认同指向,并最终成为诠释“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30]主题思想的典型符码意象。媒介多元化时代催生出“‘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的新权力结构”[31],为“食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元表征实践打开了“机会之窗”。例如,2020年1月底,一幅治愈国人的“全国美食为武汉热干面加油”漫画燃爆全网。90后原创绘画作者“@陈小桃momo”在深入挖掘山东大葱、哈尔滨红肠、天津煎饼果子、四川火锅等各地特色美食资源的基础上,借由数智技术赋能,赋予静态的美食符号以拟人化的肢体动作和民族化的视觉形象,通过各地美食们守在隔离病房窗外争先恐后为病床上的热干面加油鼓劲的图片隐喻,彰显新时代各族群众众志成城战疫情、舍生忘死守家园的坚韧意志,成为“中华美食文化+漫画”非官方传播的典型案例。

四、以饮食象征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效进路

饮食象征文化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动态延续、润物无声的长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精准提炼饮食象征文化的赋能价值,防范和规避其脱序风险,有助于增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合力和践行效力。面向未来,可从饮食符号供给、饮食叙事体系、饮食内容矩阵、饮食周期实践四个方面打好“组合拳”,为进一步弥合记忆断层、激发情感共鸣、确立身份认同提供重要助力。

(一)增加有形有意的饮食符号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32]。增加饮食层面的象征符号供给,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错误思潮带来的价值解构风险,也有助于以饮食符号和记忆互动凝聚文化身份归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首先,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夯实共同体聚合的重要基石。实践中,应深度挖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的多重饮食元素,依托现代数字技术和融媒体移动平台,通过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开发“汉字宝趣味游(美食版)”APP、制作“甲骨文面条”活动等,赋予汉字和普通话传播活力,“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可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33]。其次,增加饮食资源的象征供给,强化共同体记忆的代际传承。应以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bilibili等智媒平台为依托,推动如月饼、汤圆、石榴籽等各民族共享饮食资源的象征性解码,进而弥合因代际衰减效应造成的记忆断层、强化各族群众的情感共鸣和身份归属。最后,回归以人为本价值取向,激发共同体身份的心理认同。紧扣“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34]的教育内核,依托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智媒平台,大力挖掘家庭、学校、博物馆等多元场域中潜藏的丰富饮食资源,通过增设中华美食烹饪课程、开展美食夏令营等活动,打造“线上线下相统合,饮食教育双赋能”的常态化宣教矩阵,助推主流内容实现广泛传播。

(二)构建有声有色的饮食叙事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35]当前,应在整合话语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扩展以饮食象征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维度,综合使用多元化叙事策略,为抵御错误思潮侵蚀和提升主流话语认同度助力。

首先,巧用生活叙事,打通主流话语传播渠道。列宁强调:“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36]实践中,有必要在把握各族群众审美旨趣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如“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27]、“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37]、“民族团结要像糌粑和糍粑那样,捏成团、聚成团、抱成团”[38]等民俗谚语,将其融入智能算法“内容池”,为各族群众打造一个富含理论深度、充盈烟火气息、彰显人本向度的“共同体话语推荐图谱”,弥合“话语悬浮”引发的价值裂解和精神真空。其次,善用视觉叙事,构建图文并茂的话语表达体系。实践中,可依托图像处理技术和视觉识别系统,对民族特色美食、传统饮食器具等象征元素以富含“现代感”和“时尚感”的方式创新转化,将其融入抖音短视频、社区宣传栏、AcFun直播、文创玩偶等大众熟知且易于接触的宣介载体中,激发各族群众的情感共鸣,强化“我是中华民族一分子”的价值共识。最后,优化议题设置,打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生态。可通过学习强国、抖音、小红书等智媒平台超前谋划和主动设置议题,并综合运用短视频、动漫、影视剧等多元载体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如在“甘肃麻辣烫你配享太庙”“万水千山‘粽’是情”“华春莹点赞台湾山东饺子馆”等网络议题中,融入“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39]、“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40]、“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33]等一系列重要表述,使民众形成对“我是谁”“我的故乡何在”以及“我将何去何从”等核心问题的正确记忆建构。

(三)打造有理有据的饮食内容矩阵

饮食象征文化在标记地域归属、凝聚集体认同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持久动能。为此,需积极介入饮食象征文化的挖掘与整合,打造有理有据的饮食内容矩阵,为进一步激发情感动能、强化集体记忆、赢得话语认同赋能助力。

首先,寻根中华饮食,强化“同出一源”的根基性情感。应以考古学研究为基础、以多学科合作为支撑,通过遥感、三维激光扫描、红外线成像等先进技术,对中华民族的炊煮器具、农事惯俗、烹饪古法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探究,为增强各民族情感联结和塑造价值共识提供有力支撑。其次,溯源古籍珍馐,强化“食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例如,央视文化类探索节目《一馔千年》,即以《齐民要术》《红楼梦》等古籍为创作蓝本,通过“戏剧+历史+美食”的演绎形式,对馔家喻户晓的先贤老饕,以古法复原有载录可考的珍馐佳品,为观众品味古馔背后的文化之美、构筑集体共享的记忆之场提供新方向。最后,善用世界语态,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时下,应紧扣时代焦点、赋予平民叙事意义,通过TikTok、Kwai、Snapchat等国际短视频软件,将镜头从“台前”一道道的中华美食转向“幕后”一代代的技艺传承和一个个的鲜活个体,从而在化“静”文字于“动”影像、融“大”价值于“小”人物的他者故事化演绎中,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35]开拓新的维度与进路。例如,以“李子柒”“滇西小哥”等为代表的网红博主以美食为切入点,通过清新自然的镜头语言与亲和质朴的解说文案,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等政治术语融入热气腾腾、平实温馨的四季蔬饭中,使外国观众透过一个个冒着烟火气、染着泥土香、浸着人情味的田园生活视频,感受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解锁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四)探索有滋有味的饮食周期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41]时下,饮食实践的“圈群化”和“异质化”,一定程度上使得共同体成员思想动态难以精准捕捉、情感诉求难以实时反馈、负面舆论难以有效化解,无形中提高了饮食象征文化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难度。基于此,积极创新载体呈现,有效嵌入多元化实践策略,对于进一步激发民众情感共鸣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立足校园文化,搭建浸润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记忆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42]有必要根据学生审美情趣和校园区位优势,增设中华饮食文化相关课程。比如,开展“厨王争霸赛”、“以食述史”舞台剧、“家乡年味”摄影展、“美食故事我来讲”主题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生动再现“忽必烈发明火锅涮肉”“张仲景创制饺子”等历史场景,从而将“我是中华民族一分子”的价值共识融入新时代青年的血液之中。其次,组织文娱活动,强化互动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感。“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其生命历程始终存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状态。”[43]实践中,应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抓住传统节日、全国性纪念日和表彰大会等关键时间节点,动员群众参加如“红石榴”杯民族美食故事演讲比赛、“居民厨艺大比拼”、“舌尖中国”创意剪纸大赛等系列活动,使其在观之有形、触之有感、品之有味的立体化文娱矩阵中厚植“中华一家亲”的认同基底,培养“建设共同体”的行为自觉。最后,强化仪式互动,打造沉浸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场。应以传统节日为依托,通过举办民族美食文化节、开放非遗饮食博物馆、推出地域土特产玩偶等,使民众在抢购萌物、观赏文物、共尝美食的过程中沉浸感受节庆祀典、实现身份层面的认同建构。应当看到,“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屈辱感都是国家认同感的基本维度”[44]。中华历史上彰显辉煌成就的“暖记忆”与承载民族阵痛的“冷记忆”共同构成了仪式互动的基本元素,成为以时间为轴心对抗历史遗忘和塑造价值共识的核心构件。例如,为纪念因在1944年除夕夜抗击日伪军而英勇牺牲的八路军老四团“钢八连”24位年轻战士,山东临沭县朱村村民自发将春节的第一碗饺子敬献烈士,使老区人民在80载红色年俗的代际传承中持续深植“水乳交融—并肩御侮”的深厚情谊,强化“家国一体—生死与共”的身份认同。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45]。饮食象征文化作为建构国民“一体感”的关键标识,无论是在食材采集、烹煮煎炒的诸环节,还是在日常交际、节庆祀典的各方面,均呈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追求,为国民在符号互动中进一步凝聚心理归属和深化对共同体的直观“想象”提供了现实可能。以饮食象征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借助共享性的中华饮食符号串联起各民族“亲缘相依—文化共创—外侮共御—复兴共筑”的集体记忆碎片,描摹出各地域“血脉相连—人文相通—情感相融—经济相依”的社会生活图景,推进“多民族→共同体”的一体化建构进程,夯实“文化—国家”的自主叙事体系,进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嵌入心中、融入血液、注入灵魂。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3-10-29(1).

[2]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4年9月27日)[N].人民日报,2024-09-28(2).

[3]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451.

[4] 生膨菲,朱思媚.稳定同位素古食谱分析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J].学术月刊,2022(9):201-211.

[5] 马成明.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日常饮食实践与群体共生——基于宁夏银川的人类学考察[J].贵州民族研究,2021(3):133-141.

[6] 瞿明安.中国饮食文化的象征符号——饮食象征文化的表层结构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1995(4):45-52+13.

[7] 徐洪吕,陶芳标.关注多民族青少年饮食行为与心理健康[J].中国学校卫生,2024(2):153-156+167.

[8] 金强,郭朝阳.各民族美食类短视频对民族文化交融的促进[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79-87.

[9] 刘春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饮食文化认同进路[J].广西民族研究,2021(2):43-52.

[10] 侯琳.“舌尖上的美美与共”:民族美食短视频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以柳州螺蛳粉短视频传播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23(5):52-57.

[11] 黄彩文,白汉卿.中华文化符号的地方建构与日常生活呈现:滇南石屏豆腐文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104-112.

[12] 何元凯,周超,郝国强.饮食文化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米粉文化溯源[J].民族学刊,2021(12):16-22+125.

[13] 薛晨浩,王生鹏,白永平.多重饮食叙事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甘肃临夏州打平伙风俗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4):47-54.

[14] 朝克赛,苏丹.饮食文化与民族互嵌——呼伦贝尔市锡尼河地区糕点文化的人类学解读[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3(5):10-15.

[15] 闻静.饮食符号建构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以广西柳州螺蛳粉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6):46-51.

[16] 张国启,蔺叶坤.生活叙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价值与路径[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48-56.

[17] 王素珍.流动的家乡风味——饮食的记忆和想象[J].民俗研究,2013(4):150-156.

[18] 刘海铭,李爱慧.美国华人餐饮业及其文化认同[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8(1):12-22.

[19] 尤金·N·安德森.中国食物[M].马樱,刘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7.

[20] 赵超,青觉.象征的再生产: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文化路径[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6):103-109.

[21] 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528-529.

[22] 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3.

[23] 李维军.视觉说服与意象创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图像叙事[J].青海社会科学,2023(2):130-139.

[24] 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M].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7.

[25] 张沐阳.人类学视野下的食物与身份认同[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8.

[26] W.J.T.米切尔.图像理论[M].兰丽英,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1.

[2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99.

[28] 马文·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M].张海洋,王曼萍,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18.

[29] 汪灏.广群芳谱:第3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1400.

[30] 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 李克强俞正声讲话 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N].人民日报,2014-05-30(1).

[31] 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17.

[32]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7日)[N].人民日报,2019-09-28(2).

[33]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主持 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 汪洋讲话[N].人民日报,2021-08-29(1).

[34] 许慎.说文解字[M].汤可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1587.

[35]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人民日报,2021-06-02(1).

[36] 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67-468.

[37] 习近平书信选集: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40.

[38] 李克强在西藏代表团:民族团结要像糌粑和糍粑那样捏成团、聚成团、抱成团[EB/OL].(2017-03-07)[2024-11-05].http://www.gov.cn/xinwen/2017-03/07/content_5174747.htm.

[39]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李克强俞正声讲话 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出席会议[N].人民日报,2014-09-30(1).

[40]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38.

[41]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2日)[N].人民日报,2018-05-03(2).

[4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刘云山讲话 王岐山张高丽出席[N].人民日报,2016-12-09(1).

[43] 谷家荣.中华民族“石榴籽”模式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6):33-41+182.

[44] 吴玉军.论国家认同的基本内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1):48-53.

[4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