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理路与实践向度

2024-12-09 00:00:00欧阳彬魏莹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将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统一,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日常生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根基,塑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空场域和活动图式。从逻辑理路讲,全国各族人民应遵循“知—情—意—行”的逻辑脉络,以常识经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认知、以符号表征激发中华民族共同情感、以利益驱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意志、以交往互动引导中华民族共同行为。从实践向度看,要从日常生活话语、日常生活情境、日常生活规约、日常榜样典型四重维度探索具体路径,通过把政治话语转变为生活话语、理论灌输转变为氛围感染、外在监督转变为内在修为、示范效能转变为身体力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嵌入各族人民生活全过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工作;日常生活;逻辑理路;实践向度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4)06-0082-12

一、问题的提出

2024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推动民族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沿课题,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学界研究多集中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大建构。第一,在研究结构上,学者们从理论基础、价值意蕴、内涵特征、逻辑理路、演进历程、现实困境、实践路径等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研究框架[2-7]。第二,在研究范式上,学者们多采用“XX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范式,如引入新质生产力[8-9]、网络空间[10]、数字技术[11]、智能算法[12]、非物质文化遗产[13]、传统节日[14]等角度。第三,在研究学科范围上,涵盖了民族学[15]、民俗学[16]、历史学[17]、政治学[18]、心理学[19]、社会学[20]、教育学[21]、法学[22]、哲学[23]等交叉学科。总的来说,学者们自上而下的深入研究,把握住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性和重要性。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既要“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24],也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25],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相统一。2024年9月21至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新疆调研时表示,要把民族团结落实到基层治理、学校教育、群众日常生活中,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植入孩子们心灵,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应以现实世界为基础,从人民群众的具体日常生活中去寻找,通过意识形态培育与建设的重心下移,将“形而下”的具象生活嵌入、贯通“形而上”的理念目标,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26]。部分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日常生活领域,从生活化视角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价值意蕴、鲜明特征、建构路径等[27-30]。这些研究为本文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仍存在对日常生活特质挖掘不够、日常生活结合度不深、日常生活设计不贴切等不足。

日常生活这一“熟知非真知”的微观领域,蕴含着价值认同和社会共识建构的深层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要有形、有感、有效。”[31]那些以增进共同性为导向的日常语言、日常交往、日常消费、日常仪式、日常游戏等,能够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达到“隐而不显”的常态化状态,“所进行的思想灌输便不再是宣传,而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32]。鉴于此,本文以日常生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契合为出发点,将宏大叙事与生活叙事相统一,从“知—情—意—行”探寻日常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观照人民群众现实的日常生活和个体的生存生活感悟,探索落细、落小、落实的实践向度,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并成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二、日常生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根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是纯粹自我意识的先验存在,也不是脱离生活实践的漂浮之物,其生成和发展都是“在几千年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随着共同体的发展外化,升华为一种共同体意识”[33],与中国人民生活世界的变迁、日常生活的需要密切相关。正如马克思所言:“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人们现实生活在观念上的反映,映射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现实共同体的共性认知和共同意志。如果意识脱离了与生活实践相关的实体性内容,意识就只会沦为一种肤浅抽象的思想形式,意识建构的出发点应是日常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后一公里在日常生活”[35]。

(一)日常生活架构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空场域

日常生活的时空特性影响和塑造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将时空定义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36]。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世界的基本维度,为意识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深刻影响着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一方面,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时间特性,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从宏观层面看,日常生活是历史的产物,具有历史时间的规定性。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在历时性中得以绵延生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历时性中得以积淀传承。从中观层面看,日常生活缔结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具有社会时间的规定性。人们在社会时间中参与劳动实践,在互帮互助中自发自觉地结成生活共同体,进而演化为民族共同体,生发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断确证着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从微观层面看,日常生活贯穿于个体生命周期历程,具有生命时间的规定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步融入个体衣食住行、礼尚往来的生命全周期序列,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个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血脉在历史时间、社会时间、生命时间中得以代代相传、历久弥新。“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人接力戍守边疆,在代际传承的历史时间中,用70余载的绝对忠诚和担当奉献,将伟大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熔铸于生命时间,并在社会时间中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边疆,主动承担起保卫祖国、建设边疆的时代重任。

另一方面,日常生活所具有的空间特性,深刻塑造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呈现样态。日常生活空间不仅仅指具有活动边界的物理空间,还包括精神空间和数字空间。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空间是人们实际生活和互动的具体场域,包含地理环境、社会空间和文化场所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我国疆域辽阔,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互嵌特征。物理空间上的相邻互嵌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相亲和对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中华大地特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文化场馆等作为物理空间维度的形象表达,承载了神圣的民族意识,强化了民族集体记忆,激发了民族集体情感。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空间与人们的重复性思维、传统习俗和经验常识息息相关,是抽象性的知识和符号表达,塑造着人们的价值信仰,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日常生活中的数字空间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变革的产物,以流动的空间和无时间性的时间全面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空范围和时空样态。数字技术创生出全新的文化生态系统,全面创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表达。比如,数字故宫的建设就是典型。它通过三维建模、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古老的宫殿建筑、珍贵的文物展品以数字形式呈现,既打造了中华文化展示的数字平台,也利用互动体验增强了文化再创作。全球中华儿女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参与到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不仅有利于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也有利于增进世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文明基础。

(二)日常生活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图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建构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图式。个体通过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在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内化民族认同和共同体意识,形成对中华民族自在的根深蒂固的天然情感。

首先,各族人民在日常消费图式中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以及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34]531人们消费的前提首先是生活资料的获取,消费“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是整个过程借以重新进行的行为”[37],人们在日常消费中实现人自身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各族人民因日常物质利益联系在一起,在经济上形成了互补依存的民族关系,进而延伸至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逐步凝聚成利益共存、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其次,各族人民在日常交往图式中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交往是共同体演进和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跨越族群边界和族群差异,形成超越血缘纽带的“华夷可变”观念,以共同体意识构筑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在共同记忆、共同利益、共同价值中推动中华各民族的自由平等、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日常交往中语言是重要媒介,“当社会主义已经巩固并且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时候,各民族语言必然会融合为一种共同的语言”[38]。当前,我国通用语言和民族语言交相辉映,中华民族语言上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强化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巩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后,各族人民在日常思维图式中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日常思维图式是中华民族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主要包括经验图式和礼俗图式。具体来说,经验图式维持着中华民族衣食住行、饮食男女、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的形式、节奏和内容。礼俗图式规定着中华民族的伦理规范、社会责任、道德修养。日常思维图式通过世世代代的教育、示范、模仿、类比,构建起了各民族共同的信仰体系和共有的精神家园,并指导着各族人民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实践。

三、日常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

日常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教化—内化—固化”的过程,涉及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大心理阶段,应以常识经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认知、以符号表征激发中华民族共同情感、以利益驱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意志、以交往互动引导中华民族共同行为,在“知—情—意—行”有机协同下,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一)认知引领:以常识经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认知

常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认同和接受的知识。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功能。它改变了激进灌输的教育方式,润物无声地实现了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日常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从常识经验入手,强化中华民族总体性认识,以此构建更深层次的认同。

日常生活中的历史常识、政治常识、文化常识涵盖了“五个认同”的核心要旨。我们要以常识还原事实,用客观事实击碎各种虚无主义、地区分裂意识、狭隘民族主义,以此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知,激发人民的情感认同和精神认同。一是通过历史常识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的认同。历史常识是指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基本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常识蕴含着各族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反映着最真实鲜活的历史事实。当前,我国仍面临着民族分裂势力和地区分裂势力的挑战,特别是外部反华势力的干预,更是加剧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难度和复杂性。针对民族问题,必须从历史事实出发予以纠正,通过“五史”教育,认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树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国家意识,强化各族人民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认知。二是通过政治常识增强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政治常识是公民素质和公民意识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的重要基础。必须让人民群众清楚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三是通过文化常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内蕴着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命运。“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成员对其文化的承认、认可、赞同,由此产生归属意识,获得民族文化自觉的过程。”[39]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这是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长远根本之策。文化认同的关键在于以文化常识强化文化自觉,既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中华文化的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使认同中华文化与认同本民族文化并育而不悖,又要传承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扬艰苦奋斗、舍生取义、奋发图强等伟大精神,使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二)情感共鸣:以符号表征激发中华民族共同情感

符号作为意义生发的修辞表征,被赋予了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代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具象化符号,是长期实践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的外在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强纽带。”[1]“无论是民族成员对共同体存在情感感知的生发,还是对民族发展理性认知的达致,符号手段始终是使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重要凭借。”[40]符号使抽象的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具有共通性的具象化标识,通过联想机制激发人们的情感反应,使个体在面对这些符号时产生情感共鸣和情感认同。

日常语言符号、日常图像符号和日常仪式符号在激发中华民族共同情感中具有互补和协同的作用。日常语言符号是最普遍的符号形式,是人们进行交流互动、情感表达的重要媒介。人们通常以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传递信息和沟通情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56个民族共有73种语言,30个有文字的民族共有55种现行文字,其中正在使用的有26种[41]。汉语和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已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扩大和加深了各民族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4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深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也要在民族特色语言文字中挖掘中华民族的共性基因和共通情感,使中华文明的共同性和各民族的差异性在激发民族情感上优势互补。比如,“大家庭”“大花园”“石榴籽”这些形象的语言指称,激发了各族人民的归属意识、团结意识、凝聚意识。日常图像符号集视觉、听觉、感觉于一体,是人们接收社会信息的主流方式,具有跨越语言障碍、增强民族共同情感的独特优势。各族人民在日常生产、消费、交往、宗教信仰中形成、筛选、传播、修正了系列图像符号。这些图像符号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情感诉求、精神品格,是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视觉媒介,共同建构起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日常仪式符号通过特定的行为和习俗的定期重复,再现和强化集体记忆和情感联结。“仪式的功能在于提供共同体验的瞬间,激发、增强或重塑个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认同,促成其在信仰、情感和意愿上的高度一致。”[43]中华民族凭借丰富的传统仪式,如春节团圆、元宵赏灯、中秋赏月、端午龙舟等,延续着民族独特而强韧的文化记忆,凝聚着民族情感共识,架构起民族精神信仰体系。随着新兴媒介技术介入传统仪式,传统仪式获得创新性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实现了跨越时空的情感体验和全球范围内的情感联结,切实扩大了中华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意志锤炼:以利益驱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意志

利益是现实的人思想和行动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因素。“‘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34]286人们因利益结成共同体。但是“群体的利益是要使每个人所占有的都相等”[34]73,那种以资本逻辑为主导把资产阶级特殊利益包装成人民普遍利益的共同体并不是真正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一定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优先基础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真正的共同体,始终将中华民族共同利益置于最高位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包括经济利益、社会福利、文化权益等,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为驱动,有效培育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意志。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人们的思想共识能否转化为生活实践,关键在于意志是否坚定。“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4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转化为意志,才可能使全体人民自觉克服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一方面,在增进利益共同性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意志。利益共同性意在“通过建立共同体内部各民族互补的利益链条来增强民族共同体的内部依赖性”[45],以各民族间的资源共享互惠和文化交流融通加深民族联结和民族团结,协调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和中华民族集体利益,并且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融入各民族发展之中,在利益共建共享中使各民族成为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以此强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在解决现实利益问题中凝聚中华民族共同意志。群众利益无小事。毛泽东指出:“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46]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46]138-139。不解决好人民群众日常利益问题,就难以汇聚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当前,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一步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志基础。

(四)行为助推:以交往互动引导中华民族共同行为

日常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简单的意识形态灌输和教化,包含着知、情、意、行四大环节的有机统一,从入脑入心到外化于行,日常行为是关键,个人要在各民族日常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加以践行。这样才能使观念的力量转变为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联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物质力量。

中华文明孕育着开放包容的历史基因,各民族跨越了地域、血缘、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等限制,开展着广泛且深入的交往互动。一方面,各民族在交往互动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统一底色。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各民族通过商贸、迁徙、婚姻、宗教等多形式,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联系网络,不断探索出多民族依存共生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全方位嵌入各族人民的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这在全域范围内加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等共同理念,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连通、思想共通、经济联通、民心相通,巩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使各民族思想一致、步调统一,“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47]。另一方面,各民族在交往互动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统一行动。“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48]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互动作为一种柔性社会联结纽带,以族际互惠的优势维系着民族间性,使多民族的异质个体经过高度整合,形成有机共同体,即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意志使这一有机体在复杂组织中保持和谐稳定有序,而统一行动则使共同愿景变成美好现实,以意志感召力和实践行动力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将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42]当前,我国各民族统一行动的目标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日常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向度

日常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在从日常生活话语、日常生活情境、日常生活规约、日常榜样典型四重维度协同探索具体路径,通过把政治话语转变为生活话语、理论灌输转变为氛围感染、外在监督转变为内在修为、示范效能转变为身体力行,架构起国家与各族人民沟通交流的桥梁,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嵌入各族人民生活全过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磅礴精神力量。

(一)巧用日常生活话语,把政治话语转变为生活话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人民性,其话语表达需要及时回应时代和人民所需。结合人民群众的日常关切,运用生活化资源和通俗化话语表达,使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化,把道理讲得质朴又有温度,让人民能听懂、能接受、能践行。

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49]第一,关切日常话语主体需求,设置相应生活话语主题。当前,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突发事件、消费娱乐等主题广受人民关注和热议。应及时对准人民话语需求,利用和设置相关话语主题,话语主题选择应遵循“小切口,大问题”,引导群众关注和参与民族团结建设,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之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行动自觉。比如,在讨论环境保护时,设置“各民族共同守护绿水青山”的主题,强调各民族在环境保护中的共同责任和贡献;在消费娱乐领域,推广反映各民族文化特色的影视作品和音乐节目,增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交流互鉴;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宣传各民族团结互助的感人事迹,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二,丰富日常话语表达内容,建立系统生活话语体系。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生成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的话语表达内容,根据历史事实和生活事实讲故事、举例子、摆事实,结合人们常用的口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积极运用“石榴籽”“胡杨”“吸铁石”“眼睛”“生命”“格桑花”等妙喻,“一个民族也不能少”“56个民族是亲兄弟”“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等质朴话语,拉近理论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构建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活话语体系,深入浅出地讲明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什么、为何重要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第三,创新日常话语表达形式,融入现代生活话语叙事。积极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形式,将理论话语和文本话语转向通俗话语和口头话语。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势,融合视觉叙事、媒介叙事等现代话语叙事方式,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可视化表达将观念具象化,大力推出相关影视作品、微党课、公益广告、话剧、短视频、表情符号、网络热词等,将显性灌输转化为隐性嵌入,以微观感性叙事和现代话语柔性表达的方式完成意义建构。

(二)创设日常生活情境,把理论灌输转变为氛围感染

生活本身展现为巨大的景观积聚,这些景观建构起了自发性的生活情境。针对景观的意识形态支配功能关系,应积极利用日常生活事件以及特定活动场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景观塑造,营造一种浓厚且隐而不显的意识形态氛围,将理论强制灌输转化为氛围渐进感染。

其一,塑造政治庆典景观,强化国家认同和身份认同。政治庆典不仅是国家权力的展示,更是文化传承和精神凝聚的体现。依据重大政治事件、时间节点、政治文化等,组织策划相关纪念仪式和象征性活动,向民众传达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历史传统,营造强烈的集体氛围。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展示国家的力量和成就,还要通过对共同记忆的唤起和对未来愿景的描绘,使人民感受到一种共同的命运和目标,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从而增强民众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例如,国庆典礼、授勋典礼、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阅兵仪式、重大政治活动开幕式等,使民众在庄重威严的仪式感中强化共同情感,并在国家宏大叙事中找准自身定位和价值意义,强化个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二,塑造民俗节庆景观,增强民族情感和民族认同。民俗节庆深植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蕴藏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因此,要注意避免将民俗节庆降格为商业主义和情绪宣泄式的娱乐狂欢。中华民族的民俗节庆应以中华传统文化观念为基础,突出其文化内涵,借助其仪式化和庆典化功能,让人民群众在文化体验中增加文化认同。此外,还要结合民俗节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精心组织民俗节庆活动,利用大众传媒创新传播形式,扩大民俗节庆的辐射面,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以此唤醒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记忆和民族情感。其三,塑造文化遗产景观,促进文化认同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遗产景观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和历史经验,反映了人们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应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教育功能,将文化遗产转化为社会教育的有效工具。如在文化遗产地开展文化旅游、教育活动和研学项目等,各族人民通过亲近祖国的大好河山、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感受各民族风土人情的方式,从内心深处坚定文化自信和由衷热爱中华民族共同体。

(三)完善日常生活规约,把外在监督转变为内在修为

日常生活规约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完善日常生活规约就是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乡规民约、家规家训,以法律强制力和道德感召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要健全法律法规。从顶层设计出发,以国家立法的权威性和强制力保障民族平等和巩固民族团结。形成“以宪法为根本,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以地方法为支系”[27]55的完备法治规范体系,细化相关法规条例,稳慎推进立改废释,依法处理民族事务,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和建设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问题,有不少是由于群众不懂法或者不守法酿成的。”[50]要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精准滴灌”的法治宣传教育,加大普法宣传,利用普法文创产品、现场政策解读、法律咨询等,教育引导各族人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各族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依法化解民族矛盾和问题,坚决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50]二要强化乡规民约。乡规民约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基于乡情和人伦的自治规范,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共同体成员约定俗成的集体意志和价值共识。与法律法规的强制力相互补益,以柔性灵活方式约束着民众的日常行为,助推形成我国社会公序良俗,协调我国基层社会关系和促进我国社会稳定。乡规民约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产分配、社会维稳、婚丧嫁娶、育儿养老、道德教化、生态环境、交往交流等,蕴含着家国同构、共同利益至上、公理共议、孝悌睦邻、勤劳自强、诚信友善等精神内核,这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内在一致性。充分挖掘乡规民约的治理智慧,与时俱进地构建展现新时代精神风貌的新型乡规民约,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要关照民众愿望,融入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文化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共同体意识和共同体治理。三要嵌入家规家训。家规家训是在社会风习影响下,由家庭成员共同遵守并代代相传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既是家庭风尚的体现,也是社会主流价值的反映。“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26]186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庭教育,广泛开展家规家训主题活动,通过家庭的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把“五个认同”“四个共同”“四个与共”“马克思主义‘五观’”“三个意识”“四对重大关系”等转化为家庭成员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在家规家训的代际传递和代际反哺下厚植家国情怀、涵养中华美德,形成爱国爱家、团结和睦、明礼知耻、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良好家庭风尚,自下而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树立日常榜样典型,把示范效能转变为身体力行

日常榜样典型作为模仿性实践的范本例证,是可感知、可明见的人格化的价值符号和政治象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51]我们应大力发挥榜样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积聚起榜样典型的强大政治力量,涵养民众的榜样意识,鼓励民众向榜样学习、向榜样看齐,将榜样示范效能转化为身体力行。

首先,挖掘、褒奖和培育具有真实性和可效仿性的先进模范,发挥榜样的感召力。挖掘先进典型必须严格遵循实事求是原则,确保典型事迹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所选取的典型既要涵盖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牺牲奉献的宏大社会理想,也要囊括日常生活中不平凡的善心善举,挖掘类型多样的榜样典型,以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要,使每个人在榜样激励下,找到自己在民族团结和国家建设中的个人定位。要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及时对先进模范的贡献进行正式认定、表彰和奖励,提升榜样自身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励民众将自身锻造成为国为民的有用之才,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其次,打造多渠道榜样典型宣传途径,激发民众对榜样的效仿和追随。单一零散的宣传活动难以产生持久的影响,只有通过系统化、持续性的宣传,才能不断深化典型事迹的示范效应。要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和重大活动,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榜样宣传活动,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权威平台利用短视频、直播、图文报道等形式,直观再现榜样在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中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品质,在系统报道宣传中形成榜样学习的阶段性高潮,进一步扩大典型人物事迹的社会影响力。最后,开展常态化民族团结实践活动,将瞬时感召力转化为持久行动力。结合日常生活现代化变革,聚焦民族特色,根据不同民族地区和人群,打造具有民族团结意义的多元实践活动,搭建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平台,组织相关志愿服务、联合劳动、文化交流、体育比赛等,将瞬时情感激发转化为持久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行动,激励各族人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 李强主持 王沪宁宣读表彰决定 赵乐际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N].人民日报,2024-09-28(1).

[2] 格日勒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与实践途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4(2):16-23.

[3] 张神根,王临霞.从历史生成到时代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重蕴涵[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2(3):1-9.

[4] 孔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理路、理论特质与实践原则[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46-51+155.

[5] 高永久,冯辉.从“一条主线”到“一线两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导向[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5):1-12.

[6] 起联玉,张小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演进·现实挑战·实践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23(1):33-38.

[7] 高旸.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叙事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4(1):105-121.

[8] 何雨婷,刘宗灵.新质生产力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关系、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4(3):40-50.

[9] 徐光木.新质生产力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与路径[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4(3):26-39.

[10] 张劲松,陆豪.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表征及其逻辑[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34-48.

[11] 赵聪.数字技术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4(4):18-28.

[12] 丁忠毅,程桂龙.智能算法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理与优化策略[J].民族学刊,2023(10):1-9+147.

[13] 李亚,汪勇.非物质文化遗产何以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贵州民族研究,2024(1):46-52.

[14] 熊威.传统节日的创造性转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11-20.

[15] 刘仕刚,张继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特色民族学“三大体系”建设[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79-91.

[16] 王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俗方位与时代路向——基于多民族民俗生活共同体的视角[J].西北民族研究,2024(2):27-36.

[17] 郝亚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亟待多学科共创理论话语体系[J].民族学刊,2021(10):10-15+116.

[18] 石路,董新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建构——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阐释[J].学术探索,2024(6):58-64.

[19] 苏欣,曾灿博.需要、情感与认知:心理学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23(2):92-98.

[20] 柏友恒,刘赫,杨昌儒.“秩序”“差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学逻辑[J].民族学论丛,2022(1):5-13.

[21] 李家新,刘甜甜,刘子云.何种教育参与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3088位大学生的实证分析[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4(2):95-109.

[22] 杨敬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青少年宪法教育的法理意涵与实践路径——基于宪法教育和普法实践的访谈研究[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4(2):110-121.

[23] 徐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基础与实践路向[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1):12-25.

[24]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29.

[2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10.

[26]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09.

[27] 熊建生,尚晓丽.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生活向度[J].思想理论教育,2024(5):48-55.

[28] 蔺叶坤,张国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活化路径探赜[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26-32.

[29] 贾立勤,张润君.日常生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微观建构[J].贵州民族研究,2023(6):36-42.

[30] 孟凡丽,王静,王国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内涵、机理及路径[J].广西民族研究,2022(5):54-62.

[31]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N].人民日报,2022-03-06(1).

[32]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11-12.

[33] 郑文正,张家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日常思维向度:叙事图示、理论反思和生成路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4(2):34-41.

[3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

[35] 郑文正,阿依吐松·苏旦.日常生活语言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由、内涵和路径[J].广西民族研究,2023(6):86-92.

[36]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9.

[37] 王悦.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消费”[EB/OL].(2023-09-11)[2023-10-11].https://theory.gmw.cn/

2023-09/11/content_36823631.htm.

[38] 斯大林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

[39] 詹小美.民族文化认同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3.

[40] 詹小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9.

[41] 张文木.在推进国家语言战略中塑造战略语言[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3):83-91+160.

[42]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主持 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 汪洋讲话[N].人民日报,2021-08-29(1).

[43] 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421.

[4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8.

[45] 马伟华,郭怡敏.共赢、共情与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性理论结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17-24+181-182.

[46]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4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62.

[4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5.

[49] 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8.

[5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89.

[51] 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李克强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出席 王沪宁主持[N].人民日报,2019-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