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性意味着中华各民族所共创共有共享并且持续认同的带有中华民族特征的共同要素,以及表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层面的整体规范,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与现实建设的核心关切。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共同”意涵表现为“关系基础—实践过程—现实表征—未来走向”的逻辑链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讲清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建设要求,形成了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大原创性论断。其中,“五个‘相’”的共生关联、“五个共同”的共创实践和“四个共有”的共同归属等论断,是全面描绘中华民族共同性在联系、实践、归属、命运等方面的整体性表达,进一步说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实体。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呈现协同推进的现实逻辑,形成增进、强化、发展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现实要求。为此,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为新的历史背景下强化各民族的共生关联、共在实践、共有归属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更高程度的团结统一。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性;中国式现代化;团结统一;五个共同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4)06-0056-14
经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长周期的自然凝聚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诸要素的政治形塑,中华民族逐渐凝结为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形态。“中华民族加上‘共同体’三个字,不是同义反复,而是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共同性与不可分割性。”[[1]]在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社会话语的交织中,无论是剖析中华民族的内涵外延还是基于共同体理论的学理探讨,均将“共同性”视作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特质和联结纽带。谷苞先生从历史与现实中的中国民族关系出发,较早关注并集中阐释中华各民族长期互动形成的共有特点[[2]],将之归纳为“中华民族共同性”。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理论形成并非来源于对西方共同体理论的学术借鉴,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对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进程中关键特征的自主归纳凝练。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背景下,从“增进共同性”[[3]]到“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4]]的话语创新,更加凸显中华民族共同性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价值。因此,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应当进一步阐发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内涵外延与实践要求。
作为一个描述性概念,中华民族共同性意味着中华各民族所共创共有共享并且持续认同的带有中华民族特征的共同要素,以及表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层面的整体规范,是中华民族统一性、共同性和不可分割性的综合表达,集中反映出中华各民族之间及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紧密关联。中华民族共同性代表着对“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等科学表述的总括性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与现实建设的“共同”要素则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具体意涵提供注解。2024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5]]从“两个结合”的理论高度,系统回答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什么”的结构内涵、“从哪来”的历史脉络、“为什么”的形成逻辑、“怎么样”的科学评价、“往哪去”的未来走向、“怎么办”的建设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既深刻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魂脉,也全面凝练总结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重共同性意涵,为学术界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基点深入思考、理解、阐释中华民族共同性提供科学引领。以中华民族共同性为切入点,亦有助于深刻把握这份纲领性文献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文在回顾中华民族共同性已有论点的基础上,尝试提炼讲话精神蕴含的理解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逻辑性视角,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两个结合”的理论指导,从共生关联、共创实践、共有归属、共享命运等环节解析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共同”意涵,明确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协同推进对于增进、强化、发展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实践要求,进而延展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理论探讨。
一、理解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逻辑性视角
自谷苞先生将中华民族共同性提炼为一种学术观点并得到高度认可以来,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为重要动力,有关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理论探讨再度成为学术热点。综合看来,已有关注中华民族共同性内涵外延与生成机理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三个视角。“结构论”将中华民族共同性理解为横纵交织的结构性存在。有研究者指出,中华民族共同性是一个由本底性共同性和具体性共同性共同组成的层级结构,后者是前者底层逻辑的延展[[6]]。一些学者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结构的核心动力解读为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对立统一[[7]],通过与各民族差异性的关系结构认识中华民族共同性。“维度论”把中华民族共同性判定为内容丰富的多维度存在。许倬云认为:“‘中国’这个共同体之内,最主要的互应变量,至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向。”[[8]]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这四个维度的具体表征,则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政治共同性、经济共同性、文化共同性和社会共同性[1]25-29。有观点主张从意识与实践两个维度把握共同性的精髓,将认同和团结视为共同性与共同体的联结通路[[9]]。此外,亦有学者着眼于决定共同体形成的共同性核心要件,分别形成“疆域、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情感”六种要素[[10]]和“情感归属、精神认同、利益追求”三项需求[[11]]与“族际利益互补性、记忆情感共同性、民族文化聚合性”三个特征[[12]]等多维理解。“时空论”则关注中华民族共同性在不同时空环境下的连续性存在。有观点从纵向上将其划分为继承的共同性和凝聚的共同性[[13]],从历史、现实与发展三个时空维度透视中华民族共同性的转化与发展[[14]],认为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源于各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的共同性增长[[15]]。结构论、维度论与时空论三个视角分别观察到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某个侧面,共同反映出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几个基本特征。第一,中华民族共同性是客观存在的中华民族共有要素,规定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具体形态,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实体。第二,中华民族共同性是多元辩证的结构体系,这种共同性的具体内容可以从多个维度、不同方面来认识。第三,中华民族共同性在互动延展中不断增长发展,既是各民族向内凝聚、团结统一而不断创造丰富的结果,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各民族发挥整合、规范和导向等价值功能的体现。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增长趋向同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相吻合。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5],形成这种向心力、趋势化、必然性的重要因素指向中华民族共同性的不断扩展与积极推动,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也在直接塑造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样态、格局与走向。中华民族共同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关联,意味着必须依循五千多年文明史造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逻辑,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系统化解读。综合结构论的关系分析、维度论的内容表达与时空论的过程叙事,本文认为,全面理解中华民族共同性应当采用一种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基点的逻辑性视角,看到中华民族共同性结构与过程、实践与表征、历史与未来的内在统一性。“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16]]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大突出特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核心要义,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自成逻辑的形成发展机理。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共同生息繁衍,结成彼此关联、相互依存的共生性关系形态,经由向内聚合、团结凝聚的交往交流交融实践,既共同创造、巩固、发展中华民族的文明形态、国家形式与民族结构,并对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进一步夯实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关系与理念,在中华文明连续演进的时空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共同选择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走向和未来命运。从各民族之间及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逻辑联系来看,中华各民族密切嵌合的关系结构奠定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根基与条件,共创中华的历史实践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过程与形态,情感依恋的现实归属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表征与结果,命运与共的未来走向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方位与前景。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意涵主要表现为其形成发展的“关系基础—实践过程—现实表征—未来走向”的逻辑链条,中华民族共同性则存在、增长、发展于这个逻辑链条的各个环节。剖析、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共同”意涵的逻辑链条,与理解分析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逻辑性视角相契合。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指导思想与理论话语为统领和指导[[17]]。尽管已有学者把民族政策话语中“两个共同”的共享利益、“三个离不开”的共生关系、“四个共同”的共有历史、“五个认同”的共享价值视作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具体表现[[18]],然而只是进行并列式的散点分析,并未实现体系化的逻辑性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总结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建设的历史规律与现实经验,提出“五个‘相’”“五个共同”“四个共有”等重大原创性概念表述。多个重大概念的丰富内涵与相互联结,为从逻辑性视角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共同”意涵以及“关系基础—实践过程—现实表征—未来走向”基本链条的具象理解提供了指导与思路。
二、“五个‘相’”的共生关联: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关系纽带
聚族而居、相伴而生是人类社会形成民族共同体的普遍特点,“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19]]。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突出表现在于多元一体格局的定型,各民族能够凝聚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结构模式的基础要件,缘起于各民族之间高度互容、彼此依存、互化共生、团结统一的内在关联性,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形态。“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20]]基于这一重要论断,本文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关系形态理解为“共生性关联”,可以认为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共同”意涵在关系维度的基础表现。有研究认为:“有‘体’,非但有‘共同’,而且因‘体’必然有‘通’,不通,共同体便失去了意义。”[[21]]“共同”与“共通”赋予共同体以结构性内涵。在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共同文明基因导向下,中华各民族从根本上并非具有独立发展或者相互排斥的硬性边界,而是始终朝向凝聚一体的兼容并包与相互贯通,在包容与贯通中共存共在、共生共荣,奠定中华各民族相互认同的关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22]]2024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则从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民族关系基础视角,进一步将各民族的共生关联归纳为“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五个维度。从“两个源自”的整体判断到“五个‘相’”的系统解释,全面展现出中华各民族共生关联的具体维度与关系纽带,充分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内源因素、核心动力与演进基础,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性在关系维度的结构性表达。
(一)各民族血脉相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基
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23]]在中华大地上,伴随着各个历史时期不同规模、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人口迁徙和跨域流动,不同民族的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息繁衍发生碰撞、互动、联系,经过通婚、联姻、和亲等多种结对形式,各民族结成千丝万缕的血缘亲缘关系和同胞手足情谊,构成历史上民族融合与现实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血脉根基。无论是以“弟兄祖先”和“英雄祖先”两种历史心性为主要表现的各民族同宗同源的“根基历史”[[24]],还是分子生物学和体质人类学运用基因测绘等现代技术实证各民族血脉相连、融为一体[[25]],均反映出中华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骨肉相连、相互融合的共生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族体上相互吸纳的结果,蕴含各民族无法割裂的血脉基因。
(二)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家形态具有历史延续性和强大统一性,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能够形成、长久维系且不断巩固的关键因素,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坚守并付诸实践的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强大信念,这构成中华民族独特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撑。相关研究认为:“争夺‘中国’的天下‘大一统’观念事实上是多民族国家疆域形成的核心动力。”[[26]]“大一统”理念的广泛传播与深刻内化,逐渐成为历史上各族群参与政治生活、进行政治互动、构建政治关系、凝为政治共同体的内在动力,在同属中华的共有认知基础上,形成对“中华正统”的共同向往、对“一统天下”的共同争取、对“天下大同”的共同追求。心向统一的共有信念和共同意志为各民族在政治领域形成共生关系提供意识条件,推动各民族共同构建并维护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社会政治秩序。
(三)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与精髓所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源于中华文化主体性与多元文化交融性的深层互动,而中华文化要素、中华民族形象和符号价值体系能够逐渐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的封闭与隔阂,得到普遍认知、广泛认可、高度认同,各民族文化相通发挥着关键性的中介和联系作用。文化相通的本质是内核相同、精髓一致,前提是和谐共生、并行不悖,动力是兼收并蓄、互鉴融通,结果是多元汇聚、文明一体。大量考古资料显示,中华文明在起源孕育时期就具有多种地域文化类型彼此借鉴吸纳的现象,历史上中华各民族共同推崇、学习、丰富中华文化内涵,汉字成为各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符号纽带。“两个结合”引领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各民族文化的共生、相通、融汇、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四)各民族经济相依,是中华民族构建统一经济体的强大力量
中华各民族共生关联拥有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利益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27]]中华民族共存共生的自然环境为中华文明格局中农耕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的持续演进提供基础要素。从自然分工的角度看,生产要素、资源禀赋的相对集中与地域差别,催生各民族赖以生息繁衍和互动发展的不同经济文化类型,依靠单一类型的物质生产无法完全满足多样化的群体发展利益需求,地理上相连的农耕与游牧两大经济区域形成宏观上的互补结构,两大经济圈的统一形态共同组成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核心范围。各民族通过多种方式,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互通有无、互惠互利、共赢共荣,逐渐形成并夯实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进一步促进各民族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互嵌式发展,各民族的经济相依程度更为紧密、利益共生基础更加坚实。
(五)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强纽带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概念叙事生动描绘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互信互爱、亲如一家的关系模式,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则是形塑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心灵纽带,也是各民族共生关联的心理根基。一方面,从民族关系层面而言,历史和现实中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主流实践,以及共同的道义def47898e8f61595e37f1e548380e8fa浸润和价值积淀,通过日常生活习以为常的守望相助行动,使得各民族从内心深处具有亲密无间的兄弟情谊和手足之亲;另一方面,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来看,各民族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拥有共同的归属感、荣誉感、使命感,各族人民面对国家危难和民族危亡选择同仇敌忾、保家卫国,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共同的民族大义,爱国主义情感系紧各民族同属一家人的认同纽带。同时,“对同胞的亲密感情,嵌套在横向的友谊纽带中,是政治领域的一部分,并以国家认同的形式表现出来”[[28]],手足情谊与爱国情怀的相互贯通和实践指向,不断强化各民族政治认同与共生关联的情感基础。
三、“五个共同”的共创实践: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凝聚过程
各民族在血脉、信念、文化、经济、情感等维度彼此融通的共生关联,奠定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关系维度团结统一的“共同”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在各民族共生关联的结构因素和动力机制基础上,还需要依靠具有历史延续性的向内凝聚过程,才能成其形体、丰其内涵。中西方文明根性比较最突出的差异化表现在于“统”与“分”的不同[[29]],中华文明“统”的过程是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实践表达。各民族的向内凝聚既不是简单结合的机械拼凑,也不是杂乱无序的被动交叠,而是始终朝向共创中华的主动实践、团结统一,这亦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杨建新先生指出:“是谁创造了中华,推动了中华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华各民族。”[[30]]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历史叙事,蕴含着向内凝聚和要素聚合的团结统一进程,既深刻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超大规模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实践过程,也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实践内涵,赋予中华各民族的共生关联以共同创制的实践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共同性可以从实践内容、实践主体、实践形态与实践记忆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各民族共创中华全貌
理解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实践共同性,需要全面审视其实践内容。“中华”一词具有疆域、国家、历史、文明、精神等相关性内涵,各民族共创中华所开创的是“中华”全景全貌。从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来看,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5]。“五个共同”的理论凝练,点明中华民族共同性在实践领域的具体维度,界定了各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关系。各民族共同开拓、开发并捍卫祖国疆土,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幅员辽阔的共有空间。各民族共同缔造国家形态、维护国家统一、创新国家制度、强化国家治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各民族共同书写、铸就、延续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悠久历史,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不绝如线、生生不息的历史根基。各民族共同创造、丰富、传播中华文化要素,形成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使得中华文明可久可大、根深叶茂、历久弥新。各民族共同培育、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特质与禀赋,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与现实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综合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疆域、国家、历史、文明、精神等形态都是各民族共创的结果,是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实践统一,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体存在。其中,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之同向而行。
(二)各民族均为历史主体
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的实践价值。根据这一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群众共在共为的内聚性实践活动。在“五个共同”的凝聚过程中,各民族共创中华反映出各民族均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过程中历史实践主体的客观事实。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视域下,中华各民族无论所处方位如何、形成时间早晚、族体规模大小、建立政权与否,均丰富了“中华”的内涵。这些贡献无法被刻意磨灭或有意忽视,因而各民族均具有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和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主体地位。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历史上各族群基本上都选择“中华化”的演进方向,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份子,共同形塑中华文化主体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在民族平等原则下真正获得平等政治权利、共同当家作主,进一步夯实各族人民共为历史主体地位的法理基础。所以,那些自外于中华民族范围或者拒绝承认别族贡献的狭隘意识并不具有客观性。
(三)各民族普遍主动参与
恩格斯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23]254基于历史合力的观点,“共创中华”的历史过程把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紧密地关联在一起,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实践共同性则是中华各民族历史聚合的结果。从“五个共同”的实践过程来看,各民族普遍以一种主动姿态共同参与创造、形塑、融入中华,具有鲜明的历史主动精神,并且实现全过程、全环节的实践参与。各民族之所以形成共同的历史主动,一方面是由于面向中华强烈的认同感、向心力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则是中华强大的影响力、吸纳力和凝聚力。二者的对接与契合使得中华民族的自在、自觉、自为体现为始终向内凝聚的主动形态。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代表和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主心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共创中华的现代建设更加具有突出的历史主动色彩,共同积极参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共同性并不是自然形成或被动挤压,而是历史主动的探索精神推动下的共创凝结。
(四)各民族同享历史记忆
以一种更加全面的视角来看,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实践表征在共同主动参与的过程叙事之外,还会经由连续性的历史积淀成为各民族共同享有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承载并印证着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五个共同”的历史事实,同样带有符号意义和实践属性。有研究分析认为:“中国各民族在互动中实现结构耦合而组成一个荣辱与共的具有诸多共同记忆的立体系统。”[[31]]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源于各民族、各区域和“中华”多维形态的联结关系与互动实践,“五个共同”的各民族共创中华实践意涵则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深刻记忆养料,共时性和历时性、区域性和全域性的集体记忆经过接触、碰撞、融合、转化,逐渐扩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集合。“共创中华”的集体记忆作为一种实践塑造的思想资源,又会进一步让各民族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集体建构过程,深化“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并转化为继续推动各民族共同参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积极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现实建设环节的经验感受,与历史上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共创实践记忆形成心理共鸣,这种经由向内凝聚的实践生产并对实践深化延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性在实践维度的重要体现。
四、“四个共有”的共同归属: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情感寄托
各民族“五个‘相’”的共生关联在文明引领、政治整合、民族内聚的综合作用下,经过具有历史连续性的“五个共同”共创实践转化,最终形成具有中华意涵的伟大祖国和伟大民族,赋予其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共同体属性。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在筑就具有结构内涵的实体形态基础上,还需要各民族共同注入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意义感,使得各民族共同认可并内化“中华”意涵,将“中华”作为各民族积极外显的共同表征和未来走向。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现实表征维度反映在高度认同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对于各民族的共同归属价值,进一步明确个体与共同体、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层次和认同关联,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未来走向维度则承载着各民族归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共同实现更高层次发展目标的命运与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四个共有”的话语表述清晰呈现各族人民强烈认同的现实归属和未来命运,各族人民既有共同的国家归属、民族归属、身份归属,也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光荣梦想与光明前景,这种围绕中华意义上国家与民族的深沉情感寄托,进一步凝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现实表征与未来走向维度的共同性意涵。
(一)共有的家园归属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22]中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家形态描述,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政治概念、历史概念,是各民族向内凝聚、共同创造的结果。而从其与各族人民的关系意义来看,以“共有家园”定义中国,体现出其对中华民族生命延续、社会生活与情感依恋的深层价值。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五个共同”的共创中华实践,赋予“中国”以地理空间之外的家园意涵。一方面,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生息繁衍、安居乐业、繁荣进步的实体空间,能够充分满足各民族实现自我发展与共同发展的多样资源需求,提供各民族互不排斥且相互嵌入的共同栖身之地、安家之所、立业之本;另一方面,历史延绵、文明悠久的中国也是各族人民心之所系、难以割舍、不能脱离的精神依托,“家园”与“中国”的相通性成为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具象化表达,各民族只有在中国这个共有家园所提供的条件中才能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状态。无论是历史、现实还是未来,中国作为共有家园都在形塑各族人民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所以,应当把“中国”的共有家园含义理解为中华民族共有生存家园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综合载体,不仅要保证家园的完整性与和谐性,也要提升家园的美好度和幸福度,才能更好发挥其基础保障作用。
(二)共有的身份认同
长期以来,关于“中华民族”存在几种偏差观念:其一,认为中华民族是近代以来政治界提出的“政治口号”,忽略其数千年自在自觉自为的文明历程;其二,认为中华民族是学术界形成的“空洞概念”,忽视其形成过程与实体内涵;其三,认为中华民族是结构上各民族的“相加之和”,漠视各民族的团结凝聚与要素交融;其四,认为中华民族是称谓上各民族的“指代总称”,割裂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内在关联等。这些言论和理解都是不正确的,不可能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全面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给出更具中国特色的描述性概念:“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上各类人群浸润数千年中华文明,经历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人们共同体。”[1]2依据这一定义,中华民族是国家层面的民族存在。从身份视角看,各族人民都有一个确定的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每个人都拥有中华民族的身份符号,都可以被称作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并不是一个单纯象征意义的概括总称,而是已经被各族人民高度认同的族属共称。各族人民只有首先凸显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从属于中华民族的各民族身份认同才有意义,这种身份认同深入证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体性、层次性和融合性。以共有身份为纽带,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更为深刻。
(三)共有的国民称谓
在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必然要将来自不同地域、族属、宗教、阶层、职业等范畴的类型化人群有机整合入统一的国家政治框架,需要经历人口国民化和国民整体化的“全民一体”过程[[32]]。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视角看,“全民一体”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共有家园中结为具有社会政治内涵的国民共同体,统一的政治法律制度赋予其规范性的法理意义,在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的各族人民都是中国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政治的中国人”的统称[[33]]。“中国人”作为各族人民具有专属性的共同名字,既是体现国民的集体身份表达,也是一种面向国家的个体身份辨别,这种共同称谓包含着归属国家的自我归类意识、荣辱与共理念和权利义务关系,并且超越其他界定身份的话语表意。各族人民只有具备高度的国家认同观念,才会以“中国人”的身份和名称共居于世并进行外部交往,这种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直接表现。“中国人”的共同名字意味着,各族人民都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与国民特征,是无法随意抹除、不能刻意改变的客观事实。同时,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各族人民都要服从并服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传承弘扬发展同是中国人、齐做中国事、共愿中国好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共有的前途命运
从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观之,历史走向、现实归属与未来愿景构成了从时空演进维度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连续视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要面向未来持续聚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性彰显顺应历史大势而追求进步的积极姿态,具有面向未来的目标指向性和结果导向性。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有形态及其建设成果并不是文明终结与发展停滞,而是选择明确继续演进的方向、目标与梦想,即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面对近代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政治宣言,迅速成为团结凝聚各族人民保家卫国的共有意识,经过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各族人民共同参与的救国、兴国、强国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化为中华民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期望,成为能够实现也必然实现的共享发展目标,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各族人民的共同梦想,既成为各族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共同团结奋斗的引领动力,也昭示着各族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前途命运,已经成为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最大公约数[[34]]。各民族只有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各族人民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者、责任者、参与者,为中华民族共同性不断增长、强化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能量。
五、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协同推进的现实要求
在中华文明突出的历史连续性视野中,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建设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与西方现代国家建构中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存在张力的情况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呈现协同推进逻辑: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保障中华民族大团结,推动中华民族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华民族的前景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通过发挥各民族团结互助的精神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继续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发展到更高的层次”[[35]],这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民族共同性日益增多的定论相契合。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协同推进,必然会带来中华民族共同性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要求增进并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通过更好发挥其纽带功能与凝聚作用以促进协同推进实践,这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线两面”的工作要求[[36]]。为此,应当充分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的逻辑性“共同”意涵,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需求,为增进并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创造积极条件,促进各族人民团结凝聚、团结奋斗、团结统一,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更高层次的团结统一。
(一)强化共生关联促进团结凝聚
共生关联的关系模式反映出中华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携手共荣的紧密联系,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凝聚提供关系共同性的条件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中华民族更加团结凝聚,需要着力提升各民族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的和合共生程度。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然要发挥人口聚合、人心归聚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因此,要努力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在全国范围内创造更加完善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现代化社会条件,积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交往交流交融意味着“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共同性不断强化的动态走向”[[37]],有利于夯实团结凝聚的内生共同性和多维互嵌性基础。
在空间维度,积极鼓励、有序推动各民族人口跨区域流动融居,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程度、增强结对帮扶效能,便利各族群众交通往来、增进了解、彼此联系、相亲相爱,形成更为广泛的血缘亲缘关系。在文化维度,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进程中着力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共同认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普及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媒介,以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为方法,以中华民族形象和中华文化符号为载体,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以强化文化相通。在经济维度,优化各民族现代化生产要素和发展资源配置,提升各族群众的互嵌式发展水平,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促进不同地区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融在一起、发展在一起,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提升各民族经济相依和利益关联程度。在社会维度,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改善各族群众进行社会交往、发展社会关系、提升社会信任的综合性环境条件与社会氛围,增强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为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提供更多支持性的社会资源。在心理维度,要以相互亲近的情感纽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动各族群众相互欣赏、广交朋友、加深情谊、守望相助,以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和兄弟同胞情感拉进各族群众的心理距离,促进互容互嵌、共生共荣。
(二)强化共在实践促进团结奋斗
各民族通过“五个共同”的共创中华历史实践,共同铸就了蕴含疆域、历史、国家、文明、精神等多重形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五个共同”的现代表达,集中体现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38]]的重要指向。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在实践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各民族首先要“想在一起”,才能“干在一起”。在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是共同团结奋斗最为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政治保证,党的指导思想是共同团结奋斗凝心铸魂的思想基础和思想引领,能够确保中华民族共同性在实践维度的底色和方向。必须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确保共同团结奋斗始终拥有勠力同心的坚实根基和统一方向。第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有效保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政治条件和平等地位。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框架内,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平等政治权利,推进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最大限度地把各民族有机凝聚起来。第三,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社会实践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在宏观上,要继续促进各民族共同维护领土完整、共同延续中国历史、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发展现代文明、共同弘扬民族精神;在微观上,要精细化打造各族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引导各族人民积极投身共同建设幸福家园、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现代化社会实践活动。
(三)强化共有归属促进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现实表征与未来发展,落脚在各族人民“四个共有”的自我归属,深刻体现出各族人民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依恋,成为推动各民族走向更加团结统一形态的能量动力。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协同推进的具体实践,要引导各族人民始终牢固坚守共同家园、共同身份、共同名字、共同梦想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这亦是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最为直接、最有力量、最具影响的路径。
强化共有归属促进团结统一,需要形成“内外并举”的思路。在对内层面,应当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润物无声的浸润人心效果,引导各族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明确中国大地是不能割舍、不能分裂的共同家园,首先体认自身作为中华民族、中国人的共同身份与名称,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此外,需要重视讲好各族人民道路相同、命运一体、前途光明、荣光共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未来故事,以共同梦想牵引各族人民增强民族归属与国家认同。在对外层面,应当全面防范化解影响各族人民归属感和认同感、破坏中华民族共同体团结统一的各类风险隐患,坚决反对一切利用民族、宗教等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污蔑抹黑、遏制打压的行径[5],有效遏制和打击干扰、侵蚀、分裂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境内外活动。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需要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现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营造有利外部环境,由外而内来引导各族人民坚守共有归属。
六、结语
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理路,需要立足中国历史、中国情境、中国经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魂脉中寻找答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建设过程具有丰富的“共同”意涵,这些“共同”意涵的联结与融合,凝为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特色属性和显性特征。全面把握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重要意涵与建设要求,对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具有关键意义。
第一,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逻辑与规律,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中华灿烂文明来系统思考。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拥有独特的规模体量、历史连续和文明逻辑,无法依据西方语境中源于小团体的“共同体”理论概念来周延描述。中华民族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关键因素在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生成与增长,并持续发挥聚合效应。这种共同性并非西方自由主义式的要素叠合,也不是共同体成员的集体想象建构,而是在中华各民族经历长时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在自然凝聚和政治形塑中形成的被高度认同、深沉积淀、深刻内化的共同因子。那些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拆分为“中华民族”与“共同体”的简单加总,试图从西方话语下的共同体形成理路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观点是有严重偏差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与概念认识应当落脚到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整体性逻辑,坚持“合”的思路而非“分”的解构。
第二,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客观存在,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实体,而不是想象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要素在现实生活世界的具象化表现需要抽象为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逻辑化表达。中华民族共同性集中反映出中华各民族之间及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紧密关联,从结构格局、内容维度和时空发展相结合的综合性视角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关系基础—实践过程—现实表征—未来走向”逻辑链条,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性在联系、实践、归属、命运等不同方面的综合性表达,可以构成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整体叙事。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五个‘相’”的共生关联、“五个共同”的共创实践、“四个共有”的共同归属等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归纳与阐释,能够充分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共同”意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原创性理论贡献。
第三,中华民族共同性越强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越紧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包容性和凝聚力会越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需要不断增进、强化、发展中华民族共同性,在民族平等团结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更高层次的团结统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征程中,应当坚持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协同推进思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提供各类有利条件,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和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各民族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在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联系,引导各族人民始终牢固坚守共同家园、共同身份、共同名字、共同梦想,推动中华民族更加团结凝聚、团结奋斗、团结统一,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2023:4.
[2] 谷苞.民族研究文选[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
[3] 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328.
[4] 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 把握战略定位坚持绿色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蔡奇陪同考察[N].人民日报,2023-06-09(1).
[5]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4年9月27日)[N].人民日报,2024-09-28(2).
[[6]] 周平.族际关系共同性的社会身份基础[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32-42.
[7] 郝亚明,杨文帅.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结构视域下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29-35.
[8]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06-207.
[9] 严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命脉与民族工作的方向:增进共同性[J].西北民族研究,2021(4):12-15.
[[10]] 杨须爱.各民族交融汇聚史知识再生产的价值与路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J].民族研究,2021(1):30-47+140.
[[11]] 陆春梅,王希恩.从“共同体”“中华民族”两个视角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J].广西民族研究,2024(1):46-53.
[12] 马伟华,郭怡敏.共赢、共情与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性理论结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17-24+181-182.
[13] 张淑娟.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类型、凝聚机制与形成过程[J].探索,2022(1):51-62.
[[14]] 朱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性的现代性转化及发展[J].民族研究,2021(3):23-38+139-140.
[[15]] 朱永梅,陈金龙.以共同性引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28-36+182.
[[16]]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6月2日)[J].求是,2023(17):4-11.
[[17]] 冯辉,高永久.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结构内涵、时代需求与实践导向[J/OL].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1[2024-10-04].https://doi.org/10.19898/j.cnki.42-1704/ C.20240703.01.
[[18]] 郝亚明,秦玉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要素分析[J].民族学刊,2022(7):1-7+137.
[[19]] 杜尚泽,贺勇,张晓松,等.“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青海、宁夏考察纪实[N].人民日报,2024-06-23(1).
[20] 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70.
[[21]] 丹珠昂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内涵特质及铸牢举措[J].民族学刊,2021(1):1-9+83.
[[22]]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7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7.
[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
[[24]] 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5]] 王传超.古DNA实证中华源流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6-17(6).
[[26]] 李大龙.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69.
[[2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
[[28]] KAPLAN,D.What can the concept of friendship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of national identity?[J].Nations and Nationalism,2007(2):225-244.
[[29]] 潘岳.中西文明根性比较[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22.
[[30]] 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20.
[[31]] 麻国庆.记忆的多层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J].民族研究,2017(6):47-57+124-125.
[[32]] 周平.“全民一体”:一个述说中华民族的原创概念[J].理论月刊,2024(4):5-12.
[[33]] 关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一种新的文化政治理论[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5):71-77.
[[34]] 林华山,龚静阳,刘洢菡.多维团结:面向强国目标的统一战线历史方位与发展形态[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2(4):12-25.
[[35]]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46.
[[36]] 高永久,冯辉.从“一条主线”到“一线两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导向[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5):1-12.
[[37]] 陈纪,蒋子越.增进共同性:新时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再思考[J].西北民族研究,2024(3):128-140.
[[38]] 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J].求是,202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