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国际传播语境下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策略

2024-12-08 00:00刘畅
海外文摘·学术 2024年11期

出版物是记录、传播、交流和传承文化成果的主要载体,出版行业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中承担着主体作用,肩负着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大使命。这要求国内学术图书出版社高度重视提升学术图书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学术图书的海外出版,大多基于国内已出版的前沿学术专著,由出版社牵头组织译者,对原著进行契合原文表达、符合译入语国家读者阅读习惯的翻译,并在海外出版。在国际传播能力视域下,如何推进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成为当下出版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

国际传播语境下,出版社应拥有国际化视野,推进中国学术图书出版国际化,运用学术话语提升中国学术图书出版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实现文化传播价值与资本价值的最大化,使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成为展现中国学术发展、传播中国声音、宣传中国思想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国际传播能力视域出发,以学术图书为研究对象,围绕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索,旨在借助学术话语,在全球语境下掌握话语权,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1 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这一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出版行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此背景下,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是展现中国国家形象和实力的必然要求

学术图书海外出版是提升国家对外话语权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可以助力我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展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亟需构建起与之相匹配的话语体系。而加强学术图书海外出版在我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并成为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的重要渠道。

1.2 学术图书海外出版是推动中国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必然要求

学术图书的受众群体是具备一定科研基础的知识群体。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视域下,加强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有利于结合受众群体的需求和文化传播的要求,推出更多承载中国文化的学术图书作品,并使之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学术图书海外出版对中国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可以以国际通用的表达范式实现中西方学术文化的深度交流;第二,可以通过与传播范围更广泛的国际知名出版社合作,提升中国学术的传播效果,扩大中国学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第三,促进中国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效率的提升。通过纸质图书、数字图书、数据库等多种载体,使得中国学术文化通过多种途径广泛传播,以更为高效的传播方式引领中国学术文化走向世界,展现中国学术文化的内涵与应用[1]。

1.3 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是扩大中国学者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中国学术图书在海外出版能够推动优秀的学术成果在海外广泛传播,展现中国的科研成果,扩大中国学者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出版社加强学术图书的海外出版,搭建作者与海外读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可以让更多中国学者的观点及学术著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通过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将中国优秀的学术成果以符合国际学术规范的方式予以呈现,可以提高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在国际主流学术界的影响力[2]。

2 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面临的现实困境分析

2.1 中国学术图书现阶段国际影响力不足

现阶段,中国学术图书的国际影响力尚且不足。中国学术研究早期还处于向一些发达国家借鉴和学习的阶段,随着国家对学术研究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在学术研究领域的资源投入不断增加,我国学术研究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当中。但是,由于起步相对较晚,部分领域的顶尖学术成果及学术著作相对较少,在国际上学术话语权整体偏弱。

2.2 中国学术图书全球化运营水平有待提升

近年来,国内各大出版社高度重视学术出版“走出去”,围绕推动学术图书海外出版和传播达成共识,并积极寻求合作。但必须指出的是,当前学术图书在国际市场上的传播渠道较为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出版社全球化运营水平不足、国际市场开拓力不足以及国际图书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同时,部分出版社沿用传统经营理念,缺乏国际化视野,未能主动探索和创新国际化传播路径,最终影响优秀学术图书在国际市场上的传播。

2.3 中国学术图书翻译质量及规模有待提升

中国学术图书要在海外传播,版权输出是较为常用的方式,这要求出版社根据原书选题方向,遴选优秀的译者将其译为译入国家语言。中国学术图书要走向国际学术领域,必须高度重视图书质量,除了学术图书本身质量,图书翻译质量也直接影响图书的接受度、认可度。由于文化背景、语言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翻译质量成为国外读者,特别是学者们理解图书内容的重要保障条件。当前存在的学术图书的翻译问题体现在翻译人才培养滞后、翻译项目投入较少,学术图书翻译缺乏科学的翻译策略,造成部分特色词汇以及本土化优秀内容未得到应有的保留,影响了中国学术图书的翻译质量。

3 国际传播能力视域下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策略

提升中国学术出版的国际传播能力是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必然要求。本节从国际传播能力视角出发,以中国学术图书为研究对象,围绕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索。

3.1 提升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的效能

国际传播能力视域下,学术图书出版机构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升学术出版国际传播效能。

第一,组织高水平、专业化的学术图书编辑团队。学术图书编辑团队必须具备敏锐的学术感知力,能够紧密跟进国际学术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热点话题,做好中国学术图书的选题策划工作。同时,要在坚持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国声音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受众群体的需求和特征,探索学术图书出版的本土化运作方式,提升学术图书国际传播效能。

第二,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学术图书翻译团队,以准确、合适的翻译语言提升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的整体质量。这要求翻译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翻译知识和技能基础,更要对学术领域的专业术语、本土化语言特征等有全面的掌握,从而准确到位地表达学术著作的内容、思想和观点。为克服文化阻隔,出版机构应加强与各大高校的合作,邀请外语专家,组成由作者、译者、审校者及外语专家共同构成的学术图书翻译团队,确保学术图书翻译足够地道,足够准确,从而更好地为图书“走出去”把好质量关[3]。

3.2 加强学术图书出版机构与国外权威出版社的合作

中国学术图书要想在海外出版传播中获得成功,并在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必须重视加强国内学术出版机构与国外权威出版社之间的深度合作。通过搭建国际化的学术图书交流平台,实现国内外出版单位、国内外学者之间的有效交流,为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一,国内优秀出版社共同构建学术出版联盟。联盟由国内具有丰富的海外出版合作经验的出版社牵头,邀请优秀的学术出版机构共同参与,打破彼此之间信息屏障,共同围绕学术出版、版权输出、海外合作、图书翻译等一系列重要课题展开深入探索。同时,对学术出版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共享,探索实质性合作的路径,有效提升我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的整体规模和质量。

第二,加强国际化学术出版人才的培养力度。出版机构与高校及相关机构展开深度合作,整合优秀的人才资源,培养具备较强选题策划、国际组稿和推广能力的骨干编辑。同时,应定期组织优秀的学术出版人才前往国际书展、知名学术出版机构进行培训学习,增强学术出版人才对国际出版市场以及国际学术领域的了解程度,解决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出版人才匮乏的问题。此外,为有效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出版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包括专业作者、翻译人才、版权贸易人才、数字技术人才、海外市场营销人才在内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学术图书海外出版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第三,深化与国外知名出版机构的合作,共同探索学术图书海外出版的新路径。国外知名出版机构在运营资源、受众群体等多个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4]。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应与国外出版社在信息共享、人才交流、资源整合、渠道开拓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探索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可行路径。同时,要注意出版物版权保护,避免侵权行为,提升版权保护意识和版权保护能力。

3.3 坚持“内容为王”的学术出版理念

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内容为王,以质制胜的核心理念。为确保中国学术图书的质量,应当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严格遵循学术出版相关规范。例如,学术图书中引文、注释、索引等要素,要严格按照国际规范执行。同时,图书编辑和作者群体必须严格按照学术规范进行图书作品创作和编辑,恪守学术职业道德,严格把控图书的质量。第二,参照执行审校制度和专家评审制度。例如,学术机构在对待海外出版的学术图书,可参照执行“三审三校”的审稿制度,同时,邀请业内专家对学术图书各阶段稿件进行严格的把关和评审,保证图书质量。此外,要积极组织国内外优秀学者围绕学术图书中涉及的资料、数据等的真实性、可靠性等进行全面的研讨和论证,确保学术图书的质量。

3.4 建立科学的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效能评价体系

在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过程中,出版机构要高度重视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同时,要建立科学的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效能评价体系,及时总结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情况、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在评价体系中,应从多个角度设定评价指标,包括传播效果、影响范围等。应对评价指标予以细化,包括学术图书的发行量、馆藏量、数字图书下载量、书评数据等。通过执行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地反馈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的真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传播策略,探索更加有利于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的科学的传播机制。

4 结语

出版行业必须认识到新形势下做好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立足当前学术图书海外出版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存在的明显短板,以提升传播效能为执行目标,科学地探索中国学术图书海外出版传播的有效路径,稳定、高效地输出优秀的学术成果,生动地展现中国学术领域的发展和成就,提升中国学术的影响力。

引用

[1] 孙玮.学术表达推动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发展[J].中国编辑,2022(11):45-49.

[2] 李旦.学术出版“走出去”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J].出版广角,2017(18):38-40.

[3] 李旦,汪芷伊,陈华栋.提升学术出版国际传播效能的路径和机制分析[J].出版广角,2023(1):58-62.

[4] 辛颖.“一带一路”背景下学术图书的开发与走出去[J].传媒论坛,2021,4(2):95-96.

作者简介:刘畅(1988—),女,四川宜宾人,本科,编辑,就职于四川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