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览中的文化传播与教育功能探讨

2024-12-08 00:00刘泉伶
海外文摘·学术 2024年11期

在数字化、全球化的今天,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众文化需求的提升,博物馆的功能已经从单纯的文物收藏和展示,逐渐拓展到文化传播和教育等更广泛的领域,正经历着从“文物殿堂”到“文化对话平台”的转型,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探讨博物馆如何通过创新性的展示方式和教育实践,实现文化传播与教育的双重功能,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坐落于辽宁省营口市辽河广场5号,是建立在营口市红十字会旧址上的纪念馆,建筑面积560平方米,于2016年由鲁迅美术学院艺术设计总公司建设,2017年5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该馆被中国红十字会确立为红十字文化传播教育基地。本文以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为例,分析了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跨界融合、公众参与和沉浸式体验等多种方式,构建全新的文化传播生态系统。同时,探讨了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在知识整合、美育创新、文化认同和青少年培养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创新。通过这些创新实践,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不仅有效提升了观众对红十字运动历史和人道主义精神的理解,还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教育功能。

1 博物馆在数字时代的角色重塑

1.1 从静态展示到动态对话:博物馆功能的演变

在数字时代,博物馆正经历着从“文物殿堂”到“文化对话平台”的转型。这种演变不仅体现在展品的展示方式上,更表现为博物馆深刻地改变了与观众的互动模式。通过引入智能导览系统,博物馆能够为每位观众定制个性化的参观路线和解说内容。同时,借助分布式账本技术,博物馆正在探索“分散式收藏”模式,让公众参与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管理。此外,“云端博物馆”的概念正在兴起,它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允许全球观众同时参与虚拟展览和实时讨论,形成了一个全天候不间断的全球文化对话空间。这种演变使博物馆成为了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动态文化枢纽。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制作三维立体(3D)网站,以“三幕结构”式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逛展体验,让观众足不出户,即可在客户端体验展馆内各个展厅的展出内容。

1.2“活态文化遗产”概念下的博物馆展览

“活态文化遗产”概念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传统博物馆的展览理念。它强调文化遗产不应被固化在玻璃柜中,而应在当代社会中持续演绎和发展[1]。在这一理念下,很多博物馆开始采用“活态复原”技术,通过全息投影和环境模拟,让古代工匠在观众眼前“重现”制作文物的过程。同时,博物馆推出“文化基因重组”项目,鼓励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基于传统文物创作新作品,实现文化的当代转译。更具开创性的是“社区共创展览”模式,即博物馆邀请当地居民参与策展,将社区记忆与馆藏文物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在地文化叙事。这些创新使博物馆成为了激活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创新的重要场所。

2 虚实交融的人道主义画卷:文化传播的新生态

2.1 数字化叙事:红十字故事的多维呈现

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通过数字化技术重塑了红十字故事的叙事方式。展厅中,360度全景投影将观众带入1894年的营口,亲历中国第一面红十字旗帜的诞生瞬间。互动式时间轴让参观者可以根据兴趣,自由探索红十字运动的发展历程,每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都配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料。创新的“数字人物技术”让历史人物“复活”,例如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通过现代科技,让“中国红十字医院的创立者司督阁”与观众进行实时对话,讲述他们的人道主义故事。此外,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还开发了“红十字记忆库”小程序,鼓励公众上传与红十字相关的个人或家族故事,构建起一个不断丰富的数字化口述历史档案库,让红十字精神在数字世界里代代相传[2]。

2.2 跨界融合:红十字精神的全媒体传播

在社交媒体上,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的官方账号不再只是发布展览信息,而是化身为“红十字精神观察者”,通过话题策划、线上互动等方式,引发公众对人道主义议题的关注和讨论。特别是推出的“60秒红十字”短视频系列,将复杂的人道主义理念浓缩为生动有趣的动画,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广受欢迎。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还与流行文化跨界合作,如与知名音乐人共同创作“人道主义音乐专辑”,用音乐传递温暖;与电竞赛事合作,在游戏中植入红十字元素,让年轻人在娱乐中感受人道主义精神。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播策略,让红十字精神以更加亲民的方式融入大众生活。

2.3 共创共享:公众参与的红十字文化

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创新性地推出“我的红十字故事”全民参与计划,将展览的边界从馆内延伸到了整个社会。通过线上征集平台,普通民众可以上传自己或身边人与红十字相关的故事、照片或视频。这些内容经过筛选后,不仅会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的特别展区展出,还会被整合到“红十字记忆地图”中,形成一幅动态更新的全国红十字文化地图。同时,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开发了“虚拟红十字馆”在线平台,公众可以利用提供的数字资源,自主策划主题展览[3]。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丰富了展览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公众对红十字文化的主人翁意识,让红十字精神真正成为一种共创共享的文化现象。

2.4 沉浸体验:触摸历史的温度

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运用增强现实(AR)技术,让观众可以通过智能设备看到1894年营口第一所红十字医院的场景重现,体会当时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艰辛。“一日志愿者”体验项目则让参与者穿上红十字会制服,在模拟的灾难现场进行救援演练,切身感受人道主义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担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声音的力量”互动装置,观众可以在隔音室内聆听历史上重大灾难中幸存者的真实录音,透过声音感受人性的脆弱与坚强。这些创新的体验式展项,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和图片,而是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鲜活记忆,极大增强了红十字精神的感染力。

3 培育人道主义的未来火种:教育功能的创新实践

3.1 知识织网:跨学科整合与批判性思维培养

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通过多角度的展览设计,为观众构建了一个综合的知识网络。展览不仅涵盖了红十字运动的历史发展,还融合了医学、国际关系、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例如,通过时间轴展示红十字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将其与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相结合,帮助观众理解红十字运动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展示早期红十字会救护活动时,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介绍急救技能的演变,增强了展览的实用性教育价值[4]。

3.2 美育新境:跨界艺术对话与创意思维激发

在传统展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融入了多种艺术形式,丰富了观众的审美体验和创意思维。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定期举办以红十字精神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展,邀请当代艺术家创作绘画、雕塑等作品,展现人道主义精神在当代艺术中的体现。展厅中设置了创意互动装置,如“人道主义行动模拟器”,让观众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体验人道主义救援工作,既增强了参与感,又激发了创意思考。此外,还定期举办“红十字文创设计工作坊”,邀请设计师和公众共同参与,将红十字元素融入现代产品设计,激发创意思维。

3.3 文化基因:从本土认同到全球视野

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在文化传播中巧妙地构建了一条从本土认同到全球视野的文化基因链。这一创新性的展示理念旨在深化观众对人道主义精神的理解,使之既能感受到文化的根源,又能拓宽国际化视野。通过多元化的展示手段,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致力于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基因,强调这些理念与红十字精神的内在联系。例如,中国千年传承的“仁爱”思想与西方人道主义的不谋而合。这种方法不仅增强了本土文化认同,也为理解全球人道主义运动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视角。同时,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积极引入4xWKe7+sTEXa0Nnmv1Fucg==国际视野,通过展示全球红十字运动的多样性实践,培养观众的世界公民意识。这种从本土到全球的文化基因传递,有效地促进了文化认同与国际理解的融合,为人道主义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5]。

3.4 青春传承:小讲解员培育计划

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的小讲解员培育计划是一项面向青少年的创新教育项目,旨在培养新一代人道主义文化的传播者。这一计划突破了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采用了体验式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系统化的培训体系,该计划不仅传授了红十字运动的历史和理念,更培养了青少年的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环节中,参与者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讲解和传播技能。这种“学以致用”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此外,该计划还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领导力,鼓励他们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来诠释和传播人道主义理念。通过这种长期、系统的培养机制,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不仅为自身的文化传播工作培养了生力军,更为社会培育了一批具有人道主义素养的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从而实现了文化传承与青年培养的双重目标。

4 结语

历史是文化与精神的永恒依托,是薪火传承、继往开来的不竭动力。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内史料丰富,许多展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以史为鉴,传播红十字历史文化,弘扬红十字精神,谱写营口人道主义事业新的篇章。

本文通过对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的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博物馆展览在文化传播与教育方面的创新功能。精心设计的展览能够通过数字化叙事、跨界融合、公众参与和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有效传播红十字文化,提升公众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文化素养,为社会培育具有人道主义素养的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然而,要想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这些功能,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博物馆工作者不断创新展览方式,优化教育项目,利用新技术拓展传播渠道。未来,博物馆应更加注重观众需求,加强互动体验,深化跨学科合作,以期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传播与教育的双重功能,为社会文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引用

[1] 张遵璐.新媒体时代博物馆文化传播多元化路径的探索——以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13):82-85.

[2] 王夏歌.博物馆是如何传播文化的?——基于媒介视阈的实证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6 (3):139-149+152.

[3] 宋晖,黄燕妮,谭学琳.浅议博物馆馆藏文物文化的传播[J].明日风尚,2024(7):185-187.

[4] 王夏歌.历史演进与现实理据:博物馆媒介化转向的溯源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46(3):109-117.

[5] 索彤彤.红色纪念馆讲解员的红色文化传播能力[J].文化产业,2024(16):56-58.

作者简介:刘泉伶(1985—),女,辽宁营口人,本科,中级文物博物馆员,就职于中国红十字运动发源地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