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文化在影视戏剧作品中的运用

2024-12-08 00:00李想
海外文摘·学术 2024年11期

诗词文化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是古代、近现代劳动人民和文学创作者智慧的结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学内涵和历史背景信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平稳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民众文化自信增强,影视戏剧产业也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很多影视戏剧在创作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融入诗词文化,将诗词文化渗透到人物形象塑造、台词创编等多个环节中去,促进了诗词文化传播,也增强了作品感染力、表现力。基于此,本文浅谈诗词文化在影视戏剧作品中的运用,对其运用价值、运用思路和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1 诗词文化在影视戏剧作品中的运用价值

1.1 有助于增强作品审美意蕴

影视戏剧作品拍摄制作的初衷是丰富观众精神生活,使观众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而诗词文化本身底蕴深厚,是我国历史文学发展、社会时代变迁的产物,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将诗词文化融入到影视戏剧作品的台词之中,可以让观众细细咀嚼其深意,进而获得美的感受与体验。诗词与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名字拟定相融合,还可以起到伏笔、暗示的作用,增添作品审美意蕴。将诗词文化融入到场景塑造、音乐设计等环节之中,搭配独特的镜头语言和运镜技巧,还能够让观众发挥想象、联想,沉浸式地感受画面跨越时空再现眼前的冲击感。

1.2 有助于促进诗词文化传播

古典诗词种类多样、意味隽永,是我国浩瀚如烟的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其传承和发展更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重要主题。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中,学校占据了主要地位,教师系统化教学讲解,学生听讲并背诵记忆,虽然效果较好,但传播覆盖面十分有限。而影视戏剧作品是面向普罗大众拍摄并播放的,具有老少皆宜的鲜明特征,在影视台词编创、背景音乐设计时有机融入诗词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让诗词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扩大诗词文化的传播覆盖面,让观众感受到诗词文化深厚的底蕴和魅力,进而促进诗词文化的传承发展。

1.3 有助于激发观众情感共鸣

诗词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所在,其中蕴藏了作者的哲学思想、愁绪情思,与现代文学作品有着一脉相承、文化同源、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熟悉中华文化以及对古现代文学作品感兴趣的观众来说,在影视戏剧作品中看到、听到古诗词无疑是吸引力十足的。观众可以通过诗词文化创作的年代来联想影视戏剧作品描绘的时代背景,想象出与时代背景相关的画面、场所。在古诗词的吟诵过程中,观众也可以更好地体会主人公当下的心境和思想感情,更容易投入到影视戏剧作品所塑造的年代和背景中去,站在主人公角度感受其或怅惘或愉悦或坚定或挣扎矛盾的状态。

2 诗词文化在影视戏剧作品中的运用思路与方法分析

2.1 运用于人物形象塑造

2.1.1 借诗词拟定人物称谓

人物称谓对影视戏剧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效果有着极大影响,观众往往会从称谓中获取对人物的第一印象,甚至通过称谓预设人物形象、年龄、关系等,所以加强人物称谓设计至关重要。很多影视戏剧作品会在称谓拟定时,有机融入暗示身份或者暗示命运的诗词,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物的吸引力,让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比如电视剧《天龙八部》中,设计了逍遥子、李秋水、李沧海以及巫行云这几个人物,从人物名字称谓可以看出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诗词相关。该词句本是出自《离思》一诗,由唐代诗人元稹创作,字面意思是讲,见过苍茫无际、雄浑无比的壮阔大海后,是不会对涓流感兴趣的,曾经见过巫山梦幻的云雨,便不会为普通云彩折服,实则表达诗人对已经失去的爱人的无限思念和眷恋以及除爱人外谁都不可的思想情感。将诗句内容转变为人物姓名,能够更好地展现人物关系,暗示故事情节走向。《天龙八部》中木婉清的名字同样出自古诗词,可见《诗经·郑风·野有蔓草》中“有美一人,婉兮清扬”,表现了人物清丽绰约的形象。

2.1.2 借诗词表现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同样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核心要素,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展现,可以更好地烘托影视戏剧作品主题,刻画影视戏剧作品群像,提高作品的吸引力,丰富作品的底蕴和内涵。从既有的影视戏剧作品来看,诗词文化的应用对体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助力不小。比如《还珠格格》中,紫薇对于各类诗词总是信手拈来,她对尔康所说的情话,“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等既塑造了紫薇才女、恬静、饱读诗书的人物形象,也表现了紫薇面对爱情时坚韧不拔、忠贞不渝的人物性格。而作为小燕子的哥哥,主人公箫剑曾经作过这样一首诗:“一箫一剑走江湖,千古愁清酒一壶”。诗句简练直白而又朗朗上口,与箫剑快意情仇的江湖儿女形象十分贴合,更好地表现了主人公肆意潇洒、行走江湖的不羁性格。而《甄嬛传》之中,沈眉庄与皇帝站在庭院中看着来往送绿菊的宫人,并且吟诵出“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垂落北风中”的诗词,同样表现了沈眉庄独特的人格魅力,暗示了其傲雪凌霜、宁折不屈的人物性格,也为后来沈眉庄遭人陷害,再不肯与皇帝和好的剧情埋下了伏笔。

2.1.3 借诗词描绘人物肖像

除称谓拟定、性格表现外,影视戏剧作品中还可以运用诗词进行人物肖像的描绘,通过古典诗词展现女性角色或温婉大方或美艳动人的姿态,借古典诗词塑造男性角色或风度翩翩或孔武有力的形象。与白话直言方式相比,这种借诗词阐述的方式更加凝练,有助于增强影视戏剧作品的文化底蕴。比如《水浒传》中,对鲁智深的描写是“禅杖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展现了鲁智深行侠仗义的人物特点,同时将禅杖、戒刀等人物肖像特征表现出来,有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观众读之可以快速在脑海中绘制出人物形象,十分深入人心。电影《西湖传奇》之中,主人公江玉龙对备选的几位姑娘分别进行了外貌描绘,运用了“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诗句,较为直接和简洁地描述出了姑娘们美丽、大方、温柔、贤惠的特征。纵观影视戏剧作品,会发现创作者在描绘女子形象时,尤其热衷于使用古典诗句,除前面提到过的《佳人曲》《诗经·周南·桃夭》之外,有些影视戏剧中还会用到“天生丽质难自弃”“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等诗句,极言美人的惊艳和灵动。

2.2 运用于作品台词编创

台词是现代影视戏剧作品中较为重要的元素之一,主人公需要通过台词来表达自身的观点和看法,一些重要情节也需要借助台词进行交待或推动。在台词编创中有机融入诗词文化,可以更好地增强台词可读性,也更有助于伏笔、暗线的埋设以及人物性格或者教育背景的彰显。以影视戏剧作品《卫子夫》为例,段宏对卫子夫难以忘怀,但受到重重阻碍难以表达自己的心境,只能写下诗句“既曰归止,曷又怀止”。该诗句本身出自《诗经》,主人公在这里引用主要是表达自身的矛盾心情,在矛盾之外又带着淡淡的感伤和怅惘,不仅与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相贴合,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影视戏剧作品《倾世皇妃》之中,苏姚远则曾经写下汉乐府《悲歌》一诗,“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这与主人公当时远在他乡,无法回归的身份背景相贴合,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主人公思念故乡、思念故国,难以抑制心中凄凉的情感。

2.3 运用于作品名称设计

对于影视戏剧作品来说,主题名称的设计同样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优秀的主题名称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让观众不由自主地选择观看,提高影视戏剧作品的收视率。以古装影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例,故事讲述了主人公盛明兰从懵懂无知的闺阁少女,逐渐成长为侯门主母的故事,成长中有算计、有争斗,但也不乏姐妹嬉闹、夫妻和睦的闲适画面。而作品名称引用了李清照《如梦令》中的词句。该词句再现词人宿醉酒醒后询问花事的场景,主创团队以此作为电视剧的名字,既可以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又可以增添作品古色古香的文学意蕴,读来隽永而有趣,更具吸引力。影视戏剧作品《清平乐》则引用了宋代常用的词牌名,同样有着暗示故事发生时代,展现北宋风土人情的作用。在一些现代风格的剧集之中,有时也会用到诗词文化,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诗词本身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本意描绘春回大地的美好景象。而影视戏剧作品用其作为名称,较好地展现了地区生态建设,植被生长、土壤复绿的主题思想。

2.4 运用于场景物象呈现

古诗词凝练、隽永,仅用寥寥数语便可以传达丰富的意蕴内涵,描绘令人神往的美好画卷,将之与现代影视戏剧造景技术、特Sxx/HEsFcCSdOGaSOZU71kjywy22o8PoaB/NFqNPvE4=效技术等结合起来,能够得到更具感染力的古风场景,烘托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视觉效果,因此影视戏剧作品创作时,有必要对此加以研究和应用。以《甄嬛传》为例,其中有一幕安陵容站在船头唱《采莲歌》的场景,镜头画面中呈现出大片荷叶,安陵容身着绯衣立于船头,歌声甜美而悠扬。这首歌的歌词本身出自汉乐府诗《江南》,描绘了夏日江南莲叶成片,鱼儿在池水莲叶之间互相嬉戏的场景。影视戏剧作品中,将歌词谱曲,并且借由人物安陵容唱出,配以莲花荷叶的镜头,虚实交映、声画并茂,古色古香的美感呼之欲出。87版《红楼梦》之中,《叹香菱》《葬花吟》等诗词及歌曲的引用,同样有助于画面景象的呈现,可以使整个景象更具感染力。此外,诗词文化有时也会用于呈现物象,辅助表达人物的情感。比如《甄嬛传》中,温实初曾经意图将玉壶送给甄嬛,但甄嬛并未接受。在后来的剧集之中,沈眉庄含恨而亡,温实初将玉壶放进了她的棺材,所谓“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了人物情感的变化。

2.5 运用于背景音乐编排

背景音乐在影视戏剧作品中可以起到烘托主人公心境、渲染氛围的效果,能够将观众更好地带入到剧情之中,产生情感或者思想上的共鸣。所以在影视戏剧作品创作环节,还可以尝试将诗词文化融入到背景音乐里,声画并茂,增强感染力和表现力。现阶段很多影视戏剧作品已经做过此种尝试,且取得了不错的呈现效果,比如在86版《三国演义》之中,使用了由《临江仙》改编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浑厚低沉的男中音娓娓道来磅礴大气的歌词,仿佛再现了朝代更迭、历史流转的景象,有助于突出和升华影视戏剧作品核心思想。且诗词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歌词,也揭示了更深层次的人生哲理,意蕴隽永而深刻。87版《红楼梦》之中,则引用了大量的红楼梦原著诗词,配合富有古典韵味的谱曲,辅助推动剧情发展,揭示人物命运。比如片头、片尾均使用了《枉凝眉》这一歌曲,其中的“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暗示了宝玉和黛玉因奇缘相遇,又在封建压迫之下分开,爱情理想终究破灭的剧情走向和人物结局,宿命感更加强烈。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凝练、隽永的鲜明特征,将其融入影视戏剧作品创作中,不仅能够促进诗词文化的传播,还能够进一步丰富作品审美意蕴,增强作品表现力和渲染力,实践中务必要给予充分重视。要积极地将诗词文化融合到人物称谓拟定、人物性格塑造、人物肖像描绘中去,用诗词暗示人物命运,增添观赏趣味。同时借诗词文化进行作品名称设计、作品台词创编以及场景物象呈现和背景音乐编排,为观众打造沉浸式观影氛围,提高作品竞争力和文学价值。

作者简介:李想(2003—),女,内蒙古通辽人,本科,就读于吉林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