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藏文古籍文献修复流程

2024-12-08 00:00:00德吉曲珍
海外文摘·学术 2024年11期

现于西藏大学图书馆馆藏的《菩日文献》,长期在地下受潮,加之年代久远,出土时纸张已存在严重的粘连、残缺、脆化等现象。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经过整理、保护与修复后,《菩日文献》终于延续了它的生命。藏文古籍文献的抢救、保护、整理和利用是有助于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和藏学研究的重要工作,让世界看到中华文脉的一以贯之,看到中华各民族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的一脉相承、花叶同根。具体而言,藏文古籍文献的修复是一项充满挑战与意义的工作。它需要具备高超的技术、丰富的文化素养、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以及不断学习与交流的精神。要想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就必须落实古籍文献修复工作。基于此,本文以《菩日文献》零散残叶的修复为例,浅议藏文古籍文献修复流程。

1《菩日文献》基本信息

(1)2002年,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门布乡菩日村在农田改造时出土了一批藏文古籍文献。2007年7月,西藏大学图书馆收藏了这批文献,并根据出土地点,将这批藏文文献命名为《菩日文献》,它是继《敦煌文献》之后,我国国内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藏量最多的出土藏文文献。《菩日文献》包罗的内容十分广泛,共有150多种,近1.2万叶,大致可分为宗教文献和世俗文献两大部分。宗教文献以《大般若经》等佛教典籍为主,包括部分密宗仪轨和其他各类佛教经典;还有一些诗词、赞文、仪轨、传记等世俗文献。《菩日文献》在装帧形式上有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以及散页装。

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菩日文献》中的《大般若经》入选第三批和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菩日文献》为研究13世纪以前藏文语法结构的变迁、文风的发展、书法的演变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其纸张、墨色、装帧都有明显的时代印记,除文献价值外,对古籍版本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2)《菩日文献》零散残叶修复前的基本状况。《菩日文献》有3000多叶的零散残叶,有如图1、2、3这样的几叶甚至十几叶粘连在一起并被土和水侵蚀后出现了各种病害的,也有一叶很小的、四边缺失无法归类到某个函套里的残叶,也有能看到页数及其他的一些信息但纸张强度低,由污渍、霉斑所覆盖的。这些残叶的纸张厚度均在0.247—0.279CM之间,双面有字,行数有七行和八行,书叶两侧均有朱砂做隔断,字体也有所不同,墨迹均不太稳定,书叶中间都有圆圈,圆圈之间间距在17.5CM—19CM之间,圆圈外围到板框18CM—21CM之间,开本长度在65CM—70CM之间,高度在16CM—19CM之间。

(3)制定《菩日文献》修复与保护方案。西藏大学藏文古籍研究所为了尽快抢救修复《菩日文献》,2021年3月份召开了《菩日文献》专家论证会,召集了国内知名的修复大师和藏纸专家数名,并制定了《菩日文献》修复方案。

2 藏文古籍修复流程规范操作

2.1 修复前的准备工作

修复古籍需要使用的纸张有几十种,从用途来说,主要为三大类:修补用纸、加固连接用纸、吸水撤潮用纸。

(1)选择修补用纸:修补用纸是修补古籍缺损部分所用的纸张,位于古籍纸张表面,要求补纸在造纸原料、生产工艺、厚度、色度及疏松度等参数上,尽可能接近古籍原有纸张,差别不能过大,否则不仅会降低古籍的艺术性,也有可能对古籍造成二次损伤。这项工序至关重要,关系着修复的质量。藏文古籍文献的载体绝大部分是藏纸,所需修复用纸也一般选用藏纸。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就地取材,以当地盛产的长瓣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草的根皮为原料,经过繁琐的工序进行造纸,生产出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藏纸。“传统藏纸的工艺流程在许多历代藏文典籍中也有详细的记载。流传至今的造纸工艺主要分为去皮、剉捣、蒸煮、浸洗、捣料、打浆、抄造等几大工序,采用‘浇造法’”[1]。使用“浇纸法造出来的纸有厚、粗糙、纤维分布不均、表面往往无帘纹等特征”[2]。解放前,藏纸中属林芝朗县的金东藏纸最为著名,“金东”是以地名而取纸名,当地盛产各种高档的公文书写纸,如西藏噶厦政府及官员的写作公文用纸在藏纸中就属于上上品。近几年,随着西藏旅游的发展,尼木雪拉的藏纸,即狼毒纸成热点,在国内业界关注度很高。传统藏纸的造纸原料含纤维较多、有毒性,具有防虫蛀、防鼠啮、质地坚韧、耐折度较高等特点。有关纸张纤维种类分析实验室对以上两种藏纸作坊的藏纸纤维形态进行了测试、比对,得知现代藏纸原料中添加了其他原料,这使得藏纸的部分性能大大降低。“尼木藏纸1的造纸原料为瑞香狼毒草;尼木藏纸2的原料以瑞香狼毒草为主,混有瑞香属植物纤维、构皮纤维和草类纤维;金东藏纸的原料以瑞香属植物为主,添加了少量瑞香狼毒草纤维和构皮纤维。可见,如今的部分尼木藏纸和金东藏纸的造纸原料已发生了改变,较之以前更为多样而复杂,造纸时多用混料。不仅仅是瑞香狼毒草、瑞香属和结香属的植物,还添加其他原料,如构皮、草类纤维等。”现代藏纸由于选择原料的不同而大大降低了藏纸的性能。

根据这项国家标准的要求,西藏大学藏文古籍研究所在2018年至2022年间走访了西藏各个地区的传统藏纸作坊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对藏纸的造纸原料、加工工序及成品的质地、厚度、酸碱值各方面进行反复考证,发现纸张要么太厚,要么杂质太多,或者又太硬,加之还需要考虑价格,总之很难找到跟《菩日文献》纸张质地相近的藏纸,只能从色泽、纤维均匀度来考虑修补用纸。经过反复斟酌,最终选择了西藏林芝市米林县西嘎村东螺嘎布传统藏纸坊的藏纸2号,用作《菩日文献》的修补用纸。

(2)制作浆糊:浆糊是修补古籍不可缺少的粘接材料。熬制浆糊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沸水冲制法;二是隔水熬制法。在高原地区,由于沸水只有八十几度高,所以在制作浆糊的时候通常把两种方法一并使用,即隔水加热的同时用沸水冲制,通过不断地快速搅拌使它完全熟透,待冷却后再稀释。制作好的浆糊无小疙瘩而且颜色发黄发亮。古籍修复用的浆糊,其稀稠度一定要调配适中,过稀过稠都会带来不良后果。

(3)托补:由于《菩日文献》的纸张较厚,应该用两面补起才跟原文献厚度相适,而且修补面积稍大。所以在修补之前,把补纸托成一张大规格的纸张,既会节省时间又能使修复品更加美观。

首先把东螺嘎布2号用粗的一面朝上,细面朝下,喷潮展平,再用排笔将稀浆糊均匀涂抹。在此之后,另一张纸粗的一面朝下,细面朝上,用棕刷从一个方向反复刷,把浆糊刷均匀,最后用大墙撑开将其晾干。

(4)染色:由于《菩日文献》残叶颜色跟修补用纸和加固连接用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色差,需要对补纸进行染色,力求跟原文献颜色相近,但不要过深。可以将托好的纸张晾干,在没有起开之前就用浸染法进行染色,染色材料要求用无化学制剂并相对安全的植物染料。由于《菩日文献》残叶颜色偏黄咖色,所以用红茶加普洱茶(3:1的比例)进行熬煮,趁热用筛子过滤茶叶,这样染出来的颜色一般都比较均匀。

(5)裁剪:托好的纸张待完全晾干后从起口处用起子取下,四周涂有浆糊的边缘硬的部分裁掉,再裁成跟《菩日文献》长宽一般大小的长方形。这样做能节省很多材料。

2.2 修复的中心环节

藏文古籍同汉文古籍一样,根据其破损程度轻重不同,分属不同的破损级别。其修复与汉文古籍修复在指导思想、适用原则、修复措施及工具选择等方面具有共通性,但在具体的操作流程中,因纸张、装帧等方面存在特殊性,藏文古籍修复又区别于普通的汉文古籍修复。

(1)揭开、清洁、展平:粘连的文献可使用干揭、湿揭、蒸揭的方法。《菩日文献》由于长年保存在恶劣的环境中,纸张纤维扭曲变形,很难恢复。图1、2所示,是几十张粘连在一起的书叶,图1粘连得不严重,本来就稍微有些松动,用针锥和起子一叶一叶地拨开,即能使它分叶。图2只能看到原文献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余缺失,在缺口处粘连得比较紧,需要喷潮浸润,才能慢慢揭开分叶。揭开以后要进行表面清洁,根据残片具体情况选择干法或湿法除尘。图1、2都适用干法除尘,即使用软毛刷去除浮尘。值得注意的是,有时用纯棉的手套轻轻擦拭表面的灰土,效果会比用刷子更理想,值得一试。清洁完成后可对一些局部霉变地方用棉签蘸75%酒精进行小心擦拭,抑制霉变的扩张。除尘结束后在展平过程中需要略施水分,辅助纤维舒展,用针锥拨开褶皱及纸卷儿,借助镊子和针锥将错位或断裂的部位调整到位,使它恢复平整。但由于残叶纸张脆弱,不能大量接触水分,选择毛质柔软纤细的小毛笔,用喷壶喷潮笔尖,用于辅助展开、抚平残片,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水渍和潮线不仅影响到纸质藏品的美观,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棕褐色并逐渐发硬,一不小心纸张就可能在潮线处脆裂。水渍和潮线必须尽快清洗掉,放置的时间越久,这类污渍就会越难去除,除非采用化学溶液进行清洗。[3]”然后把文献放在吸水纸中间用重物压平。在修补流程中,展平工作至关重要,展平了才能展现文献的原貌和文献的内容,才能对各种破损问题进行处理。对于纸张强度较好、破损较轻的残叶,可采用直接展平法。在清洁过程中,需小心保存好损毁的小片书叶,并做好标记,以便后续修复。

(2)加固、压平:如图1干揭后可见残叶破损处,纸张机械强度低,翻动时出现掉渣等现象。第一次压干后,文献会比较平整,这时候可以对残叶的严重破损处进行加固,用毛笔点少量浆糊在破损边缘往外方向涂浆糊,用又轻又薄的桑皮纸以竖纹进行粘贴,再立即用吸水性更好的宣纸把多余的浆糊吸掉,把加固用纸的多余部分剔除,最后用干的吸水纸夹住压平。

(3)修补、压平:修补是修复工作的中心环节。主要工作是将裂口、残洞、边缘破损处粘牢、补全,以恢复较完整外观,增强残片强度,便于以后保管、整理、使用和研究。藏文古籍文献一般都是以双面都有字的形式存在,修补时应尽量避免遮挡文字,如实在无法避免,则要采用透明的纸张进行修补,破损边缘用夹接法,原则是在补牢的同时尽可能不遮盖字迹。首先将《菩日文献》残叶放在透明板上裁好,修补用纸放在适合文献长度的位置用蘸水的毛笔描绘破损形状,沿着水线用手撕开,在撕开的部位从毛茬处再把补纸揭开,把残破的文献插进补纸夹层中,把补纸和文献平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用镇纸固定好位置,再从靠补纸的位置涂浆糊,然后把分开着的补纸合上,多余的浆糊用宣纸吸走,上面再垫一张吸水纸,用鬃刷刷几下,把多余的水分及浆糊刷匀,最后用镊子剔除多余补纸,剔除完成后夹在干净无皱的吸水纸之间放置一周左右,使它完全压平、干燥。具体操作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补纸水描时应多出来1CM;二是补纸的位置一定要与文献的上下平行;三是补纸和文献搭口的地方不能用水过多,否则染过的补纸会洇开一道潮线影响美观;四是不要遮挡文字,在有文字的地方可以多剔除一些,行数之间的空隙处纤维可以多留一些,注意不要多于2MM,否则会影响整函的厚度。

(4)裁剪:修复流程结束并完全干透后,按文献原有的开本进行手工裁剪。在裁剪过程中即便原文献上下左右线条不规整也不做新的调整,就只对边缘补纸凸出的部分进行裁剪。按图1的长度裁成65*18CM的大小,并把四边的直角剪成圆形。

3 问题与思考

(1)在藏文古籍文献的修复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原则包括“整旧如旧”“最小干预”“材料和措施可逆”等。这些原则旨在最大程度地保留古籍的原始面貌和历史信息,同时确保其未来的保存和传承。

(2)因地制宜与就地取材。藏文古籍文献的修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藏区特有的狼毒草根造纸技术为修复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瑞香类植物、狼毒草根与纸浆混合制成的纸浆,不仅与藏文古籍纸张自然融合,还具有良好的防虫、耐腐蚀性。这种传统工艺与现代修复技术的结合,为藏文古籍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古籍修复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修复人员需要具备高超的手工技艺和丰富的文化素养,才能在修复过程中做到“整旧如旧”,使古籍恢复其原有的风貌。同时,修复人员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以便在修复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耐心与细心的重要性。古籍修复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每一步操作都需要精确无误,稍有差池就可能对古籍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修复人员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专注和谨慎,确保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5)传承与发展的思考。藏文古籍文献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修复工作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在修复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传统工艺和技术的传承与发扬,同时也要积极探索新的修复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4 结语

西藏大学修复《菩日文献》的工作慎之又慎,从刚开始咨询业界知名修复大师到召开修复论证会、制定修复方案、寻找适合藏文古籍的修复用纸等等事情都充分说明了《菩日文献》的修复过程自始至终严格按照《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进行。按照制定的修复方案,西藏大学修复《菩日文献》的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原文献的修复前的样貌;损毁严重只留存小面积的残片的部分,先对残片本身进行清理,有破损的地方进行展平、加固再压平,不对边缘予以特殊处理,使用纸夹存放;对现存1/3以上的残片采用夹接的修补方法。修补过程使用无任何化学成分的材料。这些方法旨在最大程度地保留古籍原有的文字、纸张及风格,以便突出残片原件的面貌,避免修复材料对文献研究造成干扰。总之,本着以“抢救为主,治病为辅”“整旧如旧”“最少干预”“可逆性”的原则和方针,西藏大学成功开展了《菩日文献》修复保护工作,并最大程度地达到了预期的修复目的和效果。

引用

[1] 孙丽芹,桑旦扎西.藏纸文化初探[J].西藏科技,2009(2):30-33.

[2] 蔡梦玲,张美芳.藏文档案修复常用藏纸的性能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8(4):103-107.

[3] 刘家真.水与纸质藏品的清洁修护[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德吉曲珍(1973—),女,西藏拉萨人,本科,就职于西藏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