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核心素养,进行地理大单元学习

2024-12-04 00:00:00訾晓彬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4年10期

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下,我们应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优化学习活动,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满足优质人才的培养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以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地理大单元学习方法。

一、立足核心素养,确定大单元学习目标

进行大单元学习可以增强学习活动的整体性,有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习目标对于学习活动的开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够促使学习环节有效衔接。我们应立足核心素养确定大单元学习目标。大单元学习目标的确定需要立足整体,充分把握高中地理学科的本质,体现知识框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以《地表形态的塑造》内容为例,目标可以确定为:(1)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2)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以及表现形式,了解地表形态塑造过程中内力作用的影响;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3)激起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掌握普遍联系的观点。

二、梳理单元内容,构建大单元知识体系

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应整合和梳理相关内容,完善地理知识体系。我们应在明确单元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从学科知识的整体逻辑出发,引导学生理解大单元内各部分知识,构建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水平。以《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内容为例,该章包括《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两部分内容。我们要指导学生把握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说明了区域发展和交通运输布局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思维导图,快速梳理知识脉络。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大单元学习的要求下,我们应从全局视角对学习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创设情境以推动学习目标的实现。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融入趣味性元素,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创设情境时应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情境资源多样性;第二,情境形式吻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第三,注重灵活性;第四,注重生活化。以《地球上的水》内容为例,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究,我们可以设计具有递进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设计的问题如下:(1)黄河之水由何处来到何处去?(2)黄河之沙又从何处来到何处去?(3)洪涝灾害有哪些影响?(4)哪些举措可以预防或减少洪涝灾害?(5)对黄河流域的未来发展你有哪些建议?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资料,创设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我们要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融合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大单元学习,搭建活力四射的高中地理课堂,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