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围绕无痕管理和学校拾得文化理念构建的小学语文“学本”课堂以所有的学习者为主体,倡导“人人都是学习者”,在“学本”课堂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评价策略上进行“全程评价”和“嵌入式”评价。
【关键词】学本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价策略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伴随着国家战略发展的整体布局,伴随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文件的出台,教育评价改革也面临着新要求和新挑战。“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学本’课堂有效评价策略研究”,对国家教育评价改革如何落地生根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与回应。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概念
2022年新课程方案和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颁布,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正式对教师提出了要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实现“教—学—评”的有机融合。这标志着该理论从学术自觉上已经提升为国家意志。
笔者在诸多文献资料查找的过程中,认为“教—学—评”一体化是新课标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方式。“教”是指教师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通过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内外教与学的活动,达成学科育人的目标;“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参与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将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评”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由此可见,“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将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和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它旨在将评价融入教学和学习活动之中,使评价和教与学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而在教、学、评的过程中,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来进行的。准确地说,教、学、评都是目标引领下的“一体化”活动。目标指引着教、学、评,教、学、评最终都是为了达成目标。
二、小学语文“学本”课堂的概念
在我国最早提出“学本”课堂的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教育研究所韩立福博士。他提倡的“学本”课堂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从课堂的对象来看,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学生,而是指更多的学习主体,如校长、研究人员、社区成员、家长等;从课堂视域来看,“学本”课堂要跳出“向45分钟要质量”的狭隘课堂观,倡导“向学习过程要质量”的多元、科学课堂观,目的是让学习者学会终身学习。
笔者提出的“学本”课堂,与韩立福博士略有不同。它是基于学校无痕管理和“拾得”文化理念提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学本”课堂探索的本土化与个性化的特点。其中无痕管理以“不求立竿见影改变人,只求潜移默化影响人”,让“每个人都动起来”的原则,坚持用持续影响的力量带动师生自主、自发、自愿、自动成长。而学校的文化理念是“拾梦而行,循道而得”,简称“拾得”,本义为拣获、拾取的意思,取粤语谐音“实得”,谐意为“一定行”,提炼其核心精神是“自主、自立、自信、自强”,围绕这一核心精神,学校倡导“小拾小得,大拾大得,自拾自得,互拾互得”,为孩子未来的成长培根铸魂。这样的管理思想和文化理念为小学语文“学本”课堂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指向性更清晰、更明了。
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人人都是学习者”“人人学有用的语文”,逐步形成了“三维四学”以学为中心的“学本”课堂风格。“三维”即学习对象、学习理念和学习实践三个维度;其中从学习对象的广义维度是指所有的学习者,如教师、学生、校长、研究人员等,狭义维度是指教师和学生;教师的“学”主张“四guan”,“guan”是指先过“关”,再形成“观”念。即课标guan,教材guan,学生guan,质量guan;学生的“学”从学校办学拾得理念的维度倡导自学自得,互学互得,小学小得,大学大得;从实践的维度倡导个人预学、生生互学、师生共学、拓展升学。
三、“教—学—评”一体化融入小学语文“学本”课堂的价值意义
评价一直是热门话题,也是难点问题。无论从国家发展和政策层面,还是课程方案和语文课程标准的层面,甚或是教学实践层面,“教—学—评”一体化融入小学语文“学本”课堂都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1.关键点: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总体发展目标。时至今日,“学习型社会”的创建依然没有停止。“学习型社会”意味着所有人都要做学习型公民,而学习型公民要通过学习型学校来培养。学习型学校的主要载体要靠学习型课堂来培养。小语文团队构建的“学本”课堂正是找准了“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关键点。
2.共振点: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纵深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数字化。2020年出台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也指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由此可以看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的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实小语文团队把“教—学—评”一体化融入小学语文“学本”课堂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利于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向纵深发展。
3.生长点:利于课程方案和语文课程标准系统推进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新增了学业质量标准,在改进教育评价中提出促进“‘教—学—评’一体化”。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业质量标准”中也进一步表明教育教学评价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素养本位的语文学业质量评价,体现了新时代评价下的整体性、实践性和发展性。
笔者把“教—学—评”一体化融入小学语文“学本”课堂,准确把握学科素养的生长点,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做到以评促教,以教促学,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综合发展。
四、“教—学—评”一体化融入小学语文“学本”课堂的策略研究
2023年1月笔者主持了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研究出了“目标在场”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策略,即目标导航、任务驱动、活动设计、嵌入评价、效果呈现。实践中重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程评价”和“嵌入式”评价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1.构建目标在场的“全程评价”
在实践探索中,构建以学为中心的“学本”课堂要做到全程评价,这样的评价才是有效的、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全程评价总体上分为前置性评价(针对学习目标的总体达成评价)、过程性评价(聚焦学业质量标准的活动与组织规则)和结果性评价(练习与检测)。其中围绕过程性评价又进行了嵌入式评价(针对任务驱动下学习活动的嵌入评价和学习活动组织管理评价)、反馈性评价(教师对学生课堂的常规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嵌入活动的巩固练习)。
2.聚焦质量标准的“嵌入评价”
“教—学—评”一体化的“学本课堂”不仅强调“为什么教”“教什么”“为什么学”“学什么”,更多强调的是“教得怎么样”和“学得怎么样”。而嵌入式评价就是考量这一指标的有效手段。嵌入式评价不仅有评价,更重要的是要有“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评价量规”。嵌入式评价量规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紧密联结在一起,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形成一个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1)嵌入式评价量规包含两个维度,一是聚焦学业质量标准开展的学习活动评价,二是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的组织管理评价。为了达成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二者缺一不可。
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劝告》一课,我校语文团队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自己提炼出劝告的三个小秘诀,并由学生自己书写板书。尤其在围绕学习目标要求同桌合作表演如何劝告的时候,又设计了同桌合作的提示(学习活动组织规则)和活动的评价标准(我会劝、我会听、我会评)。这样的放手教学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自己归纳提炼总结出劝告方法,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在合作提示下有组织地学习,根据评价标准进行“劝告”表演,不仅知道“如何做”,还知道了自己“做得如何”。这样的评价直指学习目标,这样的学习真实有效。
(2)嵌入式评价量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累积式评价,一种是等级式评价。两种方式的评价旨在引导学生按照评价量规完整回答问题或追求最优化答案,促进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一课的学习目标是:①能抓住描写翠鸟外形的语句,感受“我”的细致观察并总结细致观察外形方法。②能结合翠鸟捕鱼动作的语句,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并总结细致观察动作的方法。③能运用所学方法学习观察,尝试表达。针对这样的学习目标设计了总体达成评价:①通过图文对照、填写表格等方式了解“我”对翠鸟外形所作的观察,以此来感受“我”观察的细致。②通过观看视频,圈画动词等方式体会作者对翠鸟外形和动作的细致观察。总结细致观察外形和动作的方法。③通过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尝试表达,读写结合。
实践运用中,嵌入式评价量规的两种评价方式各有侧重,各有优劣。但是不论选择哪种评价方式,在评价标准与评价等级设计好后,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好学习成果记录,以便为后续的评价提供重要参考。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个人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方式,结合评价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星级评价或其他评价,以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师还需要针对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总体达成评价,与学生共同做出总评,并针对总评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生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促使学生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在多元评价中,不断提高综合学习的能力。
实践证明,构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学本”课堂,其有效评价策略的探索与研究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任务。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教学实践的深入,我们需不断深耕细作,持续优化评价体系,确保评价既能精准反映学生学习成效,又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让教育之路在持续探索与实践中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韩立福.韩立福与学本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
[2]刘亚兰.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与优化[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1(06).
[3]骆文聪.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评一体化活动设计[J].福建教育,2022(03).
[4]陈兴杰.追求无痕管理的境界[J].教师博览,2018(05).
[5]陈兴杰.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学本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江西教育,2022(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关于2023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项目“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中期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023YQJK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