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活动卡,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

2024-12-03 00:00王赛玉
新教育·综合 2024年11期

【摘要】“活动卡”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备课时设计一系列递进式学习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对语言进行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推动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创新型课堂教学方式。

【关键词】活动卡;问题情境;初中英语;课堂评价

“活动卡”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让英语课堂有了更多的可行性。所谓“活动卡”,就是设计一个个学习活动和任务,以任务卡方式分配给学生,以此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推动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活动卡”教学模式包含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创设问题情境,即教师通过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歌曲等辅助教学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整体感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二是教学目标问题化,激发问题思考。就是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问题化,让学生明明白白地知道他们在本节课中应该掌握哪些内容。三是设计学习任务,推动学习活动,教师根据上面的问题思考,设计出对应的课堂任务,任务由浅入深,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并能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四是及时评价反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和达成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就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活动卡”模式实施教学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导入课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根据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在每一节课备课时笔者都会根据教材内容精心挑选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图片、动画、视频或者歌曲等教学素材,创造真实的问题情境,借助多媒体等形式进行生动形象地切入展示,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初步感知教学内容。以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8 Accident Unit 2为例,笔者在上课前展示了我校学生在上学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照片,直观场景可即刻触发学生的联想,由此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由此来过渡到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其他事故(例如被蛇咬)应该如何应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表达、交流等谈论自己的做法,然后我用这样的课堂用语来过渡“Your opinions are very wonderful.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Henry did when he was bitten by a snake?”直接把学生的思维都集中到了本课学习内容,这样真实情境的导入生动直观,学生很感兴趣。

二、教学目标问题化,激发问题思考

用问题形式呈现学习目标,要比我们常用的传统方法更加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便于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识和理解。以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8 Accident Unit 2为例。

用陈述句的方式呈现的学习目标:

1.通过文本速读及细读,获取梳理厨师Henry被蛇咬到手并及时用手机拍照进行自救的事实性信息(如故事发展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节发展脉络等),形成故事发展结构图;

2.依据故事发展结构图,以记者的身份运用所学语言报道本篇突发事件或采访主人公Henry,并引发学生自身关于本话题的观点共振;

3.分析主人公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及写作目的;

4.联系生活,鼓励学生上网搜索更多关于被蛇咬后的急救措施并积极在同学间分享。

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学习目标:

1.你如何通过文本速读及细读,获取课文中突发事件的事实性信息(如故事发展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节发展脉络等),形成故事发展结构图?(语言能力)

2.你怎样依据故事发展结构图,描述整个事件的过程?及根据所学如何进行类似话题的交流?(学习能力)

3.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作者写这个事件的目的是什么?(思维品质)

4.联系生活,你还知道哪些被蛇咬后的急救措施?整理好后积极在同学间分享。(文化意识)

这样的问题思考式的目标设计,能启发学生一步步思考,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索过程中更好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地理解,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三、以“活动卡”方式设计教学任务,推动课堂学习活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教师在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学习语言、获取新知、探究意义、解决问题,逐步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学习,确保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思维品质提升、文化意识建构和学会学习的成长过程。教学设计与实施要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围绕主题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问题,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活动卡”方式的核心是通过多元化的活动任务,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程度,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在活动卡模式课堂活动设计中,教师应该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设计的活动应该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通过阶梯式的活动内容教学,以不同的侧重点来引导不同能力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加强不同水平层度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让他们都能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让他们懂得运用自己所学到知识、技能和策略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以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8 Accident Unit 2为例,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的:1.阅读前,让学生看文中的插图,说说在图中能看到什么?(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让学生有话可说,接着我又问一个问题:“Why was there a snake in the kicthen?”激起学生学习文本教材的欲望。2.阅读中,第一项活动是先让学生阅读语篇第1~4自然段,回答问题,了解故事的起因。在阅读这部分内容后,笔者设计了三个不同难度的问题:1.What happened to the man? 2.Why was there a snake? 3.What was the man doing?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来完成。第二项活动是让学生阅读语篇第5、6自然段,给图片标上顺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故事的经过和结局。第三项活动是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一个是“What are David’s advice?”另一个是比较开放性的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David’s advice?Why?”让学生自由讨论后表达自己的看法。以上三项活动均为学生对语篇的学习理解。第四项活动是对语言的应用实践,我出示了跟故事发展过程有关的7幅图,让学生7人一个小组讨论练习,每个人选择一幅图,用本节课所学的语言知识来描述,把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表达清楚。第五项活动是迁移创新,设计两项不同程度的任务:一个任务是针对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即“What is Henry like? How do you know?”让中下等水平的学生简单说出主人公Henry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另一个任务是:你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把语篇中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分层次设计问题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

以上活动中有个人任务、同桌之间合作完成的任务,也有小组讨论才完成的任务,真正落实了“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围绕主题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问题,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的新课程标准中课程实施的要求。

四、注意课堂评价,让“教—学—评”一体化真正落地

我们一线教师要能精准把握住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课堂中始终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理念。在实施教学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提问以及检测反馈等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及时给他们提供必要支架和帮助,让他们很快地解决好自己的问题,达到我们所想要的教学效果。我们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课堂活动等内容,设计与他们对应的、可用本节课中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的评价任务。这样的设计既可以让学生及时巩固课文内容,也能检验与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多元化评价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巩固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在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8 Accident Unit 2的课堂评价反馈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小组根据故事发展结构图,报道本篇突发事件,以此检测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掌握情况,每个小组报道结束后,其他同学会对他们的报道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笔者最后适当点评。接着是“Group work: Discuss and share”(讨论与分享),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设计了两个任务,一个任务是针对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即“Do you think Henry is clever?Why?”让中下等水平的学生简单说出他们的理由。另一个任务是针对于中上水平的学生,即:Why does the writer use the title “Smile, please?” What is his purpose (目的) in writing the story?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Henry?让中上水平的学生通过剖析主人公的写作意图,达到语言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以及学科育人的素养目标。通过这样分层次的评价任务,让学生在互相探究的过程中,分享并探讨自身的思想和认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笔者经过在自己所教两个班里进行实践证明,“活动卡”在初中英语课堂活动中具有显著优势:一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二是学生在完成活动卡上的任务时,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三是教师行为得到优化。与传统的教师主导教学方式相比,“活动卡”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活动卡”的优势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还需注意以下问题:1.教师备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课前需要根据不同的语篇内容设计各种活动卡,规划每个活动的步骤,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2.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以应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3.学生方面,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主动学习和合作的学习意识,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堂中积极参与活动。

总之,“活动卡”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在应用活动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设计活动,并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