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人才缺乏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鼓励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就业正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就业还面临很多困境,致使返乡就业难以实现。本文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就业情况展开研究,先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就业的意义,进而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就业的现实困境,最后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旨在促进高职院校学生顺利返乡就业,从而满足乡村振兴需求。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职院校;返乡就业;就业扶持政策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的人才投入乡村经济建设,面对当前乡村人才短缺的严峻形势,积极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就业,意义十分深远。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就业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为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学生与家乡的双向奔赴,亟须政府、社会与学校共同努力,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对策,帮助学生摆脱返乡就业的困境,促进返乡就业工作的良好落实。以下就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就业概述
高职院校学生返校就业是指毕业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到原籍或农村务工或自主创业的一种行为。这既有助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又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影响下,这种趋势变得越来越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表现同样备受瞩目。尽管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待遇,但返乡就业对一些高职学生来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意义。一方面,高职学生可以把在校内学到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运用到家乡,促进家乡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领域;另一方面,高职学生返乡就业也能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村整体生活水平。但是,当前高职学生返乡就业仍面临很多挑战,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政策环境等措施,积极促进高职学生返乡就业,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其返乡就业的能力和信心。
二、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就业的意义
高职学生返乡就业是近年来十分热门的话题,加强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如今,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高达千万,城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职学生在众多毕业生中并不占优势,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很多高职毕业生毕业即失业。鼓励高职学生返乡就业,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就业压力,还能够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人才,促进农村振兴;第二,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乡村振兴需要人才的支持,但由于城市的发展机会更多,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倾向于学习结束后投身城市寻找工作,导致乡村振兴极度缺乏人才。高职学生返乡就业,既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也有助于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1]第三,有利于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随着城市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学生在城市就业的幸福感逐渐降低。通过引导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可以摆脱城市高昂生活成本的压力,带动乡村农民致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兼顾家人,维护亲情与友情,不断提高生活幸福感,使家庭变得越来越和谐,社会也能够变得更加稳定。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就业的现实困境
(一)乡村就业环境和生活环境较差
高职学生返乡就业最大的困境就是乡村就业环境和生活环境较差,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产业结构失衡。农村地区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较少,这不仅阻碍了乡村经济发展,也导致高职学生的就业机会较少,难以真正实现返乡就业。单一的产业结构、较少的就业岗位成为限制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乡村地区基础设施较差。由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并不好,影响了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导致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面对乡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相差甚远的生活环境,很多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会降低,即便社会和学校如何鼓励,也无法产生应有的效果。[2]所以,乡村地区的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是广大高职学生返乡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当下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传统观念束缚
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即便留在城市工作,生存环境也十分艰难,即使如此,选择留在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仍保持持续上涨趋势,而选择返乡就业的学生人数则很少。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况,原因之一便是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高职学生有很多来自农村地区,家长供孩子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其走出农村,走进城市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一思想观念自小就被家长灌输给孩子,使得学生在就业时根本不存在返乡就业的想法。[3]另外,对很多人来说,返乡就业相当于白读书,会在亲戚朋友眼中失去脸面,始终还是 “农村人”,并且难以获得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因此,在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下,高职学生就业选择依然是以城市为主,选择返乡就业的学生非常少,造成乡村地区人才流失日益严重,难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三)就业能力与实际情况不匹配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根据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情况来看,虽然能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却没有专门针对乡村地区进行的人才培养,这也导致了高职学生就业只能涌向城市,难以向乡村地区流入,不利于高职学生返乡就业。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而在乡村基础知识教育上存在巨大缺失,导致学生只能片面看待就业问题,欠缺全方位的理论指导,降低了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和成功率。另外,由于欠缺基层训练,学生普遍面临着基础知识欠缺的情况,并缺少有效规划与管理,难以满足乡村社会发展要求。在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与乡村实际情况不匹配的形势下,乡村地区为高职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变得十分有限,双方之间无法实现相互匹配,更让高职学生难以实现返乡就业。如何让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乡村就业实际情况相匹配,成为实现返乡就业的重要问题,需要社会和高职院校共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返乡就业扶持政策有所不足
返乡就业的实现还需要政府部门提供相应的就业扶持政策。自2005年开始,党中央就开始鼓励和引导学生返乡就业,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虽然这些政策具有普适性,却没有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乡村环境和高职学生的特殊性,造成很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度。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出台的帮扶政策更多是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初期发展,而在后期就业服务保障方面明显力度不足,也没有为广大学生返乡就业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4]另外,个别地方在理解中央政策方面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执行政策存在着明显滞后性。个别基层人员针对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参与农村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使其无法真正参与农村建设,难以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也无法从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降低了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热情。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就业对策
(一)优化乡村就业环境
为了帮助高职学生实现返乡就业,解决就业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应重点优化乡村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优化产业结构。乡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返乡就业意愿,为满足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需求,应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当前,高职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为第二、第三产业提供服务,这就需要乡村地区增加第二、第三产业企业数量,加强第二、第三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帮助高职学生顺利实现返乡就业;[5]第二,加强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学生的就业目的是为自己寻找到一个适合的工作,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改善生活质量,而乡村地区较差的基础设施建设违背了这一意愿,因此需要乡村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生活环境,从而吸引更多高职学生返乡就业。当地政府部门应积极增加乡村地区的经济投入,加强水电、交通等方面的建设,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高职学生的生活需求,提高其返乡就业意愿。
(二)改变社会返乡就业观念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返乡就业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的重要举措。为了让越来越多高职学生走进加入返乡就业大军,需要先改变整个社会的返乡就业观念。政府部门应加强宣传返乡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例如,政府部门通过互联网平台宣传返乡就业的优势以及相关扶持政策,改变以往人们对返乡就业的错误认知,减少返乡就业偏见,从而为高职学生返乡就业打下良好基础。[6]高职院校应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增加有关返乡就业的内容,通过详细分析,帮助学生对返乡就业有更深入的了解,树立返乡就业的信心。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对比城市就业和返乡就业的优劣,介绍返乡就业的优势,如就业压力相较更小,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能够避免与大量高才生在城市竞争,规避自身在城市就业的劣势。学生了解并认可返乡就业后,自然会将其作为自己的就业选项之一。如此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还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返乡就业能力
要实现返乡就业,高职学生的能力也要与乡村地区的就业情况相匹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强有关返乡就业的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首先,高职院校应打造就业指导制度。高职院校可聘请返乡就业专家对学生开展专业教育,并为有返乡就业意愿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其次,加强与乡村企业的交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与乡村企业进行交流的机会。例如,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走进乡村企业,让学生对乡村企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吸引学生返乡就业,增加其返乡就业意愿,为其日后返乡就业提供更多想法;[7]最后,加强现代农业管理模式及农业技术推广。高职院校可邀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向学生介绍新型农业技术及管理方式,使其对农业发展情况和市场趋势Q6qeNXOwN/eKCC6LgE7x0UphnQs5oCkgZUKOgPHwY0o=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农业企业的运营方式。上述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返乡就业能力,有利于将返乡就业口号变为现实,避免因双方不匹配而难以实现返乡就业情况。
(四)为高职学生提供就业扶持政策
返乡就业扶持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有利于高职学生返乡就业,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应当不断出台帮扶政策,充分发挥帮扶作用。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研究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精神,了解基层工作特点,根据中央政策,结合地方特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保障制度,将各种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如交通、住房等补贴政策。同时,还应对激励考评制度加以优化,调动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热情,使其可以积极投身乡村工作,拥有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高职学生在返乡就业过程中充满干劲。[8]基层政府为高职学生提供就XrW6j63Stu8vnmrNxu0f6szfXs+jRaNVeWgxVSDe8k0=业扶持政策,能够保障返乡就业的顺利展开,消除高职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其在返乡就业时产生留下的意愿,并能够看到自己未来的发展前景,拥有更强的工作动力。另外,政府部门还需要对返乡就业扶持政策进行宣传,让高职学生能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避免由于不了解政府帮扶政策而影响就业方向。在宣传返乡就业政策时,政府部门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如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帮助高职学生全面了解返乡就业政策,树立返乡就业信心,使其乐于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回馈给家乡,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五、结束语
人才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得以实现。当前,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多数外出学习的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回到家乡就业,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大力加强对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引导。本文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返乡就业,主要是从优化乡村就业环境、改变社会返乡就业观念、培养学生返乡就业能力、为高职学生提供就业扶持政策四个方面论述了促进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有效途径,上述方法能够有效增加返乡就业学生人数,为乡村输送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川慧.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探讨[J].上海轻工业,2023(06):96-98.
[2] 戴园园,欧赵福.乡村振兴战略下高职院校学生返乡创业行为驱动调研与对策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2):
50-53.
[3] 郑映洁,秦皓纯.农村籍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的困境与对策探究[J].教育进展,2024,14(02):5.
[4] 唐瑶.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农村就业现实困境及纾解办法[J].黑龙江科学,2022,13(20):153-155.
[5] 田伟军,彭桂良,黎璞琛,等.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国际公关,2022(08):126-128.
[6] 武小堉.乡村振兴视阈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2023(10):71-73.
[7] 许楠楠.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大学生返乡就业困境和对策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03):4.
[8] 赵侨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学生返乡就业的现状和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21):25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