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

2024-11-28 00:00徐莉
国际公关 2024年20期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核心战略之一,为我国职业教育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和发展机遇。当今全球竞争的实质在于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对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具备坚实的基础,但仍需在国际化进程中迎头赶上。目前,职业教育国际化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国际化意识滞后、政策挟持与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培训体系有待完善等。因此,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国内高职院校应深入挖掘自身特色,依托专业建设优势,紧抓 “一带一路”带来的契机,积极探索国际职业教育合作新模式;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供给水平和能力;建立和完善接轨国际的职业课程及教育体系;多措并举,协同高职教育为推进 “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打造中国职教品牌。

关键词:“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

在全球化浪潮下,当今世界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性与互动性,资源与人才实现了跨国界自由流通。中国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如同桥梁纽带一般,紧密连接起中国与沿线国家。各国经济互动频繁,合作日益深化。如图1所示,随机抽取 “一带一路”沿线六国进行统计分析可知,该六国在2015-2023年期间与中国进出口总额呈增长态势。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已历经十一年风雨兼程,见证了中国职业教育 “走出去”的蓬勃态势,为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在这一背景下,探讨 “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备深远的实践价值。然而,实现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把握 “一带一路”带来的合作契机,构建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意识不强

尽管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已居全球之首,但受限于政策导向、资金不足及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众多职业院校仍沿袭旧路,过度聚焦于学科扩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忽视了 “一带一路”倡议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带来的广阔机遇。这种现象的根源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鉴于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聚焦于经济贸易领域,教育领域对其深层次意义的理解与响应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未能及时把握这一倡议带来的转型契机。

其次,国内多数职业院校普遍持有误区,认为教育国际化是本科院校的专属任务,而非职业院校的关注焦点。它们过于强调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率的提升,却未充分意识到随着我国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大投入以及对外贸易的深化,对高技能职业人才的需求正急剧增加。

最后,国内职业院校在国际交流平台的搭建上显得力不从心,缺乏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交流的机会。同时,缺乏具备国际视野的专业师资队伍,也进一步制约了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使得职业院校难以肩负起推动教育国际化的重任。

(二)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在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虽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和平台,但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缺乏明晰的国际化发展机制和统一的协调平台。目前,唯一具有指导性的是教育部颁布的 《推进共建 “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该文件主要作为教育融合发展的宏观指导框架,具体执行细则与配套政策尚未完善,使得众多国内职业院校在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呈现分散化、独立作战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难以有效整合与发挥各职业院校的专业优势,反而可能滋生不必要的竞争,导致发展速度缓慢、效率低下,甚至造成资源分配不均或浪费,最终难以达成预期的国际化成效。

此外,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转型远非口号所能达成,它要求职业院校深入实施一系列战略举措,包括明确国际化发展目标、实施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等。这些努力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与支持,还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后盾。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愿景就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与突破。

(三)职业教育国际化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和地区普遍属于发展中国家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它们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着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多重短缺,特别是对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才需求迫切。然而,这些地区自身的职业教育体系尚不成熟,产教融合机制薄弱,难以独立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相比之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善,实力雄厚,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铺设了广阔的舞台。

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产业结构、发展重点和市场需求各异,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征,因此,在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国的具体需求,实施精准对接和差异化培养策略,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

遗憾的是,当前国内多数职业院校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明显短板。一方面,它们缺乏足够的国际视野,未能紧跟 “一带一路”倡议的步伐,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有限,国际合作办学和留学生教育开展不足。即便招收了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也往往沿用国内教学模式和教材,未能根据实际需求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导致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目标国家的具体需求;另一方面,国内职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缺乏全局观念,未能充分认识到在 “一带一路”倡议中人才的核心作用。他们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缺乏对学生语言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市场对复合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如图2所示,调研院校中,仅有一半院校的外方课程有实践课程,80%院校外方实践课程占整体实践课程的比例不超过40%,未引进外方实践课程或实践课程占比在20%以下的院校占到近三分之一。

为此,国内职业院校亟须转变观念,提升站位,深入挖掘自身优势,紧密结合 “一带一路”倡议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培养体系。这不仅能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能够为我国在 “一带一路”倡议中实现合作与共赢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

(一)积极探索国际职业教育合作新模式

在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应强化与沿线国家的协同合作,探索创新的办学模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双向流动—既吸纳国际先进经验,也积极输出我国的教育成果。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当前形势与合作对象的特点,深入了解各方教育政策、资源储备、办学实力及水平,进而通过加强教育管理层面的对话与协调,促进职业教育合作共识的形成。双方应携手开设联合教育课程,深化合作教学,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合作中应秉持平等互惠的原则,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深化校企合作、推行职业一体化教学模式也是关键一环,旨在为 “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技术支撑。[1]

(二)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供给水平和能力

第一,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建立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二,要加大经费投入与基础建设。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增加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夯实基础建设;另一方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职业教育领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此外,高职院校应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费使用率,确保职业教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推动信息化建设与资源共享。加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建立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第四,加强质量监控与评估。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和评估。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满意度调查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加强与国际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认可度和竞争力。

(三)建立和完善接轨国际的职业课程及教育体系

在 “一带一路”倡议下,构建国际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符合该区域需求的专业人才。为达到这一目的,需提升课程国际化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引入新颖教材、开发新课程以及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在课程设计和教材编纂上,需确保与国际接轨,积极吸纳全球职业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和通用标准,并将其有效融入沿线国家的教学内容中。相应地,要建立一套符合国际职业标准的评估体系,以指导教学和学生培养工作,确保教育质量与国际标准对齐。[2]

我国职业院校可依据职业教育的跨境发展需求,量身打造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面向国际学生深入介绍中国的教育体制、教学方法及职业教育的独特魅力。在深入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概况、国情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优势资源,将我国职教理念与沿线国家的职教理念有机融合,共同推动在专业构建、师资队伍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着力培养具备跨文化技能的优秀人才。此外,需紧密对接当地市场需求,量身定制教学计划,精选教材,引入先进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强化师资培训和教学质量评估,确保职业教育服务的高品质。同时,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以满足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多个领域、不同层次上的人才需求。

(四)多措并举,协同高职教育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服务

在当前阶段,为了使职业教育与 “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结合,不仅需要职业教育的持续创新与政策支持,还应深刻认识到高职院校在这一战略中的关键作用。为此,应将职业教育积极融入 “一带一路”的倡议规划与执行中,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专业机构应依据新战略导向,广泛收集并分析人才需求信息,建立全面的 “一带一路”人力资源需求数据库,以精准指导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鉴于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我们应秉持长远发展的视角,保持开放的心态,将职业教育发展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紧密相连,共同构筑国际职业教育合作的坚实基础。

(五)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打造中国职教品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职业教育文化的深厚根基,文化自信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在推动我国职业教育 “走出去”的进程中,文化自信成为不可或缺的支撑。鉴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语言、文化、习俗及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多样性,我们必须强化自身的文化自信,以便更有效地推广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3]

首先,职业教育的跨境输出本质上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这一过程能够深刻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特色,传递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价值观念,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的风土人情,增进文化层面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其次,坚持文化自信是职业教育跨境合作的重要基石。我国职业院校应积极吸纳国际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同时,保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将两者有机融合,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品牌。

最后,在跨境职业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弘扬文化自信,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以此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市场认知度与竞争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教育的智慧与力量。

三、结束语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广阔舞台。面对全球对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职业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深化国际化进程。然而,当前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国际化意识滞后、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为破解这些难题,国内高职院校应深入挖掘自身特色,依托专业建设优势,积极探索与国际职业教育合作的新模式。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的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师资队伍,提升职业教育供给水平和能力。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接轨国际的职业课程及教育体系,多措并举,协同高职教育为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懈努力,中国职业教育将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孝君,王媛.区块链助力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分析[J].办公自动化,2021,26(10):12-14.

[2] 高喜军.“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 “走出去”路径探究[J].北京教育(高教),2022(08):19-23.

[3] 李敏明.“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跨境输出路径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5):23-27.